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旃陀石窟

印度阿旃陀石窟

印度阿旃陀石窟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石窟,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6世紀。保存許多雕像和壁畫,其中壁畫大多畫於五六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是印度古代最優秀的繪畫。阿旃陀石窟的雕塑和壁畫對當時的中國和東南亞的佛教石窟有很大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印度阿旃陀石窟
  • 重點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石窟
  • 時間: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6世紀
  • 時代:笈多王朝
基本信息,遺址簡介,遺址特色,

基本信息

【名稱】 印度阿旃陀石窟
【類別】世界遺產
【批准年號】1983年
【遺產原屬】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6世紀。保存許多雕像和壁畫,其中壁畫大多畫於五六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
【遺產現狀】笈多王朝的繪畫對中亞和對我國新疆的石窟壁畫也有影響。1983年阿旃陀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遺址簡介

印度阿旃陀石窟文化遺產,198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阿旃陀石窟位於孟買東北方,洞窟開鑿在瓦溝拉河河灣峽谷高聳的崖壁上。這處石窟在12世紀廢棄後逐漸被泥土流沙和崖壁面的攀緣植物莖葉覆蓋,不再為人所知,直到19世紀初才被人重新發現。發現時是1819年,英軍馬德拉斯軍團的一連士兵在這裡演習,士兵不慎從平原的邊緣跌落到瓦溝拉河河谷里,這才發現了河谷崖壁上有洞窟。這個故事有如1940年法國兒童在峽谷崖壁上攀岩玩耍,偶然發現了法國西南部拉斯科崖壁上兩萬年前的岩畫洞窟。
印度阿旃陀石窟印度阿旃陀石窟
現在去阿旃陀石窟參觀,可先乘飛機到孟買,再換乘短途小飛機到奧蘭伽巴德,然後乘汽車去阿旃陀,從那裡可以再去著名的埃羅拉石窟。要進入阿旃陀石窟區只有一個入口,首先見到的是第一窟,然後依次按編號進入其他洞窟。石窟所在的河岸崖壁高76米,洞窟區沿河灣外側崖壁延伸約550米,共有30個洞窟,洞窟位置大體上是橫向的一排。洞窟在早晚兩個時期建造,屬於早期的只有4個洞窟,其中第9、第10兩個窟是塔堂窟,原來都有壁畫,但保存下來的很少,其餘兩個是僧房窟。

遺址特色

阿旃陀第二次開窟約在公元4、5世紀開始,當時該地是在瓦卡塔卡王朝統治之下,瓦卡塔卡王朝和笈多王朝有聯姻關係,所以洞窟的浮雕和壁畫也受到笈多王朝地區的影響。後期的塔堂窟有3個,即第19、26和29窟。洞窟正廳內的塔基大大升高,在塔基正面開出大龕,龕內刻高大的主尊佛像,主尊佛像和塔身連為一體,占去塔身正面絕大部分。第26窟規模龐大,前庭正壁有建窟銘文,銘文作者是高僧阿折羅,施主是當朝權臣。7世紀時我國唐代名僧玄奘在印度曾經拜訪這裡,他有精妙確切的記載,他寫道,"爰有伽藍,基於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台,背岩面壑。"從中可以看出是一處深谷古剎。
後期的僧房窟共有21個,形制的突出變化是在中廳正壁的正中向內增開一間佛堂。佛堂多數為前後兩進,裡間有龐大的石雕佛像。大部分僧房都有許多裝飾,在中廳的頂部和迴廊的外側壁畫滿了壁畫,正門裡外和迴廊列柱面都有細緻繁複的浮雕。僧房也不再是過去的樸素無華,而成了富麗堂皇的佛陀壁畫世界。
印度古代繪畫在阿旃陀石窟保存得最多,水準也最高,因而這裡被稱為印度古代繪畫的寶庫。後期洞窟的壁畫以第1、2、16和17這四個僧房窟最多,這是因為僧房內能作壁畫的壁面比塔堂窟多。由於洞窟建築空間進深很大,光線進入很少,白天中廳里的光線也很暗,因而壁畫才保存了新鮮的顏色,可謂琳琅滿目。這四個洞窟的壁畫是笈多盛期重彩畫的代表作。窟內壁面的塗層,製作相當細緻,平整的岩石面上先作兩層草泥塗層。泥層表面砑光,再塗白灰漿,然後作畫。所用顏料除炭黑外都是礦物質,所用的青金石藍顏料從阿富汗輸入,極為昂貴。調合顏料用的是水溶膠。壁畫題材的分布也十分有規律,在前廊正壁和列柱畫佛像和菩薩像,中廳四壁主要畫佛傳和本生。天花板畫各種紋飾、人物、動植物和幾何圖形。這些紛繁的紋飾顯示出熱帶環境下到處生氣勃勃的景象,增加了中廳的華麗氣氛。
第17窟壁畫保存得最好,佛傳題材有從三十三天下凡和調伏醉象等等。故事畫的構圖是,每幅有若干情節和場面,其間用樹木、假山、房屋和門庭等道具隔開。從整體來看,各場面還是混雜交錯在一起,各情節間的時間順序也不明顯,這種構圖也正反映了當時印度人的時間循環觀念不清。第1窟壁畫保存得也比較好,畫面多用鮮明的對比色,畫幅構圖與人物描繪注重動態和表情,是阿旃陀壁畫中水平最高的。在中廳正壁佛堂門的一側畫有一個手持蓮花的菩薩,菩薩寶冠上插滿首飾,表情莊重。菩薩右手持蓮花,身體的頸、腰、臀三處各有一個折彎。菩薩的左右兩側有婦人和武士侍奉。故事發生在山林之中,這描述的正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的寧靜與平和。笈多王朝的繪畫對中亞和對我國新疆的石窟壁畫也有影響。1983年阿旃陀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