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蟲

千足蟲

千足蟲又稱馬陸,是一種陸生節肢動物。身體有多節,頭部有觸角,生活在潮濕地方,大多以枯枝落葉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千足蟲
  • 拉丁學名:Spirobolus bungii
  • 別稱:馬陸
  • 二名法:Prospirobtusjoahnsi;Brolenann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多足亞門 Myriapoda
  • :倍足綱 Diplopoda
  • 亞綱:唇顎亞綱
  • :系圓馬陸科
  • 分布區域:世界性分布
1.名稱來歷,2.生理特性,3.千足蟲有毒嗎?,4.生物特性,5.絕跡80年,6.千足蟲中藥方,

1.名稱來歷

千足蟲又稱馬陸,是一種陸生節肢動物。它體形呈圓筒形或長扁形,分成頭和軀幹兩部分,頭上長有一對粗短的觸角;軀幹由許多體節構成,多的可達幾百節。除去第1節無足和第2到4節是每節一對足外,其餘每節有兩對足,所以足很多。在北美巴拿馬山谷里有一種大馬陸,全身有175節,加起來共有690隻足,可以說是世界上足最多的節肢動物了。
千足蟲

2.生理特性

千足蟲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這么多足的。初生的幼蟲只有7 節,蛻皮一次增至11節,有7對足;二次蛻皮後增至15節,有15對足;經過幾次變態發育後,體節逐漸增多,足也就隨之增加。當然,其他還有許多種類的千足蟲。有的身體較小,才2毫米長;和大馬陸相比,它們的足少得多。
千足蟲行走時左右兩側足同時行動,前後足依次前進,密接成波浪式運動,很有節奏,雖然足很多,但行動卻很遲緩。
千足蟲平時喜歡成群活動,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枯枝落葉堆中或瓦礫石塊下。專吃落葉、腐殖質;也有少數種類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農業上的害蟲
千足蟲雖然無毒顎,不會螫人,但它也有防禦的武器和本領。當它一受觸動就會立即蜷縮成一團,靜止不動,或順勢滾到別處,等危險過了才慢慢伸展開來爬走。千足蟲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
馬陸隸屬節肢動物門多足綱倍足亞綱。國內各地均有發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還包括仙客來瓜葉菊洋蘭鐵線蕨海棠吊鐘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3.千足蟲有毒嗎?

千足蟲不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某些非美國本土的千足蟲會噴出一種難聞的,刺激性很強的分泌物,這種分泌物可引起嚴重的結膜反應。診斷依據接觸千足蟲的病史。將冰塊置於蜈蚣咬過的傷口有止痛作用。皮膚中千足蟲的毒性分泌物應該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酒精.若皮膚發生反應,局部可敷以皮質類固醇、眼部受傷者需立即淋洗,並套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或軟膏。
千足蟲

4.生物特性

千足蟲性喜陰濕。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塊、石塊下面,或土縫內,白天潛伏,晚間活動危害。受到觸碰時,會將身體捲曲成圓環形,呈“假死狀態”,間隔一段時間後,復原活動。它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莖、嫩葉。水陸兩棲。
千足蟲的卵產於草坪土表,卵成堆產,卵外有一層透明粘性物質,每頭可產卵300粒左右。在適宜溫度下,卵經20天左右孵化為幼體,數月後成熟。1年繁殖1次,壽命可達1年以上。
千足蟲可入藥,對癌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5.絕跡80年

2005年一種被科學家認為已經絕跡的物種——千足蟲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被再度發現。而人們上次見到這一稀有物種已經是80年前的事了。科學家保羅·馬雷克和他的哥哥在聖貝尼托縣一處植被茂盛的山谷探測橡樹的過程中,找到12隻千足蟲。千足蟲以吮吸植物中的液體為生。儘管被命名為“千足蟲”,但實際上,它們並不像想像中那樣有1000條腿。在新近發現的12隻千足蟲中,成年雌性身體由170或171節排列而成,共有662到666條腿;成年雄性的長度僅是成年雌性的一半,身體分為105節,共有310到402條腿。千足蟲是世界上腿最多的生物。
世人首次發現千足蟲的存在是在1926年。當時的一位科學家在美國舊金山東南的聖貝尼托縣發現了一隻長有750條腿的千足蟲。此後的幾十年,儘管科學家一直在尋找,但始終沒有發現這種蟲子的丁點兒蹤跡。
這次的發現純屬偶然。科學家保羅·馬雷克和他的哥哥在聖貝尼托縣一處植被茂盛的山谷探測橡樹的過程中,與這種80年不曾謀面的千足蟲偶遇。兄弟倆在谷中花費了3天時間,共找到12隻千足蟲,然後在顯微鏡下費力地數它們到底有多少條腿,最終確認其與80年前發現的屬同一物種。在12隻千足蟲中,有3隻是成年雌性,4隻是成年雄性,其餘5隻則尚為幼年。
據悉,馬雷克今年28歲,來自卡羅來納大學。“發現它們的時候我險些跌倒,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馬雷克回憶。此外,研究千足蟲的專家也表示“這一發現具有里程碑意義”。 “鑒於這種纖細物種的稀有性和地理上的局限性,我們應不惜任何代價保護它們的棲居地。”馬雷克認為。
千足蟲

6.千足蟲中藥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逐瘀。主治皮膚癌
【處方組成】
千足蟲6克、鮮榮麻根6克、蓖麻仁2克、陳石灰1克、葉煙粉1克。製法:取95%酒精浸泡乾千足蟲或活千足蟲,搗爛,加入蓖麻仁泥(蓖麻仁去殼,搞爛)、陳石灰、葉煙粉搗碎混勻,最後加入搗爛的榮麻根心,調入合膏。若膏劑太乾可加入少許浸泡手足蟲的酒精或二甲基亞礬,調成膏狀。用時以雙氧水及鹽水洗淨腫瘤創面,再塗敷此膏,隔日或每日換敷,一般以至1-2.5個月為1療程。
【臨床療效】
本方外敷治療皮膚癌35例,結果近期治癒11例,有效3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40%。
【處方來源】
四川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按 語】
千足蟲,學名馬陸,系圓馬陸科巨馬陸動物約安巨馬陸。本方的顯效時間多在敷藥後半個月左右,有的病例在敷藥3一4次後,即可見腫瘤表面出現壞死腐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