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王(中國古代王爵)

北海王(中國古代王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海王,中國古代王爵。歷朝封北海王者凡22人。其中著名者有慕容超李重茂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海王
  • 東漢:劉興世系
  • 曹魏:曹袞、曹蕤
  • 晉朝:司馬陵、司馬寔
  • 前趙:劉乂
  • 前秦:符尚
  • 慕容燕國:慕容納、慕容超
  • 北魏:元詳、元顥、劉螽升子
  • 北齊:斛律孝卿
  • 唐朝:李重茂、王士清、史周洛
東漢,劉興,劉睦,劉基,劉威,劉普,劉翼,北海康王,曹魏,曹袞,曹蕤,晉朝,司馬陵,司馬寔,南北朝北海王,劉乂,慕容納,慕容超,元詳,元顥,劉螽升之子,斛律孝卿,唐朝,李重茂,王士清,史周洛,

東漢

劉興

劉興,東漢光武帝劉秀的侄子,劉演次子,過繼給劉仲為子。建武二年封為魯王,建武二十八年改封北海王。在位三十九年去世,謚靖。

劉睦

劉睦,劉興之子。性謙恭好士,千里交結,名儒宿德,莫不造門。永平中,法憲頗嚴,睦乃謝絕賓客。然性好讀書,常為愛玩。永平7年(公元64年)嗣父為北海王。在位10年,卒,謚敬王。睦著有《春秋旨義》、《終始論》及頌、賦數十篇,又善史書,當世以為楷則及臥疾,明帝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

劉基

劉基,劉睦之子。立十四年薨,無子,漢章帝憐之,不除其國。諡號哀。

劉威

劉威,劉睦的庶子。初封斟鄉侯。永元二年,漢和帝封劉威為北海王。劉威在位七年,有傳言劉威不是劉睦的兒子,而且劉威還遭到誹謗,皇帝下旨將他押送到京城審問,劉威在半路自殺。

劉普

劉普,劉睦的孫子。初封壽光侯。永初元年,鄧太后復封劉普為北海王。劉普立十七年薨,諡號頃。

劉翼

劉翼,劉普之子。襲封北海王。在位十四年。諡號恭。

北海康王

劉翼死後,他兒子襲封北海王,名字不見於史書。他死於建安十一年。無子。國除。諡號康。

曹魏

曹袞

曹袞(?―235年),魏武帝曹操之子,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袞受封平鄉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改封為東鄉侯,同年又改封為贊侯。黃初二年(221年),進封爵位為贊公,黃初三年(222年)三月初一日,曹袞被封為北海王。黃初四年(223年),改封為贊王。黃初七年(226年),又改封為濮陽王。太和二年(228年),曹袞到封地就國。曹袞崇尚節約儉樸,敦促妻妾紡線織補,形成習慣,成為家屬日常的事務。太和五年(231年)冬天,曹袞回京朝見魏明帝曹叡。太和六年(232年),改封為中山王。

曹蕤

曹蕤(?―233年),魏文帝曹丕之子,母為潘淑媛。黃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立為陽平縣王。太和六年(232年),改封北海王。青龍元年(233年)去世。青龍二年(234年),以曹操子樊安公曹均之子琅邪原王曹敏之子曹贊奉曹蕤後,封昌鄉公。

晉朝

司馬陵

晉任城景王司馬陵,字子山,晉宣帝弟魏司隸從事安城亭侯司馬通之子也。初拜議郎泰始元年封北海王,邑四千七百戶。三年,轉封任城王,之國。鹹寧五年薨。

司馬寔

司馬寔,字景深,齊獻王司馬攸子。初為長樂亭侯。攸以贊薨,又以寔繼廣漢殤王后,改封北海王。永寧初為平東將軍、假節,加散騎常侍,代齊王司馬冏鎮許昌。尋進安南將軍,都督豫州軍事,增邑滿二萬戶。未發,留為侍中、上軍將軍,給千兵百騎。

南北朝北海王

劉乂

劉乂,前趙光文帝劉淵之子,封北海王。

慕容納

慕容納(336前--383),鮮卑人,十六國時期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南燕獻武帝慕容德之兄,南燕末主慕容超之父。
慕容納在前燕時封北海王,公元370年,前燕為前秦所滅後,前秦苻堅破鄴城時,以慕容納為廣武太守,數年後去官。後來遷居於張掖。慕容納之弟慕容德受前秦帝苻堅之命隨軍南征東晉,留下金刀拜別母親公孫氏而去。383年,前秦於淝水之戰敗北,慕容納、慕容德之兄慕容垂趁機起兵山東建後燕,前秦苻昌遂殺慕容納本人及慕容德諸子。
南燕建平六年(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納的兒子慕容超即皇帝位,改元太上。太上三年(407年),慕容超追尊其父慕容納為穆皇帝,立其母為段氏為皇太后,妻為呼延皇后

慕容超

慕容超(384年―410年),字祖明,南燕獻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王慕容納之子,十六國時期南燕最後一位皇帝。生於西羌,出身慕容氏破落貴族,曾在長安裝瘋行乞。東歸南燕後被封為北海王,於其叔病逝前被封為太子。即位後多名宗室貴族叛變,他平定國內後遊冶無數,奢侈糜費,凌虐宗室大臣,人心離散。後因掠奪東晉邊民,引得東晉來攻,角逐失利後據城固守,誓死不降,於城破後被俘,與親族數千人同被斬首,時年二十七歲。

元詳

元詳(?~504年),或作“元祥”,字季豫。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之子,母親為高椒房,孝文帝元宏異母弟。北海王。歷任侍中、司空、大將軍、錄尚書事、太尉、太傅等。美姿容,為人荒淫貪婪,多行不法。孝文帝死後,受遺詔輔政。正始元年(504年),為高肇所譖,廢為庶人,被宣武帝元恪派人殺死。永平元年(508年),以王禮改葬。

元顥

元顥(485-529年)北魏宗室,字子明,獻文帝拓跋弘之孫,孝文帝元宏之侄,北海平王元詳長子,襲父爵為北海王。後累次升遷為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徐州刺史,被御史彈劾而除名。
孝昌三年,被重新起用,恢復王爵,加使持節、假征西將軍、都督豳、華、東秦諸軍事、西道行台,率軍征討宿勤明達等叛賊,以功增封食邑八百戶,進號征西將軍,授尚書右僕射,遷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孝昌四年,迫於北魏內亂及義軍的壓力,投奔南梁;藉助南梁軍力,殺回洛陽稱帝,改元建武,立國四個月,兵敗被殺。

劉螽升之子

北魏孝昌年間,山胡人劉螽升自稱天子,年號神嘉,居雲陽穀,封三個兒子為南海王、西海王、北海王。劉螽升被北齊神武帝高歡擊敗後,被其部將北部王所殺。他的餘部立南海王為首領,最後被高歡所敗。南海王、西海王、北海王皇后公卿已下四百餘人,胡、魏五萬戶被俘虜。

斛律孝卿

斛律孝卿斛律羌舉之子,北齊北周隋朝官員。武平末年,任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封義寧王,知內省事,掌管外兵、騎兵機密。當時,朝綱日亂,政歸宦官。自趙彥深死後,朝廷主持機密的,只有斛律孝卿一個人獨守清白,沒有貪穢。北齊後主高緯到齊州,任命斛律孝卿為尚書令,又任命中書侍郎薛道衡為侍中,封北海王。二人勸後主作承光主詔書,禪位給叔父任城王高湝。後主令斛律孝卿攜帶詔策以及傳國璽前往瀛州。斛律孝卿抵達都城鄴城,將詔策和傳國璽送給北周武帝宇文邕,居住長安,任命他為納言上士。隋開皇年間,位至太府卿,卒於民部尚書任上。

唐朝

李重茂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殤帝,又稱“唐少帝”,唐中宗李顯第四子,生母不詳。聖歷三年(700),封北海王,後進封溫王。景龍四年(710)中宗被毒死後,為韋後所立,而形同傀儡,實權均屬韋後。
李隆基(玄宗)殺韋後,他被廢。景雲二年(711)改封襄王。開元二年(714)轉為房州刺史。同年七月去世。時年二十歲。諡號殤皇帝。廣德元年(763年),廣武王李承宏吐蕃幫助下於長安稱帝後,上李重茂廟號曰恭宗。

王士清

王士清,唐代成德軍節度使王武俊之子。以父勛累加官至殿中少監同正。元和初,為冀州刺史、御史大夫,封北海郡王,早卒。

史周洛

史周洛,早年為魏博軍的牙校,效力於節度使田季安麾下,後因功升至兵馬大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御史中丞柱國、北海郡王。有子史憲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