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麥斯

俾麥斯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國第一任宰相(總理),人稱“鐵血宰相”(德文:Eiserner Kanzler)、“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俾斯麥
  • 外文名:Otto von Bismarck
  • 出生日期:1815年4月1日
  • 逝世日期:1898年7月30日
人物生平
容克地主出身的俾斯麥精心策劃了三次戰爭:1864年對丹麥的戰爭,1866年對奧地利的戰爭以及1870-1871年對法國的戰爭。每一場戰爭的處理結果都為發動下一次戰爭做好準備,環環相扣,步步為營。同時為了使戰爭順利進行,俾斯麥展開了一系列外交攻勢。其中有兩點是起了關鍵作用:
首先俾斯麥堅持始終與俄國保持友好關係,甚至不惜與普魯士統治集團決裂。如此固執的堅持己見,俾斯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從地緣角度看,對西北方的丹麥、東南方的奧地利和西邊的法國作戰,普魯士需要穩定的後方。俄國作為東方邊境上的唯一大國,與之交好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從國家關係看,普魯士與俄國並沒有大的直接的利益衝突,這就為兩國友好提供了基礎;從國際環境看,與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在所難免,英國奉行“光榮孤立” 政策,同時希望普魯士強大以抗衡法俄,基本上對德意志統一保持中立態度。剩下的唯一大國俄國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事實證明,俾斯麥的決策是正確的,俄國的中立態度使普魯士在統一戰爭中暢通無阻。
俾麥斯
其次是俾斯麥堅決地抵制了普皇和軍隊將領進攻維也納的要求。在俾斯麥看來,對維也納的占領只能給“普魯士的將士帶來愉快地回憶”,而這對奧地利自尊心的傷害卻會“給對方留下無法和解的情緒”,當時的國際形勢也促使俾斯麥做出這種決定。拿破崙三世態度的改變,使法國對戰爭的干預變得不可預測,維也納的淪陷必然會加強其干涉的決心。即使允諾對拿破崙皇帝的中立給予他所企望的補償以阻止,那么在將來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很可能要面對法奧的聯合進攻。這種有損普魯士政治利益的事情是俾斯麥堅決不能容許的。而俄國一旦從中窺見普魯士力量的發展前景,也將加強防備戒心,甚至有可能是直接的武裝干涉。如果這樣,普魯士無疑將陷入困境。
俾斯麥的國家利益至上思想使他在因一直勝利進軍而興奮不已的統治集團內部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做出更富遠見的決定,為後來統一戰爭的順利進行做好了鋪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