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

中醫中藥

《中醫中藥》是2009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南燕。這本書主要介紹了中醫中藥的起源及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中藥
  • 作者:劉南燕
  • ISBN:9787532862184
  • 定價:56.00元
  •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 出版時間:2009-6-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中醫中藥簡介,圖書推薦原因,圖書目錄,引言,中藥的起源,著名的醫藥學家,中藥文獻,中藥養生,中醫藥典故,結束語,

中醫中藥簡介

按照專業分類,分為中醫生命疾病認知、中醫診療方法、中藥炮製技藝、中醫傳統製劑方法、中醫針灸、中醫養生、老字號傳統中醫藥文化、民族醫藥八大類。

圖書推薦原因

本書為“中華文化叢書”中的一本。本書真實地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在不長的篇幅內,圖文並茂地講述了科舉與書院豐富的歷史、故事、傳說、趣聞,突出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兼顧多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很適合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中外大眾讀者閱讀。

圖書目錄

引言

中藥概說
天花說起
中藥對付“太空運動病”
中藥療效

中藥的起源

藥物知識的積累
中藥的性能與用法
寒熱溫涼話四氣
辛酸甘苦成品五味
升降浮沉辨證看
歸經
副作用
配伍
君臣佐使
中藥炮製
炮製目的
炮製方法

著名的醫藥學家

蘇皇

中藥文獻

神農本草經集注》
常用中成藥
雲南白藥

中藥養生

藥養
藥膳

中醫藥典故

典故——典制和掌故,《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專》:“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醫學典故常常困擾我們對文章的理解,醫書常有典故命名者,現將常見的典故收錄如下:
杏林:為醫學或醫術的譽稱。《神仙傳·董奉》云:“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癒者,使載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提十萬餘株,郁然成林。”後世把“杏林”作為醫學或醫術之譽稱。杏苑與杏林同義,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張啟倬《杏林碎錦》,清代宋鈞衡《杏苑叢譚》等。
橘井:以喻良藥之典。《神仙傳·蘇仙公》雲,蘇仙公得道仙去時,謂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邊橘樹,可以代養。井水一升,橘葉一枚,可療一人。”翌年果疫疾,遠近求治者悉活。後遂以“橘井”為良藥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青囊:為古代醫家的書囊,喻指醫書。唐·劉禹錫《閒坐憶樂天經詩問酒熟未》云:“案頭開縹帙,肘後檢青囊。唯有達生理,應無治老方。”後遂將青囊喻醫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雜纂》、清代趙濂的《青囊秘效方》。
仁術仁壽:喻指醫術。《孟子·梁惠王上》云:“無傷也,是乃仁術。”孟子所謂的“仁”,本於孔子“愛人”之說。後世遂以醫術比之仁術。《論語·雍也》:“知者樂,仁者壽。”《漢書·董仲舒傳》:“堯舜行德則民仁壽。”此故將仁壽比之醫術。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張潔的《仁術便覽》、清代孟葑的《仁壽鏡》。
折肱:喻指良醫。《左傳·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為良醫。”《楚辭·九章》曰:“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註:“人九折臂,更歷方藥,乃成良醫,故吾於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語,為誠然也。《左傳》曰:三折肱為良醫。亦此意也。”後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醫。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吳承昊《折肱漫錄》。
上池、窺垣:喻指醫術高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常謹遇之,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後遂以“上池”、“窺垣”以喻醫術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馬時可的《上池雜說》,清代陳養晦的《傷寒五法》附《傷寒論》,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窺垣秘術》。
和緩:喻指良醫。醫和醫緩,為春秋時秦國兩個名醫,後人常並稱之為“和緩”。如晉摯虞《疾愈賦》曰:“講和緩之餘論,尋越人之遺方。”故以和緩喻良醫。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緩醫風》。
理瀹:代指醫藥。《子華子·北宮意問》云:“子華子居北苓,北宮意公仲承侍,縱言而及於醫。子華曰:‘醫者理也,理者意也。藥者瀹也,瀹者養也。’”以此命名者有,吳師機改《外治醫說》為《理瀹駢文》,其自跋云:“《外治醫說》刊既成,時賢皆雲不甚解。其欲得吾之說者,則取其方而已。予知說之不行也,而要圍墾遂棄。爰改名駢方,借《子華子》‘醫者理也,藥者瀹也’之句,摘理瀹二字以題其篇。”

結束語

中醫藥的歷史第一個代稱是歧黃。這個名字來源於《黃帝內經》。因其是黃帝與歧伯討論醫學的專著,便稱《黃帝內經》為歧黃之術。自然,歧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
慶祝慶祝
第二個代稱叫青囊。現在知此名字並使用者甚少。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
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後,獄吏害怕,將華佗的那些醫書燒毀了大部分。使華佗的醫術只有部分流傳下來。據此,後人稱中醫為青囊。
第三個代稱喚杏林。這個名字的起始,也與三國有關。有資料介紹,三國時吳國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附近百姓聞名求醫,但董奉從不收取錢財,只求輕症被治癒者種一棵杏樹,大病重病被治癒者種五棵杏樹。數年後,董奉門前杏樹成林,一望無際。從此,人們便喚中醫為杏林。
第四個代稱稱懸壺。傳說河南汝南費長房在街上看到一賣藥老者的竿桿上掛一葫蘆,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後,老者就跳入那葫蘆中。為弄清底細,費長房以酒款待,老者後來約他同入葫蘆中,只見玉堂儼麗,甘餚旨酒。費長房即拜老者為師,學修仙之道。數載後,他術精業成,辭師出山,又得壺翁傳贈的治病鞭鬼之竹杖,從此懸壺行醫。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誌。
中國是醫藥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亞細亞大地之時,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點到面聯接起來,形成燎原之勢,逐漸的融化在文明時代的光華之中。“中醫”是個專用名詞,它的“中”字顯然是為了區別“西醫”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醫”是指傳統中國醫學或中國大夫。不過認真求實地考證一下,這個“中醫”之“中”,本來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國呢!
何以為證?“中醫”一說,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的“有病不冶,常得中醫”句。早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就有了“中醫”一詞,那時西醫還不成系統,更沒傳入中國(西醫傳入中國是在西漢以後又過了一千七百年的明末),西漢人連西醫為何物都不知道,怎可能為區別“西醫”,而稱中國的醫學醫術為“中醫”呢?
西漢開始有“中醫”的說法,若“中”不指中國,究竟何意呢?中國最早認識尤物的思想基礎,來源於《易經》將世界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軌道,對後世的哲學,社會、堪輿、天文、地理、醫學……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響。因此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不會生病。若陰陽失衡,則疾病必來。中醫大夫有“持中守一而醫百病”的說法,意即身體若無陽燥,又不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會百病全無。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醫之“中”的真正含意。
當然,今日“中醫”一詞指中國的醫學,但是,若理解了“中和”之意,會明白大夫為何常說滋陰、補陽、調理……
從此,中國醫藥學的文明史開始了。
中國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醫學史,由於東方文化發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國獨特理論框架,及近現代西方科學的撞擊及西醫的傳入,出現兩個分明的層次,在東西方醫學交匯中呈現複雜多態的狀態。
夏商西周時期醫巫並存,在卜筮史料中記載了大量的醫藥衛生的內容,形成了醫學的雛形。
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整個學術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時期,醫巫分離,醫學具有更顯明的科學性、實用性和理性,占據了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導地位。臨床醫學的分科已現端倪,趨於專業化。
秦漢時,以傷寒、雜病和外科為最突出的臨床醫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動亂割據的狀態,醫藥學在脈學、針灸學、藥物方劑、傷科、養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績,為醫學的全面發展積累了經驗。
隋唐時期,國家重歸統一,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形成了一種空前輝宏氣勢。中國醫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醫學家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獲得了更為豐富的成果。這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兩宋是中醫藥學發展的重要時期。政府的重視在醫藥發展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組織人員編纂方書和本草、設立校正醫書局、鑄造針灸銅人、改革醫學教育、設立惠民局、和劑局、安劑坊、養濟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進了醫藥衛主之進步。
遼、夏、金、元與兩宋王朝並立以至元滅宋統一全國。這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大融合時期,是中國醫學史上學派爭鳴、民族醫學奮起的一個輝煌的時期,為多源一體化的中國傳統醫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現了蓬勃的生機。
明代,醫藥學發展出現革新趨勢。在探傳染病病因、創造人痘接種預防天花中藥學研究等進入新的層次。中外醫藥的交流範圍已達亞、歐、非許多國家與地區,中學的輸出、西學的東漸,使中外醫學文化在交流接觸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醫學趨於普及與升華發展的時期,王清任躬身於人體解剖,著有《醫林改錯》反映了“中國醫界大膽之革命論者”的開拓進取精神。
上述的這一切,是中國古代醫學波瀾壯闊的歷史梗概。這樣一脈相承、綿延數千年一直未曾中斷的醫藥文化及文明,是世界醫學史上所罕見的。中國古典醫籍數量之大,名醫輩出,人數之多,在同時期的世界範圍內也不多見。中國傳統醫藥學有著強有力的生命力,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經過了與近代醫藥文化的撞擊、對抗到結合,也注意從國外先進文化中吸取有用的東西,遂出現了中西匯通合纂的探索。傳統醫學在走向現代化。
近百年來,中國的現代醫學,傳統醫學和中西醫結合的格局將會對這百餘年的中國近現代醫學史作出客觀的再現和評述。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云:“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裡中字念去聲,中。“中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 “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里的那箇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致中和。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從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潰了就沒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適事為故,恰到好處就好了。以平為期,以和為重,這就是它的一種最高境界。《中庸》一書中至關重要的哲學命題是“致中和”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的是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
氣在中國古代是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觀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這種樸素的認識被引進醫學領域在中醫學中逐漸形成了氣的概念: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機體,氣散則形體滅亡。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全天下就是一個氣。有了這個氣就運動,就生生不息,就變化不止。沒有這口氣就完了。中國著名的近代著名的這箇中醫基礎教授,內經教授。他說人就這一口氣,這口氣沒有了這個人還在這什麼都沒有了,人這口氣不走,這口氣就在它就是活著。就你講那個活體的。我們研究的就是有氣的這個活體,有氣的活體。精氣學說是什麼呢?就是說我們中國認為世界怎么來的?中國的哲學家認為氣一元論。這個地球這個世界是氣來的呀,在上就是為氣,在下則為形,就是地。這就是氣。然後呢你象在《春秋繁露》里董仲書說的:“元氣者,始也”。萬物之始也。有了這口元氣什麼都開始運動了。沒有這口元氣,就沒有,就好像上帝的推動力就像牛頓找上帝第一個推動這個地球一樣。這就是大家都在找一個解釋這個世界,而中醫恰恰它可理解是這個世界。陰,陽。何謂陰陽?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間一切能量、運動方式、空間方位、時間序列、事物的性質、以及聚萬物之靈的氣等等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陰陽是一切事物辯證對立的兩方面。《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出:“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中醫講求陰陽平衡以致中,致和。在《易傳》里,就是我們講的《十翼》,《易傳》里說了:“一陰一陽,之為道”。陰陽,萬物之始也,有了陰和陽,才有了萬物之始。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因為有了陰陽還有了氣才有了萬物。所以這就是我們講陰陽的觀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