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心包炎

化膿性心包炎是一種由化膿性細菌引起的心包急性化膿性炎症。包括心包髒層及壁層的急性和慢性的炎症,由於抗生素廣泛套用,發病率明顯降低。患者多為幼兒或青少年,老年人少見。化膿性心包炎如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心包積液、心包壓塞等併發症。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心內科
  • 多發群體:幼兒、青少年
  • 常見病因:由化膿性細菌引起
  • 常見症狀:畏寒、發熱、多汗、周身倦怠、食慾減退,及貧血、周身酸痛,伴心慌、氣短、咳嗽,不能平臥及胸骨後疼痛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化膿性心包炎是由於細菌感染所導致的,早期為心包充血、水腫、大量白細胞浸潤、纖維素沉積,可侵犯心肌引起心肌表面化膿性炎症。心包內滲出液含多形核白細胞,呈米渣汁或膿血樣,滲出多且速度快時,可發生急性心包填塞。在急性發病期治療得當,可炎症消退而愈,否則病情遷延可轉為慢性心包炎。病因如下:
1.可由外傷所致心包直接污染髮病。
2.繼發於皮膚、軟組織、骨髓等急性感染所致敗血症或膿毒血症。
3.有部分繼發於膈下化膿性感染。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常見。

臨床表現

起病多有畏寒、發熱、多汗、周身倦怠、食慾減退及貧血、周身酸痛等全身感染徵象,可伴有不同程度心慌、氣短、咳嗽、不能平臥及胸骨後疼痛不適。

檢查

1.體徵
體格檢查,早期心前區可聽到心包摩擦音,隨心包內滲液增加,心界擴大,心尖搏動消失,心音遙遠,脈壓變窄,心率加快,頸靜脈怒張,肝大等。出現心包積液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呼吸表淺、面色蒼白、甚至發紺。嚴重的心包積液可能會導致心包壓塞,出現明顯心動過速、血壓下降、脈壓變小和靜脈壓明顯上升,甚至出現休克。
2.實驗室檢查
外周全血細胞分析可見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血沉加快等炎症反應。
3.X線
表現心包積液征,心影呈燒瓶樣,心臟搏動減弱等。可見心臟陰影向兩側增大,心臟搏動減弱或消失。
4.心電圖
標準肢體導聯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型,aVR導聯中ST段壓低,T波倒置。一至數日後,ST段回到基線,出現T波低平及倒置,持續數周至數月T波逐漸恢復正常;各導聯呈現QRS波群低電壓,大量滲液時可見電交替;無病理性Q波,無QT間期延長;常有竇性心動過速。
5.超聲心動圖
對診斷心包積液簡單易行,迅速可靠,心包腔內大量液體反射波。心包壓塞時右心房及右心室舒張期坍塌;吸氣時右心室內徑增大,左心室內徑減小。
6.磁共振檢查
可提示心包積液的分布情況。
7.心包穿刺
可對抽取的液體作生物學(細菌、真菌等)、生化、細胞分類的檢查。抽出有膿性液體即可診斷,穿刺物送塗片和細菌培養,明確致病菌。

治療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避免勞累、補充營養、吸氧等基本治療。
2.全身治療
考慮口服抗菌藥不能抑制致病菌,故應靜脈給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療。在未明確致病菌的情況下儘量給廣譜抗生素,明確致病菌後應針對致病菌有針對性給藥。同時加強全身支持,少量多次輸新鮮血,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維持電解質平衡,必要時物理降溫。
3.心包穿刺術
適用於病變早期,滲出液尚稀薄時的排膿和心包腔內注入抗生素。每次排膿並注入抗生素。為了安全,穿刺可在心電圖監測、超聲監測下進行。
4.心包切開引流術
適用於經反覆心包穿刺治療而病情無明顯改善的患者。
5.心包部分切除術
適用於久病,已發展為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患者。

預後

化膿性心包炎的預後與心包炎的嚴重程度、原有疾病、原來的心臟功能等因素有關。原有的心臟功能良好的預後較原有心臟功能衰竭的病人預後較好。心包炎越嚴重預後越差。慢性病毒性心包炎患者,則預後不良,多死於心力衰竭。

預防

避免接觸傳染源和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對預防特發性心包炎有重要意義。同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改善特發性心包炎預後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