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缺乏

分泌缺乏,一般單用中藥、針灸西藥治療即可獲效,療效不佳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獲較好療效。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分泌缺乏
  • 是否處方藥:非處方藥
  • 運動員慎用: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納入
臨床資料,治療手段,討論,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筆者自2000年以來,共治療28例產後乳汁缺乏症。其中,初產婦18例,經產婦10例,行剖宮產19例,順產9例;乳汁不足18例,乳汁全無10例,經中西醫藥聯合治療1療程(7天)乳汁分泌正常20例,乳汁分泌增多6例,無效2例。

治療手段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氣血兩虛型對產後失血過多、氣短乏力、面色蒼白、苔白、脈細弱無力的氣血兩虛者,應以補氣活血、健脾通絡的通乳丹加減:黃芪30g,黨參15g,當歸20g,麥冬10g,白朮10g,茯苓15g,通草6g,桔梗10g,甘草6g。對食少、胃納不佳者去麥冬加砂仁6g,谷芽15g;睡眠欠佳、心悸多夢者去黃芪加牡蠣30g,夜交藤15g,合歡花10g;產後惡露未盡,間有小腹疼痛加穿山甲10g(先煎)、王不留行12g、川芎9g。
每日1劑,早晚2次分服,連服7天。
肝鬱氣滯型產後抑鬱寡歡、口苦咽乾、胸脅脹滿、兩乳脹痛、乳汁稀少,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的肝鬱氣滯者,施以疏肝理氣、通絡下乳的下乳通泉湯加減:柴胡9g,青皮6g,白芍12g,當歸10g,川芎6g,熟地12g,桔梗6g,通草6g,穿山甲10g(先煎),王不留行10g,甘草6g。對胸脅悶竄痛、腹脹納差者加桔葉6g,蒺藜9g;煩躁易怒、口苦目赤、小便黃者加夏枯草12g,絲瓜絡10g,路路通10g。每日1劑,早晚2次分服,連服7天。
西藥治療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有阻滯催乳素釋放抑制因子拮抗多巴胺受體,促進腦垂體催乳素分泌的作用,每日3次,每次20mg,連服7天,可使血中催乳素值升高3~8倍,乳量增多。
針灸療法平補平瀉針刺膻中、乳根,配以少澤、天宗、合谷穴。氣血兩虛者配脾俞、胃俞,用灸法;肝鬱氣滯者配太沖、期門,針刺。每日針灸1次,連續7天。

討論

產後乳汁缺乏症是產婦常見病症,臨床上中醫常見分型有氣血虛弱和肝氣鬱滯兩型。氣血虛弱型,發病機制是素體氣血虛弱。因產時失血耗氣,氣血虧虛或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無以化乳,則產後乳汁甚少或全無。肝鬱氣滯型,發病機理為素性抑鬱或產後七情所傷,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氣血失調,以致經脈澀滯,阻礙乳汁運行,因而缺乳。
多年來,筆者以此辨證論治,總有效率92.8%。對產後無合併症的單純性乳汁缺乏患者,仍主張單用中藥治療,以減少中西藥聯合套用給產婦及嬰幼兒帶來的各種不良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