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岳

何岳

何岳,男,1926年12月生,土家族湖南武陵源人。195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1956年轉業,在甘肅漳縣任中學教員。1952年開始文學創作,1979年調甘肅電視台任電視劇二級編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理事,名譽理事,甘肅省政協第五、六屆委員。

基本介紹

作品,詞語,《畏齋拾銀》原文,譯文,意義,注釋,

作品

1965年前創作中短篇小說,1980年後創作長篇小說和少量的中、短篇小說,其作品傳略輯《中國作家大辭典》、《中國小說辭典》、《中國文藝家傳記》、《中國當代著作家辭典》和《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出版長篇小說:《三軍過後》、《半山樟樹下》、《大漠驚魂》;在《駝鈴》雜誌發表了(連載)長篇小說《老巷》、《山竹》等。長篇小說《半山樟樹下》獲甘肅省優秀長篇小說獎;中短小說《金色的夢》獲甘肅省少數民族優秀作品獎。

詞語

拾金不昧 詞目 拾金不昧
發音 shí jīn bú mèi
釋義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出處 清·吳熾昌《客窗閒話·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示例 我們每個人都應從小養成~的好品德。

《畏齋拾銀》原文

秀才何岳,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旦日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譯文

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就還給了他。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岳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么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感激的離開。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岳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官吏)離開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岳,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勝過常人。

意義

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中敘述了窮秀才何岳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注釋

封識:封存的標記。
利:以......為利,貪圖。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稱。
俟(si):等待。
南來:到南方來。
日:日後
暫猶可勉: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
恐:擔心
遂:於是,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