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龍港鎮

北龍港鎮

水鄉北龍港鎮,坐落在蘇中里下河腹部,為江蘇省鹽城市西南邊陲重鎮,土地面積8100公頃,耕地面積2394公頃,8個村、3個居委會,人口35848人。國內生產總值299億元,財政收人8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09元。地理位置優越,南北興化縣相連,西與寶應縣以大運河旁的西塘河相望,北在鹽金國防公路與建湖縣交界;一級公路直抵鹽城市區、鹽城機場和新長鐵路;與204國道及鹽寧高速公路相連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龍港鎮
  • 外文名稱:Beilongga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鹽城市
  • 下轄地區:南龍居委會、北龍居委會等
  • 政府駐地:龍潭中路
  • 電話區號:0515
  • 郵政區碼:224033
  • 地理位置:鹽城市西南部
  • 面積:8100公頃
  • 人口:3.5萬
  •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建鹽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鹽城南洋國際機場
  • 火車站:鹽城站、鹽城北站
  • 車牌代碼:蘇J
行政區劃,名稱由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特色農業,社會事業,風景名勝,朱升墓,正德庵,民間藝術,

行政區劃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該鎮土地面積8100公頃,耕地面積2371公頃。下轄8個村、3個居委會。至2004年底總人口35649人。
北龍港鎮北龍港鎮

名稱由來

相傳明代蘇州張、朱等姓遷此湖灘,初名張朱莊。清初,開河治水,因掘得土龍骨,又以莊位於南龍港之北,遂更名為北龍港。

經濟發展

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鎮黨委、政府提出圍繞財政收入翻番的目標,大力實施“以工強鎮”戰略,加快工業化進程;圍繞在全市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大力實施“富民優先”戰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圍繞建設和諧北龍港的目標,大力實施“以人為本”戰略,加快社會文明化進程。
北龍港鎮水面資源豐富,久享澤國之譽,以特產魚、蝦、蟹著稱,2萬畝青是養殖基地為江蘇省推廣養殖示範點和農業部科技豐收計畫項目,“北龍港牌青蝦”已獲得國家綠色儀器證書。全鎮年產水產品1.8萬噸,其中青蝦、螃蟹、甲魚、中華史氏鱘等特水產品1500噸,為鹽城市淡水養殖第一鎮。
北龍港鎮工業發展較快,有各類工業企業60多家,中央空調、鑄鋼閥門是該鎮的兩大支柱產業。紐科鑄鋼有限公司為全鎮第一納稅大戶,與美國紐曼國際有限公司合資,產品全部出口歐美市場,華豐空調(集團)公司為全國中央空調十強企業,鑫森機械廠是鹽城市知名的多缸機系列配件生產基地,鞋機製造、苦瓜茶生產、生化系列產品等工業項目各具特色,形成了規模效益優勢。2006年入庫稅收300萬元。全鎮共有中央空調企業30多家,已形成十大系列85多個規格的產品,暢銷全國11個省、市、區,廣泛套用於醫藥、化纖、短纖、電子、紡織、機械等工藝性能潔淨度較高行業。
該鎮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29億元,財政收入87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758元。

社會發展

該鎮集鎮建設步伐加快,文化教育投入加大,集鎮道路四縱四橫,平坦寬闊,全部實現了亮化、綠化、硬化、美化,供水、供電、通訊、垃圾處理、新型公廁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商業網點布局合理,擁有萬冊圖書館,文化娛樂場所俱全。電話、有線電視入戶率已達95%以上,鎮眼科醫院設施蘇北一流。2001年被鹽城市政府評為“鹽城市新型小城鎮”。

特色農業

生物資源狀況
1、淡水生物資源
北龍港鎮水面資源豐富,久享澤國之譽,以特產魚、蝦、蟹著稱,全鎮共有淡水養殖面積4.6萬畝,3.5萬畝青蝦、河蟹養殖基地為江蘇省推廣養殖示範點和農業部科技豐收計畫項目,“北龍港牌青蝦”已獲得國家綠色證書。同時,我鎮所有養殖區在5公里範圍內無工業區,無污染源、無生活垃圾。水源和使用的水質都符合國家漁業用水標準,近幾年來,已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
北龍港鎮北龍港鎮
北龍港鎮養殖面積4.6萬畝,周邊義豐鎮養殖面積1.1萬畝,大縱湖鎮養殖面積3.6萬畝,樓王鎮養殖1.37萬畝。合計四鎮養殖總面積10.67萬畝。
2、養殖品種及數量
四鎮養殖的水產品大約有20種,年產量,(1)鯽魚2.4萬噸;(2)鰱魚0.94萬噸;(3)鱅魚0.37萬噸;(4)草魚0.15萬噸;(5)鯿魚0.11萬噸;(6)鯉魚0.11萬噸;(7)青魚0.07萬噸;(8)黃顙魚0.06萬噸;(9)鱖魚0.03萬噸;(10)翹嘴紅魚白 0.02萬噸;(11)黑魚0.03萬噸;(12)塘鱧0.01萬噸;(13)黃鱔0.02萬噸;(14)泥鰍0.02萬噸;(15)龍蝦0.04萬噸;(16)河蟹0.21萬噸;(17)青蝦0.1萬噸;(18)南美北對蝦0.1萬噸;(19)甲魚130噸;(20)史氏鱘12.5噸。合計4.8萬噸。
目前使用飼料的來源
北龍港鎮及周邊鄉鎮魚飼料的來源主要是大豐淮安的通威,占飼料總量的60%以上,海安的天成、虎業等約占40%。南美北對蝦飼料來源主要是連雲港天福來和鎮江嘉吉對蝦飼料。河蟹飼料主要的是上海松江統一牌飼料。
北龍港鎮北龍港鎮
魚飼料年使用量6萬噸左右,南美白對蝦飼料年使用量1200噸左右,河蟹飼料年使用量2500噸左右。
養殖收益情況
1、2005年養殖畝效益800元左右;
2、2006年養殖畝效益1200元左右;
3、2007年養殖畝效益2000元左右。

社會事業

經濟的騰飛帶動了社會事業的同步發展。小城鎮建設立足“高起點詳規,高速度建設,高標準管理”,瞄準“住宅小區化,建築規模化,道路標準化,企業園林化,功能配套化,集鎮城市化”,加大投入,加快建設,科學管理,精心構築“工業成片、居住成塊、商業成街、道路成網、綠化成蔭”的新型小城鎮框架。集鎮建成區面積由原來的1.8平方公里發展到3平方公里,“四橫四縱,兩環對稱”的交通網路已經形成。通訊、文教、水電、衛生、娛樂等基礎設施功能齊全,達到全市、縣一流水平,成為省級新型小城鎮、省30家重點中心鎮聯繫點之一。

風景名勝

朱升墓

鎮境內的明代翰林院大學士朱升墓為鹽城著名的人文景觀。
區級文物“明翰林院大學士朱升墓”,朱升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學家。身為翰林院大學士的朱升。其三言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為明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1370年,朱升病逝鹽城,葬於南龍居委會文曲溝。朱升墓於2000年2月底開工修建,墓碑用漢白玉石砌成。

正德庵

南龍居委會內現存一座廟宇,原名為龍王廟,現改為正德庵,庵內有五穀樹一棵,可長出類似五種糧食的果實。

民間藝術

龍港剪紙藝術的起源和特點剪紙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它源於民間,又在民間汲取營養得以不斷發展,成為中華民族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據歷記載,剪紙最早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距今1500年的歷史。人們在勞動之餘,以紙張為基本材料,藉助豐富的想像和聯想,通過剪、刻等手法,塑造出各種形象,並將剪紙作品用於生活環境的裝飾及節日、喜慶等活動的點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剪紙藝術已與民俗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為最常見的民間藝術活動之一。
與其它藝術門類一樣,剪紙藝術在北龍港鎮也有幾百餘年的歷史了。相傳在明朝中葉,揚州剪紙藝人經常來這裡或擺攤設點,或走街串巷,為大家小戶剪些窗花和繡花鞋樣。當地一些心靈手巧的農家婦女在經常觀看剪紙製作和使用剪紙作品的過程中,漸漸地學會了這門手藝,並使其在民間廣為流傳。
剪紙這門古老的藝術在北龍港鎮不但得到了挖掘、整理和繼承,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較大的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北龍港鎮在區文化館舉辦的剪紙作品展覽活動中,參展作品得到了市、區領導和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其中有二百多幅精品被區博物館收藏,一批新老作者受到市、區嘉獎。在2002年區委宣傳部、團區委和區文廣局組織的送文化下鄉活動中,北龍港鎮剪紙作者積極參與,現場向過路民眾剪送窗花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剪紙作品一百多幅,圍觀民眾不時為他們的精彩表演和精湛技藝拍手叫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