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蘭鎮(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依蘭鎮)

依蘭鎮(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依蘭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依蘭鎮隸屬依蘭縣管轄。位於縣境西部,瀕臨松花江南岸的牡丹江口與倭肯河口,城區北、西、東三面環水,東、西兩面的倭肯哈達山(俗稱東山)和拉哈福山(俗稱西山)形成自然屏障,素有“東北重鎮,遐邇通衢”之稱。

依蘭鎮總面積81平方公里。縣屬工商企業集中於鎮內。鎮辦工業有機電廠、塗料廠、紙箱廠、豆漿晶廠、編織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4450萬元。鎮郊有耕地4.17萬畝,近郊以種植蔬菜為主;遠郊以種糧豆為主,兼種蔬菜。全鎮共轄7個街道和朝陽、鎮東、同大、五國城、福興、吉興、馬大、興勝、保平、沿江等10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3萬人;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6%。鎮政府駐於鎮內。

城北“五國城遺址”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於1982年6月設碑存志。鎮郊牡丹江西馬大屯,為元代“斡朵憐軍民萬戶府”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依蘭鎮
  • 別名:三姓城
  • 行政區類別: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電話區號:0451
  • 郵政區碼:154899
  • 地理位置:黑龍江東部
  • 面積:81平方公里
  • 火車站:依蘭站
  • 車牌代碼:黑L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依蘭鎮,原名“三姓城”。三姓城是一座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的歷史古城。遼為女真五國部之越里吉國故城,設於今依蘭鎮城區北門外,史稱五國頭城(亦稱五國城)。金代設定胡里改路,初置萬戶,後改設節度使,治所設於五國城舊址。北宋徽、欽二帝被金俘至上京會寧府,後由韓州徙五國城監禁,俗傳“坐井觀天”,先後死於五國城。元代於胡里改路舊址設定胡里改萬戶府,並於今依蘭鎮西郊馬大屯設定斡朵憐萬戶府。明代為忽兒海衛治所。清初,1665年(清康熙四年),已“設土城有官守”。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始派協領駐守三姓。1731年12月(清雍正九年十一月),添設三姓副都統駐守後,1733年(清雍正
十一年)於舊城南側,修築三姓城。城呈方形,每邊長1.5華里,東、西、南、北分設四門。到清代中葉,三姓城成為三江中下游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被稱為邊外七大重鎮之一。
清末,1906年2月(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添設民官,三姓城遂為依蘭府城。1909年(清宣統元年),裁撤三姓副都統,設定吉林省東北路道,道署駐三姓城。中華民國成立後 ,1913年3月,府、廳、州一律改縣,遂由府城改為縣城,劃為一區。1914年6月,東北路道改為依蘭道,道、縣公署同駐三姓城。依蘭縣公署於1915年在縣城北門外開闢商埠地,1921年再興商埠,擴充用地。三姓城是哈爾濱以下最大貿易口岸,是糧食、木材、毛皮、山產品的集散地。東北淪陷後,初稱三姓保,1938年改為依蘭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6年為依蘭縣城區,後改為第一區。1955年5月,改為依蘭鎮。1958年10月,將馬大鄉並人改稱依蘭鎮公社。1980年復改稱依蘭鎮。

行政區劃

依蘭鎮轄7個街道和朝陽、鎮東、同大、五國城、福興、吉興、馬大、興勝、保平、沿江等10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6.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03萬人;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6%。鎮政府駐於鎮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