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一縱隊

八路軍第一縱隊是1939年5月,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組建的革命隊伍,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山東境內與冀魯邊、蘇北等地區的八路軍各部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路軍第一縱隊
  • 成立時間:1939年
  • 司令:徐向前
  • 政治委員:朱瑞
第一縱隊,其它縱隊簡介,

第一縱隊

八路軍第一縱隊
八路軍第一縱隊的成立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後,日軍增兵山東,占據了山東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並開始向鄉村滲透。為適應對敵鬥爭的新形勢,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1938年12月八路軍山東縱隊成立,張經武司令員黎玉任政治委員。
由於缺乏骨幹力量,加上抗日根據地尚處於初創階段,山東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為加強山東抗戰力量,發展與鞏固抗日根據地,中共中央決定派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開赴山東。接到命令後,第一一五師師部、教導大隊及第三四三旅主力於12月相繼挺進山東。
隨著山東抗日游擊戰爭的發展,山東的人民抗日武裝也在不斷壯大,其中既有八路軍的正規部隊,又有一些地方武裝,指揮不統一。為統一指揮山東與蘇北地區八路軍各部隊,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於1939年5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決定組織八路軍第一縱隊,以徐向前為司令員,朱瑞為政治委員。
正在冀南的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和在晉東南八路軍總部駐地的朱瑞接到命令後,分別帶上一個小分隊和從八路軍總部、抗大第一分校選調的幹部,星夜向山東進發。6月7日,徐向前、朱瑞在魯西北館陶(今屬河北)碰面,29日到達在沂蒙山區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山東縱隊指揮部。隨後,徐向前、朱瑞召開了由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領導參加的高級幹部會議,部署黨政軍各方面的工作。因當時日軍正對魯中抗日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大規模“掃蕩”,徐向前、朱瑞馬上帶領部隊,全力投入反“掃蕩”鬥爭。反“掃蕩”一結束,兩人立即開始著手統一部隊建制,健全縱隊領導機構的工作。
8月1日,徐向前、朱瑞以第一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名義通電就職,八路軍第一縱隊正式成立。
八路軍第一縱隊的發展
1939年6月,徐向前、朱瑞到達山東魯中地區,召開高級幹部會議,部署黨政軍各方面的工作。同月,領導軍民粉碎了日偽軍2萬餘人對魯中地區的大“掃蕩”。為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徐向前與國民黨魯蘇戰區司令于學忠進行了談判。8月1日,根據八路軍總部的決定,八路軍第一縱隊在山東沂(水)蒙(陰)地區成立,徐向前、朱瑞以第一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名義通電就職。9日,經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成立山東軍政委員會,朱瑞任書記。同時,第1縱隊所轄各部隊,與當地黨政機關密切配合,積極發動民眾,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相繼成立了魯西行政主任公署和魯西北、運東區、運西區、泰(山)西區、膠東北海區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及萊蕪、新泰蒙陰沂水臨朐東平寧陽平陰泰安等縣抗日民主政府。第1縱隊根據中共中央對國民黨頑固派採取“又鬥爭又團結,以鬥爭求團結”的方針,揭露在山東的國民黨頑固派破壞統一戰線、侵犯八路軍駐地、殺害八路軍幹部的罪行,於8月下旬指揮山東縱隊第1、第3、第4支隊,在魯中區的淄河流域反擊國民黨頑軍的挑釁,收復淄川博山以東的峨莊、太河、朱崖等地。10月13日,第1縱隊機關與山東縱隊機關合併,組成統一的指揮機關(山東縱隊番號仍予保留)。爾後,領導山東縱隊各部隊,進行第二、第三期整軍,提高部隊軍政素質。1939年夏~1940年春,第1縱隊指揮第115師和山東縱隊,與山東軍民一起挫敗日偽軍對膠東、清河、泰西和冀魯邊等地區的“掃蕩”,取得梁山伏擊戰、大郝家伏擊戰以及苗山、五井、孫祖、白彥、楊家橫等戰鬥和泰山區反“掃蕩”、抱犢崮反“掃蕩”的勝利。
八路軍第一縱隊番號的取消
1940年6月,徐向前奉命離開山東返回延安,參加中共七大的籌備工作,八路軍山東縱隊的名義隨即恢復使用並指揮其所屬部隊。1941年1月,第一縱隊番號被撤銷。8月,中央書記處和中央軍委決定,由山東分局統一領導山東黨政軍民的工作,分局暫由朱瑞、羅榮桓、黎玉、陳光組成,朱瑞任書記,同時成立新的山東軍政委員會。

其它縱隊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先後組建了第一至第五縱隊。儘管它們存在的時間長短不一,戰鬥地區有別,在對日作戰中所取得的戰績不同,但它們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都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八路軍的第一至第五縱隊,並非按照第一至第五的順序建立的。在這幾支部隊中,第三縱隊和第四縱隊(位於華北)成立時間較早,第一、第二縱隊次之,第四縱隊(位於華中)和第五縱隊成立時間較晚。
八路軍第二縱隊
1938年冬,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主力在挺進冀南的同時,指揮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團、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團以及補充團於1938年12月下旬進入魯西北,協助中共魯西北特委,發展武裝,鞏固政權。同時,第一二九師以魯西北抗日地方武裝一部等組成先遣縱隊,指揮分別由冀魯邊和冀南轉至魯西北的津浦支隊,以及第一二九師青年抗日游擊縱隊第三團和騎兵團。
1939年2月中旬,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旅直一部由晉東南進至冀魯豫邊的直南和豫北地區。3月9日,第三四四旅特務團、獨立團等部合編為冀魯豫支隊,隸屬第一一五師,由第一二九師指揮,司令員楊得志,參謀長盧紹武,政治部主任崔田民,下轄第一、第二、第三大隊,共2000餘人,從而統一了對直南、豫北和魯西南地區抗日武裝的領導。
隨後,冀魯豫支隊經過打擊日偽軍和反對國民黨地方頑固派的鬥爭,至1939年底,新組建了第四、第五大隊,豫北大隊,獨立大隊和若干縣區武裝,共1.7萬人。至此,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得以進一步鞏固和擴大。
為統一太行山南部地區抗日武裝的作戰指揮,1940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成立八路軍第二縱隊,直屬八路軍總部。2月中旬,朱德彭德懷正式發出電令,任命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兼任縱隊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楊得志任副司令員兼冀魯豫支隊司令員,韓振紀任參謀長,崔田民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三四四旅、新編第一旅(由第三四四旅第六八八團和地方武裝一部編成)、河北抗日民軍第一旅、決死第三縱隊、獨立游擊支隊。
2月底,為加強冀魯豫邊區的抗日鬥爭和武裝建設,黃克誠率第二縱隊的第三四四旅、河北抗日民軍第一旅及獨立游擊支隊挺進冀魯豫邊區,新編第一旅和決死第三縱隊留在太行山南部地區堅持鬥爭。4月30日,第二縱隊與冀魯豫支隊等部合編,成立冀魯豫軍區,由第二縱隊兼,仍直屬八路軍總部。楊得志任第二縱隊司令員,黃克誠任第二縱隊政治委員兼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崔田民任軍區政治委員兼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盧紹武任參謀長,唐亮任軍區政治部主任。第二縱隊轄第三四四旅、新編第二旅(由冀魯豫支隊改編)、新編第三旅(由獨立游擊支隊和部分地方武裝改編)及河北抗日民軍第一旅,冀魯豫軍區轄第一(直南地區)、第二(豫北地區)、第三(魯西南地區)軍分區。 M3 $MgsN:
5月下旬,黃克誠奉命率第三四四旅和新編第二旅主力南下豫皖蘇邊區,參加華中地區的抗日鬥爭。楊得志率第二縱隊新編第三旅、河北抗日民軍第一旅、新編第二旅第四團繼續堅持冀魯豫邊區的抗日鬥爭,先後粉碎了日軍的多次“掃蕩”,擊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進攻,進一步鞏固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至年底,第二縱隊兼冀魯豫軍區,下轄新編第二旅第四團,新編第三旅,河北抗日民軍第一旅,第一、第二、第三軍分區等。
1941年初,在日偽軍的連續“掃蕩”和國民黨頑軍的夾擊下,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大為縮小,僅存的沙區(內黃、濮陽、滑縣間的沙地)與魯西南的聯繫亦被割斷。7月,魯西南軍區與冀魯豫軍區合併為新的冀魯豫軍區,第二縱隊兼軍區機關。兩區所屬主力部隊編入第二縱隊,楊得志任司令員,楊勇任副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唐亮任政治部主任,盧紹武任參謀長,下轄教導第三、第七旅及河北抗日民軍第一旅、冀中南進支隊等,仍屬八路軍總部指揮。此時的冀魯豫軍區下轄第一至第七軍分區(後又增加第八軍分區)。
1941年底,由於日軍的連續“掃蕩”、“蠶食”,第二縱隊兼冀魯豫軍區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實行精兵簡政,加強軍區及地方人民武裝建設,第二縱隊實行小團編制。1942年6月,冀魯豫軍區實行第二次精簡,第二縱隊與軍區機關合併,第二縱隊番號撤銷,所屬部隊統歸冀魯豫軍區指揮。
八路軍第三縱隊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派孟慶山等到冀中,在中共平漢線省委、保東特委領導下,通過培訓軍事骨幹,將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的抗日武裝組建成河北游擊軍。10月14日,國民黨軍第五十三軍第三八八旅第六九一團團長呂正操(共產黨員)率部南撤途中,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關於回師北上抗日的指示,脫離國民黨軍,在河北省晉縣小樵鎮舉行抗日誓師,改稱人民自衛軍。上述兩支部隊互相配合,廣泛發動民眾,開展游擊戰爭,創建了冀中抗日根據地。1938年春,冀中地區的其他抗日武裝和晉察冀抗日義勇軍第五、第八支隊等部組成兩個團及回民教導隊,編入人民自衛軍。
在此期間,冀中軍民挫敗日軍對冀中地區的第一次春季“掃蕩”,並參加破擊平漢鐵路的作戰。至4月,冀中抗日根據地逐漸鞏固:共建立了38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和各種民眾抗日救亡組織;人民自衛軍發展到12個團、1個游擊師、3個游擊支隊,河北游擊軍把較穩定的部隊編為9個團、1個游擊師、4個路,兩支部隊共6.6萬餘人。
1938年5月,人民自衛軍與河北游擊軍等部在河北省安平縣合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歸晉察冀軍區指揮。呂正操任司令員,孟慶山任副司令員,孫志遠任政治部主任。縱隊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支隊以及回民教導總隊等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支隊依次兼冀中軍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軍分區。8月,王平任政治委員(1939年1月程子華繼任)。9月,組建獨立第一支隊(後兼第五軍分區)。10月,第三縱隊編為5個支隊、17個大隊、4個團、1個回民教導總隊及縣、區游擊隊,共6萬餘人。
1938年11月至1939年1月,第三縱隊挫敗了日偽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的第一、第二次圍攻。
1939年1月25日,八路軍第一二○師師長賀龍、政治委員關向應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率第一二○師師部和1個旅部、2個團(欠1個營)、1個獨立支隊到達冀中,第三縱隊即歸第一二○師指揮,但仍屬晉察冀軍區建制。隨後,第三縱隊會同第一二○師主力挫敗日偽軍第三、第四、第五次圍攻。3月至4月,第三縱隊以2個獨立支隊與第一二○師2個主力團合編為第一二○師獨立第一、第二旅。接著,第三縱隊又在第一二○師及中央軍委總政治部考察團的幫助下,進行整編整訓,所轄部隊編為警備旅和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支隊,南進支隊及回民支隊,共15個主力團。其中警備旅及第八、第九、第十、第六支隊分別兼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軍分區。
9月,第一二○師離開冀中回師晉西北地區。9月至12月,第三縱隊部分部隊在新成立的整軍委員會領導下,採取“戰練結合”的方針進行整訓,使部隊軍政素質得到較大提高。整訓期間,還進行了冬季反“掃蕩”作戰。
1940年春,第三縱隊以5個團、回民支隊2個大隊及津南自衛軍組成南進支隊,以第六軍分區機關組成指揮部,由程子華率領開赴冀南參加討伐國民黨頑軍石友三部的作戰;呂正操率警備旅參加晉察冀軍區組編的南下支隊,挺進晉東南,進行反擊國民黨頑軍朱懷冰龐炳勛部的作戰;留在抗日根據地的部隊進行了春季反“掃蕩”作戰。7月,第三縱隊組建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第三團。8月至12月,第三縱隊參加了百團大戰。1940年11月至1941年9月,第三縱隊分三批進行政治整軍,加強黨的領導,純潔組織,克服軍閥殘餘和游擊習氣等不良作風。
1942年春,第三縱隊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實行精兵簡政,部隊縮編為12個主力團、13個地區隊及回民支隊;南進支隊指揮部和2個團轉隸於八路軍第二縱隊。此後,進行了反“掃蕩”作戰。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與廣大人民民眾一起,運用地道戰、地雷戰、村落防禦戰、麻雀戰、交通戰等靈活多樣的游擊戰術,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不過,第三縱隊也遭受嚴重損失,主力大部轉移到北嶽區,回民支隊等部轉移到冀魯豫軍區,並編入其建制。9月以後,留在冀中區的部隊和游擊隊開始進行恢復抗日根據地的作戰。
1943年2月,第三縱隊再次進行精簡整編,部隊編為6個主力團和11個地區隊(有的仍保留團的番號)。警備旅劃歸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建制,新編的6個主力團臨時分別編入晉察冀軍區第一、第三、第四、第十一軍分區。3月,部分地區隊返回冀中地區,進一步開展恢復根據地的鬥爭。至5月底,第三縱隊恢復和開闢了50多塊小的游擊區,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6月以後,第三縱隊發起青紗帳戰役。8月至9月,為準備應付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保衛黨中央,呂正操奉命率6個團赴晉西北地區,後編入晉綏軍區建制。8月24日,中共晉察冀分局與晉察冀軍區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撤銷第三縱隊暨冀中軍區番號,其機關於9月併入晉察冀軍區機關,軍分區由晉察冀軍區直接指揮,繼續堅持冀中平原的抗日游擊戰爭。
八路軍第四縱隊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先後在華北和華中組建過兩個第四縱隊:華北的第四縱隊由宋時輪鄧華領導,華中的第四縱隊由彭雪楓、黃克誠領導。
華北的八路軍第四縱隊
1938年5月,八路軍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開展冀東敵後游擊戰爭,創建以霧靈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以第一二○師雁北支隊和晉察冀軍區的1個支隊,於平西(今北京以西)齋堂、杜家莊地區合編為第四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李鐘奇任參謀長,伍晉南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十一、十二支隊和獨立營、騎兵大隊,共5000餘人。6月8日,笫四縱隊由平西出發,取道平北,向冀東挺進,沿途連克昌平、延慶永寧、四海等城鎮。隨後,第四縱隊留下第十二支隊第三十六大隊和騎兵大隊在平北堅持游擊戰爭,主力繼續東進,17日占領興隆,21日進抵薊縣以北的將軍關、靠山集、下營地區。  7月,第四縱隊主力配合中共冀熱邊特委發動和領導了冀東20餘縣及開灤煤礦共20餘萬人的武裝暴動,建立了約10萬人的抗日武裝,先後攻克了平谷、薊縣、遷安玉田樂亭盧龍等縣城,控制了冀東廣大地區,並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8月中旬,縱隊指揮機關一部和冀東暴動武裝主力於遵化縣鐵廠鎮會師。此時,日軍對冀東地區開始進行“討伐”。
為統一領導冀東的抗日游擊戰爭,第四縱隊和冀熱邊特委及暴動武裝的領導於8月下旬在鐵廠鎮召開會議,決定成立冀察熱寧軍區,由宋時輪、鄧華分任正、副司令員。會後,第四縱隊主力分別向都山和興隆山地區進軍,因受到日偽軍阻擊而分別退至灤河以西和白河以西地區。10月,第四縱隊和冀東人民抗日武裝,留少數部隊堅持冀東抗日游擊戰爭,大部轉移到平西整訓。在西移途中,由於日偽軍的圍追截擊,冀東人民抗日武裝遭受較大損失,一部返回冀東,一部隨第四縱隊撤至平西根據地。
1939年2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以第四縱隊為基礎,在平西地區成立冀熱察挺進軍,蕭克任司令員,並組成軍政委員會,統一指揮平西、平北和冀東的抗日游擊戰爭。第四縱隊番號即行撤銷。
華中的八路軍第四縱隊
1940年4月,八路軍第二縱隊根據中央軍委關於協同新四軍發展與鞏固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決定由縱隊政治委員黃克誠率第三四四旅和新編第二旅(欠1個團)共1.2萬餘人南下豫皖蘇邊區。5月,上述部隊在冀魯豫邊區匯合後,梯次南下,於6月中下旬進抵安徽省渦陽縣新興集地區。7月,與新四軍第六支隊(欠第四總隊)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直屬八路軍總部,彭雪楓任司令員,黃克誠任政治委員,張震任參謀長,蕭望東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二旅(由原八路軍第二縱隊新編第二旅改稱)、第四旅(由原八路軍第二縱隊第三四四旅改稱)、第五旅(由原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一、第二、第三團編成)、第六旅(由原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一、第三總隊編成),另設豫皖蘇邊區保全司令部,領導和指揮地方武裝。
7月下旬,第二旅和第四旅第七團在黃克誠的率領下開赴皖東北地區,後編入八路軍第五縱隊。8月中旬,根據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指示,第四縱隊重新進行整編,執行“向西防禦”的任務。整編後的第四縱隊司令員是彭雪楓,參謀長是張震,政治部主任是蕭望東,下轄第四、第五、第六旅及1個保全司令部,共8個主力團,連同地方部隊,縱隊特務團、直屬隊,抗大第四分校等,共1.7萬餘人。之後,第四縱隊協同當地黨組織,發動民眾,開展游擊戰爭,堅持並擴大了豫皖蘇邊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第四縱隊番號撤銷。
八路軍第五縱隊
1940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將進入隴海鐵路以南、津浦鐵路以東、淮河以北的皖東北地區的八路軍部隊和原在該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及地方武裝,統一整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歸中共中央中原局指揮。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韓振紀任參謀長,黃克誠兼任政治部主任(後吳法憲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由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第一大隊等改編的第一支隊(轄第一、第二、第三團),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二旅第五、第六團和第四旅第七團改編的第二支隊(轄第四、第五、第六團),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和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改編的第三支隊(轄第七、第八、第九團)和皖東北地方武裝組成的皖東北保全司令部,約2萬人。
八九月間,第五縱隊主力東渡運河,打退了日偽軍和國民黨頑軍的十多次進攻,初步開闢了淮海區抗日根據地。與此同時,留在皖東北地區的第五縱隊一部,就地堅持鬥爭,配合新四軍第五支隊和地方武裝,進行反“掃蕩”作戰,拔除日偽軍據點多處,抗日根據地發展到淮(安)寶(應)地區,並溝通了與皖東抗日根據地的聯繫。
10月初,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第五縱隊派兵由漣水以北渡鹽河南下,配合新四軍部隊進行黃橋戰役。從10月4日開始,第五縱隊南下先鋒第一支隊分多路開始南下,相繼突破國民黨頑軍的陣地,進至鹽(城)阜(寧)地區。10月10日,第五縱隊第一支隊一部與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部隊在東台以北的劉莊、白駒鎮一線會師,第五縱隊勝利完成了南援新四軍的任務。11月中旬,第五縱隊隸屬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至12月,第五縱隊開闢了包括皖東北、淮海和鹽阜地區約1000萬人口的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第五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五縱隊番號撤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