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的腦膜炎

化膿性的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是由多種細菌引起的腦膜化膿性炎症。以發熱、嘔吐、頭痛、煩躁,並伴有腦膜刺激征及腦膜脊液改變為主要臨床特徵。本病是嬰兒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導致本病的病原菌種類與發病年齡有關,新生幾以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嬰幼兒以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性腦炎多見;3歲以上患兒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者多見。本病多數起病急,病情重,易於出現驚風、昏迷,有較高的死亡串和後遺症發生率。

基本介紹

臨床表現,診斷,治療,西醫藥治療,中醫藥治療,預防與調養,

臨床表現

1.大腸桿菌腦膜炎:多見於出生3個月以內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和早產兒易患。病菌主要來自母親產道和嬰兒腸道、臍部,患腹餌者更易發病,預後較差,病死率高。
2.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多見於3個月-3歲小兒,秋季多發。多數起病急,突然高熱,嘔吐,驚厥。部分起病較緩,先有明顯的呼吸道感染史,數日或1-2周后才出現腦膜炎症,偶可伴見皮疹。
3.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發病事較高,僅次於流腦,多見於1歲以下嬰兒,常於冬春季節繼發於呼吸道炎症、敗血症或顱腦外傷等,早期頸項強直不明顯,病程可遷延或反覆發作。可並發硬膜下積液或積膿、腦膿腫、腦積水等,一般病情較重。
4.葡萄球菌腦炎: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各年齡段均可發病,多發生於夏季。常有臍炎、膿皰瘡、蜂窩組織炎等前驅感染史,可同時伴有肺炎、肺膿腫、肝膿腫、骨髓炎等化膿性病灶。病程中可出現蕁麻疹、猩紅熱樣皮疹和膿皰等皮損。
不同年齡段患兒臨床表現各有特點:
1.新生兒及3個月以下嬰兒臨床表 現極不典型。體溫可高可低,甚至體溫不升,常有拒食、吐乳、嗜睡、驚惕、尖叫、驚厥、面色青灰、前囟飽滿或隆 起等,腦膜刺激征出現較晚。
2.3個月—2歲的小兒有發熱、嘔吐、煩躁、易激惹、驚厥、精神萎靡,嗜睡或昏迷。頸項強直,前囟膨隆,出現腦膜刺激征。
3,2歲以上小兒症狀及體徵漸趨典型,除頭痛外,尚有背痛,關節肌肉疼痛等主訴,腦膜刺激征明顯.

診斷

1.起病前有化膿性感染史。
2.起病急,有發熱、嘔吐,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腦膜刺激征陽性,顱壓升高等,重者可發生腦疝,甚至呼吸衰竭,或可引起休克。
3.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增高。
(2)腦脊液壓力增高,外觀混濁或為膿樣。細胞數明顯增多,中性粒細胞占絕大多數,糖定量減低,蛋白顯著增加。腦脊液塗片可檢得病原菌。

治療

西醫藥治療

(1)抗生素治療:可選用大劑量青黴素、氯黴素、氨苄青黴素、頭孢噻肟、頭孢呋辛等抗生素。最好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選用。
(1)對症處理:退熱、鎮靜、脫水、抗休克(參見“急性菌痢”節)。

中醫藥治療

(1)邪毒犯腦:先患有感冒、肺炎、腹瀉、臍炎等,發熱不退,頭痛煩躁,啼哭尖叫,雙目凝視嗜睡昏迷,驚厥,嘔吐,頸項強直,囟門飽滿,舌紅苔黃,脈滑數或指紋紫。
治法:清熱瀉火,開竅醒神。
方藥:羚羊角粉(沖服)1.5克、生石膏(先煎)25克、黃芩10克、黃連1.5克、梔子6克、知母10克、玄參10克、丹皮10克、生甘草3克。
中成藥:玉樞丹、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
(2)膿毒積腦:發熱不退,頭痛不止,昏睡,驚厥,囟門隆起,頸項強直,或有失明,耳聾,面癱,肢癱等症。
泊法:消熱解毒,消癰排膿。
方藥: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黃芩10克、黃連1.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皂角刺3克、桃仁10克紫花地了10克、生薏仁10克、決明子10克、竹茹10克、桑枝10克。
(3)邪戀正虛:低熱起伏或體溫不升,神萎嗜睡,睏倦乏力,面色白光白,口唇色淡,四肢欠溫,舌淡苔白,脈虛細。
治法:益氣扶正,托里透膿。
方藥:太子參10克、生黃芪10克、白芷10克、穿山甲10克、升麻10克、蒲公英10克、虎杖10克、黃芩10克、黃精10克、當歸10克。

預防與調養

1.預防和積極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
2.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徵,對昏迷患兒宜勤翻身,多拍背,吸痰。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或靜脈營養,能進食者給予易於消化,富含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3.留有後遺症者應予功能恢復訓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