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校史館

北京大學校史館

北京大學校史館坐落於燕園校區西校門內荷花池畔,1998年5月北大百周年校慶時奠基,2001年9月落成,2002年5月4日正式開放。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館名。館舍分為三層,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首層為“北京大學傑出人物展”,展出了北大歷史上217位傑出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論家、科學家、教育家的生平簡介及照片。地下二層為主展廳,設有北京大學百年校史陳列,有圖片、圖表800餘幅,實物展品440餘件,展線長400餘米。

北京大學校史館坐落在專供校外機動車行駛的小西門內,分上中下三層,從遠處看,僅能看到地上一層的大廳。校史館是自1998年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之際開始興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大學校史館
  • 外文名:History Museum of Peking University
  • 時間:2002年5月4日
  • 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
  • 展線長:400餘米
學校背景,學校設施,機構概況,

學校背景

1997年春天,時任學校校委會主任的任彥申首先提出了這個動議,青年時期曾在北大就讀的日本名古屋鐵道株式會社顧問谷口清太郎先生積極倡導,日本電通株式會社等數十家企業積極回響,在日本成立了集資發起人會。儘管其時正值日本經濟不景氣之時,但集資發起人會克服重重困難,得到了日本企業界的積極支持,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集資277,500,000日元,遠遠超過了預期計畫。1998年5月,北京大學建校百周年之際,北京大學校史館奠基,經過三年的建設竣工。
北京大學校史館
該館以尊重歷史為原則,生動地再現了北大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展示百年來北大歷史名人217位,並為校史研究、校史文物的徵集和收藏,提供了條件。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為北大校史館題寫了館名。

學校設施

北大校史館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包括首層的“北京大學傑出人物展”、地下一層的“專題展"和地下二層的“北京大學百年校史陳列展”三個展廳,同時設有研究室、資料室、藏品室等。在開館儀式上,北大歷史系的王天有教授將該系代管多年的“國立北京大學關防”寶璽正式捐贈給了校史館。季羨林老先生也同時到賀。
北京大學校史館
北大校史館以尊重歷史為原則,生動地再現了北大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展示百年來北大歷史名人217位,並為校史研究、校史文物的徵集和收藏,提供了條件。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為北大校史館題寫了館名。
目前北大校史館面向社會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三、五、日的早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具體時間可能會根據學校要求進行調整。

機構概況

北京大學校史館坐落於燕園校區西校門內荷花池畔,1998年5月北大百周年校慶時奠基,2001年9月落成,2002年5月4日正式開放。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館名。館舍分為三層,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首層為“北京大學傑出人物展”,展出了北大歷史上217位傑出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論家、科學家、教育家的生平簡介及照片。地下二層為主展廳,設有北京大學百年校史陳列,有圖片、圖表800餘幅,實物展品440餘件,展線長400餘米。展覽以北大“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革命傳統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學術傳統為主線,將北大百年發展歷程分為九個階段依次展示。地下一層為專題展廳,除展出自辦及與校內外單位或個人聯合舉辦的校史專題展覽外,亦可承接各種題材的專題展覽。校史館內設辦公室、研究室、資料室,主要工作為校史展覽、校史研究及校史文物的徵集、保管和展出,是北京大學傳統教育的課堂、宣傳北大的視窗、聯繫校友的平台、校史研究的基地、活躍校園的陣地。
北京大學檔案館前身為北京大學文書檔案室,建於1958年11月,時為校黨委辦公室的內設機構。1982年12月,北京大學綜合檔案室成立,為處級建制,1993年4月,更名為北京大學檔案館。1999年,北京大學進行管理體制改革,檔案館成為學校直屬機構,既是學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下設收集指導、管理利用和技術編研三個辦公室。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豐富,設有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日偽占領區的北京大學、北平大學、燕京大學等五個全宗,分為黨政、學籍、科研、基建、出版、會計、聲像、人物、實物、已故人員十個門類,排架長度1900米。這些檔案反映了百餘年來北京大學創建、變遷、發展、建設的歷程,有些檔案極為珍貴。北京大學檔案館位於西校門附近,辦公樓南側,一層設有檔案閱覽室,提供檔案查詢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