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EMU600型電聯車

台鐵EMU600型電聯車

EMU600型電車,乃台灣鐵路管理局的交流通勤電車。

概要,特點,機械,列車編成,行走區域,

概要

20世紀末期,台鐵考慮到宜蘭線北迴線電氣化後,以當時的北部電車數量,勢必會出現車輛不足以全面取代宜蘭線和北迴線普通車的問題。於是繼EMU500型之後,台鐵又在1999年時,向韓國KOROS訂購了14組56輛的電聯車,型號為EMU600,屬於EMU500型的後繼車種。
2001年10月3日,首批車2組8輛的EMU600型電車(EMU601及EMU602)即抵台試車,並於同年12月投入服務。就在EMU600型陸續運送到台灣的期間,原本的“KOROS”也和其他數家公司合併成為“ROTEM”公司。因此後來EMU600型變更其車輛銘板,成為ROTEM的產品。2002年9月2日,最後一批EMU600型8輛(EMU613及EMU614)製造完成,並在該年10月11日正式投入服務

特點

這款車的設計,原則上是延續EMU500型,但仍有諸多差異:
600型車廂兩側的不鏽鋼凸起線有四條,且比較細(500型僅有三條,較粗),而塗裝並未如500型在藍帶上的白色線條偏下而在正中央。
EM、EMC車駕駛室車輛製造商銘板的位置在貫通門白色帶正中央的位置(500型則較為偏上方),而端面之塗裝、列車排障器的設計,也有些不同。
EM車駕駛室右側(機械室)車窗改成跟EMC車相同的可開啟小窗(500型EM車駕駛室右側車窗為大面封閉車窗),車窗玻璃顏色與500型也有所不同(為淡藍色,500型為深藍色)。
車內設備差異部分,在於600型ET車端的廁所改成無障礙廁所,並在另一側設有無障礙設施(該側車窗由500型的小面霧化窗改成大面透明車窗,之後700型也是沿用這種設計),而車內座椅在邊緣處有凸起,乘坐起來比較舒適,出入車門附近的座位隔板形狀、車門聯控控制器設計也有所不同。
此型車機電設備採用日本東芝IGBT系統,故EM、EMC動力車車頂不設電阻器,而EP車的集電弓設計、ET車的車頂冷氣機位置,也有些差異;不過此型車可以跟EMU500型連結運用,也是台鐵電聯車中最早使用日本電系的車

機械

IGBT
這款車是台鐵首款使用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牽引變流器的電車。
列車控制及監視裝置(TCMS)
台鐵繼E1000型推拉式電車後,首款設列車控制及監視裝置(TCMS)的列車車種,司機除了可從螢幕得知列車有多少輛車連結在一起,亦可知道各種狀況是否正常;不過,與500型連掛時,將無法看到後面的車廂。
回生電力剎車
這款車設有回生電力剎車,是台鐵過往各款電力機車和電聯車均沒有的,剎車時牽引電動機所產生的電力,可回饋到電纜,並非像EMU500型或之前其他任何電力列車般,利用電阻器消耗剎車時時,馬達產生的電力;不過台鐵的電車線至目前尚未裝設電氣再生的迴路,因此該功能暫時無法運作,但可供電給其他電力列車使用。
新式散熱系統
該車使用類似捷運列車的散熱系統,並沒有設定如其他電力車輛般吵雜的鼓風機,因此噪音極低,乃EMU600型電聯車的一大特點。

列車編成

每4輛為1編組,最多可4編組共16輛連結在一起。
EM600 ET600 EP600 EMC600
EM有駕駛室動力車:形式EM600,共14輛。
ET非動力拖車:形式ET600,共14輛。
EP有集電弓動力車:形式EP600,共14輛。
EMC有駕駛室動力車(附有車長室):形式EMC600,共14輛。
一般而言,EMC車駕駛室端面朝向西部幹線南下端,EM車駕駛室端面則朝向西部幹線北上端;但因部分車輛運用於成追線之故,而有車廂方向顛倒之情況

行走區域

本車全數由新竹機務段管理,運行區間為花蓮嘉義,大部分行駛區域以基隆苗栗的北部區間為主;西部幹線運用最南多至彰化為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