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誠

吳少誠,幽州潞縣人。唐代軍閥,原為李希烈部下,李希烈為陳仙奇所殺之後,他殺陳仙奇自立,自吳少誠起,歷經吳少陽(吳少誠之弟)、吳元濟(吳少陽之子),吳氏割據淮西三十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少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幽州潞縣
  • 出生日期:750年
  • 逝世日期:809年
  • 職業:軍人
  • 朝代:唐代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史籍記載,舊唐書記載,新唐書記載,軼事典故,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吳少誠(750-809),幽州潞縣人。唐朝軍閥淮西節度使,割據自雄,不聽朝命。
出身將門,其父曾為魏博節度屬下的都虞侯。吳少誠少年時就因為父親的緣故被授以官職,後來因事來到荊南,得到節度使庾準的信賴,被留為牙門將。入朝時,路經襄漢,見節度使梁崇義不遵法度,曾密表向朝廷告密。後來,受到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的器重,銳意立功,梁崇義叛亂時,李希烈奉命率兵討伐,便以吳少誠為前鋒。等到亂事平定,吳少誠得到實封五千戶。
此後,李希烈步梁崇義的後塵,也叛變割據,吳少誠甘心為其所用。在唐朝軍隊的打擊下,李希烈最後兵敗身死,吳少誠等人公推兵馬使陳仙奇為留後,朝廷也任命陳仙奇為淮西節度使,但很快為吳少誠所殺,在眾人擁戴下,吳少誠自封為留後,開始掌管淮西,並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吳少誠勤於政事,公正無私,但他一心割據稱雄,因此在轄區大事搜括,並不聽命於朝廷。貞元三年,淮西鎮的判官鄭常和大將楊冀等人密謀驅逐吳少誠,但事泄,二人皆被殺。
貞元十五年,陳許節度使曲環病死,吳少誠趁機擴大疆土,出兵攻掠臨潁縣,包圍許州,這時朝廷下詔削奪了他的官爵,分遣十六道兵馬前來討伐。然而,淮西軍隊一向精銳,吳少誠又控制嚴密,因此討伐戰爭進行的並不順利,十二月,官軍敗於小溵河。次年,夏州節度使韓全義與陳許節度留後上官涚等人又與吳少誠的部獎吳秀吳少陽等人戰於溵水南,官軍再敗。七月,韓全義在屢敗之後,駐軍於五樓行營,但軍心動搖,又沒有防備,遭到淮西軍偷襲,大敗。
此次戰役後,朝廷對討平吳少誠失去了信心,乾脆下詔赦免了吳少誠的全部罪行,正式使命他為淮西節度使,還加封為檢校僕射。唐順宗時,又加封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唐憲宗即位後,又給吳少誠加官進爵,遷檢校司空809年,吳少誠在淮西病死。

相關事件

唐代農田水利由地方承擔,《新唐書·地理志》所記載的地方農田水利工程中,相當數量為州的行政長官——刺史所主持的。中央通過遣使控制地方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貞元六年至十六年間淮西節度使吳少誠擅開決司、洧等河灌溉,致使漕船停運。吳少誠竟不聽詔令中止。後遣盧群出使蔡州。盧群“凡數千百言,諭以君臣之分,忠順治義,少誠乃從命,即停工役。”節度使公然冒犯漕運優先的用水原則,反映出當時朝廷對方鎮和地方管理權威的勢微和節度使對水利工程的控制,但當時中央仍握有水權控制大權。

史籍記載

舊唐書記載

吳少誠,幽州潞縣人。父為魏博節度都虞候。少誠以父勛授一子官,釋褐王府戶曹。後至荊南,節度使庚準奇人,留為衙門將。準入覲,從至襄漢,見梁崇義不遵憲度,知有異志,少誠密計有成擒之略,將自陳於闕下。
李希烈初授節制,銳意立功,見少誠計慮,乃以少誠所見錄奏,有詔慰飭,不次封通義郡王。未幾,崇義違命,希烈受制專征,以少誠為前鋒。崇義平,賜實封五千戶。後希烈叛,少誠頗為其用。希烈死,少誠等初推陳仙奇統戎事,朝廷已命仙奇,尋為少誠所殺,眾推少誠知留務。朝廷遂授以申光蔡等州節度觀察兵馬留後,尋正授節度。少誠 善為治,勤儉無私,日事 完聚,不奉 朝廷。
貞元三年,判官鄭常及大將楊冀謀逐少誠以聽命於朝,試校書郎劉涉假為手詔數十,潛致於大將,欲因少誠之出,閉城門以拒之。屬少誠將出餞中使,常、冀等遂謀舉事,臨發,為人所告,常、冀先遇害。其將李嘉節等各持假詔請罪,少誠悉宥之。其大將宋炅、曹齊奔歸京師。
十五年,陳許節度曲環卒,少誠擅出兵攻掠臨潁縣,節度留後上官況遣兵赴救,臨穎鎮使韋清與少誠通,救兵三千餘人,悉擒縛而去。九月,遂圍許州。尋下詔削奪少誠官爵,分遣十六道兵馬進討。十二月,官軍敗衄於小溵河。明 年正月,夏州節度使韓全義為淮蔡招討處置使,北路行營諸軍將士並取全義指揮,陳許節度留後上官況充副使。五月,全義與少誠將吳秀、吳少陽等戰於溵水,官軍復敗。七月,全義頓軍於五樓行營,為賊所乘,大潰,全義與都監軍使賈秀英、賈國良等夜遁,遂城守溵水汴宋、徐泗、淄青兵馬直趣陳州,列營四面。少誠兵逼溵水五、六里下營,韓全義諸軍又退保陳州。其汴州、河陽等兵各私歸本道,陳許將孟元陽與神策兵各率所部留軍溵水。全義斬昭義、滑州、河陽、河中都將凡四人,然竟未嘗整陣交鋒,而王師累挫潰。少誠尋引兵退歸蔡州。遂下詔洗雪,復其官爵,累加檢校僕射。順宗即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和初,遷檢校司空,依前平章事元和四年十一月卒,年六十,廢朝三日,贈司徒。

新唐書記載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吳少誠,幽州潞人,以世蔭為諸王府戶曹參軍事。客荊南節度使庾準器之,留為牙門將。從入朝,道襄陽,度梁崇義必叛,密畫計,將獻天子,而李希烈以其事聞,有詔嘉美,擢封通義郡王。崇義反,希烈以少誠為前鋒。事平,賜實封戶五十。希烈叛,少誠為盡力,及死,推陳仙奇主後務,既又殺之,眾乃共推少誠,德宗因授申、蔡、光等州節度觀察留後。
少誠為 治,能 儉損,完軍 實。自希烈以來,申、蔡人劫於苛法而忘所歸,及耆長既物故,則壯者習見暴掠,恬於搏鬥。地少馬,乘騾以戰,號“騾子軍”,尤悍銳。甲皆畫雷公星文以厭勝,詛詈王師。其屬鄭常、楊冀欲劫少誠,逐之以聽命,不克,常、冀被害。少誠盡宥諸將,以結眾心。貞元五年,進拜節度使。
久之,曲環卒,少誠間陳許無帥,以兵攻臨潁,戍將韋清與賊通,留後上官涚遣兵三千救之,悉為賊俘,遂圍許州。德宗怒,削少誠官爵,合十六道兵進討。於頔以襄陽兵戰吳房、朗山,禽其三將。王宗以壽州兵破賊於秋柵。於時師雖眾,無統帥,而宦人監軍顓進退,互為異見。既戰小溵河,諸道師未交而潰,棄輜杖不貲。帝乃詔夏州節度使韓全義為淮蔡招討處置使,上官涚副之,諸將皆受節度。與賊吳少陽等戰廣利城,師復敗,退營五樓,為賊所乘,遂大潰。全義及監軍賈英秀等夜遯保溵水汴宋、徐泗、淄青兵走陳州。少誠薄溵水而營,全義懼,退保陳,而潞、滑、河陽、河中兵逃歸,唯陳許將孟元陽、神策將蘇光榮壁溵水。全義乃斬潞將夏侯仲宣、滑將時昂、河陽將權文度、河中將郭湘,欲以振師,不能也。少誠引兵去。
全義之敗,少誠得帳中諸公書數百番,持以紿眾曰:“朝廷公卿托全義破蔡日掠將士妻女為婢媵。”以激怒其眾,絕向順意。少誠弱王師移書於英秀求昭雪。帝召大臣議,宰相賈耽曰:“五樓軍退,而少誠卷甲不追,有自新路。”帝意稍挺,少誠復固巢穴矣。然猶以宦者監諸道軍。劍南韋皋上言,以為不如擇重臣為統帥,因薦渾瑊、賈耽,“陛下若重煩元老,更求其次,則臣請以銳士萬人順流趨荊、楚,可以攘翦元憝。不然,因其請罪,特加原洗,罷兩河諸軍,亦其次也。使少誠禍盈惡周,變生帳下,必其賊黨,又當以官爵與之,則一少誠死,一少誠生,亦何足賴?”帝遂赦少誠,盡還其官爵。
順宗即位,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司空,徙封濮陽郡王。元和四年死,贈司徒,而吳少陽代之。

軼事典故

原文
吳少誠,貧賤時為官健,逃去,至上蔡,凍餒,求丐於儕輩。上蔡縣獵師數人,於中山得鹿。本法獲巨獸者,先取其腑臟祭山神,祭畢,獵人方欲聚食。忽聞空中有言曰:“待吳尚書。”眾人驚駭,遂止。良久欲食,又聞曰:“尚書即到,何不且住。”逡巡,又一人是腳力,攜小袱過,見獵者,揖而坐。問之姓吳,眾皆驚。食畢,獵人起賀曰:“公即當貴,幸記某等姓名。”具述本末,少誠曰:“某輩軍健兒,苟免擒獲,效一卒之用則足矣,安有富貴之事?”大笑執別而去。後數年為節度使,兼工部尚書。使人求獵者,皆厚以錢帛齎之。(出《續定命錄》)
譯文
吳少誠在貧賤的時候被征去當兵,逃跑後去了上蔡,饑寒交迫只好求助於乞丐中的同類人。上蔡縣有幾個獵人在山中打了一頭鹿,當地的風俗凡是打到大野獸,要將內臟下水祭山神。祭過山神後獵人們剛要吃鹿肉。突然聽到天空中說:“等吳尚書!”眾人害怕,便不敢吃了。過了很長時間,獵人們又要吃。又聽到天空中說:“尚書馬上就到,為什麼不等?”一會兒,一個像是個做苦工的人,帶著個小包袱路過這裡,看到獵人,拱拱手坐下來。獵人們問他姓名,他說姓吳,眾人都很吃驚。吃完鹿肉,獵人們起身祝賀他說:“您很快就要升官發財了,希望能記住我們的姓名。”然後向他講述了剛才的事情。吳少誠說:“我是個逃兵,僥倖沒有被抓回去。能夠當一個吃官餉的兵丁就滿足了,哪能有什麼富貴之事。”大笑著同獵人們握手告別,過了幾年,吳少誠果然成為節度使兼兵部尚書,他派人尋找當初請他吃鹿肉的獵人,送給每個人不少錢財。

歷史評價

《舊唐書》:“少誠善為治,勤儉無私,日事完聚,不奉朝廷。”
新唐書》:“少誠為 治,能 儉損,完軍 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