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能

共振能

共振結構中最穩定的一個所具有的能量與熱化學實驗數據(生成熱燃燒熱或其他反應熱)得到的分子能量之差叫共振能(R P)。的共振能為313.5kJ·mol-1,的共振能為155kJ·mol。通常共振能是隨著等價的共振結構的數目增加而增大,也就是說穩定度增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振能
  • 外文名:resonance energy
  • 釋義:分子的兩種能量之差
  • 理論:共振論
  • 計算方法熱化學方法、氫化熱的測定等
  • 關係:共振能越大,分子越穩定
簡介,計算方法,量子化學,熱化學,計算實例,核科學方面定義,其他相關概念,共振論,共振能級,共振轉移,核磁共振成象,

簡介

當一個分子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Lewis結構表示時,真實的分子結構是所有這些Lewis結構(也叫共振結構)所組成的共振雜化體。每個共振結構都有能量,若以能量最低穩定性最大的共振結構作為標準,則共振雜化體所降低的能量叫做共振能。共振結構能量上差別愈小,共振能愈大,共振穩定作用也愈大。共振結構等同時,能量相同,共振能最大,共振穩定作用也最大。
共振能的大小與用共振雜化體表示的分子穩定性有關,共振能越大,分子越穩定

計算方法

共振能可用量子化學計算、熱化學方法、氫化熱的測定、理論計算等方法求得。

量子化學

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是理論化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套用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學問題的一門基礎科學。研究範圍包括穩定和不穩定分子的結構、性能及其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反應等問題。

熱化學

熱化學(Thermochemistry)的測量曾對物理化學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在現代,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量熱方法得到了改進,特別是熱測量精度的提高,熱化學在燃料、食品以及生物和藥物等領域仍具重要意義。熱化學的數據(如燃燒熱、生成熱等)在熱力學計算、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套用。熱化學,研究物理和化學過程中熱效應規律的學科。是化學的一支,也是物理學中熱學在化學中的套用。

計算實例

共振能可通過實驗測定。例如,若以環己烯為標準測得其氫化熱為119.6kJ·mol-,測得苯的氫化熱為208.2kJ·mol。若假想苯分子存在三個孤立雙鍵,其氫化熱應為環己烯氫化熱的3倍,即3×119.6=358.8(kJ·mol-1)。而苯分子實際上是主要包含兩個共振結構的共振分子,其進行氫化反應時要少放出358.8-208.2=150.6(kJ·mol)的能量,此能量即為破壞苯的共振分子的共振雜化體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是苯分子的共振能。

核科學方面定義

符號為Er,Eres,在靶核的參考系統中,入射粒子引起某種共振核反應時的動能。核反應和電離輻射的量。SI單位:J(焦〔耳〕)。並用的非SI單位:eV(電子伏)。1 eV= (1.602 177 33±0.000 000 49)×10-19J。該量通常以電子伏為單位。

其他相關概念

共振論

共振論是美國化學家L·鮑林提出的一種分子結構理論。20世紀30年代初,人們發現某些物質如臭氧和苯的分子,不能用單一的經典價鍵結構來描述,而是要用幾種不同的經典價鍵結構組合起來才能描述。鑒於此,鮑林於1931年首次提出: 有些分子的真正結構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典價鍵結構式共振的結果。1938年,在《化學鍵的本質》中系統闡述了共振論的基本內容,要點是:(1)分子的真實基態不能用經典價鍵結構中的任何一個來表示,但卻可以用它們的組合來描述,其中每一結構貢獻的大小取決於該結構的性質和穩定度; 因此,一個分子應被描述為幾個價鍵結構之間的共振。(2)對一個完整分子體系的研究,既要考慮到相鄰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定域作用),又要考慮到非相鄰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離域作用); 價鍵或價電子的離域作用,叫做“結構共振”;由離域作用產生的使分子額外穩定的能量,稱為“共振能”。(3)按照量子力學方程用體系的正確基態函式計算出來的能值,要比用任何其他提得出的波函式算出的值低些;在所有可能構想得出的結構中,那個給予體系以最大穩定度的結構,正是這個體系的真正基態結構。套用共振論可以解釋許多結構與性質的關係,有時還可以預知反應的大致歷程。共振論具有直觀性強和易於套用的優點,在現代化學發展史中占據了大約20—30年的統治地位,有著廣泛的影響。但是科學界對能否用化學共振作為分子結構的理論基礎一直有爭論。

共振能級

兩個系統(如核子和核)之間的碰撞所形成的能級。處在共振能級的原子,能夠把所增加的能量輻射出去,而直接回到它的正常能級。

共振轉移

指通過能量供體和能量受體間的共振機理而實現的能量轉移。如生物體中經常發生敏化螢光、濃度淬滅及雜質淬滅等現象。此種轉移的實現,要求供體和受體間的距離不超過5× 10~1×10m。換言之,如生物分子間發生了共振轉移,說明轉移能量分子間的距離在10m以內。因此,共振轉移的能否實現就成為衡量生物分子間距離的一個尺度,從而產生“光譜尺”這一概念。

核磁共振成象

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象技術。在這種技術中,先利用外界磁場標定人體層面的位置,再用無線電波進行照射,使被標定層面的原子核受激發而產生核磁共振。當無線電波停止發射後,被激發的原子核恢復至激發前狀態,同時將吸收的能量釋放。被釋放的能量可由探測器測知,然後經電子計算機編碼,以確定所測平面上核磁的分布,再經數模轉換器,即可得到該層面的體層影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