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一般指本詞條

北魏洛陽城,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是中國歷代都城中規模第二大的都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擴建,至宣武帝時建成規模宏偉的北魏洛陽城。東魏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拆毀洛陽宮殿。元象元年(538)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化為廢墟。魏洛陽城遺址在洛陽市區東15千米處。1954年開始就已經對漢魏洛陽城進行勘察與發掘。基本查明了城垣、門闕、街道格局、護城河、金墉城、宮城區、永寧寺靈台太學遺址和刑徒墓地等。北魏洛陽城的規模堪稱中古世界之最。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10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人口約60餘萬。北魏洛陽城形制布局在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它也是鮮卑族漢化、多民族融合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魏洛陽城
  • 地理位置:洛陽市區東15千米處
  • 占地面積:100平方公里 
  • 人口:約60萬
  • 使用時間:公元495-534
  • 保護等級:世界文化遺產
  • 地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洛陽城,簡介,發展,規模,其他介紹,永寧寺塔,城內規劃,相關典故,

北魏洛陽城

簡介

北魏在洛陽建都﹐利用東漢以來的洛陽城,作為其內城,它的外圍還築有郭城,郭城內布置有320個方塊形的“里坊”。東漢以來的12個城門﹐除開陽門以外﹐都在魏晉或北魏時改了名。上東門改稱建春門﹐中東門改稱東陽門﹐秏門改稱青陽門﹔上西門改稱閶闔門﹐雍門改稱西陽門﹐廣陽門改稱西明門﹔平城門改稱平昌門﹐小苑門改稱宣陽門﹐津門改稱津陽門﹔谷門改稱廣莫門﹐夏門改稱大夏門。11個城門都在漢代的舊址上重建﹐僅西陽門從漢代雍門舊址北移約500米。此外﹐孝文帝初到洛陽時﹐在西城牆北端靠近金墉城處新開了承明門﹐從而使城門增為13個。
北魏洛陽城

發展

北魏洛陽城最重要的改變是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兩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據勘探﹐宮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為偏西﹐是在漢魏北宮的基礎上興建的。平面呈長方形﹐四面築牆﹐東牆和西牆各長1400米﹐南牆和北牆各長660米。在南牆近西端處﹐有一巨大的門址﹐便是宮城的正門──閶闔門的遺址。正殿太極殿在宮城的前部﹐與閶闔門對直﹐其基壇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100米﹐規模甚大。 由於宮城的範圍和個別城門位置的改變﹐城內的街道也有許多變更。南宮已廢棄﹐在廣莫門和平昌門之間有了一條縱貫全城的南北向大街。雍門已廢絕﹐雍門大街亦不存在。新開了承明門﹐增添了由此門通入城內的大街。建春門和閶闔門之間有了一條橫貫全城的東西向大街﹐將宮城分為南北兩半﹐南半部是朝會之處﹐北半部為寢宮所在。由於新建的西陽門正好與東陽門對直﹐所以東漢以來的中東門大街被延長而貫通於西陽門和東陽門之間﹐它在宮城南牆外通過﹐成為全城的一條分界線﹐北面主要是皇家的宮殿和園囿﹐南面則分布著官署﹑寺院和貴族的邸宅。由於宮城的南門與南城的宣陽門對直﹐所以自宮城南門至宣陽門的南北向大街──銅駝街就成了全城的中軸線。宗廟﹑社稷和太尉府﹑司徒府等高級官署分布在銅駝街的兩側﹐有名的永寧寺遺址即在街的西側。 據記載﹐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陽興建外郭城﹐“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範圍極廣。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三百二十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魏洛陽的內城。“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業區都設在內城以外﹐位置在宮城以南﹐完全改變了《周禮?考工記》所記“面朝後市”的傳統。綜上所述﹐北魏洛陽城的形制和布局﹐和兩漢以來的都城相比﹐出現了劃時代的變革﹐為隋代的大興城﹑唐代的長安城洛陽城(見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見隋唐洛陽城遺址)開創了先例。
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

規模

東漢洛陽城在西漢洛陽城的基礎上興建。全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約9里,東西約6里,故稱“九六城”。城牆用黃土夯築,東﹑西﹑北三面城牆,遺蹟尚存,南面城牆因洛河改道被沖毀。全城共設12個城門。東、西各3,南4北2。東漢以來的洛陽城,經北魏重建,僅作為其內城,內城的外圍還築有郭城,郭城內布置有是分區居住的320個方塊形“里坊”等。城內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共24段,寬20~40米不等,均3道並行,公卿尚書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內有南北二宮,中間有復道相連。北魏洛陽城的規模堪稱中古世界之最。

其他介紹

北魏洛陽城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北魏洛都是以漢魏洛陽舊城為基礎,來開展改造重建工作的。因其北倚邙山,南臨洛水,故採取了渡洛河向南發展的方案。因而城市重心隨之南移,故把宮城集中設在內城中央微偏西北處。運用傳統以宮為中心的布局,克服了魏南北宮制缺點。按“左祖右社”之制和通過延伸原城市南北主幹道銅駝街直抵南廓圜丘的辦法,加強了城市南北中軸線的主導作用,並拉出一個氣勢恢弘的城市大結構做為全城規劃布局的基礎。洛陽城成功地繼承了中國前期封建城市宮、城、廓三者層層環套的配置形制以及城、廓分工的規劃布局傳統。城為政治中心,以宮為主,結合布置官署衙門等政治性功區。廓為經濟中心,以市為主,結合布局手工作坊、服務行業區等經濟分區以及工商業者居住區和其他居住區。城市居住區基本遵循按職業、階層組織聚居的體制,但主要取決於居民的職業要求,並不十分強調禮制等級與方位尊卑等禮治秩序。城市居住區的基本單位---“里”仍採取封閉形制,四周築里垣,臨街設里門,里內住戶出入均經里門,不得臨街開門。北魏洛陽城規劃隨仍採用井田用地制,但全城經濟分區占地比例較大,政治性分區比例較小,城與廓面積比例為1:5.全城整體設計仍採用方格網系統布置各類分區,合理控制城市用地以及協調城市各主要部分的比例關係。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在洛城重建中合理的利用了一些遺留的物質手段,既可收到建設上的事半功倍之效,亦有助於保持城市傳統格調,譬如利用舊城垣,維持“九六城”傳統形制。但重建並非復舊,利用舊的建設基礎也是本著現實要求考慮的。因此保持傳統的延續性,絲毫不意味著墨守成規,而是從當前實際出發,以發展的觀點來對待的。譬如,洛都外廓城的三市規劃。洛都三市的性質、規模,以及相互配合等方面,較之前代都有了新發展,市於閭里的結合,也做了更好的安排。特別是在全盤規劃解耦上,市的重要性更有所提高,已成為整個外廓城的規劃重心了。

永寧寺塔

永寧寺塔是北魏歷史上最著名的建築物,也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據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里外都可看見。據其他記載,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餘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是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永寧寺塔為北魏洛陽城的皇家寺院永寧寺中的塔。它是一座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是專供皇帝﹑太后禮佛的場所。寺建於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為靈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毀。 永寧寺遺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遺蹟﹐為高大的土台﹐當地俗稱木寧寺或木塔寺﹐清代誤定為陵冢﹐樹“漢質帝靜陵”碑﹐至今碑石猶存。遺址於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勘察﹐1979~1981年發掘。永寧寺塔為北魏永寧寺佛塔,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國都洛陽城內,現已不存,遺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310國道隴海鐵路交叉口處。永寧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層都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相輪30重(一說為13重之誤),周圍垂金鈴,再上為金寶瓶。寶瓶下有鐵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懸掛金鈴。晚上和風吹動,十餘里外都可聽見。塔的裝飾十分華麗,柱子圍以錦繡,門窗塗紅漆,門扉上有五行金釘,並有金環鋪首。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城內規劃

北魏洛陽城實際上是在廢墟上重建的,分為宮城、內城和外城。在重建以前,曾派蔣少游等訪問南齊建康城,“少游有機巧,密令觀京師宮殿楷式”,故南朝人認為,“虜宮室制度皆從其出”。實際上北魏洛陽城也是創新,並非簡單模擬。
宮城位於內城北部中央偏西處,廢除原來的南、北二宮制,設定了單一的宮城。東西寬660米,南北長1398米,面積0.92平方千米,被閶闔門與建春門之間的東西街道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宮殿區,北部為苑區,以太極殿為正殿。“在今金村南,以俗呼‘金鑾殿’的南北60米、東西約100米的高地為中心,圍繞成組的基址,這裡應是北魏主要殿堂的所在”。“金鑾殿”南500米處,稱為“午門台”,“應是宮城南門閶闔門的遺址”。直通宮城南門的幹道稱銅駝街,因“魏明帝置銅駝諸獸於閶闔南街”,故有此名,這也就是全城的中軸線。在宮城之南還有一條橫線,與西陽門、東陽門相通,使宮城處於丁字形幹道的北端。重要衙署都布設在銅駝街的北段,隔橫街與宮城相望。御道西還有永寧寺,寺塔高90丈,聳峙入雲。宮城以北為華林園,景色如畫。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內城也就是漢魏洛陽城,除重建宮城外,又興建了許多寺廟,著名的永寧寺就在銅駝街之西,其他基本上依如漢魏之舊,變化不大。
外城是北魏新建的。“京師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戶十萬九千餘。廟社宮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為一里,里開四門;門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門士八人,合有二百二十里。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對於北魏洛陽外城的大小,歷來都有爭論,主要是楊炫之所說的20里和15里之里,到底是道里之里還是閭里之里。一種意見認為即道里之里,一種意見認為即閭里之里。按照考古發掘所復原的北魏洛陽城圖,應為道里之里。也就是說,北魏洛陽外城與里城的方向相反,由南北向的長方形變成了東西向的長方形。對北魏洛陽城裡的多少也有不同記載,除楊炫之的220里外,還有景明二年(501年)“築京師三百二十三坊”,“於京四面築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的記載。據宿白先生估算,按東西20里,南北15里的規模,也只能布設300個裡坊,除去道路、宮殿、廟社、府曹,以220里之說比較接近實際。這220個裡坊主要分布在外城,十分整齊。其稱呼可以里相稱,也可以坊相稱,均見於文獻記載。里為方形,方300步,或周長1200步,開四門,有十字形街道。里坊整齊,有里正二人管理,制度嚴密,其目的就是便於維護社會治安,使“奸盜永止”。
北魏洛陽設有三市,東西兩郭的市都設在距離洛陽舊城3里外的地方。西郭市“周回八里”,名大市,在白馬寺東。經考古發掘,大市範圍內的瓦片堆積層,有的地方厚達2米,證明大市十分繁榮。“市東有通商、達貨二里。里內之人,盡皆工巧,屠販為生,資財巨萬……市南有調音、樂律二里。里內之人,絲竹謳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退酤、治觴二里。里內之人多醞酒為業……市北慈孝、奉終二里。里內之人以賣棺槨為業,賃輀車為事。”可見大市的繁榮帶動了周圍里坊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形成了以大市為中心的經濟繁華區。西郭市即漢魏馬市,亦稱小市。建春門外石橋南“有魏朝時馬市”,“即中朝牛馬市”,證明馬市在北魏時稱牛馬市,為牲畜交易市場。南郭的市名四通市,在舊城宣陽門外。“別立市於洛水南,號曰四通市,民間謂永橋市。伊洛之魚,多於此賣,士庶須膾,皆詣取之。”“商胡販客,日奔塞下……天下難得之貨,鹹悉在焉”。由於四通市位於洛水浮橋永橋之南,水路交通方便,又靠近四夷館,來洛陽經商的各國商人無不雲集於此。伊、洛之間為四夷里,主要居住外國客人,“自蔥嶺已西,至於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是以附化之民,萬有餘家。門巷修整,閶闔填列,青槐蔭陌,綠樹垂庭”,已成為洛陽城南最繁華的所在。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相關典故

煙花易冷
歷史背景:
故事發生在南北朝時期。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宋文帝時期,一守城將軍奉命駐守洛陽城,其間邂逅當地一名女子,一見如故,很快便私訂終身。此時北魏來犯,將軍奉命出征,臨別時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勝了後,一定回來迎娶你……”
倆人依依昔別,女子守在城門口,看著將軍坐在馬鞍之上,頭也不回地離去……
將軍此征一去便是數月,其間劉宋節節敗退,宋文帝一氣之下連斬二將,北魏全線出擊,強渡黃河,宋文帝不聽朝臣進言,發動強攻,不敵之下,洛陽失守。宋文帝只得撤兵,而重傷的將軍則流落於他鄉。 待將軍傷復之後,本想回朝,無奈此時劉宋大勢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條。死,將軍從未怕過,但想著曾經的誓言,加上對宋文帝亂殺良將之舉已至心寒,無奈之下,委身於他鄉,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戰火,再回到她的身旁。
他們惜別的城門,有一位女子經常坐在一塊石板上等著心愛的人回來。每每遇到前方歸來的人,女子便問有沒有見過將軍,但始終沒有將軍得勝歸來的訊息。
女子從未放棄過,仍然日復一日地等著。又過數十年,最後女子苦守將領不遇後,落髮為尼。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終於傳到了在將軍耳里。
但將軍不能回去,此時北魏已遷都洛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南北朝戰爭還在繼續,他必須活下去,等到戰爭結束那一天……
多年過去,戰爭終於結束了。
將軍第一次回到了那個日思夜想的地方。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來到殘破的早已斑駁不堪的城門前,他走到他們分別的地方,在那棵早已枯掉的大樹旁邊,摸著那塊她天天等待他歸來時坐的石板……
城郊傳來優雅的牧笛聲,路過的人告訴將軍,這裡曾有一個女人一直等著她心愛的人歸來……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裡的感受,卻是那么複雜,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羨煞旁人的當年……
他在這座殘破的孤城裡尋著她的蹤影,但始終找不到,天上的雨紛紛落下……
他相信她一直在等他……
孤城的僧人告訴他,她一直是一個人……到死那天都是……
僧人又回到蒲團之上,靜靜地坐著,敲打著木魚……
天上的雨仍然在紛紛落下,落在禪房外那塊石板之上……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