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峰風景區

十三峰風景區

十三峰旅遊風景區坐落在凌海市石山鎮境內,距凌海市城區25公里。風景區面積近百平方公里,主要由十三座山峰和張作霖墓園組成,共有各種景點近二十處,其中十三座山峰綿延起伏,群山相擁,長達20公里,寬4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十三峰風景區
  • 地理位置:遼寧省凌海市
  • 占地面積:100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馗星閣、天羅井等
景區介紹,景區景點,天羅井,金牛洞,望海寺,關帝廟,馗星閣,張作霖墓園,

景區介紹

十三峰屬醫巫閭山余脈。自古以來就被看作是“風水寶地”。當年顯赫一時的東北王張作霖正是看中了這裡的“風水”而把祖墳遷至於此。關於石山峰的一些神話傳說在民間更是流傳甚廣。據說玉皇大帝派二郎神到人間布山,二郎神挑山至北方,見不遠處祥雲繚繞,大喜過望,遂從擔子裡掀下幾塊小石頭來,落在人間,便成了十三座山峰。而十三峰的名字據說是出自乾隆皇帝的“金口”。有一年乾隆駕幸舊都回歸時,途經此處,見此山峰巒疊嶂,雲纏霧繞,風景如畫,不禁詩興大發,遂吟詩一首:“巍峨天外見芙蓉,夜雨新添羅黛呈,自是閭山行盡處,畫圖雲擁十三峰”。十三峰因此得名。十三峰分別是天羅井山、望海寺山‘金牛洞山、印山、猴山、南大梁山、鷹嘴山、白玉石山、平頂山、玉石蓋山、兔兒洞山、大葫蘆山、二葫蘆山。其中天羅井山為十三峰中的最高峰,海拔254米。主要風景多集中在天羅井山和金牛洞山上。

景區景點

天羅井

又稱龍潭,位於距山頂40餘米處一開闊地上,為10平方米一錐形石窯,潭內常年清泉不斷,潭水蕩漾,潭邊有一粗約80公分的石樑橫空立於崖邊,實為天然奇觀,據當地人介紹40年前曾有一巨大鐵鏈鎖於石樑之上,垂於天羅井中。在天羅井上方有古人石刻三處清晰可見,其中“天水石泉”刻於明萬曆六年,並存詩一首“先天生水石為泉,一飲清涼思爽然,卻愈征夫消渴甚,誰能汲取到山邊”。峭壁之上還有巨大石刻“翠崖絕壁”,每字達一米見方。

金牛洞

此洞為一天然石洞,洞口高約7米,洞內寬闊處有40餘平方米,深不可測,據說洞內原藏有一頭金牛,因此被稱為金牛洞。

望海寺

位於天羅井山山腳下,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整個寺院占地約15畝,寺分藥王殿、地藏殿、西大殿。鼎盛時期香火不斷,常住僧人十餘名,每年陰曆四月二十日,香客雲集,規模宏大。藥王廟原供奉南宋藥王王太和神像,塑像逼真,神采飛動。

關帝廟

此廟為磚木結構,占地約五十平方米,廟內供奉關雲長坐像,左側身後為周倉捧刀像。殿內牆壁有大型壁畫,描繪了“千里走單騎”、“古城會”等傳說故事。

馗星閣

位於藥王廟東側,為一木製三層閣樓,閣中塑馗星泥像一座,其姿態為右手懸筆,單腳著地,謂之“馗星點狀元”。

張作霖墓園

此墓園修建於民國二年,為張作霖及夫人趙氏(張學良之母),其母王氏三人墓園。位於十三峰山腳下驛馬坊村北側,占地十餘畝。據說當年張作霖請風水先生擇塋地,篤信此處是“兩山夾一崗,輩輩出皇上”的風水寶地,而十三峰中有猴山、印山兩座山峰,正符合封侯掛印之意,故墳塋西向面猴、印二山而建。墓園原有巨大牌坊一座,上刻“緒贊清河”四個大字,兩邊各書“報本反始”、“完前谷後”。塋地門前立有兩根粗大石柱子,石柱頂上鐫有石獅子,柱面上鐫刻“佳兆千秋開驛馬,孝思百世仰慈烏”的墓聯。墳前有兩甬巨座碑,其一為宣統二年皇帝賜張學良祖母王氏的誥命碑;另一為張作霖為其母於民國五年立。1984年,錦州市人民政府將張作霖墓園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家後代及張作霖舊部好友曾多次來此憑弔祭靈。
十三峰風景區此外還有“天峰遠眺”、“清風亭址”、“二郎劈”、“天山疑是”、“古階佛龕”、“梨花掩翠”、“天峰險壁”等處景觀。
“十三峰”巍峨險峻、雄偉壯觀,與閭山遙遙相對,是在平原之中徒然拔起的十三座山峰。從不同方向望去,如筆架、如雲樓、如長龍、如駝峰、如猴、如虎,峰峰各俱特色。
山上山下,文物景點、自然景觀多而獨特。同時,地點相宜、交通便利,景點之間距離得當,現已具備一定基礎,是開發旅遊區的最佳之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