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著名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
  • 創始人周培源
  • 說明:著名流體力學家
  • 起始於:1986年8月
周培源介紹,歷史沿革,初賽命名,再賽更名,未來展望,競賽章程,歷屆比賽,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競賽範圍,理論力學,材料力學,

周培源介紹

主要從事流體力學中的湍流理論和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論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論的基礎;研究並初步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引力論中“坐標有關”的重要論點。培養了幾代知名的力學家和物理學家。在教育和科學研究中,一貫重視基礎理論,同時關懷和支持新技術的研究。在組織領導我國的學術界活動、推進國內外交流合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周培源周培源
周培源先生1902年8月28日出生在江蘇省宜興市。周培源先生1924年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畢業後即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1926年春獲學士學位,同年底獲碩士學位。1928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完成博士學業。其後,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和瑞士蘇黎士高等工業學校繼續進行量子力學研究,完成了博士後的訓練。1929年秋,受聘於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最年輕的教授。
周培源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他教授生涯中,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其中相當一部分成為國際知名科學家。1947年到1952年周先生除擔任物理系教授外,還任清華大學教務長和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至1981年周先生在北京大學任教,並先後擔任了北京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和校長,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周培源先生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的科學成就,一是表現在力學研究領域中,於40年代提出了用逐級近似法解決湍流方程不封閉的難題,他是湍流模式理論的奠基人。80年代末期,他又提出了用逐級疊代法解決湍流方程不封閉的新方法。二是在相對論的研究中,30年代,他已是知名相對論專家,並曾參加由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教授主持的相對論研討班,親聆愛因斯坦先生教誨。在晚年,他又提出了諧和條件應當作為嚴格的物理條件與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同時並用的理論,還親自設計了試驗,實驗結果對澄清廣義相對論理解上的混亂有極大的幫助。周培源先生在湍流和相對論研究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為世人矚目。周培源先生還是一位卓越的社會活動家。他曾當選為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五至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並先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會長等等重要職務。他常年往來於世界各國之間,積極支持開展國際間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合作與交流,並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倡導世界和平這一偉大事業,他是中國科學家最早一位參與世界和平運動的積極分子,也是國際科學與和平運動的創始人之一,有“和平老人”的美譽。周培源先生將畢生無私的奉獻給了全人類的科學、教育、人民外交以及和平事業。他以其正派、誠懇、正直和忠厚著稱,他也因此而贏得了世界範圍的認可和尊敬。

歷史沿革

初賽命名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百廢初興,科技的發展卻面臨科技隊伍的斷層和人才匱乏的瓶頸制約。振興教育,培養新一代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是時代的呼喚。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醞釀。
1986年8月在呼和浩特市召開的《力學與實踐》編委會上,北京大學武際可教授建議舉辦一次大學程度的力學競賽,獲得一致贊同。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鄭哲敏院士聽取了有關工作匯報並安排《力學與實踐》編委會(競賽組織委員會)籌辦。組委會成立了兩個命題小組,武際可教授任理論力學、流體力學課程組長,徐秉業教授任材料力學、彈性力學課程組長,同時向全國有關專家學者征題,共獲得58份回函,提供了140餘道題。命題組精選整編了28道作為初賽題,在《力學與實踐》1988年第1期刊出,要求參賽者在約一個半月的時間內寄回答案。組委會從62份答案中評選了31人進京複賽(一人因故缺席)。通過嚴格的筆試和口試,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共17名。頒獎會由武際可教授主持,著名力學家張涵信張維莊逢甘、鄭哲敏、王仁黃克智等院士及高教社易鐘煜副主編頒獎。本次競賽還得到了有關高校、高教社和著名力學家錢令希院士贊助。
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我國力學界的大師們參與這項賽事,極大地激勵了青年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活躍了力學界學術氣氛,對我國力學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中國青年報”於1988年10月13日報導了此次競賽。

再賽更名

從1992年到2004年的第2至5屆競賽可以看作這項競賽活動發展的第二階段。為了鼓勵青年學生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為科學的獻身精神,這項競賽從1996年第三屆起改名為“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
根據首屆競賽的反饋意見,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賽,競賽內容精簡為只含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兩門工科學生普遍學習的課程;為了保證平等競爭,採用了閉卷方式,在全國各考點同一時間用統一試卷競賽。這一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從東海之濱到西部新疆,從東北地區到特別行政區香港,競賽得到了全國高校領導、老師和學生的熱烈回響。同學們珍視這個機會,將競賽看作21世紀科技大戰場角逐預演的擂台,許多高校希望通過競賽使教學更上一層樓,同時也將競賽作為展示教學水平與教學改革成果的一個視窗。
競賽規模在第二階段得到了階躍式發展,第一屆全國62 人、12單位參賽,第二屆1389人報名參賽,第三屆1711人報名參賽,第四屆25個省市、81所高校、2752名學生報名參賽,第五屆30個省(市)、自治區,164所高校7617人報名參賽,表明“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已經有廣泛的代表性,在高校有了重要的影響。在北京賽區歷屆競賽中,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第一屆鄭哲敏院士,第二屆,第三屆莊逢甘院士,第四屆白以龍院士,第五屆崔爾傑院士都帶隊看望參賽選手,給青年學生以極大鼓舞。

未來展望

在新的21世紀,黨中央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號召,給教育注入了強大的推動力。“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進入教育部高教司主辦的大學生科技競賽項目,標誌著這項競賽活動發展到了它的第三階段。這個階段的三個重要變化是:(1)將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到與理論創新能力同樣的高度,將在第六屆競賽決賽中進行基礎力學(含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的團體實驗競賽,以促進實驗動手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創新精神的培養。(2)將賽制改為兩年一次,使所有本科生都有機會參賽。同時將競賽安排在在全國力學大會上頒獎,以促進學生從本科階段就開始了解和接觸高水平的力學前沿研究。(3)申請並已被批准進入教育部高教司主辦的大學生科技競賽,以更好配合我國的本科教學。

競賽章程

宗旨
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為教育部委託主辦的大學生科技活動,目的在於培養人才、服務教學、促進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的改革與建設。有助於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有助於增進大學生學習力學的興趣,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有助於發現和選拔力學創新的後繼人才。
組織
1. 本項競賽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託,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和周培源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力學學會教育、科普工作委員會、各省(市)、自治區力學學會與一所高校協辦,並委託《力學與實踐》編委會承辦。協辦高校每屆輪換。
2. 競賽有關信息,包括競賽報名通知、簡章、獲獎名單等在《力學與實踐》雜誌及中國力學學會網站公布。
3. 競賽設領導小組與組織委員會,領導小組由教育部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周培源基金會與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負責競賽的全盤安排和協調工作,組織委員會具體負責競賽的動員、報名、競賽監考與授獎工作。命題及評獎工作由上屆團體冠軍學校負責組織,命題學校不參加該屆競賽。命題小組成員不得參加任何與該屆競賽相關的輔導與答疑。
4. 競賽的分領導小組與分組織委員會由協助承擔競賽活動的各省(市)、自治區的力學學會組織成立。
參賽對象與報名方式
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台地區年齡在30周歲(含)以下(競賽當年12月底不滿31周歲)的在校大學專科、本科及研究生均可報名參加。
2. 由高等學校(研究所)直接向所在省、市、自治區或特區競賽分組織委員會報名。具體報名事宜見當年通知。
競賽與評獎
1. 力學競賽的基礎知識覆蓋理論力學與材料力學兩門課程的理論和實驗,著重考核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競賽包括個人賽和團體賽,個人賽採用個人閉卷筆試方式,團體賽採用團隊課題研究方式。
3. 個人賽試卷由組委會按保密信函寄達各省(市)競賽分組織委員會,由分組織委員會就近安排考場,全國同時進行考試,各分組織委員會聘請有經驗的力學教師集中閱卷。
4. 各省(市)提交本賽區的優秀個人名單(前5%,至多50位)和優秀團隊(至多5個)及其成員名單。以學校為單位組隊,每個學校至多一隊,每隊由3人組成。不能單獨組隊的學校可以在本地區跨校組隊一次。並將名單中所涉及的參賽者試卷用特快專遞寄達組委會。組委會根據成績選拔出20個團隊參加決賽。
5. 由競賽組織委員會組織專家組進行最終評定,根據個人賽成績評定出全國競賽個人特等獎5名,一等獎15名、二等獎30名、三等獎、優秀獎人數分別為賽區參加人數的5%,15%。
6. 團體賽集中於一地進行,團體賽方式由命題學校確定。根據團體賽成績最終評出團體競賽一等獎1隊、二等獎3隊和三等獎6隊。
7. 各省(市)可自行評出本賽區優勝獎,可命名為“第*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省(市)、自治區名稱)*等獎”。
8. 為了確保競賽的公正性,競賽組織委員會將任命仲裁小組,對有爭議的問題加以裁決。
頒獎
競賽每兩年舉行一次,將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上給全國競賽優勝者授獎。
經費
參賽單位按有關規定向賽區組委會交納競賽報名費。

歷屆比賽

第一屆

一等獎
劉小虎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碩士生)
賀向東 北京大學力學系(教師)
二等獎
文丕華 中南工業大學數理系(講師)
蘭強 復旦大學套用力學系(助教)
張瓊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碩士生)
張遠高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博士生)
三等獎
張 遠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博士生)
徐守輝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系(本科生)
劉勁松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周文偉 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傅旭東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馮西橋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馮傳寶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吳催生 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碩士生)
陳衛華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薄智泉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助教)
周 健 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助教)

第二屆

一等獎
黃新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與套用力學系(本科)
郭軍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碩士生)
楊曉軍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呂 煒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二等獎
馬吉勝 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碩士生)
戴國豪 北京大學力學系(碩士生)
馮西橋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博士生)
張子范 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三等獎
俞國新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碩士生)
張安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製造工程系(本科生)
王浩軼 西南交通大學橋樑與地下建築系(本科生)
武宗選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張繼綱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李堅強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本科生)
曾揚兵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周曉輝 清華大學水電工程系(本科生)
易慶紅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本科生)
韓志東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陳武范 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劉經韜 同濟大學土建系(碩士生)
俞曉波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教師)
張 耿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本科生)
潘 棟 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第三屆

一等獎
徐志文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本科生)
王 飛 中國礦業大學數學力學系(本科生)
二等獎
童中華 北京航空航天飛行器設計與套用力學系(本科生)
姚俊淦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汪小華 北京大學力學系(碩士生)
曾德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系(本科生)
三等獎
王利坡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博士生)
王枚(女)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丁國宏 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本科生)
羅 俊 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金 挺 同濟大學橋樑系(本科生)
宿 晟 中國科技大學力學與機械工程系(碩士生)
趙明生 同濟大學地下建築系(本科生)
林永靜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本科生)
趙建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與套用力學系(碩士生)
王 偉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本科生)
李鐵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本科生)

第四屆

一等獎
黃明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吳志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二等獎
白春榮 東北大學
程天錦 北京大學
容 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孟凡輝 南京理工大學
三等獎
楊志國 同濟大學
郝文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宇翔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楊 震 清華大學
王立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葉斌 同濟大學
侯傑 合肥工業大學
韓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邢飛 同濟大學
關永軍 陝西工學院
孫鵬 同濟大學

第五屆

一等獎
田周松 同濟大學
吳佰建 東南大學
二等獎
姚 雯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張 浪 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姬金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段 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三等獎
高月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益倫 清華大學
喬永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一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任守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秦建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朱飛鵬 東南大學
陸明富 東南大學
王 東 合肥工業大學
王建寶 解放軍理工大學
柯江華 清華大學

第六屆

一等獎
曹嬌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丁 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崔進舉 上海交通大學
二等獎
周建銀 武漢大學水電學院
曾鴻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李 超 青島大學
鄧 磊 北京理工大學
趙 偉 國防科技大學
譚 建 南昌航空大學
顧振華 河海大學
胡耀武 東南大學
李新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曹 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三等獎
何 浩 江蘇大學
塗望龍 武漢大學土建學院
楊峻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王海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賀文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闕瑞義 同濟大學機械學院
方興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明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姬金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趙曉慧 國防科技大學
唐 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冷曠代 西南交通大學
唐 愷 上海交通大學
於樹軒 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
尚明友 南京理工大學
周 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何利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胡立辛 同濟大學航力學院
韋曉棟 南京理工大學
張科乾 湖南大學土木學院
劉桂根 青島大學
李 昊 河海大學
王 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李 航 同濟大學土木學院
汪東廷 上海交通大學
張 彬 西北工業大學
張召彬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
沈大為 中南大學土木建築學院
孫 峰 武漢大學土建學院
陳 娟 廈門大學

第七屆

清華大學代表隊日前獲得第七屆周培源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團體賽的特等獎。共有29支高校代表隊參加了此次競賽,經過三輪角逐,清華大學代表隊不畏強手,團結奮戰,最終站到了最高領獎台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託,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和周培源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周培源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團體賽於8月19日至22日在西安西北工業大學舉行。本次團體賽競賽設特等獎一名、一等獎兩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8名。清華代表隊組成人員有:領隊兼總教練高雲峰副教授(航院);材料力學實驗教練胡德貴高工(航院)、蔣小林高工(航院);理論力學實驗教練王波高工(航院)。隊員梁斌(航院航61)、汪利(土木系結73)、黃蕭(航院航62)、陳丹(航院航71)、林瑞佳(土木繫結72)。
清華獲周培源全國大學生力學賽團體賽特等獎清華獲周培源全國大學生力學賽團體賽特等獎
從2007年開始,該競賽由原來每4年一屆改為每2年一屆,命題由上屆團體冠軍學校承擔,命題學校不參賽,以保證競賽的公正性,並促進力學教學創新。頒獎在兩年一屆的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上進行。該項競賽旨在促進大學生從本科階段就開始了解與接觸高水平的科研和重大工程課題,培養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豐富校園文化。
據第七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組委會介紹,本屆競賽內容更加突出趣味性、知識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對選手和團隊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套用創新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挑戰。

第八屆

特等獎
黃煥軍 南京理工大學
董偉良 河海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朱文波 南京理工大學
鄭新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一等獎
羅振東 解放軍理工大學
王 越 同濟大學
李明武 華中科技大學
張宇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梁文愷 北京大學
洪功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崔進舉 上海交通大學
崔笑塵 北京大學
沈 歡 北京大學
於 躍 南京理工大學
賀修樟 同濟大學
徐 鵬 武漢大學
劉明進 東南大學
劉 晨 合肥工業大學
朱亞路 四川大學
二等獎
曹雲騰 上海交通大學
潘 哲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湯斗南 東南大學
高 岳 解放軍理工大學
連 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喬新永 南京理工大學
陳 毅 北京理工大學
張源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陳 軻 東南大學
胡騰飛 河海大學
周 童 河海大學
張遠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叢龍飛 大連理工大學
陳佳袁 河海大學
姜亞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趙 彬 華中科技大學
馮逸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曉暉 哈爾濱工業大學
付從藝 四川大學
黃俊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鄧 建 武漢大學
黃 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澤洲 同濟大學
代 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夏天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呂 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
楊 威 河海大學
高世豪 解放軍理工大學
鄭 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黃明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家永 武漢大學
黃 帆 南京理工大學
賴正首 中山大學
安樹陽 山東科技大學
胡延超 四川大學
第八屆周培源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團體賽於2011年在清華舉行。 第八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團體賽)獲獎名單
獎項
學校
特等獎
四川大學
一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二等獎
合肥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河海大學
三等獎
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西安交通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湖南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優勝獎
同濟大學
解放軍理工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武漢大學
北京大學

第九屆

第九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個人賽)獲特、一、二等獎名單及成績
准考證號
姓名
單位
地區
成績
特等獎
(共6名)
020374
祝衛亮
同濟大學
上海
71
011025
李亮
清華大學
北京
65
011033
劉超
清華大學
北京
64
230034
廖湘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63
011141
鄭冠恆
清華大學
北京
63
270229
劉吉
東南大學
江蘇
63
一等獎
(共34名)
011032
楊錦
清華大學
北京
62
110166
李向陽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62
270228
姚浩
東南大學
江蘇
62
011104
王宇生
清華大學
北京
61
230010
張子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60
011059
鐘麟彧
清華大學
北京
59
271499
劉雪松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59
011075
陳梓鈞
清華大學
北京
58
011073
黃世成
清華大學
北京
58
011040
唐高
清華大學
北京
58
210806
馬丹陽
湖南大學
湖南
58
011062
王子寧
清華大學
北京
57
271389
周強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57
270927
孫加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57
270224
蔣超
東南大學
江蘇
56
270230
唐皓
東南大學
江蘇
56
010228
羅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6
010034
張浩
北京大學
北京
56
220442
彭恆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55
011077
李天意
清華大學
北京
55
011129
李國洋
清華大學
北京
55
011124
袁永帥
清華大學
北京
55
010433
王嘉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5
010043
林勤業
北京大學
北京
55
020545
張廣偉
上海大學
上海
54
011043
李天一
清華大學
北京
54
011081
董雲飛
清華大學
北京
54
011177
鐘耀鋒
清華大學
北京
54
011068
於強
清華大學
北京
54
210638
梁傑存
湖南大學
湖南
54
110495
張俊奇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54
110417
熊懷銀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54
010105
胡陳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4
010010
董成蹊
北京大學
北京
54
二等獎
(共54名)
011027
王智環
清華大學
北京
53
011142
林明達
清華大學
北京
53
271391
季宇雷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53
271479
任銳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53
130233
鄭彬彬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53
110339
汪振禹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
53
010023
顧丁煒
北京大學
北京
53
220857
管闖闖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
52
011026
李書楠
清華大學
北京
52
271527
李志立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52
110177
李宇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52
270257
魏孝勝
東南大學
江蘇
52
010321
吳盛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2
010050
杜滙豐
北京大學
北京
52
030466
王述文
重慶大學
重慶
51
011247
馬萬鵬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
北京
51
230024
李明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51
060275
黃凱文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51
011121
黃裕函
清華大學
北京
51
011110
王雲傑
清華大學
北京
51
110411
肖越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51
110003
卜令澤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51
010120
張澤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1
010008
鄭方毅
北京大學
北京
51
230012
朱博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50
020239
張力偉
同濟大學
上海
50
011086
劉佳鵬
清華大學
北京
50
270624
任傑
河海大學
江蘇
50
110017
陳嘉斌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50
270227
李悠揚
東南大學
江蘇
50
010406
任亞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0
010158
王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0
010135
梁天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50
220776
許俊峰
武漢大學
湖北
49
020507
沈馬成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49
011072
李天奇
清華大學
北京
49
011066
劉爽
清華大學
北京
49
011178
芶雙科
清華大學
北京
49
180122
張檸溪
寧波大學
浙江
49
270863
丁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49
110362
王亮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49
110383
王一衝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49
010142
彭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49
010423
邵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49
230022
吳海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48
020458
廖攀
同濟大學
上海
48
011058
孫思劼
清華大學
北京
48
011133
孫樹人
清華大學
北京
48
270887
吳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48
010813
周冠群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48
010517
劉寶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48
010330
劉東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48
010344
趙樹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48
010369
劉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48
第九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團體賽)獲獎名單
特等獎:
山東科技大學
一等獎: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
二等獎:
武漢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武漢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三等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北京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優勝獎:華北電力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湖南大學,河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鄭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安徽建築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第十屆

特等獎
張川哈爾濱工業大學80 黑龍江
陳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77 江蘇
李逸良清華大學75 北京
陸星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3 安徽
餘明哈爾濱工程大學73 黑龍江
一等獎
張智飛哈爾濱工業大學72 黑龍江
劉和鑫武漢大學69 湖北
王風範東南大學69 江蘇
夏冬冬南京理工大學67 江蘇
彭輝武漢理工大學67 湖北
鄭陽清華大學67 北京
張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67 江蘇
曹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66 北京
謝江岳中國礦業大學66 江蘇
徐興春天津大學65 天津
宋清華華中科技大學65 湖北
何建宏武漢大學65 湖北
萬廣超北京大學64 北京
馬充清華大學64 北京
金濤浙江大學63 浙江
胡艷傑河海大學63 江蘇
丁祥文同濟大學63 上海
楊嘉靖浙江大學63 浙江
張元龍清華大學63 北京
章凱翔南京理工大學63 江蘇
王開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63 江蘇
黃金釗哈爾濱工業大學63 黑龍江
鄧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63 北京
袁凱華武漢大學62 湖北
何澤遠清華大學62 北京
趙超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62 江蘇
王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62 江蘇
季攀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61 山東
徐康 三峽大學 61 湖北
李家其清華大學61 北京
余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61 北京
顧丁煒北京大學61 北京
曹世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0 安徽
楊偉東清華大學60 北京
吳瀚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60 北京
金瑞 重慶大學 59 重慶
焦亞基東南大學59 江蘇
陳路華武漢大學58 湖北
薛彤輝南京理工大學58 江蘇
鄒慧輝 解放軍理工大學 58 江蘇
鄭再峰哈爾濱工業大學58 黑龍江
池宇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58 北京
許思為 上海交通大學 57 上海
林清華天津大學57 天津
陳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57 江蘇
郭宏達哈爾濱工業大學57 黑龍江
楊唯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57 北京
馮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57 北京

競賽範圍

理論力學

一、基本部分
(一) 靜力學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質。能熟練地計算力的投影、力對點的矩和力對軸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質。能熟練地計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質。掌握匯交力系、平行力系與一般力系的簡化方法、熟悉簡化結果。能熟練地計算各類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計算的方法。
(4) 掌握約束的概念及各種常見理想約束力的性質。能熟練地畫出單個剛體及剛體系受力圖。
(5) 掌握各種力系的平衡條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練地求解單個剛體和簡單剛體系的平衡問題。
(6) 掌握滑動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會求解考慮滑動摩擦時單個剛體和簡單平面剛體系的平衡問題。
(二)運動學
(1) 掌握描述點運動的矢量法、直角坐標法和自然坐標法,會求點的運動軌跡,並能熟練地求解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剛體平移和定軸轉動的概念及其運動特徵、定軸轉動剛體上各點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練求解定軸轉動剛體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剛體上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點的複合運動的基本概念,掌握並能套用點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剛體平面運動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運動剛體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練求解平面運動剛體的角速度與角加速度以及剛體上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動力學
(1) 掌握建立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兩類動力學基本問題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剛體轉動慣量的計算。了解剛體慣性積和慣性主軸的概念。
(3) 能熟練計算質點系與剛體的動量、動量矩和動能;並能熟練計算力的衝量(矩),力的功和勢能。
(4) 掌握動力學普遍定理(包括動量定理、質心運動定理、對固定點和質心的動量矩定理、動能定理)及相應的守恆定理,並會綜合套用。
(5) 掌握建立剛體平面運動動力學方程的方法。了解其兩類動力學基本問題的求解方法。
(6) 掌握達朗貝爾慣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運動剛體達朗貝爾慣性力系的簡化。掌握質點系達朗貝爾原理(動靜法) ,並會綜合套用。了解定軸轉動剛體靜平衡與動平衡的概念。
二、專題部分
(一) 虛位移原理
掌握虛位移、虛功的概念;掌握質點系的自由度、廣義坐標的概念;會套用質點系虛位移原理。
(二) 碰撞問題
(1) 掌握碰撞問題的特徵及其簡化條件。掌握恢復因數概念
(2) 會求解兩物體對心碰撞以及定軸轉動剛體和平面運動剛體的碰撞問題。

材料力學

一、基礎部分
材料力學的任務、同相關學科的關係,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截面法和內力、應力變形、應變。
軸力與軸力圖,直桿橫截面及斜截面的應力,聖維南原理,應力集中的概念。
材料拉伸及壓縮時的力學性能,胡克定律,彈性模量,泊松比,應力-應變曲線
拉壓桿強度條件,安全因數及許用應力的確定。
拉壓桿變形,簡單拉壓靜不定問題。
剪下及擠壓的概念和實用計算。
扭矩及扭矩圖,切應力互等定理,剪下胡克定律,圓軸扭轉的應力與變形,扭轉強度及剛度條件。
靜矩與形心,截面二次矩,平行移軸公式。
平面彎曲的內力,剪力、彎矩方程,剪力、彎矩圖,利用微分關係畫梁的剪力、彎矩圖。
彎曲正應力及其強度條件,提高彎曲強度的措施。
撓曲軸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積分法求梁的位移,梁的剛度校核,提高梁彎曲剛度的措施。
應力狀態的概念,平面應力狀態下應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圖解法。
強度理論的概念,破壞形式的分析,四個經典強度理論。
組合變形下桿件的強度計算。
壓桿穩定的概念,臨界荷載的歐拉公式,臨界應力,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疲勞破壞的概念,影響構件疲勞極限的主要因素,提高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
拉伸與壓縮實驗,彈性模量或泊松比的測定,彎曲正應力測定。
二、專題部分
桿件應變能計算,莫爾定理及其套用。
簡單動載荷問題。
材料力學若干專題實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