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2年計畫草案的報告

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檔案(四)
佛山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執行情況與2012年計畫草案的報告
——2012年1月9日在佛山市第十四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周文
各位代表:
我受佛山市人民政府委託,向大會報告我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2年計畫草案,請予審議。
一、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團結一心,認真貫徹中央和省的各項政策措施,積極應對複雜環境下的各種挑戰,深入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珠三角規劃綱要》)與《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抓調整促提升,抓轉型謀發展,全市經濟運行平穩,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環境保護取得實效,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民生事業加快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提出的目標任務。
年初向人大報告的13項預期指標中,預計有10項能完成或超額完成,具體包括:
——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6600億元,同比增長12.1%,較年初預期目標12%高0.1個百分點;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增長18%,較年初預期目標10%高8個百分點;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16.1%,較年初預期目標16%高0.1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18%,與年初預期目標18%持平;
——進出口總值預計增長16.1%,較年初預期目標10%高6.1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7%,較年初預期目標10%高2.7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增長13%,較年初預期目標10.5%高2.5個百分點;
——單位GDP能耗下降幅度預計可超額完成省下達下降4.01%的目標任務;
——城鎮登記失業率預計為1.98%,控制在4%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預計為5.46‰,控制在6.25‰以內;
有1項指標——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指標,因2011年省不對各市下達具體指標,該指標不用統計完成情況。
有2項指標預計完成情況不夠理想:
——人均生產總值預計增長9.2%,較年初預期目標11%低1.8個百分點。主要受第六次人口普查影響,2011年我市常住人口增長較快。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水平預計完成值為5.6%,超出年初控制在4%左右的預期目標。主要原因:受近年國內外經濟刺激政策導致貨幣流通過剩等原因影響,國際主要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國內價格走勢不斷上揚,我市物價水平也隨之處於高位。
2011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面對一年來國內外複雜的經濟環境,我市繼續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認真落實擴內需等政策措施,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一是經濟總量持續擴張。初步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600億元,增長12.1%,領先全省10%的預計增速2.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占GDP比重之比為1.8:63.6:34.6。二是工業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7058億元,增長18%;完成增加值3880億元,增長14.8%。是投資穩步增長。預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33.86億元,增長16.1%。契約利用外資30.66億美元,增長40%;實際利用外資21.45億美元,增長9%。四是消費有力拉動經濟成長。預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30.6億元,增長18%,有力拉動了經濟成長。五是對外貿易持續增長。預計全市完成進出口總值600億美元,增長16.1%。其中出口383.6億美元,增長16.1%;進口216.4億美元,增長16.2%。六是財政金融穩健運行。預計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1.45億元,增長18%。一般預算支出365.44億元,增長0.58%。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為8964.75、5440.49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7.6%、14.6%,存貸比為60.69%。
(二)產業結構升級成效顯著
我市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取得實效,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一是製造業不斷最佳化發展。大力落實“雙轉移”戰略,陶瓷、紡織等優勢傳統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先進制造業發展較快,全年先進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保持20%左右的增速。光電、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在省認定的17個省市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中,有5個基地落戶佛山。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正式開園,吸引了台灣奇力光電、國星光電等50多家半導體照明企業進駐。一汽-大眾,陸地方舟等項目進展加快,目前已進入廠房建設階段。二是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廣東金融高新區已成功吸引香港新鴻基金融集團、IBM等67個項目入駐,總投資額達220億元。廣東工業設計城舊廠區改造全面完成,58家工業設計創意機構入駐,吸引設計人員500多人。現代流通業招商引資有新突破,大連萬達城市綜合體、王府井百貨、佛山新城超五星級酒店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進駐。三是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成效。全市20個現代農業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各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基本完成。現代農業載體加快發展,全市目前有現代農業園區17個,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8家(新增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3家(新增23家)。品牌農業發展有新突破,南海區九江鎮成功申報“中國淡水魚苗之鄉”。四是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與北京中關村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共同建設中關村佛山產業科技研發基地、產學研基地、創新基地等,進行全方位合作。與中科院簽訂了《深化院市合作加強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建設協定書》,合作項目達450多項,帶動產值近91億元。專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已建成1個育成中心、7個專業中心、19個創新平台,範圍涵蓋資源、環保、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
(三)城鄉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我市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帶動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建設不斷完善。一是“強中心”戰略全面提速。自“強中心”戰略實施以來,佛山新城開發建設明顯提速,共投入建設資金2.21億元,商務中心、智慧信息大廈、公共文化綜合體、交通樞紐中心、汾江路南延線等一批重點項目推進順利。二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與廣東電網公司簽訂“十二五”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將在我市投資168億元用於電網建設,新建變電站50座。加快推進途經我市的10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其中佛開擴建、廣三擴建已分別完成總工程量的67.8%、58.8%。重點推進各組團間的路網銜接,禪西大道一期主線、金沙大橋擴建等14個市重點路橋項目建成通車,其餘29個在建項目也正按計畫推進。三是城市建設和管理取得新進展。全市共投入“三舊”改造資金158億元,新增改造項目103個,新增竣工項目14個。啟動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創文”工作順利通過省檢,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四是城鄉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新名鎮名村試點工作有序推進,落實了首批2個名鎮、7個名村、21個示範村。宅基地換房26個試點村居中,首批5個試點村居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在全省率先出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規劃。全市763個村(居)已設立基層行政服務中心728個,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城鄉衛生服務框架已初步構建完善,村(居)基層文化服務點覆蓋率達100%。
(四)區域合作向縱深發展
我市認真貫徹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廣佛同城化建設不斷推進,廣佛肇經濟圈建設不斷深入。一是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進展順利。制定《佛山市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2011年度工作計畫》,將39個量化指標和91個重點項目分解到各區和市各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珠三角規劃綱要》重大項目建設,廣東金融高新區加快建設,三水恆益電廠一期工程順利投產。二是廣佛同城化建設取得成效。順利組織召開廣佛同城化第四次市長聯席會議。啟動規劃銜接、基礎設施、產業協作、生態環保和社會民生五大工程53個同城化建設項目。目前,移動通信同城化基本落實,部分銀行已實現通存通兌免手續費,海八西路等重要交通銜接改造工程也順利完工。三是廣佛肇經濟圈建設積極推進。順利組織召開廣佛肇經濟圈第二次市長聯席會議,編制出台《廣佛肇經濟圈發展規劃(2010-2020年)》,基本完成交通運輸、產業協作、環境保護、旅遊合作和教育培訓5個專項規劃。廣佛肇的交通與醫療等領域對接項目也得到有效推進。四是佛港澳合作進一步深化。承辦了“發揮CEPA平台作用,加強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交流活動”,與港澳簽署了一批合作項目,其中包括與香港大新銀行、滙豐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協定。
(五)生態環保工作紮實推進
我市堅持保護環境與促進發展相協調,污染減排與結構調整相促進,環境治理與惠民益民相結合,生態環保工作取得突出成績。一是節能減排工作取得實效。積極開展電石行業、鑄造用生鐵、平板玻璃等行業的摸底調查工作,淘汰落後產能的步伐不斷加快。工業鍋爐基本完成了整治任務,綠色照明、企業節電、節約和替代石油三大節能工程穩步推進。二是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水環境治理深入推進,佛山水道、水口水道等主要內河湧水質明顯改善。切實開展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污染治理工作,基本完成重點監管企業名單30%的治理任務。新建兩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投入運營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範圍將覆蓋到全市(含農村)。三是綠化建設不斷加強。啟動了“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創建“廣東省林業生態市”初步通過省的驗收。全市綠道工作推進順利,各區省立綠道配套設施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城市綠道主框架已貫通328公里,完成年度任務。全市種植各類樹木302.9萬株,營造主題林89個,完成造林面積1.69萬畝。
(六)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
我市以體制機制改革為發展動力,先行先試,各項改革繼續深入,體制機制不斷健全。一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組建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整合交通運輸部門職責。整合改革後,市政府工作部門共29個,比省核定少3個。在全省市縣機構改革評估考核中,我市政府機構改革被評為優秀等次。二是農村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穩步推進“政經分離”、“政社分離”,“兩個平台”建設有序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平台投入運行,農村財務網上監控平台完成試點任務。全市農村超過90%的集體經濟組織完成了“兩確權”基礎工作,“股權固化到戶”的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南海區作為全省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示範單位,224個村已有超過一半完成“村改居”的改革工作。三是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全面啟動財政綜合管理改革。擴大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試點範圍,全年共安排9880萬元實行競爭性分配。推行“大國資、全覆蓋”國資改革,明確了市屬國企的戰略定位、工作主線、工作原則以及企業整合方案。四是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金融發展三項計畫推進順利,新增4家小額貸款公司,達到12家;新增5家上市企業,達到32家。成功舉辦2011佛山城市可經營項目投資推介洽談會暨簽約儀式,整合推出城市可經營項目101項,投資總額1226.25億元,簽約項目44個,投資總額557.96億元。五是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市社會工作委員會已掛牌成立,負責協調和推進社會工作、民眾工作與公共服務。基本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任務,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啟動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社區黨組織、居委會、行政服務中心“三位一體”模式試點工作有序展開。
(七)民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2011年,我市圍繞“民富、市強”兩大工作主題,加快推進各項民生社會事業發展。一是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新增就業10.75萬人,轉移本地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2.08萬人;預計城鎮登記失業率1.98%,遠低於省下達我市3.5%的控制目標。二是社會保障不斷加強。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80.9萬人,城鎮職工醫保218萬人,居民醫保215萬人。佛山市社保卡正式發行,成為珠三角地區首個發放社保卡的城市。失業保險金與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標準分別提高到880元/月與1570元/月。完成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4052套,為省下達任務數量的102.9%。三是教育事業穩步推進。全市獲準成為國家、省級教育綜合改革項目的個數分別達到2個和9個。佛山科技學院順利通過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工作中期檢查。四是醫療衛生事業持續發展。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30元,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13間。智慧型衛生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共發放佛山健康卡84萬張,建立電子健康檔案241.9萬份。五是保供穩價工作有序開展。糧食儲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糧食市場保持穩定。印發了《佛山市價格調節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適時啟動基本生活費用價格上漲與低收入居民臨時生活補助聯動機制,共發放補助1805萬元。建成104家平價商店,基本形成全市全覆蓋的格局。是對口援建和扶貧工作成績突出。累計投入援藏資金2801萬元,組織開展西藏靈芝地區易貢茶場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投入援疆資金11074萬元,已完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展銷中心等5個援建項目,另外22個援建項目進展順利。對口幫扶清遠、肇慶兩市以及高明革命老區建設資金達9.08億元,幫扶清遠、肇慶的140個貧困村基本實現脫貧目標,高明革命老區的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但是,我市在經濟社會取得較大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有:發展方式仍然比較粗放,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科技研發投入較低,創新能力亟待提升;土地、資源和人才等要素制約突出,節能減排任務艱巨;民眾訴求增加,公共服務和社會公平有待進一步強化等。這些問題和不足都需要在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中,認真研究並加以解決。
二、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預期目標
(一)經濟社會發展形勢
從國際環境看:世界經濟呈現溫和增長的態勢,但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趨增加。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下滑,失業率居高不下,一些歐美國家主權債務問題嚴峻。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對我國經濟特別是金融穩定性形成衝擊。新興經濟體增速有所回落,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2年世界經濟最樂觀估計保持與2011年4%的同等增速。
從國內環境看:經濟成長的內生動力雖然較強,但經濟增速已呈現緩慢回落,特別是近來工業生產、出口以及財政收入等方面均出現增速減緩趨勢。此外,影響未來物價上漲的各種成本推動的剛性因素依然存在,中小企業仍受多重因素擠壓面臨經營困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11年的9.5%放緩到2012年的9%。
從佛山自身看:受國際國內複雜環境影響,預計佛山2012年經濟形勢將比較嚴峻。2008年金融危機時,佛山受益於國內外主要經濟體的擴張性刺激政策,製造業得到平穩較快發展。如今主要經濟體普遍受通脹、債務危機等問題困擾,刺激經濟力不從心。加之已開發國家試圖“再製造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內房地產發展放慢影響佛山關聯行業、銀根收緊企業融資困難等因素,我市2012年經濟發展環境不容樂觀。
(二)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預期目標
綜合考慮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和我市發展客觀形勢,建議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安排如下: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
——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5%;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
——進出口總值增長7%;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均完成省下達任務;
——單位GDP能耗下降4.25%;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73‰以內;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水平控制在4%左右。
個別指標簡要說明如下:
1.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10%,低於2011年目標(12%)2個百分點。主要考慮:一是符合我市實際。適當調低增長預期,可引導我市工作重心轉到主動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升級上來,做到穩中求進。二是符合2012年經濟發展環境。2012年世界經濟可能減速,國內及廣東省經濟成長可能放緩,我市2012年經濟增速目標定位10%較為謹慎並留有餘地。
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10%,低於2011年目標(16%)6個百分點。主要考慮:一是我市經濟發展要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在較長一段時期仍必須要靠較高的投資增長作保證。在佛山新城等項目加快建設的帶動下,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有望保持平穩增長。二是我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已處於較高水平,在當前用地指標緊張、金融政策調控等多因素影響下,201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有較大難度。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期增長16%,低於2011年目標(18%)2個百分點。主要考慮:一是受國家擴內需政策激勵以及近年我市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帶動,我市城鄉居民消費潛力不斷釋放,2012年的消費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二是前幾年密集出台的刺激消費政策已將部分消費需求提前釋放,目前消費政策的效應已逐步遞減,2012年消費持續較快增長存在較大難度。
4.進出口總值預期增長7%,低於2011年目標(10%)3個百分點。主要考慮:一是2012年世界經濟復甦前景不容樂觀,將影響全市對外貿易的增長。二是2011年下半年以來我市進出口增速逐月回落,顯示出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逐漸凸顯。三是成本要素價格仍將持續上升,用電荒、融資難等困難短期內難以緩解,出口企業生產仍受到制約。
三、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實現“四年大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要繼續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民富市強、幸福佛山”這一核心,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為路徑,著力穩增長、控通脹、促轉型、惠民生。重點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施產業轉型升級行動計畫,構建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是著力提升發展製造業。繼續加快“雙轉移”步伐,最佳化產業布局。進一步加大對光電、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進和扶持力度,紮實推進廣東愛康公司三期、順德彩虹OLED二期、陸地方舟電動汽車等項目建設,積極申報新能源汽車國家示範推廣試點城市、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物聯網、雲計算產業基地等,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二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全力落實現代服務業發展“314計畫”,積極推動製造業企業主輔分離,深入實施智慧物流騰飛計畫。加強以佛山新城、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德勝新城、華南智慧新城、西江新城、雲東海等片區為重點的一批現代服務業載體建設。三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科技興農戰略,充分發揮農業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農業總部集聚發展,重點建設陳村花卉世界、南海萬頃洋園藝世界和三水樂平創意農業城,著力打造三個總部經濟發展核心園區。四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省部產學研合作,繼續深化與中科院、中關村的戰略合作。落實“中科院-廣東省百人計畫”,進一步引進高端人才。積極培育壯大企業家隊伍,完善相關扶持政策,進一步提升企業家水平。加緊專業中心與創新平台建設,重點建設樂從物聯網研究院、精密加工、新能源等平台。
(二)加快建設重點項目帶動投資增長
做好重點項目謀劃與建設,引進一批龍頭大項目。狠抓招商引資,積極拉動投資增長。一是做好重點項目的儲備、立項工作。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編制全市2012年重點項目。加強與國家和省的溝通,爭取把一批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納入國家和省重點項目計畫,力爭獲得更多用地指標和資金扶持。二是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積極跟進中央、省、市重點項目的建設。繼續強化企業服務,紮實推進與中國機械集團、深圳華強、蘇寧電器、大連萬達等合作項目的建設。加強與500強企業及大型跨國公司的聯繫,爭取更多項目落戶。圍繞已落戶的龍頭企業,專訪其上下游企業,爭取項目集聚發展。三是做好招商選資工作。積極引導各類資本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質量招商、定向招商、產業鏈招商,特別要圍繞汽配、光電和機械裝備等產業鏈上下游進行關聯招商。創新招商方式,將零土地招商、以商引商和增資擴產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途徑,做好“央企、世界500強、民企百強”三大招商活動。
(三)多措並舉提高對外貿易
進一步加大外貿支持力度,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對外貿易水平。一是全力鞏固開拓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全力鞏固歐美日韓等傳統出口市場,積極參加在傳統市場舉辦的各類展會。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努力提高佛山製造的影響力。二是加強行銷網路建設,運用信息手段擴大市場。以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網、網上廣交會等6大電子商務平台為重點,推動企業藉助優質電子商務搶訂單。繼續做好佛山電子家電和新光源產業的“電子商務+產品雜誌+展會”區域品牌推廣工作。三是不斷強化企業服務。舉辦多場外貿形勢宣講活動,介紹各項外貿扶持政策,讓更多的外貿企業用好用足政策。積極推動優勢支柱產業申報各級示範基地,增強我市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大力度協助企業做好案件應對工作,全力跟進阿根廷、秘魯、巴西等南美國家瓷磚和哥倫比亞、美國、加拿大鋁型材的反傾銷、反補貼應對工作。
(四)切實加強城市形象建設
積極推進組團城市發展,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智慧城市。一是全力推進組團城市發展。繼續實施“強中心”戰略,積極推動佛山新城建設,做好佛山新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與德國共建中德工業服務示範區,進一步提升佛山新城戰略地位。繼續推進各組團核心區建設,實行用地布局與交通系統協調發展策略,加快形成“1+2+5+X”城市發展新格局。二是實施城市形象提升三年行動計畫。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做到規劃、資金、土地、時間和責任人“五落實”,重點建設城市核心區、中軸線、東平河等濱水地帶的重點景觀區域。創建宜居城鄉,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佛開高速等重點路橋工程建設;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啟動廣佛捷運1號線南延線建設;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籌建節能減排工業園,大力推進工業鍋爐、VOC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淘汰黃標車;加快構建以區域綠道、城市綠道、社區綠道為框架的綠道體系。三是積極打造智慧城市。以信息化基礎設施先行,加快構建覆蓋全市的信息網路體系。出台智慧佛山新城規劃,加快佛山新城智慧文化中心項目建設。全力打造華南智慧新城、千燈湖金融智慧新區、順德德勝智慧商務區幾個重點智慧區域。完善電子政務數據中心建設,構建服務型智慧政府。加快數位化城市管理,推動數字城管向鎮街、村(居)延伸。
(五)推動區域合作再上新台階
積極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實現“四年大發展”工作方案,紮實推進區域合作,構建區域合作新格局。一是深化廣佛同城化建設。全面落實《廣佛同城化建設2011-2012年度工作計畫》和53個重點合作項目,合力推進珠江大橋放射線接廣佛新幹線等多項交通路網項目建設,促進通信同城、金融同城和醫療同城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推進廣佛肇經濟圈建設。跟蹤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各項工作計畫進展情況,重點抓好廣佛肇城際軌道交通和路網建設,加快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合作。三是進一步發揮CEPA示範城市作用。繼續跟進在“落實CEPA加強金融合作交流活動”中與港澳簽署的重點合作項目的實施。引導企業針對台灣光電產業、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進行合作。支持企業開拓東協市場,進一步提高“佛山製造”在東協國家的影響力。
(六)全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
進一步發揚佛山“敢為天下先”的優良傳統,圍繞“科學發展、先行先試”,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一是繼續完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加快向社會放權,加強對下放事項實施實時線上監管。根據佛山新城建設的階段性要求,繼續賦予其相適應的行政審批(管理)許可權。二是繼續推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抓緊落實“大國資、全覆蓋”改革方案,推進融資平台的企業化改造和市場化運作,爭取年內發行企業債券。整合資源,加大投融資和資本運作力度,重點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開發(CBD)建設、公用公共事業。統籌推進土地儲備,有效盤活、運營國土資源,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三是繼續開展金融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運行機制,繼續推進“股權固化到戶”,積極探索股權社會化流轉。深化農信社改制,加快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建設。積極引入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入駐佛山。完善政府投融資服務體系,適當引進社會中介服務。繼續舉辦2012年第八屆佛山城市可經營項目的合作交流活動。四是繼續探索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步伐。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工作,降低社會組織準入門檻。建立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的相關管理規定,不斷擴大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範圍。
(七)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強化民生服務,增強市民幸福感,實現社會和諧進步。一是繼續提升教育促進就業。繼續推進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大力培養產業轉型升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完善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體系,重點解決農村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二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強定點醫院管理,推進異地就醫實時結算工作。加快社保卡工程建設,持續擴大養老、醫療等五大險種參保人數。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逐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是保持價格平穩和保障糧食安全。加強價格監測,強化價格調節基金的運作和管理,規範各種價格和收費行為。大力推進平價商店建設,繼續完善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上漲與低收入居民臨時生活補助聯動機制。全面落實糧食和食用油儲備,推進糧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與糧食主產區的長效合作機制,保障糧食供應。五是紮實推進援建和扶貧工作。積極跟進對口支援西藏、新疆建設的各項工作。加大資金投入,通過財政資金投入和各種渠道募集扶貧資金,形成全社會參與扶貧開發的良好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