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 hé zòng lián héng)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

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

通常認為,蘇秦、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是合縱、連橫的倡始者,二人同時是政敵關係。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卻死於公元前310年,蘇比張遲死26年。當張儀在秦國為相時,蘇是個年輕的遊說者,沒有和張儀正面打過交道。史說蘇秦為合縱倡始者有待考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縱連橫
  • 外文名:hézòng lián héng
  • 性質外交和軍事政策
  • 套用時間:戰國時期
簡介,歷史,商業套用,卡牌,遊戲任務,玩法背景,領取任務,任務說明,

簡介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大國間衝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連橫的鬥爭。
合縱連橫
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與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併弱國;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合縱的目的在於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連橫的目的在於侍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和擴展土地的目的。當時的最著名的縱橫家除了蘇秦張儀之外,還有公孫衍
最初,合縱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楚,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公孫衍曾於公元前318年聯合魏、趙、韓、燕、楚五國攻秦。時人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下)後來蘇秦和趙的奉陽君李兌也曾於前287年聯合五國攻秦,使秦被迫廢除帝號,產生了很大影響。然而,張儀在秦推行的連橫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面事秦”(《史記·李斯列傳》),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併土地的目的。合縱連橫的鬥爭適應了戰國形勢發展的需要,對各國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歷史作用應當引起人們重視。

歷史

合縱連橫運動是戰國中期產生的一種外交策略。戰國中期,諸侯都先後稱了王,但這些稱王的國家,除和中山兩國外,都是萬乘的大國,其國力與西周時的周王室相當。這些大國原本是西周王室的諸侯,有的甚至是諸侯國中的卿大夫(如三晉的韓、趙、魏)。它們發展成為"萬乘"的大國,是在不斷吞併周圍小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小國的消失,大國間的鬥爭,已不是爭奪對小國的領導權,而是關係到大國本身的存亡。較強大的國家力圖削弱並逐步吞併較弱一些的國家,較弱一些的國家為自身的生存,就互相聯合起來抵抗強大的國家來侵。抵抗一經失敗,又紛紛轉向強國以圖自保,於是,"合眾弱以攻一強"的"合縱"策略及"事一強以攻眾弱"的"連橫"策略就應時而提出①,合縱、連橫政策的實施,就取代了大國的爭霸鬥爭。
合縱、連橫的名稱出現較晚,但這一政策的實施始於魏國馬陵之戰失敗之後。馬陵之戰魏軍大敗,實力已不敵齊國魏惠王為避免遭齊、秦夾擊的危險,於是接受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案兵"的策略③,於是有徐州相王之舉②。
① 《戰國策·中山策》
② 《戰國策·中山策》
① 《韓非子·五蠹》
②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第253-254頁
魏國與齊國的關係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緩和,但秦國在西邊卻連續向魏國發起進攻,西邊的西河、上郡相繼落入秦國之手。魏國感到只靠本國的力量是不能抗拒秦國進攻的,於是有公孫衍發動的"五國相王"之舉,企圖聯合三晉與燕、中山國,來抵禦大國的進攻。就在"五國相王"的當年(公元前323年),楚國就向魏國發起進攻,楚將昭陽襄陵打敗魏軍,奪去8個邑①。"五國相王"可稱為公孫衍的一次"合縱"運動,但仍敵不過楚國,因此魏惠王對"合縱"政策動搖,接受了張儀"以魏合於秦、韓而攻齊、楚"的政策,任命張儀為相。主張聯合齊、楚以抗秦的惠施被摘相印,到了楚國,後又到宋國。惠施去魏相,是張儀"連橫"政策的勝利。
魏惠王相張儀,是想利用秦國的力量對抗齊、楚的壓力。張儀卻是"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②,是要魏國投靠秦國,魏惠王當然不能就範。於是秦惠王憤而出兵攻打魏國的曲沃(今山西聞喜)、平周(今山西介休西,或說今山西靈石境)。這樣,張儀的"連橫"政策又受到挫折。
公孫衍是張儀的政敵,張儀在魏國推銷"連橫"政策,公孫衍就出來加以阻攔,派人到韓國去把張儀合秦、魏是"魏攻南陽,秦攻三川"、魏王重用張儀是"欲得韓地"的目的告訴了韓國大臣公叔。公孫衍稱,如果韓重用他公孫衍,秦、魏的交易就可以被阻止,並且可以達到"魏必圖秦而棄儀、收韓而相衍"的目的。公叔認為此計很好,"因委之犀首以為功"③,把國事委於公孫衍
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政策,令東方各國生畏,紛紛支持公孫衍的"合縱"。齊國於是"以事屬犀首,犀首受齊事",燕、趙兩國"亦以事屬犀首",接著楚國也"以事因犀首"。魏惠王見4國屬公孫衍以事,"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事,復相魏。"①此即所謂犀首"佩五國相印,合縱連橫"②的一次"合縱"運動。
公孫衍在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取代張儀為魏相國,乃於次年合東方六國攻秦,推楚懷王為縱長。聯軍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③這次參加的國家有魏、趙、韓、燕、齊、楚④。由於聯軍組織不嚴密,故被秦軍擊敗。次年,秦派庶長樗里疾修魚(今河南原陽縣西),大敗聯軍的韓、趙、魏3國軍隊,斬殺8萬人,這次"合縱"攻秦的戰爭失敗。
③ 《戰國策·魏策》
①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
②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
③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附犀首傳
① 《戰國策·魏策一》
② 《呂氏春秋·開春》高誘注
③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
④ 參加這次聯軍的據《史記》的《秦本紀》、《楚世家》皆有齊國,《六國年表》無齊參戰、故一般認為只有五國,實應有齊參加,應為六國。
公孫衍為了牽制秦國的兵力,還聯合少數民族義渠同秦對抗。在秦軍與三晉軍隊交戰時,義渠軍發兵向秦進攻,在李帛打敗秦軍⑤。
這次六國"合縱"攻秦,雖以失敗告終,它的聲勢卻是十分顯赫的。時人景春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⑥說明他們發動的合縱、連橫運動,對當時政局所產生的影響是很大的。
張儀、公孫衍是戰國時期合縱、連橫運動的倡導者。自此以後,由於兼併戰爭的激烈,各大國間紛紛拉攏與國以對付敵國,這種合縱、連橫的外交鬥爭及軍事結盟就不斷出現,我們在後面還要進一步進行分析。
戰國後期,秦國力量越來越強,東方六國都不能單獨抗秦,公孫衍與洛陽人蘇秦,先後遊說六國,聯合抗秦,稱為“合縱”。秦國用魏國人張儀,勸說各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的弱國,叫做“連橫”。合縱連橫的鬥爭,持續了很長時間。那時候,各國為了自身利益,時而加入“合縱”,時而加入“連橫”,反覆無常。“朝秦暮楚”的成語就是這么來的。在各大國紛紛拉攏與國、開展激烈的鬥爭中,外交和軍事上就產生了合縱、連橫的活動。 “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就是許多弱國聯合起來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 “連橫”,即“事一強以攻眾弱”(《韓非子·五蠢篇》),就是由強國拉攏一些弱國來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土地的目的。這時各大國之間,圍繞著怎樣爭取盟國和對外擴展的策略問題,有縱和橫兩種不同的主張。所謂縱橫家,就是適應這種政治鬥爭的需要而產生的。他們鼓吹依靠合縱、連橫的活動來稱霸,或者建成“王業”。他們宣傳:“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韓非子·五蠢篇》)還宣傳:“從(縱)成必霸,橫成必王。”(《韓非子·忠孝篇》)縱橫家的缺點是,他們重視依靠外力,不是像法家那樣從改革政治、經濟和謀求富國強兵入手;還過分誇大計謀策略的作用,把它看作國家強盛的關鍵。張儀秦國推行連橫策略是獲得成功的,達到了對外兼併土地的目的,使得秦惠王能夠東“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散六國之從(縱),使之西面事秦”(《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語)。這是因為他用“外連衡而斗諸侯”(賈誼《過秦論》)的策略,配合了當時秦國耕戰政策的推行。所謂合縱連橫,從地域上看,當時那些弱國是以三晉為主,北連燕,南連楚為縱;東連齊或西連秦為橫。合縱可以對秦,也可以對齊。從策略上說,是“合眾弱以攻一強”,是阻止強國兼併的策略。連橫是“事(從屬)一強以攻眾弱”,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併的策略。隨著兼併戰爭形勢的變化,合縱連橫的具體內容也跟著有了一些變化和發展。到長平之戰後,變成了合縱是六國併力抵抗強秦,連橫是六國分別投降秦國的意思。
張儀入秦推行連橫策略不久,公孫衍(犀首)就離開秦國而入魏為將,因為魏的國力衰退,公孫衍就圖謀拉攏別國,聯合出擊取勝。就在公元前325年,“犀首、田朌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就是公孫衍拉攏齊國名將田朌一起伐趙。公孫衍說:“請國出五萬人,不過五月而趙破。”田朌認為公孫衍說得太容易,“恐有後咎”,公孫衍認為說得難了,二國之君就不願出兵,待出兵之後二國之君見有危險,必然增兵。後來果然如此,因而大敗趙兵(《魏策二》)。田朌俘虜了趙將韓舉,取得了平邑(今河北南樂西北)和新城(《水經·河水注》引《紀年》),公孫衍也打敗了趙將趙護,《六國年表》載“趙武靈王元年魏敗我趙護”。這是公孫衍當魏將初次得勝。
當時秦惠文王採用傳統的逾年改元的禮制,在公元前324年改元,稱為更元元年。這年張儀又親自率兵出函谷關,再度攻取魏的陝,“出其人與魏”(《秦本紀》),作為進攻中原的基地,同時築上郡塞(《張儀列傳》),鞏固上郡的防守。次年張儀又和齊、楚大臣在齧桑(今江蘇沛縣西南)相會,目的在於拉攏齊、楚,防止公孫衍和齊楚合縱。當時魏相惠施主張“以魏合齊楚以按兵”,在引導魏君多次朝見齊君並推尊齊君為王以後,又曾使魏太子嗣入質於齊(《魏策二》,“太子嗣”誤作“太子鳴”),使魏公子高入質於楚。公孫衍為魏將之後又和齊將田朌聯合戰勝了趙。因此秦相張儀要拉攏齊、楚,破壞公孫衍的合縱策略。
在這樣的形勢下,公孫衍為了合縱,於公元前323年發起“五國相王”(《戰國策·中山策》)。參加“五國相王”的是魏、韓、趙、燕、中山,從這年起,趙、燕、中山三國也開始稱王了。公孫衍發起“五國相王”,是想用這來和秦國對抗的①,但結果沒有什麼成就。齊國藉口中山國小,不承認它有稱王資格,想聯合魏趙燕三國迫使中山廢除王號,也沒有成功。就在這年,楚國為了迫使魏國投入楚的懷抱,要廢立魏的太子嗣,送立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為太子(《戰國策·韓策二》),派柱國昭陽打敗魏軍於襄陵,取得了八個邑(《史記·楚世家》)。
魏惠王因為受齊、楚的打擊,只好採用秦相張儀提出的魏與秦、韓聯合攻齊的策略。公元前322年,用張儀為魏相,張儀推行的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的連橫策略,魏惠王不肯聽,秦出兵攻占魏的曲沃(山西聞喜東)、平周(山西介休縣西),對各國威脅很大。因此,關東五國支持公孫衍合縱策略,公元前319年,魏改用公孫衍為相,把張儀逐回秦國。自從公孫衍得到東方各國的支持而做魏相,合縱的形勢便形成了。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發起合縱,聯合東方各國以抗秦,有五國伐秦之舉,有三晉及燕、楚五國,這一次合縱攻秦,參加的有魏、趙、韓、燕、楚五國,當時曾推楚懷王為縱長。①但是實際出兵和秦交戰的,只魏、趙、韓三國,攻到函谷關,秦出兵反擊,魏受到損失較大,魏使惠施到楚,要和秦講和(《戰國策·楚策三》),五國於是紛紛退兵。次年秦派庶長樗里疾乘勝追擊,一直進攻到韓邑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俘虜韓將、申差,打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當時秦軍已深入到韓、魏的交界,結果韓慘敗。公元前317年,秦擊敗三國,隨後,迫使韓國屈服,干涉魏的內政,令公子政為太子。這一役“五國伐秦”雖然失敗了,但是聲勢是曾烜赫一時的。公孫衍張儀同時,一縱一橫,其聲勢都足以傾動天下,所以當時人景春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打敗了五國伐秦後,秦暫時注意擴充後方,公元前316年,滅巴、蜀,獲取了天府之國,對日後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齊國在東方,也乘燕國內亂,於公元前314年,齊宣王出兵干涉,僅50天就攻下了燕國國都。但由於過於強暴,遭到燕國人民反對,只得從燕退出。又和楚結盟,互相支援,加強了齊和秦爭雄的力量。
後事:
張儀拆散齊楚聯盟
齊楚聯盟對秦是一種威脅,秦派張儀入楚遊說,離間齊楚。張儀到楚國收買了貴族靳尚等,然後向楚懷王許意獻出商斺之地六百里,使楚與齊斷交。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與齊斷交,當楚人向秦討取土地時,秦國不給,楚懷王大怒,在公元前312年發兵攻秦,秦在丹陽(河南丹水北岸)大敗楚軍消滅八萬,俘主將屈匄以下七十餘人。進而占領了漢中,加強了關中和巴蜀的聯繫,免除了楚國對秦本土的威脅,使秦國國力更加強盛。楚懷王反擊,又大敗於藍田,張儀的連橫對秦的強大和以後完成統一全國的使命,有積極作用。
齊國也乘機與秦結盟,聯合魏、韓進攻楚國,在垂沙大敗楚軍,宛、葉土地被魏、韓占領,使楚大受挫傷。公元前299年,楚懷王被秦國邀請相會於秦,一直扣到死。
齊韓魏合縱攻秦和秦攻韓、魏
公元前298年,齊約韓、魏合縱攻秦,趙、宋與秦聯合,但趙、宋沒有幫助秦國,齊韓魏經三年奮戰攻入秦函谷關,迫使秦割地給韓、魏請和。
公元前294年,因齊孟嘗君指使田甲劫王沒有成功,逃到魏國為相。齊改變政策和秦、趙配合,想在秦趙支持下滅宋,秦也想在齊妥協後攻韓、魏。公元前293年,秦白起消滅魏、韓聯軍24萬。前294年、前291年,秦連續攻韓、魏,韓、魏被迫獻地求和。
就在齊、秦爭鬥時,趙國得到發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滅中山國,成為齊、秦爭奪土地的對手。為了對付趙國,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與齊閔王決定同時稱東、西帝,並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三分趙國,約定了出兵日期。但這一計畫被蘇秦破壞,蘇秦勸齊主動去帝號,用以孤立秦,拉各國反秦,以便乘機滅宋。齊閔王採納了這一建議,聯名燕、韓、趙、魏等國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請服,退還所攻占的趙、魏部分土地。
燕攻破齊國
公元前286年,齊閔王滅宋(宋偃王當政),勢力大振,引起三晉和楚的不安,秦乘機約各國攻齊。
五國合縱伐齊。
公元前284年,樂毅統率燕、秦、韓、趙、魏五國軍隊攻齊,占領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齊國70餘城,齊閔王被楚軍殺死。後來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樂毅,用騎劼,齊國將軍田單用火牛陣破燕軍,恢復各國。但齊國受損失太大,從此一蹶不振,秦、齊對峙的局面打破了。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國都城郢,楚被迫遷都,秦國勢力發展到湖南一帶,楚國也就削弱了。

商業套用

合縱連橫的思想最早來自戰國時期,合縱與連橫是當時存在對立的兩方的思想。合縱的一方是以蘇秦、公孫衍為主導的六國集團,主張六國縱深合作,其目的是為了對抗隨時都想著吞併六國的強秦。連橫的一方是以張儀、秦惠文王為代表的秦國,主要與六國橫向聯合,以破解六國合縱。
最終,由於六國集團各自心懷鬼胎,時刻把自家利益擺在首位,導致連橫的一方取得了勝利。儘管如此,強大的秦國,也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敢小視六國的合縱,從一定程度上對抗了強秦吞併六國的野心。
以史為鑑,合縱需要團結,連橫需要發展。即:合縱的各方,必須要懂得放棄,運用“捨得”這種精神,大舍才有大得,不捨永遠不得。而連橫的一方,必須要知道在與別人合作的同時,不斷深度發掘自身的潛能,強大自我。秦國,就是在與六國連橫的過程中,一方面擊破了合縱,另一方面不斷深挖本國的潛能,使國家不斷的富強,最終取得了統一霸業的偉大勝利。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品牌、大商家、大企業形成了行業壟斷的態勢,給大量的小微企業個體戶帶來巨大的衝擊。為了對抗強大品牌的衝擊,合縱連橫的商業策略開始發揮作用。

卡牌

英雄殺卡牌 - - 合縱連橫
屬性:錦囊牌(非延時性錦囊)
錦囊描述:
出牌時,
你可以選擇"連橫"或"合縱"
連橫:選擇一至兩名角色進行橫置或重置。被橫置的角色處於"連橫"狀態,當此狀態下一名角色受到【殺】的傷害時,其他處於"連橫"狀態的角色也將受到等額【殺】的傷害。
合縱:出牌時,你可以棄掉這張牌,然後摸一張牌。
使用時機:出牌階段
使用目標:任意兩名角色(包括自己)
補充:
1.諸葛亮在使用【合縱】或者【連橫】的連橫效果時,都能發動【妙計】。
2.連橫的效果是【殺】的傷害,有傷害源,可以觸發相關技能
3.連橫是必中的傷害,不是【殺】,所以西施不能轉移目標
4.連橫的效果是當玩家選擇不出【閃】時即觸發的。
5.再次選擇已經有【連橫】標記的玩家,可取消連橫狀態。且最多可連橫8人。
6.慕容可跳過【連橫】錦囊。
7.自己使用【血殺】時,若命中自己和另一名處於連橫狀態玩家,結算方式按順時針結算(自己首先掉血)。

遊戲任務

玩法背景

世人談起合縱連橫,只知道蘇秦合縱六國拜相,張儀連橫兩相秦國,卻很少有人知道二人師出同門,都是鬼谷子門下弟子。更不知道,兩人台上舌如利刀、口若懸河的說詞,不過只是一場表演一齣戲。台下的秘密談判、情報往來,有多少陰謀詭計,威逼利誘,又豈能落筆青史?若沒有那些在暗處傳遞情報的幕後英雄,即便蘇秦、張儀有多好的演技,也無法完成鬼谷子自編自導的這齣合縱連橫!
春秋、史記、戰國策……所有史書都沒有記錄這些幕後英雄的真實姓名,只在秦始皇焚書坑裡的半卷殘簡上留下了一個代號--“影子”。
“影子”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他們中有一群人,明明長得一模一樣,卻是不同的人。他們中有一個人,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卻是同一個人。誰也說不清,他們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只知道他們最擅長易容、輕功、潛伏,是一等一的情報人員。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對於亂世英雄來說,你不必認識“影子”,只需認識“銀子”。幫“影子”來往各國送信,只要你不好奇、不壞事,總能得到一筆不會嫌少的小錢。若趕上影子兄弟高興,還會有額外的賞銀。

領取任務

玩家達到45級,合縱連橫任務自動開啟。可以前往本國邊境(120,409)秦保關處領取合縱連橫任務。
每日12點-24點是合縱連橫任務時間,在任務時間內才能領取該任務。

任務說明

1。在秦保關處領取任務後會獲得一卷密信,並且開始計時。
2。玩家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將密信交給敵國王城(117,285)的秦保原。注意必須是敵國,別走錯去了本國和盟國。
3。然後回到本國邊境(120,409),向秦保關復命,他就會給你豐富的獎勵。運氣好的話,還會額外給你賞銀。
4。每次獲得的密信分為五種顏色,品質分別為紫>藍>綠>黃>白,密信品質越高,該次任務的經驗獎勵越高。不同密信的內容不一樣喔,偶爾偷看一下,秦保關不會怪罪的。
5。玩家接任務後,可在敵國五關與林氏兄弟交換密信。林氏兄弟分別是林靈騎(124,343),林靈崎(342,279),林靈奇(649,295),林靈期(296,486),林靈欺(573,420),林靈啟(140,40),林靈祈(405,112)。
注意:在林氏兄弟處,你有機會換到高品質密信,也有機會換到低品質密信,但不會換到白色密信。與林氏兄弟交談,答案令他們滿意,獲得高品質密信的機率越高。林氏兄弟每人只能交換1次密信,每次任務只能與3人換信。
6。合縱連橫任務每日只能完成2次。
7。如果在國探期間領取和完成任務,則會獲得100%經驗收益加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