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鹹海

南鹹海

南鹹海是由於鹹海面積萎縮分出的水域,由於面積進一步縮小,2003年又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2014年夏季的乾旱氣候使得東鹹海首次完全乾涸。

南鹹海坐落於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的交界處,水源主要依賴阿姆河。穆伊納克是沿岸著名的港口和經濟中心。

2000年以後,烏茲別克斯坦宣布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挽救南鹹海,但迄今為止的努力並沒有能扭轉南鹹海的命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鹹海
  • 外文名稱:Aral Sea
  • 地理位置: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的交界處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1000平方千米
簡介,自然環境,環境變遷,變遷後果,歷史變遷,位置,形成,水域變化,未來預測,拯救措施,東鹹海的乾涸,關於鹹海,概述,變遷,

簡介

南鹹海(英語:South Aral Sea;俄語:Южное Аральское море;哈薩克語:Оңтүстік Арал теңізі;烏茲別克語:Janubiy Orol dengizi),是由於鹹海面積萎縮分出的水域,後來又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

自然環境

環境變遷

鹹海原本風景秀美,但由於1960年以來的大面積乾涸,導致湖底鹽鹼裸露。在風力作用下,大量鹽鹼撒向周圍地區,使鹹海周圍地區的沙質平湖平原逐漸沙漠化,流沙迅速發展,形成“白風暴”(含鹽的風暴)和鹽沙暴,每年要發生幾十起鹽沙暴。
2010年3月下旬,鹹海乾旱的湖床沉積層上升起大量的沙塵羽狀物,形成沙塵暴。美國宇航局“Aqua”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於2010年3月26日拍攝了鹹海上空沙塵暴的真彩色照片。照片顯示,一股淺褐色的沙塵羽狀物從南鹹海的湖床沉積層上升起,並沿著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邊境向東南方向吹去。在沙塵羽狀物的東北方,兩個紅色圓點說明這兩處區域可能發生野火。
“Aqua”衛星拍攝的鹹海圖片(2010年)“Aqua”衛星拍攝的鹹海圖片(2010年)
南鹹海的大面積乾涸也導致農田鹽鹼化加劇。鹹海地區每年約有4000萬噸至1.5億噸的鹹沙有毒混合物從鹽床(湖底、河灘)上颳起,從北向南吹去,吹向中亞草原,吹向農田和城鎮,覆蓋了阿姆河河谷豐腴的農田,加劇了中亞地區農田的鹽鹼化,土庫曼斯坦共和國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出現高度鹽鹼化。隨沙塵和雨落向地面的鹽,因區域不同而異,大約每年平均1公頃達450-600公斤。人類的發展也此出現了問題在卡拉克爾帕克斯坦,飲水含鹽,受到污染,金屬含量高,這引起了諸如貧血等問題。這裡的慢性氣管炎、腎病和肝病,特別是癌症發生率增加3000%,關節炎增加6000%,因而嬰兒死亡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之一。鹽量與有害物的增加威脅著當地居民的健康,白血病、腎病、傷寒、肝炎、支氣管炎、痢疾、食道癌、發育不全和嬰兒夭折的發生比例都很高。地處阿姆河下游的努庫斯市(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當地居民貧血症不斷增多,懷孕婦女多患貧血症;錫爾河下游的克孜勒奧爾達市(哈薩克斯坦境內),兒童患病率1990年每千人為1485人次,到1994年增加到每千人為3134人次。

變遷後果

生物物種因南鹹海逐漸乾涸而銳減。鹹沙使南鹹海周圍的植被和野生動物越來越稀少。原來位於河流三角洲內大面積的森林沼澤已經乾涸,大量樹木及灌木被徹底破壞,當地出沒的數百種動物消失貽盡。20世紀60年代,鹹海有各種魚類6 0 0多種,到 1991年則只剩下了70餘種,到2001年更是所剩無幾;在錫爾河三角洲築巢的鳥類曾有173種,現已減少到38種。湖水大量減少導致魚類資源下降,魚類捕撈量微乎其微,有的商業捕撈已經在1982年終止,整個捕撈社區失業。

歷史變遷

位置

南鹹海原為鹹海的一部分,位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交界處、克孜勒庫姆沙漠的中部。後因過度開發阿姆河和錫爾河,由於南鹹海不斷萎縮,又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
南鹹海的地形和位置南鹹海的地形和位置

形成

南鹹海原本是鹹海的一部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前蘇聯因發展農業尤其是棉花種植而分流鹹海使它開始逐漸枯竭。1987年,由於鹹海的萎縮,致使北部水域與南部水域分開,南鹹海就此形成。

水域變化

自1987年南鹹海形成起,它的面積就不斷萎縮。2003年,南鹹海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此後東部較淺水域的面積不斷縮小,在2009年到2014年間,南鹹海水位隨旱澇年份不同出現交替性反覆。2014年的乾旱氣候導致南部鹹海東部水域出現600年以來的首次乾涸。
南鹹海面積變化(1960-2003年)南鹹海面積變化(1960-2003年)

未來預測

據預測,如果再不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到了2020年,南鹹海將徹底的從地球上消失。
南鹹海的變遷(2000-2014年)南鹹海的變遷(2000-2014年)

拯救措施

由於南鹹海萎縮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烏茲別克斯坦政府決定定期打開河流上的閘門,讓一部分水流進南鹹海。

東鹹海的乾涸

2003年,由於南鹹海繼續萎縮,東鹹海形成,此後它的面積一直在縮小,2014年的乾旱氣候導致東鹹海出現現代以來的首次乾涸。這意味著南鹹海已經不可挽救了。
東鹹海的乾涸東鹹海的乾涸

關於鹹海

概述

鹹海,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流鹹水湖,坐落於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的交界處,原為世界第四大水體。水源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鹹海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之一。但是,由於蘇聯人將大量的鹹海湖水用於農業灌溉項目,進入20世紀後半葉,鹹海開始呈現戲劇性的快速萎縮。到21世紀初,鹹海萎縮的進程仍在繼續。隨著水位的下降,鹹海自然分成了南鹹海和北鹹海兩片水域,而其中南鹹海部分又進一步分成了東、西兩部分。
鹹海面積的變化(1960-2008年)鹹海面積的變化(1960-2008年)

變遷

在1960年,這個鹹水湖的面積是6.8萬平方千米,是一個大湖;1987年,鹹海分成兩部分:北鹹海和南鹹海;在1998年,已經縮小到2.9萬平方千米,並且被分割成了兩個小湖,成為世界第八大湖,它的含鹽量從10g/L上升至45g/L;而到了2004年,就只剩下1.7萬平方千米了,成了由3個小湖組成的湖群。到了2007年,3個小鹹海的面積綜合只是鹹海極盛時的10%。在NASA的衛星圖片中可以看到,在2014年8月19日,鹹海已經萎縮到原來西面和北面的零星部分。鹹海基金會官網的訊息顯示,鹹海的面積如今已經萎縮了74%,而其水量減少近8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