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瓦魯

吐瓦魯

吐瓦魯(Tuvalu),舊稱埃利斯群島,也叫潟湖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南部,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海岸線長15英里。無河流。陸地面積26平方公里,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約75萬平方公里,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也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大於梵蒂岡摩納哥諾魯),還是大英國協的特殊成員。

1892年英宣布吐瓦魯和附近的吉里巴斯為英“保護地”。1916年被劃入“英屬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1975年10月在法律上同吉里巴斯分離,改用舊名吐瓦魯(意為“八島之群”)。1978年6月實行自治,10月1日獨立,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

吐瓦魯海拔最高4.5米。由於地勢極低,持續上升的氣溫和海平面嚴重威脅著吐瓦魯,使這個國家面臨國土沉入海底的危險。吐瓦魯資源匱乏,土地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幾乎沒有天然資源。

吐瓦魯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約為29℃,年均降水量3000毫米,溫差較小。3月至10月為旱季,11月至次年2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約3000毫米。全境由9個珊瑚環礁組成,各島高度均在海拔5米以下,雨水極多,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基本沒有礦產資源。吐瓦魯地勢很低,土地貧瘠,經濟欠發達,沒真正意義的工業與農業。以出口椰乾、發行郵票和收取捕魚為生。

2001年11月,吐瓦魯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敗,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搬遷紐西蘭

2008年8月,吐瓦魯首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吐瓦魯 
  • 英文名稱:Tuvalu 
  • 所屬洲:大洋洲
  • 首都富納富提 
  • 主要城市富納富提
  • 國慶日:1978年10月1日
  • 國歌:《吐瓦魯屬於上帝》 
  • 國家代碼:TUV
  • 官方語言英語 
  • 貨幣吐瓦魯元,通用澳元 
  • 時區:UTC+12
  • 政治體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 國家領袖:總督:亞庫巴·伊塔萊利;總理:埃內爾 索波阿加 
  • 人口數量:1.1萬(2017年) 
  • 人口密度:369.9人/平方千米(2016年) 
  • 主要民族吐瓦魯人 
  •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 
  • 國土面積:26平方千米 
  • 水域率:忽略不計
  • GDP總計:3973萬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3550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688
  • 國際域名縮寫:.tv
  • 道路通行:靠左駕駛
  • 海岸線:15英里 
  • 氣候熱帶海洋性氣候 
  • 通用語言:吐瓦魯語
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國家象徵,國旗,國徽,國歌,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政府,議會,政黨,司法,歷任總督,歷任總理,經濟,綜述,農業,漁業,外部援助,文化,語言,宗教,習俗,飲食,服飾,軍事,交通,綜述,公路,航空,社會,教育,媒體,醫療,新聞出版,外交,沉沒的島國,

歷史沿革

1568年1月16日,西班牙航海家門達尼亞·德內拉首先發現了努伊島,隨後其他島被陸續發現。因其8個島群有居民,故得名吐瓦魯,意為“八島之群”。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西方諸國未注意該地(1764年5月5日年約翰·拜倫在歐洲人中最先發現這一群島)。
1819年5月,一支英國船隊再次發現此島,並以船主之名命名該地為埃利斯群島,其後,各國在此海域開展捕鯨活動。
1850年-1875年間,由於島民被西方殖民者大量虜往附近斐濟薩摩亞、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種植園為奴,加上歐洲疾病在島蔓延,島嶼原住人口急劇下降,從2萬降至3000。
1877年英國建立了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公署,埃利斯群島和其他群島置於它的管轄之下。
1892年成為英國保護地,在行政上與北部的吉爾伯特群島合二為一。
1916年,英國正式宣布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為直屬殖民地,稱為“英屬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殖民地”,歸英國駐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管理。
1942年-1943年間,吉爾伯特群島被日本占領,期間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的行政機關一度臨時遷至富納富提,埃利斯群島成立地方政府。
1971年,埃利斯群島提出要求,希望與吉爾伯特群島分離。
1974年5月建立了議會取代原來的立法委員會,議會選舉產生一名主席部長。在8、9月間舉行的公民公決中,90%以上投票贊成埃利斯群島與吉爾伯特群島分離,單獨成為一個國家。
1975年10月,埃利斯群島與吉爾伯特群島分離,成為單獨的英國屬地並改用舊名吐瓦魯,吉爾伯特群島和埃利斯群島的副總督就任吐瓦魯的英國專員。
1976年1月吐瓦魯完全同吉爾伯特群島分離。
1978年2月在倫敦舉行的一次會議最後所定獨立憲法,6月實行自治,10月1日吐瓦魯宣布獨立,仍奉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留在大英國協內,成為大英國協特別成員。由托阿利皮·勞蒂任總理。
1979年初,同美國簽訂友好條約(1983年9月生效),根據這一條約,美國放棄對吐瓦魯南部四小島的領土主權要求,吐瓦魯疆域確認。
1981年9月托馬西·普阿普阿繼任吐瓦魯總理。
1985年9月普阿普阿連任吐瓦魯總理。
1986年2月,吐瓦魯因對法國繼續在法屬玻里尼西亞進行核試驗不滿而拒絕法軍艦訪圖。同年6月,吐瓦魯通過憲法修正案,總督失去對政府所提建議的否決權。
1986年10月,吐瓦魯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
1987年,英國決定對吐瓦魯財政預算援款每年減少10萬澳元。為解決由此帶來的困難,圖政府於同年6月設立吐瓦魯信託基金。
1988年6月,吐瓦魯總理普瓦普瓦隨同南太島國領導人訪問中國,受到李鵬總理的會見。
1990年7月,吐瓦魯要求英美賠償在二戰中破壞圖農田修築機場的損失。
1992年6月,總理佩紐出席在巴西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並在會上呼籲採取措施,防止溫室效應的影響,否則將使赴圖投資者卻步。他對美國在環發會上的立場表示失望。
1999年4月,議會通過對帕埃尼尤總理的不信任案,選舉艾奧納塔納·艾奧納塔納為總理(1999.4-2000.12.9病逝)。
2000年9月5日,吐瓦魯成為聯合國第189個成員國。12月8日,艾奧納塔納總理在紐西蘭猝然去世。
2001年2月23日,經吐瓦魯議會秘密選舉,法依馬拉加·盧卡當選新任總理(2001.2.23-12)。11月15日,吐瓦魯政府宣布“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經失敗”,面對著海平面上升,吐瓦魯的居民將會撤出該群島。紐西蘭同意接受每年配額的撤離者,但是澳大利亞則拒絕了吐瓦魯政府的請求。12月,吐瓦魯議會通過對法伊馬拉加·盧卡總理的不信任案,考魯阿·塔雷克任總理(2001.12-2002.7)。
2002年7月,薩烏法圖·索波阿加當選總理,議長薩洛阿·圖拉·圖亞。8月,組成政府:總理兼外長薩烏法圖·索波阿加,副總理兼工程、通信和交通部長馬蒂亞·托阿法,財政、經濟計畫和工業部長比凱尼·佩紐,內政和農村發展部長奧蒂尼盧·陶西,教育、體育和衛生部長阿萊薩納·塞盧卡,自然資源、環境、能源和旅遊部長薩姆克盧·艾泰奧。
2010年9月16日,吐瓦魯舉行大選,共有26名候選人競逐15個議席。獲勝的15名議員中有5人是新當選議員。9月29日,議會投票選舉馬蒂亞·托法出任新政府總理並組建新政府。副總理埃內爾·索波安加。
2011年1月14日,吐瓦魯民眾在首都舉行示威遊行,要求財政部長辭職下台,政府發布緊急命令限制集會,以免示威活動危及國家政局穩定。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吐瓦魯位於南緯5°39′~10°45′、東經176°09′~179°51′之間,在西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東南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南接斐濟,北臨吉里巴斯,西望索羅門群島,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其中8個島有人居住,垂直高度不超過海平面5米。吐瓦魯南北兩端相距560千米,由西北向東南綿延散布在約13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擁有90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海岸線長約24千米,領海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吐瓦魯的領土大部分都是珊瑚礁島嶼,且其島嶼狹長,呈圓形、半月形、方形、弓形,中間有一個或大或小的潟湖,島上無山無河,一馬平川,海拔非常低,土質為石灰岩,並多珊瑚岩沙礫,地表的水分極易滲透到地下。土地十分貧瘠,無儲水區,不適合種植農作物。

氣候特徵

吐瓦魯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最高氣溫可達40℃,最低氣溫為22℃,一般年平均氣溫在26℃~32℃。長期以來,太平洋中南部的海水溫度一般在17℃以上3~10月為旱季,11月至次年2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

自然資源

吐瓦魯自然資源匱乏,土地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幾乎沒有天然資源,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吐瓦魯一共由9個環形小珊瑚群島組成,總長度達560千米。組成吐瓦魯的環礁或島嶼(自北向南)有納諾梅阿環礁、紐陶島、納努芒阿島(一譯納努曼加島)、努伊環礁、瓦伊圖普環礁(一譯婓伊托波環礁)、努庫費陶環礁、富納富提環礁、努庫萊萊環礁和紐拉基塔島。
吐瓦魯主要島嶼列表
環礁或島嶼面積(平方千米)位置(由北向南)
1
納諾梅阿環礁Nanumea
3.9
5°39′S 176°08′ E
2
紐陶島Niutao
2.53
06°06′S 177°20′E
3
納努芒阿島Nanumanga
3
6.28°S 176.32°E
4
努伊環礁Nui
3.37
7.22°S177.15°E
5
瓦伊圖普環礁Vaitupu
5.6
07°28′S 178°41′E
6
努庫費陶環礁Nukufetau
2.98
8°S 178.37°E
7
富納富提環礁Funafuti
2.4
8°31′S 179°13′E
8
努庫萊萊環礁Nukulaelae
1.82
9.38°S 179.84°E
9
紐拉基塔島Niulakita
0.4
10°45′S 179°30′E
富納富提是吐瓦魯的首都,面積只有2.4平方千米,由35個小珊瑚島組成,這裡卻集中了全國1/2以上的人口,2012年達6025人,過去富納富提是殖民中心,1978年以後,成為吐瓦魯的政治、交通中心。

國家象徵

國旗

吐瓦魯國旗啟用於1997年4月11日,是第6版。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底為淺藍色。藍色象徵海洋和天空。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占據了旗面的四分之一,象徵吐瓦魯與英國的關係。右側九顆黃色五角星象徵吐瓦魯的九個環形珊瑚群島。
吐瓦魯

國徽

吐瓦魯
吐瓦魯國徽為盾徽,制定於1976年12月3日。大盾內套有小盾,小盾下半部為黃、藍相間的波紋,象徵海洋,表明該國是一個島國;波紋之上的建築物是吐瓦魯部族集會的傳統會堂——馬尼巴(一譯馬納拜)。小盾周圍相間環繞著八隻貝殼和八片香蕉葉,象徵“八島之群”土地之肥沃。盾徽基部繪有一條黃色綬帶,上用吐瓦魯文書寫著“吐瓦魯敬奉上帝”。

國歌

《吐瓦魯屬於上帝》
歌詞大意:“吐瓦魯屬於上帝”這是我們最珍愛的詞句。無論吐瓦魯的人民或領袖,都認為統治世界的是上帝。所以我們在這片土地,是在他的愛心下團結一起。當我們篤信上帝的旨意,我們便建成可靠的基地。
“吐瓦魯屬於上帝”,是我們永遠高唱的歌曲!今後讓我們把生命托寄,我們所祈求的上帝,我們的目光不要游移,他在指引我們達到目的。“願我們在他光輝下治理”,是我們永遠高唱的歌曲!他的無比神力,使我們的力量生生不息。向著我們敬仰的上帝,在慶典上歡呼不已。“吐瓦魯自由和團結緊密”,是我們永遠高唱的歌曲!

人口民族

吐瓦魯全國總人口為11097人(2016年),其中約1/3的人居住在富納富提島。吐瓦魯的居民大多是玻里尼西亞人種,其餘為吉里巴斯人、歐洲裔等,與東加及薩摩亞屬同一族膚色為棕黃色。吐瓦魯原住民約占總人口的的97%,歐裔約占3%。
吐瓦魯地形吐瓦魯地形

政治

政體

憲法於1978年10月1日獨立時生效,按憲法規定,圖為大英國協成員國。國家元首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女王根據總理推薦任命總督代行國家元首職責。總理由議員選舉產生。內閣對議會負責,由總理和4名部長組成。總檢察長為政府的主要法律顧問。1986年6月修改憲法,總督失去對政府所提建議的否決權。
吐瓦魯是大英國協特別成員國(不出席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奉英女皇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國家,由英女皇任命總督代理。總督必須是吐瓦魯公民。由英國女王根據總理推薦任命總督。
憲法規定吐瓦魯是民主主權國家,憲法至高無上,保護公民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

政府

2013年8月,議會通過對特拉維政府的不信任案,埃內萊·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當選總理。2015年3月,索波阿加在大選後成功連任。
索波阿加1956年2月10日出生,曾在牛津大學接受外交官培訓,並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獲碩士學位。長期在政府部門任職,從政經歷豐富,其兄長曾於2002年至2004年任圖總理。索曾任吐瓦魯駐斐濟、巴新、薩摩亞高專,圖外交部常秘等職。2010年當選議員,2013年在前總理特拉維下台後當選總理。
截至2013年,政府內的主要成員有:總理埃內爾.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副總理兼工程、通信和交通部長馬蒂亞·托阿法(Matia Toafa);環境、外交貿易和勞動部長費尼卡索(Taukelina Finikaso);財政、經濟計畫和工業部長比凱尼·佩紐(Bikeni Paeniu);內政和農村發展部長奧蒂尼盧·陶西(Otinielu Tausi);教育、體育和衛生部長阿萊薩納·塞盧卡(Dr. Alesana Seluka);自然資源、能源和旅遊部長薩姆克盧·艾泰奧(Samuclu I' Teo)。
2013年8月,議會通過對特拉維政府的不信任案,埃內萊·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當選總理。2015年3月,索波阿加在大選後成功連任。

議會

議會稱為Fale I Fono,實行一院制,由15名議員組成,分為執政(8人)與在野(7人)兩派,各島根據登記選民數量產生1—2名議員,任期4年,本屆議會於2015年3月產生,現議長為奧提涅盧·陶西(Otinielu Tausi)。

政黨

吐瓦魯並沒有正式組織政黨,議員之間自行聯合組成政團。

司法

法院設最高法院、地區法院和島法院(共八個),審理當地民刑事案件,倘有不服,則可抗訴至首府高等法院重審。最高法院由一名大法官主持受理下級法院的抗訴案,如要進一步抗訴則由斐濟抗訴法院代理或呈請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審理。

歷任總督

菲亞陶·彭尼塔拉·特奧(1978.10-1986.3)
圖普阿·萊塢派納(1986.3-1990.10)
托阿利皮·勞蒂(1990.10-1994.6)
圖拉加·曼努艾拉(1994.6.26-1998.3)
托馬西·普阿普阿(1998.3-2010.5)
亞庫巴·伊塔萊利(2010.5- )
現任總督亞庫巴·伊塔萊利(Iakuba Italeli)。2010年5月接替前任菲洛伊梅阿·特利托就職。在任該職前曾於2006年到2010年擔任阿皮塞·耶雷米亞內閣的教育、體育和衛生部長。伊塔萊利在吐瓦魯議會當中代表努伊地區,該地區人口以吉里巴斯移民為主,因此伊塔萊利通曉吉里巴斯語、吐瓦魯語和英語三種語言。

歷任總理

托阿利波·勞蒂(1978.10-1982.7)
托馬西·普瓦普瓦(1982.2-1989.9)
比肯尼比尤·佩紐(1989.9-1993.12)
卡穆塔·拉塔西(1993.12-1996.12)
比肯尼比尤·佩紐(肯尼貝尤·帕埃尼尤)(Bikenibeu Paeniu)(1996.12-1998.5-1999.4)
艾奧納塔納·艾奧納塔納(Ionatana Ionatana)(1999.4-2000.12.9病逝)
法依馬拉加·盧卡(Faimalaga Luka)(2001.2.23-12)
考魯阿·塔雷克(Koloa Talake)(2001.12-2002.7)
薩烏法圖·索波阿加(Saufatu Sopoanga)(2002.7—2004)
馬蒂亞·托法(2004-2006)(2010.9— )
現任總理埃內爾.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1956年2月10日出生。2013年8月1日起任吐瓦魯總理。

經濟

綜述

收入主要來自“吐瓦魯信託基金”、僑匯、出售捕魚許可證和網際網路電信協定。自1990年起,“吐瓦魯信託基金”收入每年為圖政府預算做出約15%的貢獻。截至2012年9月,該基金市場價值約12730萬紐西蘭元。主要貿易夥伴是紐西蘭和澳大利亞。
吐瓦魯資源匱乏,土地貧瘠,農業落後,幾乎無工業。被聯合國列為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家族是生產和生活的最基本單位。集體勞動,主要從事捕魚和種植椰子、香蕉、芋頭,所獲物品在家族內平分。買賣主要是以物易物。外匯收入主要靠外援、捕魚證、郵票、椰乾等出口、“.tv”網路域名出售、外國在圖海域的捕魚費以及海員匯款和在諾魯磷礦工作的僑民匯款。
吐瓦魯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
3973萬美元(2017年)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3550美元(2017年)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8.6%(2017年)

農業

農業主要靠種植椰子、香蕉、芋頭及飼養家禽、豬等。

漁業

吐瓦魯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漁業,雖然漁業資源豐富,但無開發能力,是世界上主要的魚翅出產地之一。吐瓦魯與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簽有漁業協定,每年可獲捕魚費約30萬澳元。

外部援助

吐瓦魯硬幣吐瓦魯硬幣
吐瓦魯長年依賴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歐洲發展基金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提供財政援助。自1987年起,英國對圖財政預算援款每年減少10萬澳元。為解決由此帶來的困難,圖政府制訂了一項發展基礎設施計畫,並於同年6月設立吐瓦魯信託基金,委請英、紐、澳財政顧問公司負責管理及投資,將存款利息或投資利潤作為發展吐瓦魯經濟。澳、新、英、日本和韓國為主要捐助國,2000年基金達6010萬澳元。1990年利息達100萬澳元,用於政府支出,占年預算的25%。現還發動其他國家參加捐款。1986年,圖被聯合國列為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使圖可從世界銀行得到特許貸款。根據關貿總協定,圖出口商品可獲特別關稅待遇。
儘管經濟規模小,但財政管理頗為謹慎,經常保持盈餘,並無累積龐大外債。

文化

語言

當地主要語言為吐瓦魯語,官方語言為英語,居住於北方島嶼的居民則主要使用吉里巴斯方言。

宗教

吐瓦魯全國居民信奉基督教。

習俗

宗教上以基督教為大多數人民的信仰,在富納富提島上共有四間教堂及八個社區聚會所。由於各島都有人移到富納富提島生活,而聚會所則扮演維繫該島居民感情及聚集之場所。其中各島各有一個聚會所,Nui和Niulakita則因在人口數較少而兩島合一。平均一年約有三至四次的島聚,島聚除傳統食物外,載歌載舞同歡場面表現南太平洋的熱情與民族。

飲食

傳統美食fekei、falifu、subumei等多半由芋頭、麵包果搗碎後加入椰漿製成。食物由各戶人家分別準備,每戶準備一大籃的食物,裝在用林投葉編製成的laulau內,帶到聚會所分享,傳統煮食法以水煮和油炸為主。酒由椰子樹的花梗切開流出的汁液收集成Towdy,再經由三天的發酵製成的,成為傳統酒Kao;而Towdy稀釋後成為日常飲料。歌舞部分,則於飯後分成主客兩隊競賽,雙方各著傳統服裝,或是正式服裝,以傳統歌曲舞蹈回敬對方,其中特色為圖國音樂以桌子代替鼓作為伴奏,全隊瘋狂投入歌舞,節拍歌聲響徹雲霄,用以表達熱誠迎賓。圖國民風純樸,治安良好,重視分享。來自同島的鄉親可借住聚會所,食物也多由同島的鄉友共同分享。
即將被淹沒的吐瓦魯即將被淹沒的吐瓦魯

服飾

在服裝上,島民不論男女都著南國文化特色之一的沙龍裙(Sulu Fiji / Lavalava),女生的SULU顏色鮮艷,打結在旁側;男生的則顏色暗沉,沒有花色,看似西裝褲,結於中側。而出席正式場合,男性上半身多半會搭穿鮮豔顏色的島嶼服裝(Island wears);女性則穿著連身洋裝。一般居民平日多半不穿鞋,即使到辦公大樓上班或是部長洽公,亦以拖鞋替代皮鞋。小朋友打赤腳亦為街角長久之景狀。
當地習俗傳統對於即將離開圖國的人多半於脖子上套上貝殼或是當地種子製成的項鍊,以表達不捨之情。脖子上項鍊越多,表示人緣越好。而飛機起降時段也是全島居民聚集的大好時機,如果要找人或是想遇見重要人士,到機場附近等待,多半不令人失望。

軍事

吐瓦魯無正規軍隊。設海上巡邏警察,負責海上搜救及監察。

交通

綜述

截至2018年,吐瓦魯沒有鐵路,有4.9千米沙面公路,以水運為主。首都富納富提有深水港。吐瓦魯有通往斐濟等國的不定期班輪,斐濟航空公司經營自楠迪經蘇瓦飛富納富提的航班。
澳洲政府所資助吐瓦魯在首都富納富提興建之深水碼頭,可供中小型散裝貨輪裝卸20公尺貨櫃。斐濟首都蘇瓦富納富提間有貨輪通航,每月約1班次,澳紐亦有貨輪Southern Moana往來吐瓦魯,每1個月1班次。 至於吐瓦魯各島間之人員貨物流通,則全賴國營600噸之貨輪尼旺加二號及馬努佛勞運送,且除首都有可供靠泊之碼頭外,該輪僅能停泊於其他各島之沿岸,再以小船接駁上岸。

公路

當地車輛靠左行駛。內陸交通以機車及汽車為主,2009年至今,來首都已有小型民營巴士服務。

航空

吐瓦魯地理位置偏遠,土地狹小,且無良好深水港,故海空運交通均極為不便。 富納富提國際機場僅能容70人座之小型飛機起降,截至2017年,僅斐濟的蘇瓦、楠迪與吐瓦魯之間有斐濟航空以ATR72-600型68人座的小飛機飛航,每周3班。
吐瓦魯主要道路吐瓦魯主要道路

社會

教育

普及國小教育,實行免費教育。全國有11所國小,70多名教師,約1500名在校生;有一所中學,31名教師,約350名學生。另有一所海員訓練學校,約50名學生。

媒體

吐瓦魯(廣播)電台為官方電台,1975年成立,用吐瓦魯語和英語播音。 《圖瓦之聲》:雙周刊,有英文版和吐瓦魯文版;共發行400份。 《蒂·拉瑪》:月刊:宗教刊物。發行量1000份。

醫療

吐瓦魯政府為國民免費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吐瓦魯首都富納富提有1所醫院,50張床位。農村島嶼均設有生殖保健中心。截至2017年,吐瓦魯女性占全國總人口的50.6%,其中47.3%的女性到了生育年齡。按照當地習俗,15~49歲為“安全孕產”年齡,處於生育健康的最佳階段。按照國家的醫療政策,所有孕婦均可接受專業助產服務。

新聞出版

吐瓦魯電台為官方電台,用吐瓦魯語和英語播音。政府出版的唯一一份報紙《吐瓦魯回聲》(Tuvalu Echoes),可通過富納富提吐瓦魯傳媒公司(Tuvalu Media Corporation)訂閱。廣播電台:2006年,吐瓦魯天空—太平洋電視台(Sky Pacific television)開播。

外交

外交重點在太平洋地區。同英國、澳大利亞、斐濟關係密切,在斐設有高專署,在紐約、布魯塞爾、倫敦等設有外交機構。圖與大英國協成員國和比利時、智利、荷蘭、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有外交關係。系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英國協、世界衛生組織、萬國郵政聯盟、太平洋島國論壇、太平洋共同體、太平洋區域環境署、亞洲開發銀行等組織成員。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立場激進。
與中國的關係
中國同吐瓦魯無外交關係,“冷戰”期間實行冷戰政策,吐瓦魯於1979年同台灣當局建立所謂的“外交關係”。冷戰結束後有所放寬,2008年後,雙方交往並不多。
1988年6月,吐瓦魯總理普阿普阿隨同南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訪華,李鵬總理會見。1997年3月,圖遭風災,中國紅十字會向圖捐款1萬美元。1998年中國與吐瓦魯雙邊貿易額為8.1萬美元,皆為中方出口,無進口。2000年和2001年中圖雙邊貿易額為零。2007年中圖雙邊貿易額為670萬美元,中方出口664萬美元,進口4萬美元。
同國際組織的關係
圖參加的國際組織有亞太經社會、G77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太平洋共同體萬國郵政聯盟亞洲開發銀行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是大英國協特殊成員。2000年9月加入聯合國。

沉沒的島國

從1993年至2017年間,吐瓦魯的海平面總共上升了9.18厘米,按照這個數字推算,50年之後,海平面將上升37.6厘米,這意味著吐瓦魯至少將有60%的國土徹底沉入海中。
吐瓦魯境內9個環狀珊瑚島中有7個面積增加超過3%,其中富拿馬努島擴增大約4400平方米,增幅將近30%。這項研究發現,一些島變大的原因是海浪、洋流和風把珊瑚殘片從周圍珊瑚礁衝到海岸上。
海洋地理學家認為,就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而言,這項發現是“好訊息”,但環境威脅依然存在,因為一些海島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變得不適宜人類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