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俾斯麥: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俾斯麥: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俾斯麥——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在邁向成功的途中所發生的故事,“鐵血宰相”的煉成,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學習的榜樣,樹立更高的人生目標。

基本介紹

  • 書名:俾斯麥: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152頁
  • 開本:16
  • 作者:吳定初 黃萍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100876, 755310087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俾斯麥: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編輯推薦:每個名人的成功故事都給人無數的啟迪和動力,是那些正在規劃人生的良師益友。名人的故事是我們人生中的航標

作者簡介

吳定初(1951-),四川樂山人,四川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近30年來,在“教育學”領域先後主持部省級研究課題多項,在商務印書館等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在(USA)Social Science Research,Nova Science Publishers,(CHINA)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以及《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研究》等中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獎10餘次,並有多項成果被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哥侖比亞大學,丹麥VIA University College,以及台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校圖書館收藏。近年來曾赴德國、法國、奧地利、新加坡等國進行學術考察與交流。
吳定初教授始終關注基礎教育特別是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尤其注重青少年基本素質的提升,同時主張強化國際文化和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強調培養“既有中國靈魂又有世界眼光”的新型教師和學生,並多次為丹麥、挪威、捷克、馬來西亞等國同行宣傳中國文化和教育。
黃萍,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澳洲拉籌伯大學雙碩士,長期從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實踐推廣和專題研究工作,關注青少年素質尤其是眼界胸襟的培養,在培養 “走出去”人才方面,做出了較大貢獻

圖書目錄

怪戾而放縱的青少年時代
德意志呼喚英雄
出身貴族家庭
痛苦而叛逆的少年
聲名狼藉的大學時代
強烈的功名心
出任夏伯爾書記員
母親之死
從田園到政界
管理農莊與讀書生活
遊歷歐洲
對田園生活的倦怠
堅定果敢獲得愛情
擔任柏林州議員
柏林革命的爆發
擔任法蘭克福大使
出任駐俄大使
與拿破崙三世的會面
領導德意志統一大業
“鐵血宰相”登台
與王室微妙的關係
普魯士最不受歡迎的人
與拉薩爾一見如故
普丹戰爭
爭取拿破崙三世支持
普奧戰爭
簽訂布拉格契約
北德邦聯成立
普法戰爭
色當戰役的獲勝
拿破崙三世投降
遭到法國國民的攻擊
爭取德意志統一
實現德意志帝國的強大
德意志帝國成立
被威廉一世封為“公爵”
圓滑的外交策略
柏林會議
改善與天主教的關係
穩定國內的政績
威廉一世崩逝
高齡政治家
威廉二世繼位
向議會和國王提交辭呈
巨星隕落
俾斯麥年表

序言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生於1815年,卒於1898年。他曾擔任德國首相和外交大臣,對德國“從上至下”的統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德國形成了深刻影響。他是德國有名的“鐵血宰相”。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出生於普魯士興奧森一家容克大貴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親的莊園裡度過的。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二十七次決鬥。1835年於柏林大學畢業後,俾斯麥回到老家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強壯的體格、粗野的個性、對待農民的殘忍、追求目標的毅力和不擇手段的態度,構成俾斯麥鮮明的性格特點。
1848年,德國柏林爆發革命,俾斯麥在自己的領地上組織起軍隊,準備武力鎮壓革命。1851年~1858年,他擔任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大使,1861年改任駐法大使,1862年出任普魯土首相兼外交大臣。
同年9月,在普魯士議會的首次演說中,他大聲宣稱:“德國所注意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權力……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俾斯麥的“鐵和血”,是他統一德國的綱領和信條,他的“鐵血宰相”的別稱也由此而得名。俾斯麥正是憑藉這種暴力,大膽而又狡猾地利用國際糾紛和有利時機,決定性地使德國通過“自上而下”的道路統一起來。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對丹麥的戰爭。把屬於丹麥的什勒斯維希一荷爾施泰因兩公國(居民多數為德意志人)併入德國。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對奧地利的普奧戰爭。1866年7月3日在薩多瓦戰役中,普魯士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根據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普魯士兼併了荷爾施泰因以及戰爭中站在奧方的幾個德意志聯邦諸侯國,統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魯士領導下的北德意志邦聯。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戰爭。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麥的挑釁下,法國向德國宣戰。拿破崙三世吹噓說,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魯士,而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堅決反對分裂的德意志民族。1870年9月2日,德軍在色當戰役取得對法國的決定性勝利,生俘了拿破崙三世。至此,統一南德的障礙已除,德國的民族解放戰爭的任務已經完成。俾斯麥驅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宣告了德國的統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也同時出任德意志帝國的宰相。
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執行為大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階級利益服務的政策,推動了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他的“鐵和血”卻沒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參與鎮壓了巴黎公社武裝起義。在國內,他加緊鎮壓德國工人運動;對外組織軍事集團,極力鞏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同時,在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掠奪殖民地,同英國爭奪世界霸權。
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在很多問題與俾斯麥上出現分歧,在以後的殘酷權力鬥爭中俾斯麥漸漸感到心灰意冷。1890年,七十五歲高齡的俾斯麥向威廉二世提出辭呈,正式下野。
1898年,八十三歲的奧托·馮·俾斯麥在故鄉的莊園中逝世。閒居期間完成了回憶錄《思考與回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