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石窟

印度佛教石窟

印度佛教石窟,是南亞次大陸佛教文化和藝術的主要遺蹟之一,主要分布於溫迪亞山脈和德乾高原一帶﹐其中重要代表有巴查﹑卡爾利納西克阿旃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佛教石窟
  • 地區:印度
  • 領域:佛教
  • 性質:文化藝術遺蹟
簡介,早期佛教石窟,笈多王朝時期石窟,石窟藝術的傳播,

簡介

南亞次大陸佛教文化和藝術的主要遺蹟之一。鑿石開窟約開始於公元前3世紀中葉﹐7~8世紀逐漸衰微。除印度比哈爾邦巴拉巴爾山區有一組最早的石窟群外﹐主要分布於溫迪亞山脈和德乾高原一帶﹐其中重要代表有巴查﹑卡爾利﹑納西克﹑阿旃陀等。在千餘年發展過程中﹐大致可分為早期佛教石窟(前3~公元3世紀)和笈多王朝時期石窟(4~7世紀)兩大時期。

早期佛教石窟

最早的石窟是比哈爾邦格雅城北的巴拉巴爾石窟群﹐開鑿年代約在前3世紀的孔雀王朝時代。其中主要者為洛馬沙梨西石窟佛教興起之初﹐佛寺建築皆為木構茅棚﹐最初的石窟即仿木構形制。洛馬沙梨西窟單穴一門﹐高僅4米﹐石穴為橢圓形﹐實為單人修隱之處。其門面完全按當時木構僧舍鑿刻﹐在拱形門楣上加以茅棚式頂﹐柱﹑梁﹑檁﹑椽皆無遺漏﹐門楣還刻有一道裝飾浮雕﹐以群象禮拜佛塔(窣堵婆)為題材。它的鑿石技術和精心修飾代表著印度石窟藝術傳統的開端﹐直接影響於日後的石窟。此後﹐石窟建築規模越來越大﹐逐漸形成兩類主要形制﹕佛殿或經堂式石窟﹐為僧徒拜佛的聖所﹐主體為一長方形拱頂殿堂﹐殿內正中設一窣堵婆﹐內藏佛骨。佛寺或僧房式石窟。為僧徒住所﹐中心為一方形大廳﹐周圍遍鑿供居住的石室﹐廳內中央正對大門處設一佛堂。多數重要石窟都兼有佛殿和僧房兩種形制。現存早期佛教石窟中﹐最早的佛殿式石窟以位於孟買東南的巴查石窟為代表。該窟既有佛殿也有僧房﹐約鑿於前2世紀初。殿堂高約8米﹐進深21米﹐寬9米﹐門面高10米﹐殿內排列八角形石柱27根﹐柱高4米﹐上承茅棚式拱頂﹔殿堂終端呈半圓形﹐正中立佛塔。門面鑿出窗﹑露台等﹐可能還有一木構的殿堂正門。其結構仍多沿襲木構寺廟。到公元1世紀前後﹐逐漸拋棄仿木結構而自成一體﹐其傑出代表就是卡爾利石窟的大佛殿。
卡爾利石窟位於孟買東南﹐大佛殿高13.7米﹐進深37.9米﹐寬13.9米﹐全殿由中堂和兩側堂組成﹐以列柱間隔﹐中堂寬8米﹐是主要部分。兩邊列柱高5.4米﹐下有鼓形柱礎﹐上有蓮花形柱頭﹐其上刻跪象﹑躍馬和騎手的雕像﹐上承高8.3米的券頂。中堂終端正中立窣堵婆﹐上豎一木製傘蓋。門面為石刻結構。門前立雙石柱﹐蓮花形柱頭上刻四獅連體並立像﹐四獅之上可能還承一銅製法輪﹐但今已不存。大門與殿堂之間為門廊﹐高18米﹐三面遍布浮雕﹐兩壁基部雕出群象頂托之狀﹐裝飾極為富麗精美。

笈多王朝時期石窟

笈多王朝時期﹐佛教石窟陸續興建﹐其主要代表是阿旃陀石窟。此地的早期佛教石窟小乘佛教﹐笈多時期則屬大乘佛教﹐形制上基本為佛殿﹑僧房兩大類﹐但雕刻更為精細﹐裝飾更為華美﹐且多施彩繪壁畫。阿旃陀石窟的笈多時期作品中﹐以19號窟的佛殿建築最為卓越﹐其中堂兩邊列柱和柱上斗拱﹐皆飾以圖案﹑花草紋樣和人物浮雕﹐堂內正中的佛塔和門面的窗﹑門兩邊及周圍牆面遍設大小神龕﹐內刻佛像或菩薩像﹐雜以花草圖案和各類細部裝飾。19號窟不僅以建築優美著稱﹐而且以其千姿百態的佛像雕刻標誌著笈多王朝時期佛教藝術的發達。阿旃陀的僧房石窟可以1號窟為代表﹐它的中央大廳每邊各寬21米﹐正門列6根石柱﹐廳內三邊有16間石室和1座佛堂﹐連同門外石室共達22間﹐大廳﹑佛堂及各石室繪有精美的壁畫。

石窟藝術的傳播

印度佛教石窟的建築與雕刻風格影響及於東南亞各地。但東南亞開鑿石窟甚少﹐直接繼承石窟藝術傳統的是阿富汗和中國的佛教石窟(見中國石窟寺考古)。阿富汗巴米揚等地的石窟匯聚了印度石窟建築和犍陀羅藝術的成果﹐將石窟和巨型造像結合起來﹐形成了中亞地區的獨特的巴米揚藝術流派(見巴米揚佛教遺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