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唐裝

偽唐裝

偽唐裝是指現在社會上流行的對襟馬褂服飾,是滿裝旗裝的變體,它是海外華人依據滿清馬褂而改良出來的服裝,既不是滿人的民族服飾,也不是老百姓所認為的中國傳統服飾——唐人服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偽唐裝
偽唐裝來由,解讀偽唐裝,

偽唐裝來由

余鶯是APEC會議各國元首所穿唐裝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她說當初他們設計好服裝後,大家一起討論給這套服裝起名,最後決定把這種服裝命名為“唐裝”。這主要是因為國外都稱華人居住的地方為“唐人街”,那“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應該叫“唐裝”了。另外,國外的一些華人也有稱中式服裝為“唐裝”的說法,“所以唐裝的取名也頗有國際化的味道!”余鶯半開玩笑地說。她說,唐裝應當是中式服裝的通稱。
關於衣服,對於不久前的中國人來說,當“有沒有衣服穿”都成問題的時候,爭論“穿什麼衣服”就是奢談了。如今中國人不愁衣服穿了,於是穿什麼衣服的問題提了出來。中國人是戀舊的,我不知道這種戀舊是否與中國當年獨步天下幾千年的輝煌有關係,我只知道世界各國的華人聚居區都固執地叫作“唐人街”,而近幾年漸漸興起的舊時的長袍馬褂,則被稱為“唐裝”。這種“唐裝”在一個國際性的會議上由各國領導人帶頭穿出來之後,一夜之間風靡全國。
然而有專家說:“這不是唐裝,不能叫唐裝,是偽唐裝。”
現在說的唐裝,其實就是滿裝,旗裝的變體,真正的唐裝是唐人穿的衣服,而上至商周秦漢、下至隋唐宋明時漢人所穿過的民族服飾叫做漢服,真正的唐裝包括在漢服之內。唐裝和服韓服都由漢服演變而來,跟滿人渾不搭介的。偽唐裝雖然由馬褂演變而來,但也並不是滿人的民族服飾

解讀偽唐裝

元旦,美國中文各報刊圖文並茂報導沉寂近百年的北京暮鼓晨鐘迎元旦的新聞,在鼓樓上打鼓的是一群身著清朝大辮子服裝的演員。過了一個星期,可能是因為中國農曆新年年關逼近的緣故,紐約中文報刊的廣告也陸陸續續開始出現各式各樣身穿清朝大辮子服裝打鼓的廣告,華埠買服裝的店鋪也鱗次櫛比地亮出清朝大辮子服裝,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清朝服裝大熱賣季節。一時之間清朝大辮子服裝成了極具中華民族特色,別樹一幟的“東方時尚”。
其實,辮子本並非中華民族唯一和特有的特徵。中國封建社會的男女髮型隨著改朝換代不斷變化。一直到了清朝,男人們才拖著一條又長又大的辮子,並成了封建社會意識形態最高峰的一種象徵,也成了歐美國家嘲笑和戲弄中國人的特徵,說是“豬尾巴”。中國近代之所以有剪辮子的革命運動,主要是中國人對“清朝腐敗無能的痛恨”,同時渴望中國擺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列強分割的落後境況,早日迎來中華民族的自立自強。辛亥革命結束後,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中國人才最終擺脫了“辮子情結”,男人頭頂上的長辮子才真正絕跡。
正是由於中國近代屈辱史,使得歐美各國金髮碧眼的主流人物特別“青睞”清朝大辮子服裝。一般情況下,主流人物都“認定”中國傳統服裝就是清朝大辮子服裝。為了迎合主流人物的這一“情有獨鐘”的獨特口味,海內外不乏投“洋”所好的典型人物。部分幸運兒獲得主流社會“藝術”名流的垂青或讚賞,隨即擺出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光宗耀祖的姿態。此公終於為中國文化打入了主流社會。
自開放改革以來,海內外一些不學無術的人士,特別賣力吹捧清朝大辮子服裝,把清朝服裝吹噓成絕無獨有,碩果僅存的中國古代服裝,是唯一體現中華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甚至一窩蜂地附和洋人,有些海外華人還故意在某些特殊的場合,穿起清朝服裝這一“傳統民族服裝”公開亮相,以示對“主流人物”的友好和誠意。
於是乎,開放改革的開始,也是清朝大辮子服裝成為“東方時尚”捲土重來的時候。七十年代中美建交,在世界各國掀起了一股旋風式的中國熱,美國的歌手鮑勃·霍普(Bob Hope)也不甘後人到中國現場介紹,並透過衛星轉播他在神州大地表演的歌舞。就這樣,地道的美國歌曲,與中國“民族傳統特色”或“清朝大辮子”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因為美國導演和中國接待單位用心良苦的安排,巧妙地結合了一場天衣無縫的中西結合的“藝術”表演。鮑勃·霍普(Bob Hope)和一群中國身穿滿裝,拖著長辮子的中國舞蹈演員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載歌載舞,獲得世界藝術界一致好評。
[
從四十年代初直到現在,我們在電視台上看到的,無論是大型晚會還是廣告插播,無論在什麼場合,只要有體現我們中華民族英雄氣概的打大鼓的場面,畫面上打鼓的男子漢都絕無例外地一律是拖著一條一條長辮子,女士一律是穿著開叉開得不能再高的旗袍,總而言之,一副滿足洋人的清朝打扮。
本來清朝大辮子服裝跟最近流行的所謂東方時尚根本扯不上任何關係的,但由於西方“主流人物”固執怪僻的偏愛,和海內外一些善解人意的華人,為了打入主流社會,刻意營造與“主流人物”的嗜好產生“共鳴”的效果,使得清朝大辮子服裝理所當然、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今世上流行最為廣泛,最具有中華民族特色,歷久不衰的“東方時尚”。
眾所周知,由於歷史的局限性,歐美國家對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異常“專業”的研究始終只停留於表面化,對中國的了解也只處於一知半解的片面程度。他們對中國清朝大辮子服裝、中國古代女人小腳、中國的愚昧落後等已經成為歷史的現象感興趣,我們倒也未可厚非。但令人不可理喻,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些號稱向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宣傳人員,不惜犧牲中華民族尊嚴,到處“宣揚”起中國清朝大辮子服裝、中國女人小腳、中國的落後愚昧。以至於到目前為止,很多洋人還以為中國男人還拖著大辮子,女人還是纏腳。甚至有的洋客人到中餐館買外賣都有意無意地盯著女侍者的腳看,如果看到女侍者不是小腳,就會“恍然大悟”般想到某些方面的宣傳,中國女人如果不纏腳是因為家裡貧窮,或者是沒有文化的鄉下婦女。
中國的發展進步,日趨強大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但總是時時出現跟隨歐美國家的“指揮棒”轉動的人士。君不見,“鼓吹”中國人性醜陋的國內電影才能登上國際電影獎的“大雅之堂”,抨擊中國種種不是的文學著作才能被外國人稱之為“經典之作”。而這些挾洋自重的文藝製作者則成了中國藝術界聲名大噪的“新貴”。八十年代,由於某種因素西裝像一陣莫名其妙的龍捲風,一夜之間卷襲神州大地的大江南北,並在短短時間之內取代了中山裝。
具有五千年文化的中華民族的服裝並非只有清朝大辮子服裝最具特色。中國古代服裝來說,中國近五代,每一朝代的服裝都有其與眾不同的時代特色。就中國少數民族服裝來說,中國56兄弟民族,每一個民族的服裝都有其非常濃厚民族特色,各有千秋。清朝大辮子服裝雖說像某些人所鼓吹的那樣,很受外國主流人物喜愛和讚賞,但這只是所謂的主流人物一時興致和某些中國人崇洋媚外的心態造成的。中國服裝要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大力推廣56兄弟民族的民族服裝,56個民族服裝才是真正體現中華民族的“東方時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