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裔(唐朝將領)

劉昌裔(唐朝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昌裔(752年-813年),字光後。太原陽曲(今太原陽曲縣)人。唐朝中期將領。曾任陳許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官至右龍武統軍,封彭城郡開國公,卒贈潞州大都督,諡號“威”。

基本介紹

  • 本名:劉昌裔
  • 字號:字光後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752年
  • 去世時間:813年
  • 主要成就:勸降楊子琳,守衛許州
  • 籍貫:太原陽曲
  • 官職:檢校尚書左僕射、右龍武軍統軍
  • 爵位:彭城郡公
  • 追贈:潞州大都督
  • 諡號:威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史料記載,文學形象,

人物生平

劉昌裔少時曾獻策邊將,但未被賞識。唐代宗大曆四年(769年),他遊歷入蜀,勸說民變軍楊子琳歸順朝廷,後朝廷授楊子琳為洺州刺史,劉昌裔則被授為從事
楊子琳死後,劉昌裔移居河朔地區,被名將曲環上表引為判官。當時劉昌裔為曲環作討淄青鎮李納的檄文,言詞剴切,對李納曉以大義,頗動人心。當曲環將檄文上奏朝廷後,唐德宗頗為讚賞。待曲環收復濮州後,朝廷下詔授劉昌裔為監察御史。累加至檢校兵部尚書兼御史中丞,充任營田副使,獲賜紫服
貞元十五年(799年)八月,曲環去世,上官涚暫攝節度留後。這時,領申、光、蔡等州的節度使吳少誠乘機進攻許州(今河南許昌),上官涚欲棄城逃跑,劉昌裔追上他說:“你既然奉命留守許州,最好拚死守城。況且城中兵力足以擊敗來犯之敵,就算堅壁不戰,不過五七日,敵軍勢力必衰,我可以制服他們。”上官涚應允。
吳少誠日夜攻急,使許州城牆損毀嚴重,劉昌裔下令造戰棚、木柵用來應敵;又招募襲擊敵營的“突將”壯士一千人,鑿牆分路出擊,大破敵軍。因為事先在城牆上建立了戰棚木柵,所以許州城未被攻陷。當時,與上官涚素來不和的兵馬使安國寧密謀以許州城降敵,結果謀劃泄漏。劉昌裔為不驚擾人心,先用密計將安國寧斬首,然後,召集安國寧所部千餘人宴飲,並賞賜每人縑兩匹。與此同時,劉昌裔安排伏兵於各要道巷口,下令將持縑經過者全部斬首,竟無一人逃脫。訊息傳到城外,吳少誠解圍而去。第二年,上官涚因功升任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也被擢升為陳州刺史。
韓全義在溵水戰敗,和他道官軍都退到陳州。韓全義請求入城休息,劉昌裔登上城對韓全義說:“陛下命你討伐蔡州,現在你來陳州,我不敢接納你入城,請你在城外休息吧。”隨後,劉昌裔率千名騎兵進入韓全義的軍營,以牛、酒加以慰勞。韓全義沒有料到劉昌裔會這么做,大感驚服。
貞元十八年(802年),劉昌裔改任陳許行軍司馬。次年,陳許節度使上官涚去世,朝廷即以劉昌裔為許州刺史兼陳許節度使,並加檢校右僕射。這時,吳少誠已向朝廷謝罪,但其不臣之心未泯,在這種形勢下,劉昌裔很重視與吳少誠的關係,他命邊境軍士不得侵犯吳少誠境,如吳少誠軍士有犯陳許境者,捕捉後都捆送吳少誠處置。對此,吳少誠往往自慚,後來也下令其邊境軍士不得暴掠陳許。不久,劉昌裔被加封為彭城郡公。
元和八年(813年)五月,許州發生大水沖壞房舍,淹沒居人。這時劉昌裔年歲已高,怠於軍府事務。在大水期間,軍府也被沖毀。這時,唐憲宗銳意對淮西鎮用兵,而劉昌裔則與之保持較好的關係,引起憲宗的不滿。值此,憲宗召劉昌裔回朝。劉昌裔回朝途中,得知憲宗心意,怕回朝受懲,即假稱風眩,請求休養,得到準允。同年十一月,劉昌裔在洛陽家中逝世,享年六十二歲。憲宗聞訃訊,為之輟朝一日,追贈潞州大都督,賜諡號“威”。次年九月,葬於洛陽金谷。

人物評價

韓愈:①公不好音聲,不大為居宅,於諸帥中獨然。(《右龍武軍統軍劉公墓志銘》)②提將之符,屍我一方;配古侯公,維德不爽。我銘不亡,後人之慶。(《右龍武軍統軍劉公墓志銘》
劉昫:①伊慎、朱忠亮、劉昌裔、范希朝、閻巨源、孟元陽、趙昌等,各立功立事,亦一時之名臣。(《舊唐書》)②朱、劉、范、閻,各有其目。(《舊唐書》

親屬成員

劉昌裔高祖劉佺壽(劉審禮長子),太常臣(重慶《劉氏宗譜》、《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曾祖劉承慶,武則天朝左拾遺、太常博士,開元中任朔州刺史,棄楚不還(來自彭城徐州)。祖父劉巨敖,太原晉陽縣令,好讀老子、莊周。父親劉誦,贈右散騎常侍。
劉昌裔夫人武功蘇氏,封邠國夫人。
劉昌裔有子五人:劉縱(光祿主簿縱,學於樊宗師,士大夫多稱之長,後任陵州刺史,卒於任上)、劉元一(淮南軍衙門將)、劉景陽(元和初明經科進士)、劉景長(元和末明經科進士)、劉紓(昌裔幼子,據《李大使士素夫人曲氏墓誌》)。

史料記載

韓愈集·劉統軍碑》
《韓愈集·唐故檢校尚書左僕射右龍武軍統軍劉公墓志銘》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一·列傳第一百一》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列傳第九十五》

文學形象

在唐代裴鉶所著《傳奇》中,劉昌裔為陳許節度使,與魏博主帥不和。主帥欲令女刺客聶隱娘將其暗殺。劉昌裔神機妙算,已提前預知此次行刺,禮待聶隱娘。聶隱娘為劉昌裔的氣度折服,轉而投靠他。主帥另派刺客精精兒妙手空空兒前往暗殺,又被聶隱娘以法術擊破。劉昌裔後入覲,聶隱娘告別而去。劉昌裔去世後,聶隱娘又至京師,在其靈前慟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