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褂

馬褂

馬褂是服飾名 ,對襟、平袖端、盤扣、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分為大襟馬褂、對襟馬褂等。

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男性正裝“袍褂”的外褂則較長,長及膝蓋或更偏下,與短款的馬褂不同),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男女皆可穿。(女性馬褂在款式和裝飾上略有不同。)至民國時期又升格為禮服,統用黑色面料,織暗花紋,不作彩色織繡圖案。 舊時男子穿在長袍外面的對襟短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褂
  • 外文名:Mandarin jacket/mandarin jacket worn over a gown
  • 名稱:馬褂
  • 又名:對襟衫
  • 樣式:大襟馬褂、對襟馬褂等
  • 民族:滿族
  • 盛行朝代:清朝
  • 適用性別:男女皆可
詞語名稱,馬褂簡介,歷史記載,基本式樣,服飾講究,

詞語名稱

馬褂 mǎguà (Mandarin jacket) [mandarin jacket worn over a gown]
滿綽爾圖馬褂滿綽爾圖馬褂

馬褂簡介

馬褂原本是滿族騎馬時穿著的服飾,在長袍外面套馬褂,有“長袍馬褂”的美稱。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滿族騎射時穿著的一種褂子,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清朝瀋陽滿族詩人繆潤紱描述說:“捲袖長衫稱體裁,巧將時樣斗妝檯,誰知低護蓮船處,爭及羅裙一擊來。”可見當時滿族捲袖服飾極為時興。清初,穿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間滿族男子穿用馬褂的習俗已盛行,青年喜著馬褂以示武勇。以後,由於清帝提倡騎射,經常以馬褂賞賜臣下,竟成為一種“禮服”。皇帝賞給“黃馬褂”也成為極高的榮譽。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馬褂以御風寒。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客家又叫對襟衫,馬褂套在旗裝或稱滿式長衫的外面穿用,有些類似背心或外套,故穿著整齊又稱為“長衫馬褂”。
馬褂是有袖上衣,不同於無袖的馬甲。分大襟、對襟、琵琶襟三種。一般長度到肚臍,袖子到肘部。清朝初期只是滿族人穿用,由於滿清強制漢人剃髮易服,康熙雍正年間開始廣泛流行,分單、夾、、皮、等種類。
紫色綢繡百蝶紋鑲領袖邊女大襟棉馬褂紫色綢繡百蝶紋鑲領袖邊女大襟棉馬褂
在清朝,黃馬褂是皇帝特賜侍衛武士、有軍事功勞者和行圍打獵成績突出者的,代表皇室的恩典。所以其他人不得隨便穿用黃色的馬褂。
民國元年(1911),北洋政府頒布的《服制案》中將長袍馬褂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公布《服制條例》,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
中國的大部分相聲演員和其他曲藝演員在表演節目時仍會穿著長袍,民國成立後多改中山裝,現在多為襯衣西裝
1871年大清總理衙門的大臣清晰照1871年大清總理衙門的大臣清晰照
在台灣,參加正式傳統宗教祭典時,主祭、陪祭者多會穿著馬褂。近年來參加佛教式喪禮的家屬由傳統披麻戴孝改為穿著黑色馬褂。
胡先驌與胡適的長袍馬褂胡先驌與胡適的長袍馬褂

歷史記載

趙翼《陔餘叢考·馬褂缺襟袍戰裙》:“短褂,亦曰馬褂,馬上所服也。”
老殘遊記》第三回:“本日在大街上買了一匹繭綢,又買了一件大衣呢馬褂面子,拿回寓去,叫個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馬褂。”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 瑞豐 穿著最好的袍子與馬褂,很像來吃喜酒的樣子。”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七段:“畫上畫著個大胖孩子,穿著他父親大馬褂子和雲頭鞋。”
管樺《烙餅》:“他拉過一領葦席,蓋上麥種,站起身,一手提著風雨燈,一手把滑下肩頭的棉馬褂子往上提了提。”

基本式樣

馬褂分大襟馬褂、對襟馬褂、琵琶襟馬褂、翻毛皮馬褂等多種樣式。
大襟馬褂,平袖及肘,衣長及腰,四面開禊,衣襟開在右側,四周以異色為緣;
對襟馬褂,又稱得勝褂,衣長及腰,對襟,平袖及肘,四面開禊。乾隆年間,傅文忠領兵征全川穿此服,得勝而歸,人皆稱“得勝褂”;
琵琶襟馬褂,又稱缺襟馬褂,與其它馬褂不同的是右襟下端短缺,另補一塊,以紐扣聯之,狀似琵琶,而故名;
翻毛皮馬褂,是將皮毛翻露於外,清代達官貴人冬季罩在衫袍外,以炫其富貴。

服飾講究

清初,穿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康雍年間平民男子穿馬褂習俗已盛行,不分老少、貧富皆服之。青年喜著馬褂以示威勇,富貴人家穿著其炫耀自己的富有。皇帝經常以馬褂賞賜有功的臣下,賞其“黃馬褂”者,成為極高的政治殊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