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綠皮書

住房綠皮書

住房綠皮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一本分析中國住房市場運行狀況,預測中國住房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提出促進中國住房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的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住房綠皮書
  • 運用微觀巨觀公共經濟學
  • 促進:中國住房市場健康發展
  • 建立:以住房市場為核心
主要內容,歷年分析,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專家建議,

主要內容

《住房綠皮書》綜合運用微觀巨觀公共經濟學等理論,建立了以住房市場為核心,住房市場主體為支撐,住房市場潛力為延展,住房巨觀背景為基礎,公共政策作保障的住房分析框架。
住房綠皮書
住房綠皮書發布
《住房綠皮書》提出了一個有多項指標組成的測量中國住房市場質量、風險和效率等的指數體系。這個體系包括住房上市公司指數、住房支付能力指數、住房真實供求缺口指數、城市土地市場價值指數、住房市場價值潛力指數、住房貸款風險指數、住房市場監管指數、住房社會保障指數等,對涉及住房市場的關鍵方面的健康程度以及合理性進行評價。

歷年分析

2008年

《住房綠皮書》認為,由於全球金融和經濟走勢於2008年急轉直下,中國住房市場在這一年初開始的調整被迫中斷,住房產業雖然未被列入國家振興產業名單但實際上依然被視為GDP止跌回升的主力軍。於是,諸種關於住房產業優惠政策的出台、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慷慨注入大量的流動性、難以遏制的投機需求和一定的剛性需求集體向住房產業發力,結果是,在2008年底瀕臨絕境的住房產業絕處逢生,轉過難熬的2008年頭後,迅速爆發,短短几個月間就吞噬了住房價格在2008年近一年裡的下降空間,衝上了一個新的歷史峰值。
住房綠皮書
住房綠皮書
《住房綠皮書》所展現的2008年以來中國住房市場及其相關的經濟、金融和政策圖景是:全球經濟從深度衰退到逐步回穩;中國巨觀經濟從急速下滑到觸底回升;城市化質量提升明顯,中西部地區城市化加快;住房金融市場從緊縮到寬鬆;住房開發企業由急劇惡化到迅速好轉;住房消費、投資和投機意願幾經反覆;信貸監管由緊變松,又由松變緊;住房資產與物業市場從回落調整到快速上漲;住房土地市場從熱度下降到逐步回暖;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迅速加大,保障覆蓋範圍有所提高。

2009年

綠皮書指出,2009年第4季度住房市場在有效需求下降、觀望氣氛增強、開發企業促銷積極性低、年底季節性信貸緊縮、二套房貸政策從緊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可能有一個銷售量回落和價格小幅調整的過程,投資開發則將繼續保持上升。

2010年

《住房綠皮書》預測2010年:全球經濟緩慢復甦,但全球住房市場表現不一;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住房投資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城市化規模呈現高峰,城市化區域增長相對均衡;住房市場春暖秋涼、震盪增長;住宅用地市場交易量增加,交易價格上行;住房金融市場溫和上行,波動增長。
調控辦法
《住房綠皮書》提出2010年細化調控辦法。供給管理:對高檔物業提供者,實施重稅;對普通商品房開發適當優惠,對保障房開發實施獎勵和補貼政策;需求管理:實施“抑制投機、引導投資、鼓勵消費和擴大保障”差別化的需求管理政策;空間管理:重點監控一線城市國際遊資的衝擊和炒作,重點監控一線、二線城市的國內投機客的炒作。根據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及其變化,採取區別對待措施,指導不同區域和城市的供求政策;時間管理:針對2010年四個季度可能出現的不同的市場表現,金融、土地、財政等尤其是金融部門提前做出預案,把握節奏,採取適度的鬆緊政策。具體在一季度加大土地和保障性住房,適度降低一貫的貸款高增長率;第二季度,加大措施,刺激供給,同時加大保障房供給力度,適度從緊消費支持,第三、第四季度,加大消費刺激的政策;預期管理:針對根據巨觀經濟和住房市場形勢產生預期,政府採取適當的、並且不斷變化的應對措施,通過預期管理,打擊市場投機行為,引導供需雙雙回歸理性。
政策原則
《住房綠皮書》提出調控的政策原則。堅持“定量寬鬆,精確投放;抑揚有別,重拳出擊;多策組合,時空匹配;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政策原則。“定量寬鬆,精確投放”。主要指住房信貸(也包括土地等)要堅持數量明確的寬鬆政策,並進一步將投放對象加以細化,準確投放到供需對象中;“抑揚有別,重拳出擊”。就是對待保障、消費、投資和投機採取不同的政策,並且進一步強化。即採取進一步的政策措施,更有效地抑制投機、引導投資,更進一步地鼓勵消費和擴大保障;“多策搭配,時空組合”就是要綜合利用土地、金融、財稅和監管手段,協同作戰並根據空間和時間不同,不斷調整;“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就是在將完成2010年的目標和長期目標結合起來,將解決眼前的目標問題和長遠的根本性問題結合起來,結合具體措施的推出,不失時機地改革制度、體制和機制。
政策措施
《住房綠皮書》提出調控的政策措施。巨觀經濟:微調巨觀政策,刺激內生性增長,防控通貨膨脹;城市發展:挖掘城市化的潛力,提高城鎮化的質量;開發企業:公布住房參考價格,提高城鎮化的質量;需求主體:鼓勵住房消費,引導住房投資,抑制住房投機;住房市場:完善住房市場體系,鼓勵住房消費;土地市場:擴大住房用地供應規模,提高用地效率;金融機構:嚴控投機性房貸,刺激真實住房需求;市場監管:規範市場準入條件,從嚴市場行為監管;住房保障:落實保障房建設計畫,切實擴大保障房供給。
住房建議
《住房綠皮書》提出解決住房長期問題的對策建議。提出住房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確保穩健發展,力爭持續繁榮,促進經濟增長,實現住有所居”的住房發展總體目標。著力解決國民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重新確立住房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定位;建立促進住房穩健均衡發展的長效機制。構建三維一體的住房發展體系。重構住房市場化和保障性相結合的住房生產體系,市場化和保障性相結合的產品體系,住房發展的制度、戰略、政策、監管、調控的制度體系。
具體有以下措施: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設,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改善城市發展的制度環境,挖掘城市化的潛力;創新房地產制度,建立完善可靠的法制體系;建立順暢得力的監管體系,反對住房市場領域的壟斷;改進政府參與市場的方式,提升政府的服務質量;建立公平合理的稅費體系,實現住房分配的轉移支付制度;設立住房政策委員會,建立統一靈活的調控體系;建立商品性與政策性差異化結合的分層次的住房體系;建立住房再生產各環節、商品性和保障性結合的住房體系。

2012年

2011年12月9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2012年《住房綠皮書》。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博士在會上表示,2012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應堅持持續、穩定、差別和靈活的原則,目標著眼於回歸理性、健康發展。爭取實現促進巨觀經濟平穩增長和住房市場“軟著陸”。
倪鵬飛表示,從長期背景來看,中國城市化仍處在加速期,居民收入持續提升,住房剛性需求潛力仍然較大,中國經濟長期增長並好於發達經濟體,人民幣在若干年內持續升值,房地產投資需求潛力依然很大,房地產市場長期向好趨勢決定。在未來的下調過程中,供求等主體的預期將會發生分化,在部分開發商謹慎降價促銷過程中,部分持幣待購者將自製,因此房地產市場緩慢回調。
倪鵬飛表示,價格上房價過高的城市要下降,一般的城市要平穩,銷售上總體基本平穩,保障房的比例要上升,適度延緩投資,但要防止房地產投資的大幅下滑,選擇適度延緩投資。爭取實現促進巨觀經濟平穩增長和住房市場“軟著陸”的主要任務:防止兩大市場風險,解決三大結構失衡,完善四項調控政策,確保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為經濟平穩增長做貢獻,同時為房地產長期實現健康、穩定、均衡發展創造條件。

專家建議

倪鵬飛給出了四點具體建議:第一,繼續堅持從嚴調控不動搖,完善調控行政措施,防止報復性反彈
第二,建立房地產調控的應急機制,做好房價下降應對預案和應急機制,避免房地產市場“硬著陸”。
第三,探索實施康居工程,重點解決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促進經濟增長。既有解決家庭住房問題的作用,又有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具有兩層意義,過去關注的不夠,在這個關鍵時刻,應該探索並且開始實施這樣一個工程。
第四,著手研究和實施深化住房制度的綜合配套改革,建立適應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配套機制。
2014年
2014年12月26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住房綠皮書預測,2015年中國住房限購或將全面放開,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密集推出救市政策,樓市有望實現軟著陸。
《住房綠皮書: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4~2015)》認為,未來一年,一、二線城市房價的繼續下滑將是大機率事件。隨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及調控政策向支持住房消費轉變,仍在堅守限購的五個城市有望在一年內全面放開。
綠皮書預計,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密集推出救市政策,樓市有望實現軟著陸。未來有望推出的救市政策包括: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政策;進一步放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按揭貸款條件;進一步降低住房交易稅費包括營業稅、契稅、個人所得稅等;政府收購過剩的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房之用;進一步放寬購房落戶政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