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

正史

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紀二十四史。其他紀傳體體裁的史書也可稱為正史。早期我國史書如《春秋》等都為編年體史書,後司馬遷在編寫《史記》過程中增補了本紀、世家、列傳、志、表,班固編寫《漢書》沿用此體例,但刪去世家。

此後紀傳體被各朝奉為正規體列。而以紀傳體為編寫體例的書也就稱作正史,意味用正規體例寫作的史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史
  • 外文名:history books written in biographical style
  • 拼音:zhèng shǐ
  • 釋義:紀傳體體例的史書 
詳細解釋,可信度,主要書目,二十六史,其他正史,

詳細解釋

1. 主要指《史記》、《漢書》等以帝王本紀為綱的紀傳體史書。
清朝乾隆年間編定二十四史為正史,19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隋書·經籍志二》:“今依其世代,聚而編之,以備正史。” 清馮桂芬《<明紀>序》:“史家分紀傳、編年二體,而紀傳為正史。”胡適《論短篇小說》:“又如《水滸傳》所記宋江等三十六人是正史所有的事實。”
2. 有以紀傳、編年二體並稱正史的。參見《明史·藝文志》。
3. 考訂歷史。
4.正史通常由下一個朝代修訂。

可信度

正史根據著作人的不同,有的往往帶有國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緒夾雜在裡面,如:有的官著與官修的著作、《資治通鑑》(在三國的史事載紀里,體現了著作人強調正統的思想。當然這本只是採用的編年史體例,嚴格上不是正史)等。當時或者後代往往曲筆或忌諱一些政治與秘聞,不敢如實記載,故對待正史有必要看如別史、雜史加以認證,否則難免以管窺豹,不得其真。總體而言,正史是最可信的,如《史記》,當時著作後,在國家是本歷史禁書,後來才漸漸公正。野史或可表達個人意志,功過論述可能不客觀,故而一定要進行邏輯論證。

主要書目

二十六史

01.《史記》西漢·司馬遷(130卷)
02.《漢書》東漢·班固(100卷)
0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120卷)
04.《三國志》西晉·陳壽(65卷)
05.《晉書》唐朝·房玄齡等(130卷)
06.《宋書》南梁·沈約(100卷)
07.《南齊書》南梁·蕭子顯(59卷)
08.《梁書》唐朝·姚思廉(56卷)
09.《陳書》唐朝·姚思廉(36卷)
10.《魏書》北齊·魏收(114卷)
11.《北齊書》唐朝·李百藥(50卷)
12.《周書》唐朝·令狐德棻等(50卷)
13.《隋書》唐朝·魏徵等(85卷)
14.《南史》唐朝·李延壽(80卷)
15.《北史》唐朝·李延壽(100卷)
16.《舊唐書》後晉·劉昫等(200卷)
17.《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北宋·宋祁(225卷)
18.《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150卷)
19.《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74卷)
20.《宋史》元朝·脫脫等(496卷)
21.《遼史》元朝·脫脫等(116卷)
22.《金史》元朝·脫脫等(135卷)
23.《元史》明朝·宋濂等(210卷)
24.《新元史》民國·柯劭忞(257卷)
25.《明史》清朝·張廷玉等(332卷)
26.《清史稿》民國·趙爾巽繆荃孫、柯劭忞等(529卷)

其他正史

南明史》民國·錢海岳
清史》新中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戴逸等(暫擬定9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