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政策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要確保經濟穩定,政府要審時度勢,主動採取一些財政政策,即變動支出水平或稅率以穩定總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價穩定的充分就業水平。

基本介紹

政策介紹,局限性,產生原因,目標,

政策介紹

當認為總需求非常低,出現經濟衰退時,政府應通過削減稅收、降低稅率、增加支出或雙管齊下以刺激總需求,即採取擴張性(膨脹性)財政政策
當總需求過高,即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增加稅收或削減支出以抑制總需求,即緊縮性財政政策
政府應該審時度勢,逆經濟風向行事,斟酌使用擴張的或緊縮的財政政策。這樣一套經濟政策就是凱恩斯主的“需求管理政策”。

局限性

(1)需求管理並不很成功,旨在穩定的經濟的政策使得經濟波動更為頻繁;
(2)長期增長率並不高,人們認為這是政府只注重短期需求管理的結果;
(3)持續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惡化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貨幣貶值政策;
(4)菲得普斯曲線表明的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的交替關係不復存在,代替它的是高失業和高通貨膨脹並存的“滯賬”局面。

產生原因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在於實際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限制因素的制約了需求管理作用的發揮。首要的制約作用是時滯。政府認識總需求的變化,制定政策以及政策發揮作用,都需要時間。其次是不確定性。實行財政政策,政府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不確定性:一是乘數大小難以準確地確定;二是從制定政策開始到實現預定目標時間內,總需求特別是投資可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從而導致最初的決策失誤。最後,外在的不可預測的隨機因素的干擾,也可能導致需求管理政策達不到預期效果。
發展
在上述背景下,許多西方國家政府制定經濟政策的思想開始轉變。許多經濟學派也開始在理論上否定了凱恩斯主義的觀點。其中,以貨幣分析見長的貨幣主義率先發難。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制定巨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不只是凱恩斯主義,而且還有貨幣主義。通常,保守的政黨傾向於貨幣主義,而其他的政黨則側重於套用凱恩斯主義。

目標

(1) 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在封閉經濟中,短期內則主要是實現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