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史

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十六史
  • 外文名:Twenty-six History
  • 文    體:紀傳體
  • 類    型:正史
  • 起    始:公元前2550年
  • 結    束:公元1911年
名詞簡介,二十六史,

名詞簡介

明朝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年間,《明史》行世,與“二十一史”合稱“二十二史”。此後把《舊唐書》併入其中,合稱“二十三史”。又把已經散佚的《舊五代史》主要依據《永樂大典輯錄整理成書,經乾隆皇帝欽定,與“二十三史”合稱“二十四史”,成為過去傳統史學領域中的“正史”。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柯劭忞撰修了《新元史》。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脫稿,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但很多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二十六史”。
古人編寫史書有多種體裁,“二十六史”是採用紀傳體。這種史學體裁創始於司馬遷的《史記》。紀傳體以“本紀”和“列傳”為主體。“本紀”的內容是圍繞帝王,按時間順序記載重大事件,排列在全書最前面。“列傳”主要是人物傳記。不論是《史記》,還是其他紀傳體史書,“列傳”在全書中的篇幅最多。在“二十六史”中,一般把列傳放在最後面。
在“本紀”、“列傳”之外《史記》還有“表“、“書”、“世家”。“表”採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順序,譜列人物和事件。“書”專門記載典章制度,每一篇“書”,猶如一部專史襲的王侯封國歷史。
二十六史一覽表
序號書名作者今本卷數
1
西漢·司馬遷
130
2
東漢·班固
100
3
劉宋·范曄
120
4
西晉·陳壽
65
5
唐·房玄齡
130
6
梁·沈約
100
7
59
8
56
9
36
10
北齊·魏收
114
11
50
12
唐·令狐德棻
50
13
唐·魏徵
85
14
80
15
100
16
後晉·劉昫
200
17
宋·歐陽修
225
18
宋·薛居正
150
19
74
20
元·脫脫
496
21
元·脫脫
116
22
元·脫脫
135
23
明·宋濂
210
24
民國·柯劭忞
257
25
清·張廷玉
332
26
民國·趙爾巽
529

二十六史

  • 史記
漢·司馬遷著,130卷。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大約卒於漢武帝征和三年。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漢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負責管理皇家圖書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曆法。司馬談打算編寫一部通史,願望沒有實現就死去了。臨死的時候,囑咐司馬遷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司馬遷幼年時就很刻苦,十歲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跟著董仲舒孔安國學過《公羊春秋》、《古文尚書》。漢武帝元朔三年,司馬遷二十歲,滿懷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考察古蹟,採集傳說。通過對歷史遺蹟和西漢建國前後的史實的實地調查,司馬遷開闊了胸襟,增長了知識,為後來編寫《史記》作了很好的準備。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承襲父職,做了太史令,有條件看到大量的圖書文獻和國家檔案,這對司馬遷編寫《史記》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
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天漢二年,李陵率兵隨李廣利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向司馬遷詢問對李陵的看法,於是,司馬遷說,李陵投降,是因為眾寡不敵,又沒有救兵,責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有意替李陵庇護開脫,貶責漢武帝的愛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於是,把司馬遷投進監獄,處以腐刑。三年後他被赦出獄,更加發奮寫作《史記》。大約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編撰工作。司馬遷死後許多年,他的外孫楊惲才把這部五十二萬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諸於世。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史記》序中寫道,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數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是確鑿無疑的。今本《史記》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國策》、《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地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 漢書
東漢·班固著,100卷。
繼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後,班固撰寫了《漢書》。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父親班彪是一個史學家,曾作《後傳》六十五篇來續補《史記》。《漢書》就是在《後傳》的基礎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隨從車騎將軍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那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絕無僅有的女作者。
《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它的記事始於漢高帝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
《漢書》的體例與《史記》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史記》是一部通史,《漢書》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勛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
《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有記述。這一部分,《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準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易。
《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地理志》記錄了當時的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字,有關各地物產、經濟發展狀況、民情風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藝文志》考證了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世的書籍,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食貨志》是由《平準書》演變來的,但內容更加豐富了。它有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業經濟狀況;下卷論“貨”,即商業和貨幣的情況,是當時的經濟專篇。
《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昊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因此引起了後人的譏責。後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這篇表首先講述了秦漢分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許可權和俸祿的數量,然後用分為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詳細的展現了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
從思想內容來看,《漢書》不如《史記》。班固曾批評司馬遷“論是非頗謬於聖人”。這集中反映了兩人的思想分歧。所謂“聖人”,就是孔子。司馬遷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見識卻不及司馬遷。從司馬遷到班固的這一變化,反映了東漢時期儒家思想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已在史學領域立穩了腳根。
  •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120
  • 三國志
西晉·陳壽 65
  • 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
  • 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
  •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
  • 梁書
唐·姚思廉 56
  • 陳書
唐·姚思廉 36
  • 魏書
北齊·魏收 114
  • 北齊書
唐·李百藥 50
  • 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0
  • 隋書
唐·魏徵等 85
  • 南史
唐·李延壽 80
  • 北史
唐‧李延壽100
  •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200
  •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225
  • 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
  • 宋史
元·脫脫等 496
  • 遼史
元·脫脫等 116
  • 金史
元·脫脫等 135
  • (舊)元史
明·宋濂等 210
  • (新)元史
民國柯劭忞257
  • 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
  • 清史稿
民國趙爾巽任、繆荃孫柯劭忞等 529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