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大聖寺塔廣場

信豐大聖寺塔廣場

信豐的大聖寺塔,位於信豐縣城北孝義坊,建造北宋治北元年。磚木結構,六面九層十八級,三面假門,三面真門,塔內有藻井繪畫,穿壁繞平座迴廊可登頂端。挺拔秀麗,雄偉壯觀,高66.45米,屬江南北宋最高塔。因塔上發現木雕像銘文“大聖寺”而得名,相傳大聖寺塔建於三國赤烏年(公元238年)。《贛州府志》稱:寶塔寺在縣城北教坊,中為大雄寶殿,殿內寶塔為吳大帝赤烏年號建。唐貞觀年(公元627年)重修,晚唐時期被毀,宋治平六年(公元1064年)縣民在原址上重建寶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信豐大聖塔廣場
  • 地理位置:江西省信豐縣
  • 開放時間:早:5:00-晚12:00
  • 景點級別:國家保護級建築
規模,傳說,

規模

大聖寺塔,位於信豐縣城內。建於北宋時期,為平面六角形九級樓閣式磚塔,原殘高51.78米,80年代重修後高66.45米,為江南現存最高北宋古塔。大聖寺塔為九級六面樓閣式磚塔,穿壁平座,塔內樓共17層,有明暗層之分。每級設有平座、檐、廊、欄桿、磚疊澀出檐,檐下為磚砌額坊,各層辟有真假門各3。塔身各角為八稜柱。塔內有藻井並繪有彩繪,塔頂為坊,塔剎由覆盆、相輪、寶珠等組成。塔座占地90平方米,1953年和1954年國家文物局曾2次來縣考察,第一次取下木雕像一尊,銅錢數枚,一為“開元”一為“大觀”。第二次發現木雕像一尊,像上有銘文,雲“朱葉氏及妻來大聖寺,在塔上供養,乙丑年十一月X日題”,字跡蒼勁,似宋人手跡。
信豐大聖寺塔廣場信豐大聖寺塔廣場

傳說

傳說此塔為神人一夜建造,只因被一個好事之徒發現,晨曦未現時學雞啼鳴,神人來不及蓋塔頂就匆匆而去。於是,空留下這座沒有塔頂的寶塔。兒時記憶中的塔峰,卻生長著一株鬱鬱蔥蔥,冠蓋如雲的綠樹,鳥雀在樹中飛翔,白雲在樹頂飄動。
又相傳此塔為“三國時期”吳大帝赤烏年造,昔日塔前有寺廟,初名延福,後改祝聖,雄偉壯觀,香火鼎盛。也許是毀於戰亂,也許是塌於水火,寺廟蕩然無存,片瓦不留,和尚們早已做了鳥獸散。
後來,維修專家登塔考古。不但發現了銘文佛像,還發現了許多叮噹作響的銅錢。手跡與銅錢經鑑定屬於宋朝年間,始建年月無考一說則可休矣。維修後的塔身仍為青磚砌就,黃泥溝縫,表厚中空,並層層置有玉觀音,佛光普照,保留了古塔的風貌。千百年空置的塔頂,已用生鐵鑄成半圓形護拱覆蓋,平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大聖寺塔,一個多么芬芳聖潔的誘人之塔。或許是因了這“江南第一塔”的雄風,或許是因了這“通省無與倫比”的讚譽,絡繹不絕的登塔者來到“聖塔廣場”,凝視著“塔傳唐宋神韻鑄千秋人信,江頌今朝英豪潤萬載物豐”的狂草對聯,走過玉白石築就的金水拱橋,只見繁花似錦,毓秀鐘靈,宛如人間仙境,讓人留戀忘返。 凌空矗立的古塔蔚為壯觀,引得遊人翹首仰視,能不發登塔之遊興嗎?然而,諸位必須內外隔層攀緣,方可登臨這九級六面十八層的塔頂。那時,任涼風佛面,衣袂鼓揚,極目遠眺,風光旖旎,能不發思古之幽情,為之心曠神怡其樂融融嗎? 人生如登塔,一步一個腳印;會當凌絕頂,一呼一喊豪邁。穿過世紀寶塔,我情不自禁地綻開了美麗的笑容。這時,一群白鴿振翅在藍天白雲下向我飛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