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詞語解析)

遊學(詞語解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遊學是一個詞語,讀音yóu xué,意思是指遠遊異地,從師求學;以所學遊說諸侯,求取官職的人。出自《北史·樊深傳》:“遊學於汾晉間,習天文及算曆之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遊學
  • 外文名:Journey Education
  • 拼音:yóu xué
  • 注音:ㄧㄡˊ ㄒㄩㄝˊ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解釋

"Journey Education"舊指到外地或外國求學,即“留學”。
你去吧!好好的遊學,念個什麼博士回來。
遊學於秦。—— 唐· 李朝威《柳毅傳
遊學 (Journey Education),是世界各國、各民族文明中,最為傳統的一種學習教育方式。聖經中記載的東方五學士,祝賀耶穌基督誕生的故事,和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的遊歷,都透露出古代東西方遊學交流中,所蘊涵的豐富信息。而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遊學對人格養成和知識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弟子的學識,培養弟子的品質,開闊眼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是中國傳承至今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

引證解釋

  1. 遊俠和儒生。
    韓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簡其業,而遊學者日眾,是世之所以亂也。”
  2. 指從事遊說的人。
    ①《史記·秦始皇本紀》:“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
    章炳麟秦獻記》:“ 斯 以諸侯並爭,厚招遊學為禍始。”
  3. 指離開本鄉到外地求學。
    ①《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遊學博聞,事 楚襄頃王 。 頃襄王 以 歇 為辯,使於 秦 。”
    ②唐皇甫湜《祭柳子厚文》:“嗚呼柳州秀氣孤稟,弱冠遊學,聲華籍甚。”
    ③清 韓程愈《睢陽袁氏(袁可立)世系譜序》:“稍長遊學四方,得交環中先生,見其意氣豁如,有郭林宗、李元禮之風。”
    ④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 文璽師 出家於會寧,嘗遊學於寧夏。”
    ⑤魯迅《而已集·寫在<勞動問題>之前》:“我雖然不知道勞動問題,但譯者在遊學中尚且為民眾盡力的努力與誠意,我是覺得的。”
    ⑥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源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償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4. 宴遊與學習。
    ①《漢書·史丹傳》:“ 哀王 者,帝之少弟,與太子遊學相長大。”顏師古註:“同處同養以至於壯大。”
    ②《資治通鑑·漢元帝建昭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游謂宴遊,學謂講學。”
  5. 舊時謂離開本鄉到外地或外國求學。
    ①《韓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簡其業,而遊學者日眾,是世之所以亂也。”
    ②《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少有高名,與光武 同遊學。”
    ③宋司馬光《華嚴真師以詩見貺聊成二章紀其趣尚》詩之一:“素髮青眸七十餘,未嘗遊學只安居。”
    ④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幼習儒業,遊學至京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