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拉石窟

埃洛拉石窟

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位於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重鎮奧蘭加巴德(Aurangabad)西北約25至30公里處,境內有34座的石窟,佛教石窟共12座,印度教石窟有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長約2公里,是公元7世紀至11世紀時期,也就是早期遮婁其王朝、羅濕陀羅拘陀王朝時期的宗教建築,埃洛拉以雕刻著稱,形式上呈現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徵。其中第16窟凱拉薩神廟,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致,堪稱建築藝術史上的絕色,令人嘆為觀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埃洛拉石窟
  • 外文名稱:Ellora Caves
  • 地理位置:印度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
  • 建於:公元4世紀中葉至11世紀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組成部分,結構特點,佛教石窟,印度教石窟,耆那教石窟,石窟廟宇,遺產保護,文化影響,

組成部分

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廟石雕建築的典範,它由十四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離奧蘭加巴德三十公里的玄武岩山壁上,它們既顯示出了精美的寺廟外觀又表現出精巧的寺廟內部結構,不愧為最好的寺廟石雕傑作。 這些寺廟建築代表了從公元三百五十年至公元七百年之間三百五十年的宗教信仰發展歷史,最顯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文化。埃洛拉石窟南部的十二個石窟表現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間的十七個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餘的北部五個石窟反映的則是耆那教文化。其中南部的佛教石窟雕刻藝術闡述的是高尚的、文明的、尊貴的佛教文化內涵;第六號和第十號石窟塑像共同反映的是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印度工匠保護神維希克諾丹的故事,它所描繪的是載歌載舞的侏儒歡慶的盛大嬉戲場面。十六號的克拉斯石窟可稱得上是一個建築奇蹟:它的整個結構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因為不但它的整體是雕刻在一個巨型獨石上,而且還有一個令人驚詫的事實即與其它寺廟結構截然不同的是:雕刻師和建築師們均以屋頂為基準從上往下開始雕刻和建造的。
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石窟

結構特點

埃洛拉石窟群建於公元4世紀中葉至11世紀,共34座石窟,坐東面西,白南至北綿亘1500米,逶迤散落在薩雅迪利山的斜坡之上,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藝術的傑作。在全部34座石窟中,最南端的第1窟到第12窟為佛教窟,裡面有寺院、佛像、講經堂等,主要的雕像是釋迦牟尼像。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第10窟,外觀近似僧院窟,兩壁雕出的石柱高約4米,柱頂橫樑上刻有合土作施禮狀那持花信女的雕像。窟內的舍利塔高約8米,直徑約4米,四周遍雕面相莊重、腳踏蓮花的佛像。正面約5米高的佛龕內有3米多高的佛陀坐像,兩旁為恃蓮花菩薩和密跡金剛菩薩侍平。埃洛拉的印度教吉羅婆神廟建築群被認為昌獨立式岩刻建築的一個傑作,一根56英尺高的獨立式石柱巍然聳立在中央,其右側是一尊大象的無頭雕像
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石窟
居中的第13窟至第29窟為印度教窟,其中主要的開鑿於公元7世紀至9世紀。印度教中有許許多多的神,這裡的神像也就五花八門,但最多的要數大神濕婆和毗濕奴的神像。第16號窟可以說是整個埃洛拉石窟中最為著名的一座,人稱"羔拉什廟",這座雄偉奇妙的建築始違於8世紀,它不是鑿成的洞窟,而是把一座山鑿成了一座廟宇,沒有加其他任何建築材料,前後耗時一百多年,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居埃洛拉群窟之首。蓋拉什廟分為三部分,大門、難提殿和主殿,其間又有天橋連線。大門入口兩側有巨大石象雄視四方,入門之後,便是難提殿。難提殿並不大,有8平方米大小,共分兩層,殿前是雄健的神牛石雕難提,這是濕婆神的胯下坐騎,兩側有方形旗桿迎風而立。難提殿之後便是主殿,主殿長50米、寬33米、高30米,氣勢恢弘,壯麗不凡。蓋垃什廟不但以雄偉著稱,而且整體勻稱的恰到好處。特別是那些呼之欲出的浮雕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千多年以前的傑作。
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石窟
位於北端的第30窟至34窟為耆那教窟,開鑿於公元8世紀至10世紀。耆那教石窟內多為裸體立像,兩腿兩臂纏阿著擎藤植物,長髮披肩,象徵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樸歸直之意。三種宗教在這裡異彩同放,埃恪拉石簡一是香火不斷的聖地,儘管它的歷史沒有阿旃陀石窟那么悠久,但其壁畫雕刻同樣價值奇高,是印度古代藝術的又一字型檔。

佛教石窟

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編號第1至12窟。形式上創作沿襲阿旃陀的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屬於修行僧人的房舍一般。第10窟是支提窟(也就是佛殿),其餘均系毗訶羅窟(僧舍)。但毗訶羅窟有時也混合了佛殿的味道,如第11窟就有明顯佛殿的創作。一般而言,佛教石窟較印度教石窟樸實,但由於當時佛教已漸式微,不少佛教石窟已偏離了笈多時代的審美觀,逐漸走向巴洛克式複雜華麗的跡象。第5窟是最大的毗訶羅窟。第10窟是維什瓦卡爾馬窟(Visvakarma)。第11窟稱兜德勒,有3層。第12窟稱丁德勒。
埃洛拉石窟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有17座,編號為第13至29窟。第14窟稱羅婆那伽凱。第15窟稱德斯阿瓦特拉窟。第16窟凱拉薩神廟,石窟高達33米,長50米,建於公元8世紀晚期,是埃洛拉石窟中最重要的一處,代表印度岩鑿神廟的顛峰之作,堪稱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的一處豐碑。凱拉薩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座神山,傳說是濕婆隱居的地方。凱拉薩神廟相傳是古印度拉什特拉庫塔國王克利希那一世(RashtrakutakingKrishnaI)為紀念戰爭勝利,命令須彌山敕建了這座祀奉濕婆的神廟,以七千多名勞力,前後共費時150年,整個工程以鏤空整塊山岩鑿成,修造過程中移走240萬噸岩石。神廟的裝飾雕刻鬼斧神工、壯麗豪華,代表作有《羅婆那搖撼凱拉薩山》、《闍陀優奮戰羅婆那》、《舞蹈的濕婆》等。第21窟稱羅邁希瓦爾窟。第29窟稱杜馬爾萊那或悉達伽那赫尼。
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石窟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編號第30至34窟,建於9世紀至13世紀。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規模不如其宏偉壯麗。第30窟稱秋達凱拉薩,是仿製第16窟凱拉薩神廟的作品,從天然岩石中鑿出佛像作品,但規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第32窟稱因陀羅瑟帕,建築雕刻最為精美華麗,在雙層列柱大殿的壁龕中,雕刻有一尊高達17米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創教始祖筏馱摩那大雄(Mahavira)的石雕,坐於蓮花台,蓮花台下有金剛座,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濕塔米內的作品。另外兩位大教長——巴濕
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石窟
伐那陀和戈摩達希瓦爾的雕像是裸體像,腿臂上纏繞著藤蔓,長髮披肩,象徵著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石窟廟宇

佛教徒、印度教徒和耆那教徒都聚集到印度中部的埃洛拉。所有這些宗教信徒都是非常注重獨自安靜地祈禱。也許這就是他們在公元600年—公元900年間來到埃洛拉的原因。佛教徒約在公元600年首先到達埃洛拉。他們不辭辛勞,循著陡峭的岩壁開鑿出供居住的洞穴,以及從祈禱的寺院和宏偉的廟宇。大約公元765年,印度教徒來到埃洛拉。他們在那裡開鑿了最這宏偉壯觀的凱拉薩納廟。實際上它是一組互相連線的廟宇,豎立在一個巨大的凹坑內。從峭壁的頂部挖走岩石,留下中央一大塊,這裡被精心地雕成廟宇,包括屋頂和裝飾物。埃洛拉的5座耆那廟宇雕鑿於約公元850年。因陀羅.薩波廟最負盛名,它也是從堅硬的岩石中鑿成的。埃洛拉的石窟廟宇直到1794年才為印度之外的人們所知蟯,當時一位英國旅遊者發現了它們。但是又過30年,人們才意識到這些石窟廟宇正在受到摧毀,於是便發起了一場保護運動。也正因為如此,如今人們還能參觀這些石窟廟宇。

遺產保護

埃洛拉石窟群(ElloraCaves),位於印度馬拉哈斯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西北約30公里。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埃洛拉石窟群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據說修建這座石窟從開始準備到建築完成其間共花費了一個世紀的時間。傳說中這座山脈是神靈的居所,在這世界上最大的巨石中,不但雕刻有門庭,休息室、集會大廳、書房而且還有祭祀神靈的寺廟。在人們面對埃洛拉石窟驚訝不已的時候,不得不被其是世界上最具有建築技巧和最複雜的古代藝術遺產之一而折服。
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石窟

文化影響

南部的德諾爾石窟集中反映的是上帝的故事,其建築風格類似於埃勒芬特寺廟石雕。北部的石窟離克拉斯寺廟僅一英里之遙,其中的三十二號石窟雕刻有一個完整的、精巧的祭祀神靈的聖堂,在聖堂的頂部點綴有美麗的石刻花朵圖案並雕刻著一幅亞克斯馴服雄師,騎在雄師背上在芒果樹下嬉戲的圖案,而與此輕鬆的場景相反的是在三十二號和三十四號石窟主要展現的是嚴肅的、莊重的帕若斯那特的塑像,其餘的北部石窟則表現的是特若特哈巴諾斯嬉戲的場面。總之,這些石雕寺廟永遠值得人們留念因為他們對有印度文化遺產有著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埃洛拉石窟埃洛拉石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