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

中醫推拿

中醫推拿,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

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醫療按摩。古代稱推拿為按摩、按喬,是中國起源很早的一種治病防病的養生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推拿
  • 外文名:無
  • 分類:保健按摩、運動按摩
  • 屬性:治療方法
  • 目的:調節機體生理
介紹,治療原則,基本信息,推拿手法,推法,擦法,揉法,揉捏法,搓法,按法,摩法,拍擊法,抖法,運拉法,拿法,滾法,刮法,掐法,彈筋法,撥法,理筋法,捏法,扳法,拉法,作用,特殊診斷,注意事項,

介紹

古代稱推拿為按摩、按喬,是中國起源很早的一種治病防病的養生術。在還沒有中藥湯劑給人治病的時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給人治病。推拿技術發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隋唐時期,甚至出現了按摩博士、按摩師等職位。推拿療法的理論依據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指導的。經絡是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氣血運行的通路,它們在人體內彼此緊密相連,縱橫交錯,內通五臟六腑、外絡肢體皮毛,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起著興氣血、通陰陽、養臟腑、利關節的作用。如果氣血循經順利運行。那么人自然身體健康,如果氣血運行受阻,人就產生疾病。推拿療法就是能夠使經絡暢通陰陽平衡,從而使人保持一個健康狀態。
推拿發展到今天名門各派有幾百家之多。各種手法五花八門,但他們都要求基本動作具備有力、均勻、柔和、深透的特點。因為,追宗溯源,所有推拿的方法均來自同一淵源。
推拿療法是一門普遍適用於老年、青年、兒童、婦女的治療方式,副作用少,套用範圍廣泛,可作為一種普遍套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但要達到因人因病施治,對推拿大夫的要求卻很高。要得心應手地運用推拿技術不僅要了解西醫學人體骨骼、血脈、肌肉的解剖,還要掌握中醫經絡學說,牢記各個穴位的位置。 推拿作為以人療人的方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

治療原則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醫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則。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質,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就推拿臨床具體而言,疾病病理變化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病變部位和症狀表現部位,病變部位是本。如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是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後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部神經根或脊髓受壓則是本,治本就要首先解除神經根或脊髓的受壓,不解除受壓,只在下肢使用手法,舍本求末,徒勞無效。有些疾病,雖然推拿的作用不能及本,只能治標,但不了解本,治標也是盲目的。如骨折發生疼痛腫脹,在對位固定後,動靜結合,適當地施以推拿手法,可幫助消腫止痛,恢復功能,可是在未明確疼痛腫脹是骨折造成的情況下,草率推拿,就會貽誤病情,加重損傷。所以,儘管推拿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有其局限性,治病中還必須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根本原則。
中醫推拿診室中醫推拿診室
選取穴位和部位。傷外科疾患一般是以痛為輸,局部取穴,因為肌肉、韌帶和關節的病變,其症狀表現部位大多即是病變部位的區域,但如果急性損傷,局部疼痛腫脹劇烈,就應該:先選取鄰近的穴位和部位進行手法操作,待病情稍有緩解,再在局部操作;內婦科疾患,需重視循經取穴和隨症取穴,並且又可根據內臟傳入神經與體軀傳入神經的相互關聯,在體表部位選取手法刺激點;小兒推拿取穴,不外乎按照傷外科疾病和內科疾病的不同範圍而選部位的深淺以及不同的疾病而決定。一般情況下,如患者體質強,操作部位在腰臀四肢,病變部位在深層,運動器官的陳舊性損傷等,手法刺激量較大;患者體質弱,小兒患者,操作部位在頭面胸腹,病變部位在淺層,運動器官的急性損傷及內婦科疾患,手法刺激量較小。

基本信息

推拿手法,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種技巧動作。它通過許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或特定部位。其中有的以按捏為主,如按法、壓法點法拿法捏法、掐法等;有的以摩擦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的以振動肢體為主,如拍擊法、抖法運拉法等;有的以活動肢體關節為主,如搖法、扳法、滾法等。

推拿手法

推法

用手或掌等部分著力於被按摩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為推法。輕推法具有鎮靜止痛,緩和不適感等作用,用於按摩的開始和結束時,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間。重推法具有疏通經絡,理筋整復,活血散瘀,緩解痙攣,加速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於按摩的不同階段。
中醫推拿中醫推拿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指或掌等部位著力於被按摩的部位上。
2.根據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為輕推法和重推法。選定力度後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一般推3~5次。
(二)動作要領
1.輕推法時用的壓力較輕;重推法時用的壓力較重。作全掌重推法時,四指併攏,拇指分開,要求掌根著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時可用另一手掌重疊按壓於手背上,雙手同時向下加壓,沿著淋巴流動的方向向前推動。
2.指、掌等著力部分要緊貼皮膚,用力要穩,推進的速度要緩慢而均勻,但不要硬用壓力,以免損傷皮膚。

擦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緊貼在皮膚上,作來回直線的摩動為擦法。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鎮靜止痛,能提高皮膚溫度,增強關節韌帶的柔韌性等作用。輕擦法多用於按摩開始和結束時,以減輕疼痛或不適感。重擦法多插用於其他手法之間。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手掌、大魚際小魚際或掌根部位著力於皮膚上。
2.根據力量大小選擇輕重手法作來回直線的摩動。
(二)動作要領
1.操作時腕關節要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相平,以肩關節為支點,帶動手掌作前後或左右直線往返擦動,不可歪斜。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壓力要均勻適中,在擦動時以不使皮膚褶疊為宜。
3.擦法的速度一般較快,往返擦動的距離要長,動作要均勻而連貫,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膚充血潮紅為度,防止擦損皮膚。

揉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於一定的部位上,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的手法為揉;。具有加速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活血散瘀緩解痙攣、軟化瘢痕、緩和強手法刺激和減輕疼痛的作用。全掌或掌根揉,多用於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法多用於關節、肌腱部。拇、中指端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中醫推拿中醫推拿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手掌、掌根、大魚際小魚際、拇指或四指指腹部分著力於皮膚上。
2.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
(二)動作要領
揉動時手指或掌要緊貼在皮膚上,不要在皮膚上摩動,手腕要放鬆,以腕關節連同前臂或整個手臂作小幅度的迴旋活動,不要過分牽扯周圍皮膚。

揉捏法

拇指外展,其餘四指併攏,手成鉗形,將全掌及各指緊貼於皮膚上,作環形旋轉的揉捏動作,邊揉邊捏邊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進的手法為揉捏法。具有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能增加肌力和防治肌肉萎縮,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肌肉疲勞和活血散淤止痛等作用。多用於四肢、臀部等肌肉肥厚處,常與揉法交替使用。

搓法

用雙手挾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對用力,方向相反,作來回快速地搓動的手法為搓法。具有疏經通絡,調和氣血,鬆弛組織,緩解痙攣,加速疲勞消除,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等作用。適用於腰背、脅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和肩、膝關節處最為常用,常在每次按摩的後階段使用。
中醫推拿中醫推拿
(一)方法與步驟
1.雙手呈抱物形著力於肢體部位,挾住被按摩的部位。
2.相對用力、方向相反,作來回快速地搓動,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
(二)動作要領
1.操作時兩手用力要對稱,動作柔和而均勻,搓動要快,移動要慢。
2.運動前,若採用壓力大、頻率快而持續時間短的搓動,能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運動後,若採用壓力小、頻率緩慢而持續時間較長的搓動,能加速消除肌肉的疲勞。

按法

用指、掌、肘或肢體的其他部分著力,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約30s),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鬆的手法為按法。具有疏筋活絡,放鬆肌肉,消除疲勞,活血止痛,整形復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適用於經絡穴位,臨床上常與拇指揉法相結合,組成“按揉”複合手法,以提高按摩效應及緩解用力按壓後的不適感,掌按法多用於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發緊、也用於關節處,如腕關節、踝關節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點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指、掌、肘或肢體其他部分著力於皮膚上。
2.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鬆。
3.按法中以指按法和掌按法兩種最為常用。拇指或示、中、環指面著力,按壓體表某一部位或穴位,稱指按法。用單掌或雙掌掌面或掌根或雙掌重疊按壓體表某一部位,稱掌按法。
(二)動作要領
1.按壓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不可移動,操作時用力方向要與體表垂直,由輕逐重,穩而持續,使力達組織深部。
中醫推拿中醫推拿
2.拇指按穴位要準確,用力以病人有酸、脹、熱、麻等感覺為度。

摩法

用示指、中、環指指面或手掌面著力,附著於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連同前臂,作緩和而有節奏的環形撫摩活動的手法為摩法。具有和中理氣,消積導滯,調節腸胃蠕動,活血散瘀和鎮靜、解痙、止痛等作用。刺激輕柔緩和舒適,常用於按摩的開始,以減輕疼痛或不適;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手法,治療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痛經等病症。
(一) 方法與步驟
1.用示指、中、環指指面或手掌面省力,附著於被按摩的部位。
2.肘關節要微屈,腕關節要放鬆,指掌關節自然伸直,輕輕放在體表上;腕部要連同前臂在皮膚上作緩和協調的環旋移動。
(二)動作要領
1.可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均勻往返的連貫操作。
2.每分鐘頻率約為120次。
3.用力不可太重 。

拍擊法

用手掌或手的尺側面等拍擊體表的手法為拍擊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擊法和切擊法3種手法。均具有促進血液循環,舒展肌筋,消除疲勞和調節神經肌肉興奮性的作用。多用於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處。緩緩的拍打和叩擊,常用於運動後加速消除疲勞;用力較大,頻率較快,持續時間短的切擊。,常用於運動前提高神經肌肉興奮性。單指或多指的叩擊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與步驟
1.拍打時,兩手半握拳或五指併攏,拇指伸直,其餘四指的掌指關節屈曲成空心掌,掌心向下。叩擊時,兩手握空拳,尺側面向下。也可用5個手指或3個手指或一個手指指端叩打在一定的部位上。切擊時,兩手的手指伸直,五指併攏,尺側面向下。
2. 兩手有節奏地進行上下交替拍打。
(二) 動作要領
1.拍打時,肩、肘、腕要放鬆,以手腕發力,著力輕巧而有彈性,動作要協調靈活,頻率要均勻。
2.叩擊和切擊時,以肘為支點進行發力。叩擊時肩、肘、腕要放鬆;切擊時肩、肘、腕較為緊張,力達組織深部。動作要協調、連續、靈活。

抖法

分肢體抖動法和肌肉抖動法兩種。肢體抖動法時,用雙手或單手握住肢體遠端,微用力作連續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動。肌肉抖動法時,用手輕輕抓住肌肉,進行短時間的左右快速抖動。具有疏筋通絡、放鬆肌肉、滑潤關節的作用。多用於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關節,常用於消除運動後肌肉疲勞,是一種按摩結束階段的手法。
(一)方法與步驟
分肢體抖動法和肌肉抖動法兩種。
1.用肢體抖動法時,用雙手或單手握住肢體遠端,微用力作連續小幅度的快速抖動(上肢可做上下左右的抖動,下肢一般可做上下抖動)。
2.用肌肉抖動法時,用手輕輕抓住肌肉,進行短時間的左右快速抖動。
(二)動作要領
動作要連續、均勻,頻率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抖動的幅度要小,頻率一般較快,用力不要過大。

運拉法

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關節遠端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近端肢體,在關節的生理活動範圍內作被動性運動的手法為運拉法。具有滑潤關節,舒筋活血,防止或松解關節粘連,改善關節運動功能和糾正小關節處的微細解剖位置改變等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及頸腰部。常在按摩的後階段使用,能增進關節的活動幅度和消除關節屈伸不利等疲勞性酸痛。
(一)方法與步驟
1.按摩者一手握住關節遠端肢體,另一手握關節近端肢體。
2.在關節的生理活動範圍內作被動性的運動。
3.常用的有肩、肘、腕、髖、膝、踝等關節的運拉法
(1) 肩關節運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另一手按在肩部上方,然後使肩關節作外展、內收、旋內、旋外及環轉運動
(2)肘關節運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前臂遠端,另一手輕輕托住肘後,然後使肘關節屈伸及旋轉運動。
(3)腕關節運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關節上方,另一手握住手掌中部,然後使腕關節作屈伸、內收、外展及旋轉運動。
(4)髖關節運拉法:被按摩者取仰臥位,髖、膝屈曲。按摩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另一手扶住膝部上方,然後作髖關節的屈、伸、外展、內收和環轉運動。
(5) 膝關節運拉法:被按摩者取仰臥位。按摩者—手握住踝部,另一手按於膝關節上,然後使膝關節作屈伸與旋內旋外等運動。
(6) 踝關節運拉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按摩者—手握住小腿下部或托住跟部,另—手握住前足掌,然後作踝關節的屈伸、內收、外展及旋轉運動。
(二)動作要領
1.運拉時動作要緩和,用力要穩;動作幅度要在生理活動範圍內做到由小到大。
2.作環轉運動時,可沿著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進行。

拿法

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中兩指,或拇指與其他四指指面著力,作相對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進行有節律的提拿揉捏為拿法。具有疏通經絡,解表發汗,鎮靜止痛,開竅提神,緩解痙攣等作用。主要用於頸項、肩背及四肢部。臨床上常拿風池等穴位及頸項兩側部位,治療外感頭痛;也用於運動過程中振奮精神,是穴位按摩的常用手法。
(一)方法與步驟
1.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示、中兩指,或拇指與其他四指指面著力。
2.作相對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進行有節律的提拿。
(二)動作要領
1.操作時肩臂要放鬆,腕要靈活,以腕關節和掌指關節活動為主,用指面相對用力提拿。
2.用力要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
3.拿法刺激強度較大,拿捏持續時間宜短,次數宜少,拿後應配合使用輕揉法,以緩解強刺激引起的不適。

滾法

用手背近小指側部分或小指、無名指、中指的掌指關節突起部分著力,附著於一定部位上。通過腕關節伸屈和前臂旋轉的複合運動,持續不斷地作用於被按摩的部位上,此為滾法。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緩解肌肉痙攣,增強肌肉的活動能力和韌帶的柔韌性,促進血液循環及消除肌肉疲勞等作用。本法壓力較大、接觸面積較廣,適用於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部等肌肉較肥厚的部位,常用於治療運動損傷及消除肌肉疲勞。
(一) 方法與步驟
1.用手指背側小指、無名指、中指的掌指關節突起部分著力於皮膚上。
2.通過腕關節伸屈和前臂旋轉的複合運動,持續不斷地作用於被按摩的部位上。
(二)動作要領
1.肩臂和手腕要放鬆,肘關節微屈約120°,即腕關節屈曲、前臂旋後時向外滾動約80°,腕關節伸展,前臂旋前時向內滾動約40°。
2.著力要均勻,動作要協調而有節律,一般滾動的頻率每分鐘約140次。

刮法

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幣、匙等代替)在病變部位作單方向的勻速刮動的手法為刮法。松解粘連,消散瘀結,改善病變部位的營養代謝和促進受傷組織的修復,常用於治療髕骨張腱末端病
(一)方法與步驟
1.拇指屈曲,用指甲(可用硬幣、匙等代替)著力於病變部位上。
2.拇指端屈曲作單方向的勻速刮動。
(二)動作要領
1.刮動時用力要均勻。
2.刮時可蘸些水,切勿損傷皮膚。

掐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緣著力,選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續或間斷的力垂直向下按壓的手法為掐法。具有消腫,防止粘連及開竅醒腦,提神解痙,行氣通絡的作用,適用於消除局部腫脹。常用於急救,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拇指指端著力,選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2.用持續或間斷的力垂直向下按壓。
(二)動作要領
1.用於局部消腫時,必須從腫脹部位的遠心端開始,以輕巧而密集地手法向下切壓皮膚,依次向近心端移動,移動的速度宜緩慢,用力不可過大。
2.用於點掐穴位時,要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緊貼示指橈側緣,用拇指指端或指甲(以指代針)著力於穴位上,用力逐漸加重,以引起“得氣”為度,掐後輕揉局部以緩解不適感。
3.用於急救時,手法宜重、快,但要防止指甲刺破皮膚。

彈筋法

用拇指與示、中兩指或拇指與其他四指指腹將肌肉或肌腱速提速放的手法為彈筋法。具有舒筋活絡,暢通氣血,解痙止痛,對局部神經有強刺激作用。一般用於治療肌肉酸痛肌肉痙攣等。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拇指與示、中兩指或拇指與其餘四指指腹將肌肉或肌腱拿住。
2.像木工彈墨線一樣的形式,拿住肌肉速提速放。
(二)動作要領
1. 用指腹著力,切勿用指端用力內掐。
2.用力要由輕到重,剛中有柔,每處每次可提1~3下,然後使用輕揉法,以緩解因提彈而引起的不適感。

撥法

用雙手的拇指指端陷壓於一定部位上,適當用力作與韌帶或肌纖維垂直方向來回撥動的手法為撥法。具有分離粘連,消腫散結,解痙止痛等作用。常用於治療肌肉肌腱和韌帶的慢性損傷。撥與揉結合,即撥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與步驟
1.用雙手拇指或單拇指的指端陷壓於一定部位上。
2.適當用力作與韌帶或肌纖維垂直方向的來回撥動。
(二)動作要領
操作時拇指端要深按於韌帶或肌肉、肌腱的一側,然後做與韌帶和肌纖維成垂直方向的撥動,好象彈撥琴弦一樣。也可沿筋內的一端依次向另一端移動彈撥,使局部有酸脹感,並能耐受為度。

理筋法

用拇指指腹壓迫傷部,順著肌纖維,韌帶或神經行走的方向緩慢移動,以順理其筋的手法為理筋法。具有調和氣血,順筋歸位的作用。多用於治療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拇指指腹壓迫傷部。
2.順著肌纖維、韌帶或神經行走的方向緩慢移動,以順理其筋。
(二)動作要領
1.操作時傷部應儘量放鬆,用一手拇指指腹固定傷部的健側端,另一手拇指指腹沿著韌帶、肌纖維和神經行走的方向向患端順理,也可以從傷部的上端向下端順理,反覆數遍;
2.用力必須均勻持續,指腹移動必須緩慢。

捏法

1.用拇、食兩指或拇、食、中三指提捏某一部位稱為捏法。
2.用力較輕,適用於淺表的肌膚組織。
3.捏法套用於脊部稱為“捏脊”。較常用於幼兒,可治療消化不良

扳法

1.用雙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關節伸展或旋轉,稱為扳法。
2.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四肢關節功能障礙及脊椎關節小關節錯縫等症。
3.常有:頸椎扳法、腰椎扳法、肩關節扳法(內收、上舉)。

拉法

1.拉法屬於牽拉、拔伸的方法,故也稱為牽引法或拔伸法。
2.本法較多套用於中醫傷科的正骨方面。
3.套用時動作要穩而持續,不可用一突發性的猛力;要根據不同的部位和病情,適當控制牽引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4.常有:頸椎拔伸法、肩關節拔伸法、腕關節拔伸法、指間關節拔伸法。

作用

中醫推拿的作用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滑利關節。《素問·血氣形志篇》中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舉痛論》中說:“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說:“因跌扑閃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郁滯,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愈。”
經絡遍布於全身,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和聯結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組織,再通過氣血在經絡中運行,組成了整體的聯繫。推拿手法作用於體表局部,在局部通經絡、行氣血、濡筋骨,並且由於氣血循著經絡的分布流注全身,能影響到內臟及其他部位。如按揉背部十一、十二椎旁開一寸半的脾俞、胃俞能健脾和胃,按點合谷穴可止牙痛。由此可知,推拿治病不僅是以痛為輸,而且還必須根據經絡聯繫的原則,循經取穴
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物理刺激,使作用區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的變化,局部組織發生生理反應,這種反應,通過神經反射與體液循環的調節,一方面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又引起整體的繼發性反應,從而產生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改變,達到治療效果。
推拿對局部組織的作用,據觀察,直接接觸肌膚操作的摩擦類手法,可以清除衰亡的上皮細胞,改善皮膚呼吸,有利於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強皮膚光澤和彈性;強刺激手法,可引起部分細胞蛋白質分解,產生組織胺和類組織胺物質,加上手法的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皮膚肌肉的營養供應,使肌萎縮得以改善,損害的組織促進修復;手法的斷續擠壓,可增快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有人在狗的粗大淋巴管內插入套管,看到推拿後比推拿前淋巴液流動增快7倍;在家兔的兩側膝關節內注射墨汁,並對一側膝關節進行推拿,發現推拿後一側關節內的墨汁已移向遠處,未經推拿一側關節內的墨汁依然大部分存留)。由於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的改善,加速了水腫和病變產物的吸收,使腫脹攣縮消除;牽拉、彈撥、整復等一些手法,如運動關節類手法,可解除軟組織的痙攣、粘連、嵌頓和錯位。
通過神經、體液,局部操作的推拿手法能對整體和其他組織產生作用。推拿能調整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的相對平衡。緩和較輕而又節律的手法,反覆刺激,對神經有鎮靜抑制的作用。急速較重、時間較短的手法,對神經有興奮的作用。有人觀察推拿後腦電圖變化,見a波振幅增大,而且振幅增大的時間延續,這個現象可能是推拿後引起內抑制的發展所致。根據脊髓節段反射,推拿頸部,可以調節上肢及腦內血液循環,降低顱內壓,並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在l~2胸椎部,用振動和叩擊的手法,能引起心動反射,表現為心肌收縮;振動叩擊1~2腰椎,可使小骨盆充血;捏脊,可引起胃腸蠕動增快;按壓缺盆穴處的交感神經星狀結節,可發生瞳孔擴大,血管舒張,同側肢體皮膚溫度增高;推拿下腹部及大腿內側,可引起膀胱收縮而排尿,治療尿瀦留;推拿腹部可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
推拿尚可引起血液成份和代謝變化。實驗室證明:推拿後白細胞總數和吞噬能力增加,白細胞分類變化中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紅細胞輕度增加,血清中補體效價、氧的需要量、排氮量、排尿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泄量也都有增加。
綜上所述,推拿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機體的功能,但並不是推拿只能治療功能性疾病,對器質性疾病無能為力。我們知道,所謂的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人體某一組織發生器質性病變,必然表現出功能性障礙;被稱為功能性的疾患,也可能有形態改變。治療疾病,有的是直接改善器質的病變,使障礙的功能得到消除;有的是通過調整功能,使器質病變得到恢復。推拿治療器質性疾病的途徑是後者。例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這種器質病變,經過腹部和背部的推拿,改善胃腸功能,使壁龕癒合。

特殊診斷

壓頂、叩頂試驗(椎間孔擠壓實驗)
患者坐位,醫者用雙手重疊置於患者頭頂,並控制頸椎在不同角度下進行按壓,如引起頸痛和放射痛者為陽性,說明頸神經根受壓。正位時,用拳隔手掌叩擊患者頭部,如引起頸痛並有上肢竄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側腰腿痛,均屬陽性,提示頸或腰神經根受壓。
臂叢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坐位,頸部前屈,醫者立於患側,以一手抵住患側頭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牽拉,患肢有竄痛或麻木感為陽性,提示臂叢神經受壓。
頭頸傾斜試驗
患者坐位,頭稍後仰,下頜轉向患側,深吸氣後屏住呼吸。醫者一手頂住患者下頜,給以阻力,另一手摸患者橈動脈,如脈搏減弱或消失,即為陽性,多見於前斜角肌綜合徵
頸部拔伸試驗
患者正坐,放鬆,醫者立於身後,雙手捧托於患者枕部,緩慢用力,向上提起患者頭部。若患者頸肩部疼痛及麻木減輕,為陽性。本試驗常作為頸部病症是否需要牽引的指征之一。
椎動脈扭曲試驗
患者坐位,頸項放鬆,醫者立於患者背後,雙手托扶患者頭部作固定,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做仰頭、轉頸動作,如果出現明顯的頭昏、眩暈、噁心、嘔吐症狀,即為陽性。
屈頸試驗
患者坐位,雙下肢伸直,主動或被動屈頸,下頜貼近胸壁約1分鐘左右,引起腰腿痛為陽性,提示腰部神經根受壓。
仰臥挺腹試驗
患者仰臥,以枕部雙足跟為支點,將腹部挺起,腰部及骨盆離開床面,同時咳嗽一聲,如引起腰腿痛及下肢竄痛為陽性,提示腰部神經根受壓。
股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俯臥,患肢屈膝90°,醫者將患肢小腿上提或繼續屈曲膝關節,如果出現沿股神經放射性疼痛,為陽性。
雙膝雙髖屈曲試驗
患者仰臥,醫者將患者屈曲的兩下肢同時壓向腹部,如活動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髖關節病變。如將一側屈曲的下肢壓向對側腹部引起骶髂關節疼痛,說明有骶髂韌帶損傷或關節病變。
骨盆分離或擠壓試驗
患者仰臥,醫者用兩手分別壓在兩側髂骨翼上,並用力向外按(分離)或向內擠壓,有疼痛者為陽性。提示骶髂關節病變,恥骨聯合分離或骨盆骨折等。
“4”字試驗
患者仰臥,健側下肢伸直,患肢屈曲外旋,使足置於健側膝上方,醫者一手壓住患側膝上方或另一手壓住健側髂前上棘,使患側骶髂關節扭轉,產生疼痛為陽性。提示髖關節病變即為骶髂關節有病變。
直腿抬高和足背屈試驗
患者仰臥,雙下肢伸直,在保持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分別做直腿抬高動作。測量抬高時無痛的範圍(抬高肢體與床面的夾角)。如有神經根受壓時,可出現直腿抬高明顯受限,一般多在60°以下,即出現受壓神經根分布區域的疼痛,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然後將下肢降低5~10°至疼痛消失,並突然將足背屈,坐骨神經痛再度出現為陽性,後者較前者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更有臨床價值。因為髂脛束緊張等其他下肢病變時直腿抬高試驗亦可出現陽性,而足背屈試驗陽性是單純坐骨神經受牽拉緊張的表現。
患者仰臥,患側臀部靠近床邊,健側下肢屈膝屈髖,以固定骨盆,醫者將其患肢移至床外並使之儘量後伸,使骶髂關節牽張和移動,若骶髂關節疼痛,則提示有病變。
跟臀試驗
患者俯臥,兩下肢伸直,肌肉放鬆,醫者握其足部,使足跟觸到臀部,如腰骶關節有病變,則引起腰骶部疼痛,骨盆甚至腰部也隨著抬起。
搭肩試驗(杜加氏試驗)
正常人手搭於對側肩部時,肘關節可以緊貼胸壁,而杜加氏實驗陽性時,可見到當手搭於對側肩部時,肘關節不能靠緊胸膛,提示有肩關節脫位的可能。
骨性三角實驗
肩峰、喙突和大結節三點組成三角形。脫位時,因大結節位置變動,故所成三角形與對側不同。
肩關節外展試驗
此實驗對於肩部疾病能作大致的鑑別。
1) 肩關節功能喪失,並伴有劇痛時,可能為肩關節脫位或骨折。
2)肩關節炎時從外展到上舉過程皆有疼痛。
3)開始時不痛,外展角度越大時肩越痛,可能為肩關節粘連。
4) 外展過程中疼痛,上舉時反而不痛,可能為三角肌滑囊炎
5)從外展至上舉60°~120°範圍內有疼痛,超越此範圍時反而不痛,可能為岡上肌肌腱炎
6) 外展動作小心翼翼,並有疼痛者,可能為鎖骨骨折。
肱二頭肌長腱試驗
1) 肩關節內旋試驗:讓患者主動作肩極度內旋活動,即在屈肘位,前臂置於背後,引起肩痛者為陽性,說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2)抗阻力試驗:患者肘關節用力屈曲;醫生手握患者腕部,對抗用力,使患者肘關節伸直。若患者疼痛加劇,為抗阻力試驗陽性,說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網球肘試驗(密耳氏試驗)
前臂稍彎曲,手半握拳,腕關節儘量屈曲,然後將前臂完全旋前,再將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時,肱橈關節的外側發生疼痛,即為陽性。
前臂屈、伸肌緊張(抗阻力)試驗
1) 患者握拳、屈腕,掌心向下,檢查者以手按壓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側疼痛則為陽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
2)患者掌心向上,伸手指和背伸腕關節,檢查者以手按壓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內側痛者為陽性,提示肱骨內上髁有病變。
肘三角
肱骨內、外上髁和尺骨鷹嘴三者關係,在伸肘位呈一直線,在屈肘90°位構成一等腰三角形,稱為肘三角。肘後脫位時,肘三角即失去正常關係。
握拳尺偏試驗
患手握拳(拇指在里、四指在外),腕關節尺偏:橈骨莖突處疼痛為陽性,提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屈腕試驗
將患者腕關節極度屈曲,短時間後即引起手指麻痛,為腕管綜合徵的體徵。
浮髕試驗
患者平臥,患肢伸直放鬆。醫者一手將髕骨上方髕上囊內液體向下擠入關節腔;另一手指按壓髕骨,一壓一放,反覆數次。如有波動感即表示關節腔內有積液。
側向擠壓試驗
患者仰臥,患膝伸直,股四頭肌放鬆,醫者一手固定膝關節,另一手握踝關節,雙手相對用力,作膝關節被動內翻或外翻活動,正常時無側方活動,亦無疼痛。如韌帶完全撕裂,則出現側向異常活動;如韌帶捩傷或部分撕裂則引起疼痛。
患者仰臥,屈膝至90°位,肌肉放鬆,醫者雙手握小腿上端將其向前和向後反覆推拉。正常時無活動,如向前滑動,提示交叉韌帶損傷;向後滑動,則表示後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旋轉試驗
患者仰臥,醫者一手扶膝部,另一手握踝,將膝關節作被動屈伸活動的同時,內收內旋或外展外旋,引起彈響聲或疼痛時為陽性,為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研磨試驗
患者俯臥,髖關節伸直,患膝屈曲至90°。醫者一腿跪壓於患者大腿屈面,將其固定,用雙手握住患足,擠壓膝關節,並旋轉小腿,引起疼痛者為陽性,提示半月板損傷;反之,將小腿提起,使膝關節間隙增寬,並旋轉小腿,如引起疼痛,則為側副韌帶損傷
膝反射
坐位檢查時,患者坐於床沿,雙小腿自然懸掛,在臥位時病人仰臥,檢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部,使稍屈曲,約20°~30°,然後輕叩膝下肢四頭肌腱,反應為伸膝動作,其反射中心在L2,4。
跟腱偏斜症
正常站立位,跟腱長軸應與下肢長軸平行。扁平足時,跟腱長軸向外偏斜。
足內、外翻試驗
檢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將踝關節極度內翻或外翻,如同側疼痛,提示有內或外踝骨折可能,如對側痛則多屬副韌帶損傷。
踝反射(跟腱反射)
患者仰臥位,髖關節外旋,膝關節屈曲,醫者一手推足底,使踝關節略背伸,另一手用叩診錘輕叩跟腱,其反應是足跖屈。如不易引起時,可讓患者跪在床邊,醫者一手推足底使其背伸,另一手用叩診錘輕叩跟腱。其反射中心在S1,2。
常與跟腱反射亢進同時存在。患者仰臥,髖、膝關節微屈,醫者用手托住患者膕窩,另一手握足,驟然背屈踝關節,並持續按壓足底,陽性者可見到同側腓腸肌及比目魚肌出現節律性的持續收縮,提示有錐體束損害。
劃足底實驗(巴彬斯基氏征)
檢查時用鈍尖物輕劃患者足底外緣,由後向前。陽性者拇趾緩緩背屈,其他各趾輕度外展,提示有錐體束損害。
彈趾試驗
輕叩足趾的基底部或用手將足趾向背面挑動,如引起足趾跖屈為陽性,提示有錐體束損害。

注意事項

中醫推拿的注意事項
1.辯證施補,按摩補益方法甚多,其目的不外乎在於調整陰陽,調和氣血及調補臟腑的功能。在使用按摩補益時,要辨證施補,分清陰虛還是陽虛,氣在還是血虛,要辨清病在哪個臟腑。腎虛者則採用益腎固本的方法,脾胃虛弱則採用健脾和胃之法。
此外,不同的季節也要有所側重。春天的按摩補益.則要採用疏肝利膽,養血柔肝之法;而秋天的按摩補益,則要用補益肺氣,滋陰潤燥之法。在辨證施補時,要把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有選擇性的進行。
2.集中注意力,調勻呼吸 集中注意力,調勻呼吸是按摩補益施術者和使用按摩方法實施自我補益者必須注意做到的。在自我按摩補益時,只有在注意力集中、呼吸均勻的情況下才能細心體會到機體在實行了自我按摩後的反應、變化,從而及時調整按摩手法、力度、頻率等等,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在給他人使用按摩的方法進行補益時,施術者更要集中注意力,仔細觀察和了解被按摩者的感受及機體的反應、以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手法。不可邊按摩邊聊天說笑.也不可按按停停,或隨意中斷治療.去乾別的事,而要精力集中,連續完成預定的全部程式,以確保按摩補益的效果。
3.循序漸進,堅持不懈 在養生保健方面,無論是運動養生,還是飲食養生都有個持之以恆的問題。按摩補益亦是如此,也需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如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或一曝十寒,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例如摩腹,如果從來沒有做過按摩的人,一開始要認真地摩一二百遍還是很累的。因此,開始時用力可小一些,摩的次數少一些,以後再逐漸增加。另外,按摩一段時間後,補益的效果可能不明顯,或開始效果明顯,以後並不十分明顯,因此有的人就喪失信心,這是不可取的。其實按摩補益與飲食補益等其他補益方法一樣,有的能立竿見影,有的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按摩補益健身,則更需長期堅持,持之以恆,有的甚至要終生堅持,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4.時間適當,早晚尤佳 按摩補益,具有簡便、有效的特點,如能選擇適當的時間,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按摩補益,無論是自我按摩,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按摩,一般均宜安排在早晚進行,效果尤佳。一是一般白天要工作,時間較緊,而早晚,尤其是晚上時間相對寬裕,有利於集中精力靜下心來實施按摩。二是因為歷代養生家認為,早晨是陽氣生髮之時,此時實施自我按摩可以外引陽氣,振奮精神。晚上按摩則有利於消除疲勞,促進睡眠,提高睡眠的質量。
5.因人而異,適度進行 在實施按摩補益時,要按照輕、緩為補的總原則,並要根據自身或被按摩者的體質等情況,確定按摩的手法、力度和持續時間。如對年老體弱、久病體質較差者,按摩時手法要輕,同時用增加按摩次數和延長按摩時間的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對於身材高大、肥胖者,手法則要重,用適當加重手法的辦法,以防力度過小收不到效果。
6.使用介質,防止損傷 按摩補益時,對一般人而言,由於手法較輕,不會引起局部皮膚損傷。但對於皮膚乾燥的人、老年人和皮膚嬌嫩的嬰幼兒,則要使用麻油、按摩膏等介質,以防損傷局部皮膚。
7.避風保暖 無論是自我按摩,還是家庭成員間的相互按摩,都要注意選擇溫暖無風的舒適環境。
若在冬天按摩,更要注意施術時先將雙手搓熱再進行;夏天按摩,不可將電扇、空調的風直對被按摩者。
中醫推拿的禁忌
按摩補益適用絕大多數人,但對於某些特定的患者和部位,是不能進行按摩的。
1.凡皮膚病的病變部位及水火燙傷等所致的皮膚損傷部位,嚴禁按摩。
2.凡患有血液病及有出血傾向者,嚴禁按摩,以防引起出血。
3.凡久病及嚴重的心、肺、腦病患者,胃、腸穿孔患者,癌症患者,高齡、體質極度虛弱者不能按摩,以防發生危險。
4.凡在極度疲勞或醉酒的情況下及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者,也不能按摩。
5.患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骨關節結核、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及急、慢性傳染病患者的傳染期,不能按摩,以防感染擴散,破壞骨質或感染傳染病。
6.由結核菌、化膿菌所引起的運動器官病症不宜進行推拿;
7.婦女在懷孕期和月經期,腹部和腰骶部不宜使用推拿手法
8.患者飢餓時及劇烈運動後,推拿時需防止暈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