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繡

發繡

發繡是江蘇東台特有的民間傳統工藝品種之一,最早起源於唐朝上元年間,是以頭髮絲為原料,結合繪畫與刺繡製作的藝術品,剛開始是為了表達對佛祖的虔誠,後到元明時期題材逐漸廣泛。

發繡多為國家收藏珍品或外交禮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繡
  • 外文名:hair embroidery
  • 發源地:江蘇東台西溪
  • 性質:民間傳統工藝品種
  • 起源時間:唐朝上元年間
發繡簡介,起源歷史,藝術特色,分布區域,東台發繡,蘇州發繡,發繡成就,東台發繡,蘇州發繡,

發繡簡介

在中國,尤其是古代中國,人們珍惜頭髮如生命,云:“肌膚毛髮,受之父母,不敢損傷”。頭髮作為最高禮節的信物傳遞著人們的忠誠,堅貞和無限深情。女子把自己的頭髮贈於最心愛的人,誓“伴君左右,同患難,共榮辱”。新婚夫婦將雙方頭髮纏繞一起以取“永結同心。不離不棄”之意。而男子也稱與自己同舟共濟,歷風經雨的妻子為髮妻,飽含珍視,感激之情。佛教里,佛教徒皈依佛門時都要剃度,不僅是“了卻塵緣”,也是表達對菩提的虔誠和普濟天下的堅定。頭髮是生命的部分,是精神的代表,發制禮物表達的更是對受贈者的最高致意。
唐代佛教鼎盛時期,虔誠東台西溪信女開始用自己的纖發,在絲絹上繡成如來佛、觀音菩薩像,朝夕頂禮膜拜,這便是發繡的源頭。到元末明初,發繡突破了宗教題材,表現內容不再囿於人物肖像,藝術手法推陳出新,畫繡結合,催生出一件件傳世佳作。而到晚清年間,這一藝術奇葩竟衰落近乎湮滅,人們只能從博物館的珍藏中依稀窺見她往昔的風姿。
發繡,運用頭髮繡制的繡品。頭髮具有特殊性能,堅韌光滑,色澤經久不褪。發繡以發代線,利用頭髮黑、白,灰、黃和棕的自然色澤,以及細、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針、切針、纏針和滾針等不同針法刺繡。發繡白地黑線,適宜繡制摹線(白描)人物,山水和建築物等,人物一般背景較少。以質樸素淨取勝,繡品針跡細密,色彩柔和,風格獨特。其高超的技藝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起源歷史

遠在唐代,東台西溪有佛教信女剃下自己的頭髮繡成大慈大悲的菩薩頂禮膜拜,成為發繡的最早記錄。據《女紅傳征略》記載,宋代已有發繡《妙法蓮華經》。元代女畫家管仲姬繡制的《觀音像》,其觀音的髮絲、眉毛、眼睛等部位都以人發繡制,現藏南京博物院。明代夏明遠的發繡《黃鶴樓》《滕王閣》,後人稱其侔於鬼工。浙江倪仁吉的發繡《大士像》,神態端莊,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代,有的貞女、孝婦和尼姑剪下自己的青絲,繡制《觀音像》《如來佛》等,以示虔誠。
在古老而絢麗的中國刺繡史上,發繡有著神奇而獨特的地位。史料考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發繡是,現存於英國倫敦博物館所藏的《東方朔像》,相傳為南宋皇帝趙構之妃劉安所繡;早期發現的發繡還有,日本正倉院所藏《彌勒佛》像,出自明代韓希孟之手:《唐宋元明名畫大觀》影印本中的《滕王閣圖》和《黃鶴樓圖》系明代夏明遠的兩件發繡;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嘉靖年間《倚琴佇月圖》,以及成都文殊院藏有清代道光五年陝西總督楊延春之女的《水月觀音》等,均為傳世珍品,被後人譽為“細若紋睫,侔於鬼工”的神來之作。
中國發繡主要產於江蘇省的蘇州、東台以及山東省的濟南、青島等地。後幾經沉浮,發繡逐漸成為一門極富象徵意義和美感,技術技巧要求很高的中國民間藝術。國內外多家博物館都收藏有中國發繡精品。並先後有十多件作品作為國禮相贈國際友人。

藝術特色

以人發代替絲線的刺繡。發繡用的人發需經過選擇,並利用人發黑、白、灰、黃等色澤和細柔、光亮的特點,運用接針、滾針、切針、纏針等針法繡制字畫,針跡細密,風格雅潔,猶如國畫中的白描。發繡所用畫作主題多樣,包括中國山水畫,中國書法,人物畫像,動植物寫意等,富東方藝術氣息。其製作工藝複雜,耗工驚人。頭髮經過收集,洗染和化學處理之後,被發繡藝人用之為線,歷經數月甚至數年的辛勤勞動才能完成一幅發繡作品。因頭髮有粗,圓,不服帖等特點,要讓作品達到“平,亮,均勻,自然”的效果,僅藝人們所用的針法就達近十種。

分布區域

東台發繡

東台發繡:唐朝上元年間,東台西溪海鹽鹽監位列全國十大鹽監之首,鹽業鼎盛,但缺乏絲綢原料,於是西溪人想到用少女的頭髮繡制佛像,表示對佛祖的虔誠,於是發繡藝術在西溪誕生了。後因時代發展,發繡在東台逐漸衰落,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場史無前例的政治運動驅使大批蘇南居民下放農村,許多藝人、畫師、繡女來到東台,他們將蘇繡的技藝融合到發繡藝術之中。吳雷是蘇州籍工藝師,他通過曾在東台落腳的蘇州刺繡研究所創始人高伯瑜先生,請來了他的弟子、現代著名刺繡大師顧文霞女士作技術指導,在眾多畫師、繡女的共同努力下,用數月之久,東台的第一幅發繡品《秋風紈扇圖》終於誕生了。以此為起點,發繡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東台得到復甦。
東台發繡長卷(榮升圖)東台發繡長卷(榮升圖)

蘇州發繡

蘇州發繡:作品淡雅清雋,卓爾不群。其發展經歷了從興起到衰落到復興的歷程。在70年代初,蘇州刺繡研究所創始人之一的高伯瑜先生從江蘇東台帶回了發繡技藝,使發繡藝術在蘇州得到成長,煥發了青春。高伯瑜之女周瑩華繼承了父親的意願,並對發繡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改良。
周瑩華發繡作品周瑩華發繡作品

發繡成就

東台發繡

弘緣發繡研究所(雙面繡:魚樂圖)弘緣發繡研究所(雙面繡:魚樂圖)
東台發繡開發出雙面發繡和雙面異色繡。我們沒有欣賞到發繡珍品《清明上河圖》原件的神韻,因為它早就在香港一家拍賣行拍出,但從保存的資料中仍可一睹它的風采。發繡女工以發為筆,摹寫了張擇端的畫意,著名書畫家謝稚柳的題詞“發繡清明上河圖”和武中奇的書聯“丹青染盡清明勝,素手神傳風俗情”為之增色。這幅發繡裝裱後,全長9.98米,為當時世界之最,名品、絕藝的孤本,成為海內收藏界追逐的目標。不久前,一幅全長13.2米的《姑蘇繁華圖》長捲髮繡又改寫了這一記錄。這幅被列為中國畫十大名品之一的長卷,以濃墨重彩寫盡康乾盛世古城蘇州的繁華,繡有各色人物4600餘人、各式房屋建築2140棟、各種橋樑40餘座、各種客貨船號及竹筏300餘只、各種商號招牌300餘塊等,被稱為歷史巨作。七十年代初期,東台先後繡制出《長江三峽全景圖》、《八十七神仙圖》等一大批發繡長卷。
東台“中國發繡”已獲得國內大獎數十個,在國際博覽會和民間藝術博覽會中也屢獲殊榮,引起了高層領導的特別關注。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宋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姬鵬飛、陳丕顯,國家文化部長孫家正,前江蘇省省委書記韓培信、省長顧秀蓮等領導多次視察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蘇州發繡

發繡由於題材和技法的原因,流傳下來的作品大多較為簡單、粗糙,為了突破傳統,周瑩華攜其工作室的蘇州繡娘們潛心研究,在題材上,不再受佛像的局限,在技法上,也大膽創新,如在繡制發繡《維摩演教圖》中,在忠於原作的基礎上,利用發繡“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特點,運用滾針.纏針.接針.虛針等不同的針法,充分發揮了發繡善於表現線描人物的特點,通過發質的濃淡、粗細、曲直等表達出原作的形態、質感、刻劃出人物衣履長紗的飄逸和室內家具線條的剛硬,運用簡潔而美妙的發繡線條構成畫面,顯示出發繡線條強烈、明快、爽健的美,達到不施丹青而光彩動人的效果。
蘇州發繡作品強調詩、書、畫、印的統一,在繡制技藝上注意用針依據書畫筆法,要求提按頓挫之筆意與濃淡枯濕之墨韻皆能得以完美地再現。在通過刺繡手法再現繪畫筆墨意趣的同時,又基於材質和針法所形成的質感、色調、肌理之美,形成一種筆墨丹青所不能到的魅力,充分顯示了發繡藝術所獨具的精緻、雅潔、柔麗的美學品格,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在多年的發繡工作中,周瑩華攜其他蘇州繡娘們先後繡制了《維摩演教圖》、《韓熙載夜宴圖》、《八十七神仙卷》、《清明上河圖》、《千手觀音》、《姑蘇繁華圖》、《水月觀音》、《虢國夫人遊春圖》等經典發繡作品,先後共獲得十幾個國家級、省級的金、銀獎, 2005年,發繡《維摩演教圖》被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周瑩華被譽為“中國發繡第一人”,2011年被授予“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10年2月起,周瑩華發繡藝術交流特展在台灣開始為期一年的巡迴展覽,分別在高雄、嘉義、彰化、佛光山寶藏館、台北、台南展出。所到之處,引起了媒體及民眾的驚嘆,紛紛稱之為天下一絕。所繡制的刺繡作品被台灣佛光山美術館、天津奧林匹克博物館以及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薩馬蘭奇等世界名人收藏。2011年,發繡被列為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2年周瑩華被列為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繡項目的傳承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