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刀術

倭刀術

倭刀術即以倭刀為武器的刀法,所謂倭刀是以日本刀的弧形刀與中華劍的劍柄結合,使得同時能夠使用中日的刀法技巧的刀具。據傳,倭刀術的創始人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倭刀術
  • 解釋:以倭刀為武器的刀法
  • 創始人:戚繼光(傳說)
簡介,起源,歷史,刀術,

簡介

所謂倭刀,是指明末到清代使用的一種戰刀,該刀以日本刀的弧形刀身為刀身,中華劍的劍柄為刀柄。既能使出日本刀的招式,又能運用中華刀的技巧,這種刀以劈砍術見長,重視攻擊,可以雙手握刀,依靠身體的力量砍劈,也可使用手腕的技巧進行變化。
倭刀術

起源

據傳,倭刀術的創始人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嘉靖年間,一批來自日本的流浪武士匪徒,與明朝沿海地區的奸商土豪海盜等勢力相互勾結,襲擊沿海城鎮村莊,四處劫掠,人稱倭寇。戚繼光受命成為參將,組織武裝力量討伐倭寇,時浙江多被倭患,而舊軍素質不良。戚繼光招募農民和礦工,組成新軍。新軍組建時間短,而且成員大多為平民出身,沒有武術根底,戰鬥經驗和戰鬥技巧缺乏,而中原武功招式複雜,虛招花招過多,實戰意義不大。而且講究繁多,難學難練,見效緩慢,同時各派傳人觀念保守,不願廣為傳授。如何傳授士兵簡單有效,易學好練的功夫就成為新軍的當務之急。在與倭寇的戰鬥中,戚繼光發現倭寇使用的倭刀和刀法招式簡潔,出手狠辣,於是受到啟發,用一年時間收集日本刀法理念,結合中華武術優點,創造出了融合中日特色的武術:倭刀術。
倭刀刀身狹長,適合砍劈。倭刀術招式簡單明了,刀走直線,刀勢兇猛,基本以進攻為主,套路包含大量砍劈動作,刺擊動作極少,同時又融合了中華刀法“攻守兼備”的理念,適當增加了招架和迴旋的動作,揉合了日本刀的快速,鋒利以及中國大陸沉厚圓渾功夫。打鬥時主要憑力量,速度和反應,對技巧要求不高,招招攻敵要害,極具殺傷力。所以該刀法易於學習和傳授,適合軍隊這種大規模的人群練習和普及;同時該刀法實用價值高,在戰場上有重要的實戰意義。
隨著時間推移,世事變遷,倭刀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據推測原因如下:一、清代時期,清軍作戰以騎兵為主,倭刀更適合步戰,因而騎兵不使用倭刀。二、倭刀多由輕裝步兵使用,在對抗騎兵方面並無太大優勢,無法與配備長柄武器的重裝步兵相比。三、倭刀術可以對輕裝步兵造成有效殺傷,但倭刀刀身狹長,刀法以劈砍為主,對重裝步兵效果較差,刀具易損耗。綜上所述,倭刀及倭刀術主要對抗倭寇這種流竄型非正規武裝力量,且頗具優勢。但在由騎兵、重步兵、遠程兵種乃至攻城戰組成的正規戰場上,其作用有限。結合當時政治軍事局勢變化,倭刀術漸漸失去存在意義,加之其“夷邦外道”的身份,使倭刀術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

歷史

中國的刀劍技法隨著兵器製作技術傳入了日本。從現存日本正倉院藏的唐大刀就可以清楚看出,日本刀與中國具有很深的淵源。
經過日本武士長時間的發展,在鍛造技術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創造出以技法樸實嚴整、勁力充實流暢為主要特點的日本刀法。
到了明代中期,倭寇擾境時,日本刀法作為其主要戰鬥技術手段,開始在中國出現。
同時,中國的傳統武術到明朝,而且已有部分實用性向藝術性發展的趨勢,出現了許多表演性的花招。日本刀法出現後,這些花拳繡腿面臨著很大挑戰。
在經歷了一階段殘酷的血戰後,日本刀法引起了明軍將領、傳統武術家等各界人士的注意。當時文獻留下了很多關於日本刀法的真實記載,摘錄一些以供窺豹: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帶兵在第一線和倭寇搏殺的明軍名將戚繼光的兵書《紀效新書》在浙江首次刊行。書中稱到:“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躍光閃而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迸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身多兩斷。”寥寥幾筆已經把源於實戰的甘苦之言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武雙全聞名於世的明朝軍事家、詩人何良臣在軍事名著《陣紀》卷2《技用》中說到:“日本刀不過三兩下,往往人不能御,則用刀之巧可知。”
明朝茅元儀在其軍事百科性的重要兵書《武備志》中稱:“長刀,倭奴所制,甚利於步,古所未備。”
明末清初一代武學大師,《手臂錄》的作者吳殳所寫《雙刀歌》有一句:“島夷緣海作三窟,十萬官軍皆暴骨。”
明末清初一代武學大師,《少林棍法闡宗》的作者程宗猷(即程沖斗)在倭刀術教材《單刀法選》講到倭刀用法時稱:“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技每每常敗於刀。”
此外,一些文人詩歌作品,如唐順之日本刀歌》、湯顯祖《倭王刀子歌》等歌頌日本刀精良之作,在明朝也達到了頂峰。因不涉及技術程面,略去不摘。
近代歷史學家陳懋恆在考證作品《明代倭寇考略》中說:“手舞雙刀,刀長五尺余,手腕運動,開鋒甚長。其刀飛,通身如雪,無間可擊。”
由此可看出,在倭寇橫行時,中國傳統武術遇到了日本刀法的強大衝擊。
由於與唐宋以後中國流於花式的一般刀劍相比,日本刀法確有太多技術優勢。在[經歷了正面衝擊的慘痛教訓後,優秀武術家們開始不拘一格,學敵所長,彌補自短。
其中,戚繼光具有篳路藍縷之功。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繼光在台州之役的戰場上得到日本刀法的倭夷原本《隱流之目錄》,繼而“從而演之”,結合刀法自創演練法用以訓練士兵,史稱“辛酉刀法”。萬曆十五年,戚繼光重修《紀效新書》時刪除幾乎大量武術內容如拳法經典《拳經捷要》等,卻增收了日本刀譜及自創的演練法。
後浙江劉雲峰學到了日本刀法,得之真傳。安徽的少林武術宗師程宗猷見到劉雲峰,認為劉雲峰刀法與南北皆聞的刀法名師郭五相比,“勝於郭多矣。”遂向劉學習倭刀法,學成後寫成《單刀法選》。
另一位江蘇的軍旅武術家石電(即石敬岩,武學名家,擅長槍術、雙刀、倭刀等,征戰四十餘年,六七十歲時戰死沙場)也學得日本刀法。其傳人中比較著名的有在崇禎初年傳授的陸桴亭吳殳。吳殳將倭刀術寫成《單刀圖譜》,收入其武學名著《手臂錄》中。
除了以上幾位武術大家的結合,還有民間也間接從朝鮮和葡萄牙傳入了一些日本刀法。
晚明期間,日本刀法仍十分活躍。屈大均、溫睿臨等寫抗清事跡的文字多次出現使用倭刀的將領,王邦畿紀實性詩《日本刀歌》則是從清軍角度贊日本刀鋒利助清軍殺戮,稱:“殺人論功不及刀,寶刀爾亦空徒勞。風乾人耳一百斤,為君致謝日本人。”應該來說,南明殘餘力量和清軍用倭刀和倭刀術的數量應該還是不少。
清朝以後比較少見,原因不詳。估計清軍八旗主力尚騎兵,日本刀比較適合步兵。
清末,河北連鎮楊氏在東北向一遊方僧學得一神秘刀法——苗刀法,後傳於吳橋桑園鎮的謝晉汾和謝晉德兄弟二人,二兄弟一次在西街大運河碼頭見劉玉春大敗腳行數十人,深為敬服,故邀為上賓,遂將苗刀、左把槍等盡相傳劉玉春,劉玉春則將通臂二十四式傳於二兄弟。
時間到了民國,曹錕在保定練兵,聘劉玉春、任相榮等教授苗刀法,其武術營又被稱“苗刀營”。郭長生就是劉玉春的高徒。
民國十六年,經張之江倡導,馬英圖郭長生參考古譜,創編了“二趟苗刀”。
苗刀,是源於此刀刀身修長,似禾苗,故稱苗刀,並非指西南少數民族苗族的刀法。
很多學者包括苗刀的傳人認為這種神秘的苗刀法與戚繼光有著密切的淵源,且與程宗猷、吳殳等倭刀術也有不少貼近之處。很可能就是發展過的倭刀術。
這並不僅僅是推測,根據中國歷史檔案館保存的重要資料《苗刀考證》中,這樣寫道:“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迨明季戚繼光將軍,改鑄精絕,傳之於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擎旗,賴以刀法,威震華夏。程宗猷字沖斗者,編著成冊,流傳至今。”把苗刀和倭刀術的淵源講的十分清楚。
由於中國傳統武術仍多為口傳親授,師承缺乏記載,真相可能永遠也無法確切得知。但從技法特點看,苗刀技法的源頭可能傳自程宗猷,或直接傳自劉雲峰

刀術

《浪客劍心》中的倭刀術,在和月伸宏的漫畫《浪客劍心》中,劍心前妻雪代巴的弟弟雪代緣流落上海灘,找到了失傳已久的倭刀術,並針對劍心的飛天御劍流進行了改良,招式如下:
蹴擊刀勢:斬擊對手下盤同時,猛踢其刀,乘斬擊之勢,踢腳加上了體重,威力增強不少。
回刺刀勢:以刀柄檔格對手的劍招,借力轉身,乘勢猛刺對手,施展反擊。此招與龍捲閃相近。
掌破刀勢:揮刀劈向對手上盤同時,以另一掌再向刀身一推,加強攻擊威力,堪稱蹴擊刀勢的上盤攻擊法。
朝天刀勢:刀插地面,借刀柄為腳踏,手拿柄頭繫繩,縱身躍起,讓刀子一帶,直削自己頭上的敵人,屬對空迎擊技。
虎伏絕刀勢:倭刀術絕技,反手持刀放於身後,身子一沉,閃避對手攻擊後,借沉身之勢,揮刀往上一挑,直刺敵方。
戰嵐刀勢:沉下身子,全身猛力旋轉,軸心腳交換移動同時,揮刀橫掃,屬移動攻擊技。
疾空刀勢:跳躍和落下速度配合得天衣無縫,利用身體動作和刀子的反彈力,淩空疾跑,同時揮刀斬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