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依蘭鎮)

依蘭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依蘭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延吉市依蘭鎮位於延吉市北部,東接圖們市長安鎮,西連龍井市八道鎮,北靠汪清縣百草溝鎮,地處延吉盆地,布爾哈通河兩岸地勢南低北高,中間低而平坦,南、北、東三面有小丘環繞,西面開闊,成馬蹄形小平原,依蘭河自西向東流經其間。全鎮最低海拔170米,最高點帽兒山位於鎮西南方,海拔高度517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依蘭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
  • 地理位置:位於延吉市北部
  • 車牌代碼:吉H
  • 海拔:517米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行政區劃,特色經濟,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鎮名源於依蘭溝,“依蘭”系滿語三岔之意,該鎮是滿族的故鄉之一。此處清初列為禁山圍場,光緒初年開發,屬南崗招墾局志仁社管轄。1913年為延吉縣誌仁鄉依蘭溝屯。1956年屬延吉縣春興鄉,延吉市興安鄉、煙集鄉。1958年屬延吉縣依蘭公社、煙集公社(同年10月劃入延吉市),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5月,將興安公社分為興安公社、煙集公社。1964年7月,將依蘭、煙集2個公社劃歸延吉縣管轄。1982年12月,煙集公社劃歸延吉市管轄。1983年為龍井縣依蘭鄉,延吉市興安鄉、煙集鄉。1988年4月,將龍井縣依蘭鄉劃入延吉市。1992年,撤銷依蘭鄉,設立依蘭鎮。1997年,依蘭鎮面積357平方千米,人口0.5萬,鎮政府駐九龍,轄新光、春興、春光、西興、明興、九龍、柳菜、明朗、合水、古城、蓮花11個行政村;興安鄉面積31.7平方千米,人口2.1萬,鄉政府駐北大,轄大成、實現、北大、興安、平安、東興、清榮7個行政村;煙集鄉面積199.5平方千米,人口1萬,鄉政府駐興農,轄石人、新岩、興農、煙河、錦程、向陽、台岩、龍淵、南溪等10個行政村。2000年12月,撤銷興安鄉、煙集鄉,併入依蘭鎮,鎮政府駐原煙集鄉。2006年,將依蘭鎮興安村的第4、6、8村民小組、東興村的第1村民小組劃歸北山街道管轄;將依蘭鎮興安村的第2、5、7村民小組劃歸新興街道管轄。
依蘭鎮依蘭鎮

自然資源

依蘭鎮境內大部分為山區,森林、土特產資源十分豐富,境記憶體有延吉市唯一的原始紅松林。盛產蘋果梨、菸葉、蘇子葉、木耳、蘑菇等土特產品和多種山野菜。北部山區還有儲量較大的沸石礦產。草原資源較為豐富,全鎮共有優質草場7600公頃,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秀美的自然風光。每年都吸引著大批遊人。

行政區劃

利民村[Limin Cun] 面積52.4平方千米,人口 1878人。村駐地利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村。解放後屬延吉縣煙集區。1958年成立利民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4年改為利民大隊,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2年劃歸延吉市煙集公社。1984年改為利民村。2002年與新岩村、石人村合併為利民村。
龍淵村[Longyuan Cun] 面積9.75平方千米,人口1220人。由駐地龍淵而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村。解放後屬延吉縣煙集區。1958年成立龍淵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改為龍淵大隊。1964年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4年改為龍淵村。
九龍村[Jiulong Cun] 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1471人。光緒初年建屯,九龍坪屯落後面有九個向前伸出的山頭,象九條龍伸出的龍頭。由此得名九龍坪。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先後屬尚仁社、志仁鄉、葦蘭村、春興村、解放後,1945年11月屬於春興區,1956年為依蘭鄉九龍村。1958年為依蘭人民公社九龍管理區。1961年改為九龍大隊。1983年10月改為九龍村。2002年與明興村、柳菜村合併為九龍村。
春興村[Chunxing Cun] 面積45.9平方千米,人口1329人。駐地西興屯。以原所轄春興村得名。解放前先後屬志仁社、志仁鄉、葦蘭村。解放後,1945年11月為春光區春興村。1956年為春興鄉春興村。1958年為依蘭人民公社春興管理區。1961年改為大隊。1983年10月改為春興村。2002年村屯撤併同春光村、西興村、新光村合併為春光村。
古城村[Gucheng Cun] 面積17.3平方千米,人口920人。駐地古城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先後屬志仁鄉、志仁社、葦蘭村。解放後1945年11月屬春興區。1956年為依蘭鄉古城村。1958年為依蘭鄉人民公社古城管理區。1961年改為古城大隊。1983年改為古城村。
依蘭鎮依蘭鎮
台岩村[Tai yan Cun] 面積64.8平方千米,人口1749人。因村境內山上多岩石,岩石上面比較平坦,遠看象個台子,台岩村由此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村。解放後屬延吉縣煙集區。1958年成立台岩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改為台岩大隊。1964年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2年又劃歸延吉市煙集公社。1984年改為台岩村。
北大村[Beida Cun] 面積4.51平方千米,人口 1162人。駐地北大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歸延吉縣公署所轄。解放後,先後歸延吉縣,延吉市興安廂,興安鄉所轄。此地在日本侵占時偽日軍駐地,稱之為“北大營”。解放後建村。1958年稱北大大隊。1984年改為北大村。
興安村[Xing an Cun] 面積5.08平方千米,人口2665人。建於1940年叫棲鶴屯,是因村東地形象降落的仙鶴而言。1958年人民公社時,為公社駐地,又是大隊駐地,因改成興安村。興安之含義是興旺、安寧、吉祥之意。解放前歸延吉縣公署所轄。解放後,先後歸延吉縣,延吉市興安鄉所轄。1958年建興安大隊。1984年改為興安村。
東興村[Dongxing Cun] 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1524人。駐地東興村。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公署煙集鄉。解放後先後屬延吉縣延吉市興安村、鄉所轄。1958年建立東興大隊。1984年改為東興村。2002年與清茶村、東興農場合併為東興村。
平安村[Ping an Cun] 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 1877人。駐地平安屯,因駐地而得名。清初此地為禁山圍場,光緒初期開發。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解放後,屬延吉縣延吉區。1958年成立平安管理區,並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61年改為平安大隊,1964年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2年劃歸延吉市興安公社。1984年改為平安村。
大成村[Dacheng Cun] 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 2154人。因駐地大成村而得名。建於1921年,原稱張文煥之地,其含義為大大形成之意。解放前屬延吉縣公署煙集鄉、村所轄,解放後屬大成村、興安鄉所轄。1958年公社化時,因駐地名稱而建大成大隊。1984年改為大成村。
依蘭鎮依蘭鎮
興農村[Xing nong Cun] 面積69.3平方千米,人口3226人。村駐地興農屯,因駐地而得名。解放前屬延吉縣煙集村興隆屯。解放後屬延吉縣煙集鄉。1955年成立興農初級社。1958年劃為延吉市興安公社,稱興農管理區。1961年改為興農大隊,1964年劃歸延吉縣煙集公社。1982年劃歸延吉市煙集公社。1984年改為興農村。2002年與南溪村、煙河村合併為興農村。

特色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依蘭鎮充分利用鎮域優勢,大力發展農業,振興工業,扶持第三產業,現已形成具有城郊特色的經濟格局。在農業生產上,對種植業進行結構最佳化調整,穩定糧食生產面積的基礎上,制定確立了特色主導產業,積極培育“一鄉一企”、“一村子一品”農業主線。啟動種子繁育建設基地,現已形成種植業、經濟作物、特色作物三分天下的種植業格局。在蔬菜生產上,以棚室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推行“綠色革命”,採取夏菜冬種、山菜家種、南菜北種、洋菜中種的方法,實現了品種多元化,初步形成了無污染等系列化生產體系,現有棚室面積72.8萬平方米,能充分滿足縣內市場的供給,並有部分外銷周邊市縣。畜牧業生產全面普及科學飼養和良種繁育技術,加大養殖規模,使畜牧業成為我鎮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全鎮現有千頭養豬場3個,萬頭養豬場1個,黃牛、家禽生產也都具有一定規模。
在鄉鎮企業,依蘭鎮現有“四通建築安裝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鎮村企業十戶,主要從事建築、房地產、裝璜、蔬菜脫水、果汁飲料等產業。四通公司現已組建了集團公司,下設3個分公司,總資產達到7,200萬元,業務遍及省內及沿海一些省份,累計為鎮域經濟納稅達到8,000萬元,四通建築安裝有限公司等鄉企成為鎮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鎮內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餐飲、服裝、運輸業都以得到了長足發展。

旅遊資源

旅遊業近年發展迅速,尼姑庵財神廟、五國頭城都已成為省內知名的旅遊景點。
依蘭五國城是遼代越里吉國遺址,是依蘭鎮最早的城垣。金代沿用,後經東夏政權擴建,其城牆北抵松花江邊,南至今門外體育場一帶。出土文物有金代磚瓦、石礎石臼,宋代銅幣。多用缸、罐、鐵匱等器物盛裝。該城工商繁榮,初為女真貴族、富豪所居。元朝置軍政機構萬戶府。
依蘭鎮依蘭鎮
依蘭鎮址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已“設土城有官守”。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築三姓城,呈方形,每邊長1.5華里,城門四座:西門稱迎恩門,北門為雁旭門,南、東二門名稱無據待考。雍政十年(1732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曾整修,城牆高約5米,寬約4米,外圍護城河,城周遍植榆樹,光緒二十年(1900年)俄國炮火擊毀城牆數處,余漸禿平,宣統二年(1909年)經道台王瑚重修。
清代中葉,三姓城為三江流域中下游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稱為“邊外”七大重鎮之一。中華民國時代,依蘭成為哈爾濱市以下最大貿易口岸,是糧食、木材、毛皮、山產品的集散地。民國4年(1915年)於北門外開商埠,占地3.9萬方丈,民國10年再興商埠,擴充用地,東止倭肯河,西至牡丹江,北抵松花江邊,總面積增至9.6萬方丈。設國小、公園各一處,戲樓、茶園各一座,開設飯店、旅店、商店多處。居民達2100餘人。並設外事外商駐在機構,有外僑若干人。偽滿時期城垣未變。建國後,舊城牆逐步拆建墊平,城遺不復存在。
歷史上著名的五國頭城,位於松花江右岸,依蘭縣城北門外。西瀕牡丹江,東臨倭肯河,以倭肯哈達山(俗稱東山)和拉哈阜山(俗稱西山)為東西屏障,地勢非常險要。五國頭城遺址遼代始建,為五國部之越里吉城,因其位於五國部之最西部,被稱為五國頭城。金建國後沿用此城,設胡里改路治所。1127年金滅北宋後,將宋朝徽、欽二宗及皇親國戚470餘人押解北歸,途經燕山府古北口中京韓州上京等地,於1130年7月抵五國頭城。此後一直被囚禁於此。徽宗死於1135年,欽宗死於1156年。由於近千年的滄桑變化,五國頭城現已面貌皆非。僅保存一部分城牆和護城河遺蹟。從其輪廓看,該城方向不正,呈長方形。據依蘭縣文物管理所1980年實測,長850、寬450、周長2600米。現存城垣較完整的段落高4米,底寬8米,頂寬1.5米。從殘存牆垣看,沒有馬面遺蹟。因毀掉段落過多,城門有幾處、是否帶瓮城無法確定。城內已闢為耕田。
依蘭鎮的特色產品依蘭鎮的特色產品
據史料記載,遼滅渤海後,生女真人在松花江沿岸直至烏蘇里江口,建立了五個部落聯盟,史稱“五國部”。現依蘭鎮“五國頭城”遺址是當時“五國部”中“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篤、奧里米越里吉”的越里吉部。依蘭是五國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為五國部會盟之城,因此稱為五國頭城。其實還有:桃溫萬戶府古城,莽吉塔站古城,依蘭古城與瓦里霍吞古城.所謂五國盛地。遼金時期佳木斯地區被稱做五國部,存在著五國城。依蘭的叫頭城,徽欽二帝“坐井觀天”就在頭城,第二、三、四城都在佳木斯境內。關於第五城,一些專家學者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在俄羅斯境內,也有的說在佳木斯。五國部當時是東北比較強大的部落。樺川境內的瓦里霍吞古城就是五國城之一,其城池建設不亞於阿城的金上京。現在遺存的古城牆有一丈多高。城池近臨松花江,站在城牆上就能感覺到,當時這裡一定是交通要道,特別是其水路交通非常便利。遼史、金史都有很多記載,居住在瓦里霍吞古城的女真人與中原有著密切交往,中原的鹽、糧食都是通過松花江運到這裡來的,這裡的皮毛等產品又通過船運到中原。其實,五國部的頭城與二城、三城、四城都是緊緊相連的,二城就在湯原,三城就在樺川,這應該是事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