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臘縣

勐臘縣

勐臘縣,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西雙版納自治州東南部,總面積7056平方千米。勐臘縣境東、南被寮國半包,西南隅與緬甸隔瀾滄江相望,西北緊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則與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相鄰。

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為28.17萬人。勐臘縣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縣份之一,共有26個少數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少數民族人中占全縣總人口的70%。主要少數民族有傣、哈尼、瑤、彝。

2013年,勐臘縣轄7個鎮、3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共有4個社區、52個行政村。2011年,勐臘縣完成全縣生產總值47.3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42:19:39。勐臘縣旅遊景點有磨憨邊境貿易區、勐臘望天樹、南臘河野趣漂流等景點。2019年4月3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勐臘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勐臘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
  • 下轄地區:7個鎮、3個鄉
  • 政府駐地勐臘鎮
  • 電話區號:0691
  • 郵政區碼:666300
  • 地理位置:雲南省南部
  • 面積:7056平方千米
  • 人口:28.17萬人(2010年)
  • 氣候條件:北熱帶濕潤季風氣
  • 著名景點:勐臘望天樹
  • 行政代碼:532823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地形地貌,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勐臘”系傣語音譯,“勐”意為“地方、國家”,“臘”意為“茶”,“勐臘”即“茶之地”或“茶之國”。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勐臘為古代傣族聯盟國家“勐達光”(漢譯“哀牢國”)屬地
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滇國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將勢力伸入“勐達光”(哀牢國)境內設縣(軍事據點),“勐達光”忙於應對漢朝、放棄部分屬地;今勐臘成為自由地。
69年,“勐達光”(哀牢國)歸附漢朝、其地置永昌郡,由漢朝派郡守與“詔達光”(哀牢王)共同治理;公元76年,“詔達光”(哀牢王)與漢朝郡守發生矛盾、起兵反漢,漢朝軍隊與“勐達光”軍隊多次激戰,部分傣族先民為躲避戰亂、遷至“勐達光”(永昌郡)南境與各種蠻族部落雜錯而居;今勐臘得到進一步開發。
738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龍”(漢譯“南詔國”)政權;公元765年,“勐舍龍”(南詔國)在“勐谷”(景東盆地)設銀生節度,統轄“勐谷”及其以南地區;今勐臘屬銀生節度利潤城。
902年,“勐舍龍”(南詔國)政權被漢裔權臣篡奪,失勢的“勐舍龍”傣族貴胄被迫帶著家眷、奴僕遷離洱海盆地,有一部分經“勐舍”、“勐谷”等地遷至“勐舍龍”南境;今勐臘的傣族人口得到增加。
937年,原“勐舍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大理國,沿“勐舍龍”舊制在“勐谷”設銀生節度;1096年,大理國廢除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調整為八府、四郡、四鎮;今勐臘先屬銀生節度、後屬威楚府。
1180年,“勐谷”(大理國威楚府轄)境內傣族首領詔真率屬民南下,驅趕北上的孟高棉勢力,統一瀾滄江中下游地區的傣族“勐”(地方)、組建聯盟國家“勐泐”(漢譯“景隴國”);“勐泐”(景隴國)建國初期,尊大理國為“勐貨相”(寶石之國)、自稱“勐貨罕”(金子之國),後期逐漸疏遠大理國;今勐臘屬“勐泐”(景隴國)。
1292年,元朝遠征“勐庸”(漢譯“八百媳婦國”或“蘭納國”)途中滅“勐泐”(景隴國);公元1296年,元朝在“勐泐”設車裡軍民總管府;今勐臘屬車裡軍民總管府。
1382年,“勐泐”歸順明朝、其地設車裡軍民府;公元1384年,車裡軍民府改為車裡軍民宣慰司;今勐臘屬車裡軍民宣慰司(車裡軍民府)。
1570年,車裡宣慰使召應勐將轄區劃分為12個“版納”(行政區);今勐臘縣境的“勐臘”、“勐伴”為1個“版納”,“勐捧”、“勐潤”、“勐滿”為1個“版納”,“整董”、“倚邦”、“易武”為1個“版納”,3個“版納”分別隸屬車裡宣慰司。
公元1659年,清軍攻下雲南,仍置車裡宣慰司;公元1729年,清朝分車裡宣慰司瀾滄江以東的6“版納”地設普洱府,6“版納”範圍內的傣族土目名義上屬普洱府,實際上仍聽車裡宣慰使調配;今勐臘縣境屬普洱府和車裡宣慰司雙向管理。
1913年,民國政府置普思沿邊行政總局,下設8個區行政分局、與當地世襲土官共同治理地方;今勐臘縣境分屬第5區行政分局和第6區行政分局。
1925年,普思沿邊行政總局調整為普思殖邊督辦公署,分設8個區殖邊督辦分署、仍與當地世襲土官共同治理地方;今勐臘縣境分屬第5區殖邊督辦分署和第6區殖邊督辦分署。
1927年,第5區殖邊督辦分署改設鎮越縣、第6區殖邊督辦分署改設象明縣;
1929年,象明縣併入鎮越縣。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鎮越縣,鎮越縣成立人民政府
1953年,鎮越縣劃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重新調整為版納易武、版納勐臘、版納勐捧3個縣級版納。
1957年,版納易武、版納勐臘、版納勐捧3個縣級版納調整為版納易武、版納勐臘2個縣級版納;公元1958年,版納易武、版納勐臘合併為易武縣;公元1959年,易武縣改名勐臘縣。
2002年3月,勐臘鄉、勐臘鎮合併為勐臘鎮,鎮政府駐原勐臘鄉政府,原勐臘鄉景飄行政村毛草山、桃子箐、納秀3個村民小組劃歸勐伴鎮會落行政村。
2004年9月,撤銷曼臘彝族瑤族鄉、轄地併入易武鄉,撤銷勐潤哈尼族鄉、轄地併入勐捧鎮。

行政區劃

全縣轄8鎮(勐臘、勐捧、勐侖、關累、勐滿、勐伴、尚勇、易武)2鄉(瑤區、象明)4個農場管委會(勐臘、勐捧、勐滿、勐醒),7個居委會,52個村民委員會,529個村民小組。內駐1箇中央科研單位(中科院勐侖植物園)。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勐臘縣位於雲南省最南端,隸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地處北緯21°08′至22°25′,東經101°06′至100°50′之間,轄區國土面積6860.84平方公里,山地占95.63%,山間盆地(壩子)占4.37%。東、南部與寮國山水相連,西與緬甸隔瀾滄江相望,北與江城縣毗鄰,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是背靠祖國大西南,面向東南亞重要的陸路和水路口岸,國境線長740.8公里。縣城駐勐臘鎮,海拔640米,國際大通道昆曼公路從這裡穿過。縣城距省會昆明631公里,距州府允景洪136公里,距國家一級口岸磨憨58公里,距“瀾滄江上第一港”—關累碼頭70公里,距著名的“金三角”230公里。現有5條公路直抵寮國、緬甸邊境口岸,其中有3條柏油公路直通寮國北部三省省會。勐臘還是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美稱的瀾滄江—湄公河黃金水道的結合部,是中國大陸通向中南半島的走廊。從關累碼頭沿瀾滄江順流而下可達緬甸、寮國、泰國、高棉、越南諸國,進而可出太平洋到南亞各國,是雲南省實施“中路突破,打開南門,走向亞太”經濟發展戰略的前沿,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技術合作的門戶,是雲南建設“兩強一堡”的前沿陣地。

氣候

勐臘縣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暖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縣城海拔640米。縣內平均氣溫22.1℃,年平均最高氣溫29.9℃,年平均最低氣溫18.1℃;平均相對濕度為84%,最低點74%,出現於3月,最高點89%,出現於9月,是雲南省3個濕度最大的縣份之一(另兩個是屏邊和麻粟坡);年降水量1486.5毫米;年日照時數只有1984.1小時左右。

地形地貌

勐臘縣位於瀾滄江大斷裂以東,無量山南端之尾稍,整個地勢東北部高,西南部和南部低。由於受構造作用控制,形成較多南北走向的山嶺和盆地,形成北部中山山原,坡狀起伏,中部岩溶景觀奇麗多姿,南部寬谷盆地開闊。
勐臘縣屬浸蝕山地,系橫斷山縱谷南段,無量山南延尾梢。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呈梯狀下降。平均海拔1000米。全縣土地面積7093平方公里,山地占95.6%,山間盆地(壩子)占4.4%。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到1998年底,勐臘縣已識別的植物4000餘種,其中能直接利用的經濟植物1000多種,有重要保護價值的300餘種,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433種。境內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496萬畝。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70萬畝,縣級保護區32萬畝,保護區內生長著樟木楠木番龍眼版納青梅董棕箭毒木龍腦香蘇鐵緬茄樹蕨雞毛松鐵力木等珍稀瀕危植物。羯布羅香龍腦香科)、獨自酸角,緬茄、野生大葉茶為勐臘特有。

動物資源

到1998年底,勐臘縣已知的6000多種動物中,有鳥類427種,占中國鳥類種樹的16%;陸棲脊椎動物500種,占中國總數的25%,另有兩棲爬行動物23種,魚類100種,昆蟲5672種。至1998年12月,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97種(一類18種,二類79種)。珍稀動物主要有亞洲象孟加拉虎東南亞虎野牛金錢豹靈貓小熊貓長臂猿蜂猴熊猴金絲猴犀鳥、蟒蛇、綠孔雀等。白頰長臂猿白喉犀鳥棕頸犀鳥是勐臘特有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全縣常住人口29.3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4.51萬人,戶籍人口中城鎮人口8.66萬人,農村人口15.85萬人。

民族

居住民族主要有傣、哈尼、彝、瑤、苗、壯、拉祜等2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8.22萬人,占戶籍人口的74.3%,其中傣族6.32萬人,哈尼族6.09萬人,彝族2.32萬人,瑤族1.94萬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6.0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勐臘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8.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65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13.98億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41.19億元,增長11%,一、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5.3%、18.7%、56%,拉動GDP增長分別為2.3、1.7、5.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8:16:46。地方財政總收入7.19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3.86億元,增長7.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08億元,增長4.6%。

第一產業

2017年,勐臘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61.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糧豆播種面積30.16萬畝,產量8.94萬噸;橡膠種植面積累計達224.76萬畝,乾膠產量17.02萬噸;茶葉種植面積累計達15.2萬畝,產量達4565噸;水果種植面積12.4萬畝,產量24.19萬噸;大牲畜年末存欄20742頭,出欄14932頭;生豬年末存欄133757頭,出欄126895頭。肉類總產量12668噸,水產品產量10584噸。

第二產業

2017年,勐臘縣全社會工業現價總產值完成24.07億元,同比增長14.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93億元,同比增長15.9%。發電量完成4390萬度;水泥完成17.9萬噸;精製茶完成1325噸;白糖完成4.4萬噸。全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4.17億元,同比增長26.4%,其中勐臘完成116.14億元,同比增長35.4%;磨憨經濟合作區完成18.03億元,同比下降11.5%。

第三產業

2017年,勐臘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4億元,同比增長12%。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5.22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住戶存款餘額87.82億元,同比增長13%;各項貸款餘額78.91億元,同比增長14.8%。對外經濟貿易總額完成30.03億美元,同比增長42.3%,其中進出口額完成27.32億美元,同比增長46.9%。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686.33萬人次,同比增長49.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0億元,同比增長51.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4元,同比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0元,同比增長8.9%。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9.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萬元GDP能耗下降率3.2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上漲1.3%。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7年,勐臘縣全縣共有各類學校88所,在校學生48035人,專任教師2859人,國小毛入學率110.84%,國中毛入學率109.98%。

科技

截至2011年,勐臘縣組織申報州級以上科技項目9個,完成農村科技活動室建設42個。2011年,勐臘縣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7萬人次,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提高到46.5%。

文化

截至2017年,勐臘縣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9.5%以上。

衛生

截至2017年,勐臘縣醫療衛生機構212個,實有床位1330張,衛生技術人員1737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勐臘縣有4271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有1601人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有234029人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有94000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風景名勝

磨憨邊境貿易區
磨憨邊境貿易區位於雲南省最南端,地處雲南省與中南半島的樞紐部位,與寮國磨丁口岸接壤,距西雙版納州府景洪190多公里(昆曼公路走線),距雲南省省會昆明700多公里。經寮國會曬到泰國國家級口岸清孔228.3公里(昆曼公路走向),到泰國首都曼谷約1000公里,磨憨邊境貿易區是中國通往寮國唯一的國家級陸路口岸及通向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也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主體通道之一和建設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最佳結合部。
勐臘望天樹
望天樹西雙版納州特有的樹種之一,僅分布在州內勐臘縣的補蛙、景飄等地。望天樹屬龍腦香科,常綠高大喬木。因它長得挺拔筆直,高達七八十米,如利劍般直刺藍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譽。
勐臘補蛙望天樹景區,坐落在勐臘縣城東北方補蛙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20公頃。距縣城約十多公里,景區內建有旅館、空中走廊,既可遊玩,也可住宿。
南臘河野趣漂流
南臘河野趣漂流位於勐臘縣城東郊7公里的曼龍勒傣族特色村寨邊。是西雙版納勐臘縣河馬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7500萬元建設的水上運動和戶外運動項目。包括皮划艇漂流、輪胎漂流、自由跳水、水上跳床、水中攀岩、河裡射魚、水上步行球、籃球、氣排球、桌球、羽毛球、檯球、大型鞦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