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源於區域經濟學與產業經濟學的交叉,是確定一個或多個產業在區域內占有主導地位的形成、判定及選擇基準進行的理論闡述,對區域經濟產業發展方向,引導產業結構轉換及升級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有四個:李嘉圖比較優勢基準理論、羅斯托基準理論、赫希曼產業關聯度基準理論、筱原兩基準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
  • 研究對象:產業
  • 學科:經濟學
選擇基準,評價方法,

選擇基準

(一)李嘉圖比較優勢基準
古典經濟時期,大衛·李嘉圖提出比較優勢理論,他認為某一產業部門如果具有相對優勢,那么其可以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中心部門,然後帶動周圍產業部門的發展,這一原理後來發展成為主導產業的比較優勢基準。該基準包括靜態比較優勢基準和動態比較優勢基準,靜態比較優勢基準是以當前產業結構的相對優勢選擇主導產業,優先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部門,根據其與周圍產業部門的經濟關係,帶動周圍產業部門的發展,進而形成地區經濟共同體。 動態比較優勢基準是指當前處於比較劣勢,但未來可形成比較優勢,進而成為帶動地區產業結構高級化演進的新興產業作為主導產業。
(二)羅斯托產業擴散效應基準
羅斯托於 1960 年在其著作 《經濟成長階段》中提出主導產業的概念,他在書中提出主導產業對經濟成長的前向效應、後向效應及旁側效應原理,即產業擴散效應理論。 該理論認為主導產業的擴散效應理應最大,因為主導產業可以將其產業優勢向外擴散到其他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最佳化,推動區域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 然而,羅斯托產業擴散效應基準並沒有明確指出具有可實際操作的基準判斷方法,這是羅斯托產業擴散效應的不足。
(三)赫希曼產業關聯度基準
赫希曼在其著作《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提出產業關聯度基準,產業關聯度是指國民生產部門在其產品供需關係上形成的相互依賴程度。 他認為產業關聯效應能夠說明某一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感應度強度和影響力強度,能夠為本生產部門積累資本和擴大對其他生產部門的影響。具體衡量指標有兩個:感應度係數影響力係數。 在實際操作中,區域內感應度係數和影響力係數均較大的部門作為主導產業部門。
(四)筱原二基準
上世紀五十年代,筱原提出了需求收入彈性基準和生產率上升率基準。其中,需求收入彈性係數反映某產品的市場需求對人均國民收入的依賴程度,關係式為:需求收入彈性係數 = 產品的需求增長率 /人均國民收入增長率,係數越大說明該產品對國民收入的依賴程度越小,其潛在市場份額也就越大。另外,全要素生產率上升率 = 產出 / 全部投入要素,全要素生產率上升率越大說明投入產出率越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其生產成本會大幅下降。在實際操作中,需求收入彈性係數和全要素生產率上升率均較大的部門作為主導產業部門。

評價方法

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需要考慮眾多因素,國內普遍採用綜合評價法以選擇區域主導產業。綜合評價法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指標體系的篩選,一是指標權重的賦予。國內外關於綜合評價方法的種類很多,例如層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PCA)、灰色關聯分析法 ( GRA)、灰色聚類評估法、偏離-份額分析法(SS)、數據包絡分析法(DEA)等等。
(一)層次分析法
美國運籌學家托馬斯·塞蒂於上世紀 70 年代提出層次分析法,該方法是一種兼具定性與定量的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其優點主要是減少了主觀確定權數的偏差、在保留原始信息的基礎上量化了不易測量的指標,以及不需要大量的數據;其缺點主要是矩陣的賦值方式在互反矩陣中是否一致存在疑問、指標權重難以確定、複雜指標及權重帶來的繁雜的工作量、定性成分大於定量成分、指標體系單一等等。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
層次分析法步驟
(二)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別名主成分回歸分析法,它是利用降維思想和線性假設將多指標轉化為若干個綜合指標的一種簡化數據集的分析方法,其優點主要是消除了指標之間的相關影響、避免了主觀賦權的偏差、減少了指標選擇和計算的工作量等等;其缺點主要是指標之間的線性關係不存在、主因子必然會導致信息量丟失、指標選取較為主觀等等。
主成分分析法步驟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
(三)灰色關聯分析法
灰色關聯分析法是灰色系統理論中的一種分析方法,是由我國著名學者、華中科技大學鄧聚龍教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它是根據各因素變化曲線的幾何形狀相似程度來判斷因素之間關聯程度的分析方法,其優點主要是各指標所需的數據較少、指標單一、計算簡單;其缺點主要是不能反映負相關關係、係數改變對關聯度影響、不可避免信息的重複性等等。
(四)灰色聚類評估法
灰色聚類法同樣是灰色系統理論中的一種分析方法,是由我國著名學者、華中科技大學鄧聚龍教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其優點主要是減少了主觀定權的偏差、指標體系較為充分全面;其缺點主要是主觀確定白化權函式、灰類區間劃分不合理等等。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
灰色聚類評估法圖示
(五)偏離-份額分析法
偏離-份額分析法由美國經濟學家丹尼爾(Daniel)於 1942 年率先提出,它將某一時期區域內的經濟總量分成三個分量———份額分量、結構偏離分量和競爭力偏離分量,以此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劣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快慢進行分析,以此找出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部門,進而確定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其優點主要是時間連續、操作性強;其缺點主要是不能涵蓋主導產業的所有特徵、不能適用於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的新興產業。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
偏離-份額分析法圖示
(六)數據包絡分析法
數據包絡分析法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查恩斯(A.Charnes)和庫珀(W.W.Cooper) 於 1978 年共同提出,其優點主要是力求最佳化每個決策單元、融合線性規劃和多目標規劃、強調對有效生產前沿的分析;其缺點主要是指標權重難以確定、DEA 模型的效率值不能區別弱有效決策單元之間的相對優劣性、DEA 模型要求投入產出數據須為準確或者剛性數據。
數據包絡分析法圖示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