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源

匡源

匡源(1815-1881年), 字本如,號鶴泉,山東膠州人。晚清大臣,鹹豐帝顧命八大臣之一。書畫家,教育家。

出生於書香人家,自幼聰敏好學,才思敏捷,認真刻苦。十三歲考秀才,文采卓異,擅詩文,號為神童,少有大志。道光二十年舉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官吏部侍郎。鹹豐八年,入直軍機處。十一年,受鹹豐帝顧命,贊襄政務。祺祥政變後,罷官還鄉,主講與濟南濼源書院光緒七年,卒,年六十六。

基本介紹

  • 本名:匡源
  • 字號:字本如,號鶴泉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膠州
  • 出生時間:1815年
  • 去世時間:1881年
  • 主要成就鹹豐帝顧命八大臣之一
人物生平,主要功績,早期經歷,宦海沉浮,顧命大臣,致力教育,家族淵源,軼事典故,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匡源伯父匡錫嘏,舉人出身,任泰安府府學教瑜,對匡源十分賞識,認定侄兒將來必成大器,先是領至泰安學署就學,後於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付學費送他進國子監深造。
1839年鄉試,匡源奪得舉人第三名的好成年績,次年巧遇恩科,匡源參加會試,再中進士,25歲的他在同榜進士中最為年輕。同年他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又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
匡源的書畫匡源的書畫
1844~1845年,匡源出任江西、山西鄉試考官。1848年2月,道光帝派翰林院編修匡源為皇子奕詝講經。匡源深知此任重大,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以報效皇帝的信任。
不幸的是,第二年匡源母、父二老相繼逝世,他只好丁憂故里。
道光皇帝辭世後,皇太子登基,即其後的鹹豐皇帝奕詝下詔丁憂期滿的匡源入宮。1835年匡源出任會試同考官,次年升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匡源任吏部左侍郎,署理禮部尚書。1857年,匡源升調軍機處軍機大臣上習行走。第二年任軍機大臣上行走,賜紫禁城騎馬。1862年任職隨稱讚襄政務大臣。短短几年,匡源由皇子師連升數級進入中央權力中心。
不同於晚清官府奢靡腐敗的風氣,匡源為官嚴以律己,勤勉清廉,不沾惡習。他對敗壞的社會風氣極為痛恨,為振作朝綱,匡源憤而撰寫了很多指斥時弊的奏議。他不畏權勢,同結黨營私的貪官進行尖銳的鬥爭。
1860年,英法聯軍進犯北京,清廷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敵軍壓境,匡源力主固守以待勤王。鹹豐帝出逃熱河,匡源弛騎以從,途中批諭、章奏、擬旨皆出自源手。英法議和,鹹豐皇帝病危,臨危託孤,命匡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
匡源匡源
1862年,同治帝即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開始翦除異己,削弱帝黨勢力,匡源被扣罪名罷官,有幸留得性命。
退出政界的匡源受聘講學濟南濼源書院,歷時17年,弟子多達3000多人,他深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樂趣。他的門生中不乏有出息有作為的後起之秀,如濰坊縣曹鴻勛、福山王懿榮、膠州柯劭文等。較之從政,講學帶給匡源更多樂趣和成就。

主要功績

早期經歷

匡源,字本如、號鶴泉,清朝嘉慶二十年(1815年)生於膠州郭家莊。匡源自幼聰慧好學,才思敏捷,13歲中
秀才。相傳在正場考試前的口試時,匡源根據考官從《孝經》中出的題目,略加思索後,作《烏鴉》詩一首:“月滿疏林霜滿天,城頭咋咋一聲寒。只因反哺先知孝,叫得人人仰面看。”匡源吟罷,眾考官皆點頭稱奇,一時傳為神童。因在後來的正場考試中,他所作的八股文也被看好,便被主考官點為頭名秀才。
匡源匡源
道光十九年(1839年),24歲的匡源赴濟南府參加鄉試,考中了舉人。第二年進京參加恩科會試,考中了進士。在同科進士中,25歲的匡源頗受朝廷的重視,被選入翰林院。從此,年輕有為的膠州進士匡源開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宦海沉浮

匡源自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開始,先後出任江西、山西主考官,後又任京城會試的同考官。因學識淵博,政績卓著,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入值上書房。自此,34歲的匡源開始為皇太子(後來鹹豐皇帝)講經,成為皇太子的老師。
道光三十年(1851年),道光帝去世,鹹豐帝登基。第二年,因父喪回膠州丁憂的匡源,被鹹豐皇帝詔回京城,仍入值上書房,並升任皇帝的日講起居注官。自鹹豐三年(1853年)至鹹豐七年(1857年),匡源由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直到軍機大臣上行走、賜紫禁城騎馬,成為最受鹹豐皇帝器重的朝廷重臣。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在戰場上頻傳敗績的嚴峻形勢下,眾大臣主張鹹豐皇帝離京到承德熱河)躲避,只有匡源據理力爭,主張堅守北京。但是,早已經被洋槍洋炮嚇破了膽的鹹豐皇帝仍決定逃離北京,去承德避暑山莊,特詔匡源伴駕北上。
匡源匡源

顧命大臣

匡源從政以來,以清廉、勤勉、自律而享譽官場。當時的官場奢靡之風蔓延,煙毒泛濫,許多官員追求聲色享樂。匡源雖然官運亨通,卻不驕不躁,嚴以律己,潔身自好。不置家產,清正廉潔,寫了很多切中時弊的奏章,表現出了憂國憂民的正人君子風範。
鹹豐十一年(1861年),匡源被任命為贊襄政務大臣,成為清朝權力最大的決策高官。這一年,鹹豐皇帝臨危託孤,匡源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

致力教育

辛酉政變後,被慈禧革職罷官的匡源移居於濟南。由於他的學識淵博,又曾經任皇帝的老師之故,被當時的山東巡撫聘為濼源書院尚志書院的山長(相當於大學校長)。自此以後,這位曾經任過朝廷高官的大儒開始了他教書育人的生涯。
匡源任山長的近20年間,以他的淵博學識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培育出了一大批學有所成的棟樑之才,深受莘莘學子的愛戴。作為一代名聲卓著的大儒,匡源堅持以誨人不倦的精神教書育人。他根據受業者水平的高低、天賦的大小和聞道的先後分類施教,力求使更多的學子成為棟樑之才。
匡源匡源
匡源的弟子多達三千,其中聞名於世者不下百人,狀元曹鴻勛和獨榜翰林楊際清,官至尚書的張應麟和黃鈺,甲骨文發現者國子祭酒王懿榮和著名的史學家柯劭忞等。
光緒七年(1881年),66歲匡源病逝於濟南的濼源書院

家族淵源

膠州匡姓遠祖匡俗公兄弟七人,在廬山結廬而居,因名廬山,又名匡廬、匡山。始祖即匡衡,漢東海郡人,即今山東嶧縣(現改為棗莊市嶧城區蘭陵鎮。近祖匡福,為明朱元璋部下,後封膠州衛世襲將軍,為明初抗倭名將,後人經明清兩代,世居山東膠縣(今膠州)城南,約500餘戶。明清兩代御葬有5、6人。匡源則系清末十二清流之一。這些先人,在《中華人名大辭典》上皆有記載。
匡源(1815一1881)字本如,號鶴泉。膠州匡姓自五世祖匡翼之開始,其後代多憑真才實學通過科舉走上仕途,其中最著名者是清鹹豐皇帝的老師匡源。嘉慶二十年吉時,伴隨著晨曦的陽光,一聲啼哭,膠州歷史上一位偉大的鴻儒高官誕生於齊魯大地古城膠州郭家莊一書香門第{今膠州市中雲街道辦事處郭家莊小區}。少年時代匡源與夥伴夏日暢遊於護城河,冬日滑冰於雲溪河畔,從他的家膠州“母親河”的上游,途徑沙灘南崖錢市街……一直到少海連牆的入海口。都留下了他兒時嬉戲的身影。
匡世家族在膠州是名門望族,首重教育,他自幼又聰敏好學,才思敏捷,學習認真刻苦,所作文采卓異,擅詩文,譽滿鄉里。因生母卑微,族人微有鄙視,然而他少有大志,傳世所書“世人多白眼,吾獨上青雲”詩句以自勉。 年少的匡源,13歲考中秀才。相傳在正場考試前的口試時,根據考官從《孝經》中出的題目,略加思索後,作《烏鴉》詩一首:“月滿疏林霜滿天,城頭咋咋一聲寒。只因反哺先知孝,叫得人人仰面看。”匡源吟罷,眾考官皆點頭稱奇。後來的正場考試中,他所作的八股文也被看好,被主考官點為頭名秀才,一時膠州城裡傳為神童。
匡源伯父匡錫嘏,舉人出身,時任泰安府府學教瑜,對少年匡源十分賞識,認定侄兒將來必成為國家棟樑之才。為了開拓視野,先是領至泰安學署就學,後於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出學費送他進國子監深造。1839鄉試,24歲的匡源赴濟南府參加鄉試,考中了舉人,位列第三名的好成績。第二年進京參加恩科會試,考中了進士。他在同榜進士中最為年輕。同年他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25歲的匡源頗受朝廷的重視,又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自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開始,先後出任江西省、山西省的主考官,後又任京城會試的同考官。因匡源的學識淵博,舉止文雅,政績卓著,處事謹慎。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道光帝下旨,翰林院編修匡源入值上書房為皇子奕詝講經。匡源深知此任重大,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到教授皇子的工作當中,以報效皇帝的信任。自此,34歲的匡源開始為皇太子(後來的鹹豐皇帝)講經,成為皇太子的老師。不幸的是,第二年匡源二老相繼逝世。傳承祖制,他丁憂故里,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膠州。
1851年,道光皇帝去世,皇子登基即其後的鹹豐皇帝。第二年,因丁憂回膠期滿的匡源被鹹豐皇帝詔回京城,仍入值上書房並升任皇帝的日講起居注官。自鹹豐三年(1853年)至鹹豐七年(1857年),出任會試同考官,次年升任兵部右侍郎。1855年,匡源任吏部左侍郎,並代理禮部尚書。1857年,匡源升調軍機處軍機大臣上習行走。第二年任軍機大臣上行走,賜紫禁城騎馬。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逼京師。在戰場上頻傳敗績的嚴峻形勢下,眾大臣多主張鹹豐皇帝離京到承德(熱河)躲避,只有匡源據理力爭,主張堅守北京。但是,早已經被洋槍洋炮嚇破了膽的鹹豐皇帝仍決定逃離北京,逃亡熱河(今河北承德)承德避暑山莊。特詔匡源弛騎以從,途中批諭、章奏、擬旨皆出自源手。 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鹹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十六日,鹹豐在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杜受田之子)、焦佑瀛等。鹹豐諭:“立六歲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作為顧命大臣之一的匡源在整個滿清王朝漢員中他是第一人。十七日清晨,鹹豐帝病逝。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宮廷政變。以時在夏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變祺祥年號而稱“祺祥政變”,亦稱“北京政變”時載淳生母慈禧太后和東宮慈安太后與八大臣爭權,心懷不滿。1861年10月26日,慈禧﹑慈安兩太后偕幼帝載淳與載垣﹑端華等離熱河回京。開始翦除異己,削弱帝黨勢力,當日太后下詔,歷數載垣﹑端華﹑肅順等罪狀,稱上年海疆不靖為在事王大臣籌畫乖方所致,而其與外不能盡心和議,使朝廷失信各國,皇帝避走熱河. 1862年,同治帝即位。次日,下詔命載垣﹑端華自盡,斬肅順於市,景壽﹑匡源﹑杜翰焦佑瀛皆被扣罪名罷官革職,穆蔭革職後發往軍台。匡源因曾經為帝師等原因而倖免一死,被慈禧革職罷官。 11日,同治帝載淳正式即位。
短短几年,匡源官運亨通,由皇子師連升數級進入中央權力中心。不同於晚清官府奢靡腐敗的風氣,匡源從政以來,以清廉、勤勉、自律而享譽官場。當時的官場奢靡之風蔓延,煙毒泛濫,許多官員追求聲色享樂。匡源雖然官運亨通,卻不驕不躁,嚴以律己,潔身自好。不沾惡習,他不置家產,清正廉潔,對敗壞的社會風氣極為痛恨,為振作朝綱,匡源憤而撰寫了很多指斥時弊的奏議。他不畏權勢,同結黨營私的貪官污吏進行尖銳的鬥爭,直至罷官革職。表現出了憂國憂民的正人君子風範。據故宮和國家檔案館中所留奏摺可見一斑。
辛酉政變後,被慈禧革職罷官的匡源移居於濟南。由於他的學識淵博,又曾經任皇帝的老師之故,被當時的山東巡撫聘為濼源書院尚志書院的山長(相當於大學校長)。自此以後,這位曾經擔任過朝廷高官的大儒,開始了他教書育人的生涯。講學17年,弟子多達3000多人,他深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樂趣,以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根據受業者水平的高低、天賦的大小和聞道的先後分類施教,授業解惑,力求使更多的學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他的門生中出現了大量有出息有作為的後起之秀,其弟子中舉及貢太學以上者400餘人。培養出曹鴻勛(狀元)、張應麟(尚書)、楊際清(獨榜翰林)、法偉堂(翰林)、王懿榮(翰林、甲骨文字專家)、黃鈺(尚書)、柯劭忞(史學家)等優秀人才。
清光緒七年(1881年),66歲的匡源病逝於濟南的濼源書院,學生曹鴻勛等人立教思碑,頌揚其傳道授業為國育才的功績。由顧命大臣到被革除了一切職務,身處逆境仍自強不息教書育人,成為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書畫家。匡源才思敏捷,一生認真刻苦學習,文采卓異,尤擅詩文書畫。他在文史藝術諸學科均有成就,生前著述很多,據《增修膠志》記載主要有《珠雲仙館詩人鈔》、《名山臥遊錄》、《奏議存稿》、《畫學先資》、《制藝卮言》、《歷代文選》、《歷代詩選》、《唐宋元明絕句選》》、《小題新編》等。學課士之暇,以山水寫意自娛《清畫家詩史》。還給後人留下了一些書法扇面,山水小品等。較之從政,講學、著述、書畫帶給匡源更多樂趣和成就。
匡源書法作品剛中見柔而倍受世人稱道。其傳世作品中以奏章為多,主要保存在故宮國家檔案館中,大幅書畫作品較少。所遺留下的所有書畫作品及物品都具有較高的研究與收藏價值。

軼事典故

作為顧命大臣的匡源和肅順一起,向慈禧太后叫板,一度讓慈禧非常被動。但後來的事情,我們學歷史時都知道了,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奕訢合謀,發動了“辛酉政變”,罷免了“顧命八大臣”,並殺掉了肅順等人。一向比較溫和的匡源僥倖逃過了一劫,只是被罷了官。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殺匡源呢?是真的心慈手軟不想殺他嗎?且聽我們細細道來。
李蓮英為匡源講情?
1861年10月,恭親王奕訢經多次申請,才得以以“奔喪”的名義趕到承德。表面上,他向肅順等顧命八大臣示弱,使他們放鬆了警惕;暗地裡,他卻和慈禧、慈安太后密謀,決議在北京發動政變。此後,奕訢先行回到北京進行籌劃,籠絡掌握京津一代兵權的將領,奪取兵權。
在從承德回北京的路上,慈禧太后以皇帝年幼,不能全程護送先帝梓宮(指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為由,隨靈柩走了一天。然後她決定和匡源等七大臣由小路提前回北京,而讓肅順護送鹹豐的梓宮走大路。這樣,肅順和另外七大臣就被分開了。
1861年11月1日剛到北京,慈禧就迫不及待地接見了恭親王奕訢等人。第二天一早,奕訢手捧蓋有玉璽和先帝兩枚印章的聖旨,宣布解除了肅順、匡源等人的職務,並當場逮捕了八大臣中的載垣、端華二人,下令將景壽、匡源等人撤職查辦,嚴加看管。慈禧還派人在京郊密雲逮捕了護送梓宮回京的肅順。隨後,慈禧發布上諭,否認鹹豐遺詔,下詔歷數載垣、端華、肅順等三大臣的罪狀,下令將肅順斬首;讓載垣、端華自盡;匡源等五大臣則被革職,準備充軍發配新疆效力贖罪。隨後載淳正式登基,時年26歲的葉赫那拉氏篡奪了清朝大權,她宣布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1862年改為同治元年,慈禧和慈安兩位太后垂簾聽政。
慈禧太后此前就對匡源懷恨在心,當時她為什麼不殺他呢?對匡源事跡很有研究的宋普先生說,當時慈禧在安插罪名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力主北狩,致先帝歸天”,意思是說,當時是八大臣鹹豐皇帝離開北京,致使其到承德後染病身亡。但事實上,匡源當時是反對“北狩”的。到了危急關頭,匡源只好為自己辯護,他說:“當時先帝已經起身離開座位了,臣仍然跪在那裡勸他不要北狩,臣實在冤枉啊。”這時,慈禧太后身旁的大太監說了一句公道話,他說:“是這樣,大臣們都已走散,只有匡大人伏榻苦諫。”慈禧太后一看,這條罪名安不到匡源頭上,轉念一想,自己的主要對手已經除掉了,一個匡源不足為患,於是就只把他罷了官,連充軍發配新疆也免了。這位幫匡源說話的大太監是誰呢?一種說法是李蓮英,但宋普先生認為,這個太監應該是一位姓劉的公公,具體名字已不可考。
在高陽先生的《慈禧前傳》中,對於匡源逃過一劫的原因則是另外一種說法。當時定罪時,匡源、景壽等五大臣罪過差不多重,有人也想過嚴懲匡源以討好慈禧。但是,景壽還有一重身份,他是奕訢的親姐夫,如果嚴辦匡源,可能會殃及景壽。當時誰敢得罪奕訢啊?在這種情況下,匡源跟著沾了光,只落了個革職的處分。
山東巡撫報恩,讓匡源當“校長”
“匡源被革職之後,趕回北京的家中收拾行李,誰知到家後才發現,在英法聯軍占領北京期間,匡府已經被洗劫一空。一向為官清廉的匡源這時更是一貧如洗,他好不容易走到濟南,盤纏卻用盡了,回不了青島了。”宋普先生說。
這時,匡源的一位門生幫了他,這就是當時的山東巡撫閆敬銘,據說閆敬銘能文能武,非常有才華,曾在湘軍悍將胡林翼手下為官,還是在匡源的幫助下他才當上山東巡撫的。閆敬銘得知匡源到了濟南,一方面非常同情其遭遇,佩服其人品和學識,另一方面,他也想報答匡源的知遇之恩。於是,他就冒險聘任匡源為濼源書院山長,相當於大學校長,這在當時引發轟動,濟南市民甚至夾道歡迎這位博學多才的前高官。此後,匡源還兼任尚志書院山長。
要知道,閻敬銘此舉還是很仗義的,當時匡源可謂是“燙手山芋”,一般人不敢親近他,怕招來禍端,在這種時候出手相助是需要膽量的。而且,匡源的度量也不可謂不大。一個堂堂的軍機大臣,當起了大學校長,落差之大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但匡源還是認認真真地幹了起來,而且幹得非常出色。
當然,這並不是說匡源沒有意見。比如,他被罷官後回青島爬嶗山,就寫了大量詩詞以抒發自己的不平。其在《憶嶗十二首》中寫道:“我憶白雲洞,雲上結茅屋。時聞雲下人,笑語出深谷。鍊師四五輩,逍遙無拘束。朝與白雲遊,暮抱白雲宿。”看起來是隱逸之情,其實是心有不甘。
1864年,匡源就進京為慈禧祝壽,想以此來表示自己的忠心,但慈禧並不買賬,只賞他了一個三品的虛銜。匡源眼見做官無望,於是又回到濟南潛心於教育事業,以培養人才為己任。
匡源在濟南任山長總共近20年時間,他憑藉自己淵博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培育出了一大批學有所成的棟樑之才。匡源的弟子多達三千,其中聞名於世的不下百人。比如狀元曹鴻勛和獨榜翰林楊際清,官至尚書的張應麟和黃鈺等都是他的得意門生。另外,他的學生還有甲骨文的發現者、國子監祭酒王懿榮,以及同為膠州人的著名的史學家柯劭忞等。
1881年,66歲的匡源病逝於濟南的濼源書院。1901年,濼源書院被直隸總督山東巡撫袁世凱改為山東高等大學堂,後又更名為山東高等學堂,以所屬師範館建成山東全省師範學堂,也就是現在的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尚志書院的遺址在現在的濟南趵突泉公園內,又名尚志堂。2013年2月13日,城市信報記者在趵突泉公園內的李清照紀念堂旁邊,找到了尚志堂。堂前有一副對聯,寫道:“尚志齊賢士人事,禮門義路君子行。”尚志堂中有匡源的遺像。遺像旁的文字介紹稱,匡源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歷代文選》、《歷代詩選》、《珠雲仙館詩鈔》、《名山臥遊錄》、《唐宋元明絕句選》、《奏議存稿》等。
萬人送葬,把女神都感動哭了
宋普先生說,匡源去世後,包括狀元曹鴻勛在內的100多個學生給他送葬,場面非常宏大。另有傳說稱,匡源下葬時眾弟子痛哭聲振濼水、撼動歷山。連娥皇、女英這兩位女神的神像都為之流淚,濟南士人、學子紛紛趕來送殯者達萬人之眾。而且曹鴻勛還曾在濟南的千佛山上立碑紀念匡源,但在文革時期碑被砸毀了。
而匡源去世之後,遺產寥寥無幾,僅有薄田幾十畝和一些書籍、碑帖、字畫、書稿、日記等 ,而這些資料在“文革”之中大都毀於一旦。“我們家以前曾收藏有很多匡源的字畫等物品,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很寶貴的資料,但當時都被燒掉了,現在想來真是太可惜了。”宋普先生說。
膠州市博物館內,城市信報記者看到了一幅匡源題字的古畫照片,筆跡非常圓潤內斂,上寫“同治辛未嘉平月題鶴泉匡源”,印章為“鶴道人”。
雖然石碑、字畫容易被破壞消失,但在民間,至今仍流傳著很多關於匡源的傳說和故事。宋普先生說,匡源老家所在的郭家莊本來是在膠州城的城外。太平天國時期,為了防範起義軍的進攻,清朝地方政府修建了外城,據說當時外城按說也修不到郭家莊,但是當時膠州的地方官是匡源的學生,看在匡源的面子上,才把郭家莊也圈了進去。
還有一個故事,說匡源進京為官後,有一次跟母親閒談,他說記得小時候有一種外紅裏白的飯,吃起來滋味特別好,就讓母親做這種外紅裏白的飯吃。母親告訴他,這種外紅裏白的飯是高梁粥小豆腐,把做好的小豆腐放在高粱粥里,高梁粥包圍著小豆腐盛在碗裡,高粱粥是紅色的 ,小豆腐是白色的,外紅裏白。於是,匡源吩咐下人做這種飯。飯好之後,匡源吃了幾口,就說沒有小時候做的那種好吃。母親告訴他:“孩子,地位變了,生活和過去不能相比了,你吃的東西太多了,這叫做飢了甜如蜜,飽了蜜不甜。”
據宋普先生介紹,匡源所在的郭家莊現在已經改名為膠州市中雲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郭家莊社區。“匡源故居舊址”處的浮雕就是政府出資修建的。“浮雕旁邊有一棵松樹,那就是我祖父親手種植的。”宋普先生說。

個人作品

匡源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
《歷代文選》
《歷代詩選》
匡源匡源
《珠雲仙館詩鈔》
《名山臥遊錄》
《唐宋元明絕句選》
《奏議存稿》等
匡源的書法以筆力雄健,剛中見柔而倍受世人稱道。
其傳世的書法作品以奏章為多,主要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和國家檔案館中。
信札傳世的不多,具有較高的研究與收藏價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