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中醫藥大學

雲南中醫藥大學

雲南中醫藥大學(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簡稱雲中,坐落於雲南省昆明市,是雲南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全國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醫藥本科院校,為雲南省唯一一所中醫藥本科院校

雲南中醫藥大學的前身為成立於1960年的雲南中醫學院,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成為雲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更名為雲南中醫藥大學。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有呈貢、白塔、宜良三個校區,占地面積990餘畝,總建築面積27.3萬平方米;有11個二級學院、1個公共課教學部、1個實驗中心、1個研究院,有26個本科專業,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4個一級學科(涵蓋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有教職工680人,全日制學生10859人,其中,本科生9695人,碩士研究生1164人,留學生21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中醫藥大學
  • 外文名: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簡稱:雲中,YNUTCM
  • 創辦時間:1960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醫藥類
  • 屬性省部共建大學
  • 主管部門雲南省
  • 現任領導:書記:王翠崗
    校長:熊磊
  • 本科專業:26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涵蓋24個二級學科)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11個二級學院、1個公共課教學部、1個實驗中心、1個研究院
  • 校訓:崇德和合、博學敦行
  • 地址:呈貢校區: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雨花路1076號
    白塔校區: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白塔路88號
    宜良校區: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
  • 院校代碼:10680
歷史沿革,辦學規模,院系設定,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科研,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交流合作,校地合作,國際合作,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精神文化,學院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 昆明中醫進修班
1951年,經昆明市衛生局批准開辦昆明中醫進修班。
1953年3月,在昆明中醫進修班基礎上,經上級批准,成立昆明中醫進修學校,專門承辦中醫進修班。校長由昆明市衛生局副局長王之翰兼任。
1953年,昆明中醫進修學校劃歸雲南省衛生廳領導,校址遷至昆明市三合營原13號。
1957年1月,校址遷至昆明高嶢辦學,王天順任校長。同年增設 “中醫師資班”、“針灸師資訓練班”、“中藥調劑班”、“麻風防治幹部訓練班”和“衛生幹部文化班”。
  • 雲南省中醫學校
1958年7月1日,昆明中醫進修學校更名為雲南省中醫學校,校址遷至昆明市平政街41號,正式開辦四年制中醫中專班。同年再增設“保育訓練班”和兩年制“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研究班”,在校學生總數達630人。
  • 雲南中醫學院
1960年5月,雲南中醫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吳佩衡任首任院長,雲南省中醫醫院劃歸雲南中醫學院管理並更名為雲南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1962年初,由於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雲南中醫學院面臨停辦危機。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雲南中醫學院得以保留。
1964年2月,學校校址遷至白塔路6號(原昆明第一衛生學校校址),占地30畝。1971年至1976年,累計畢業三年制中醫專業學生630人。
1987年9月12日,經上級批准,在昆明市官渡區關上鎮雙橋鄉征地109畝,擴建學校。
1992年2月,中藥系由白塔校區搬到關上校區辦學,關上新校區正式啟用。
1997年,學校黨政部門全部搬到關上校區辦公,關上校區成為校本部。
2005年,經上級批准,學校在呈貢新城雨花片區征地823.5畝進行校區建設。2008年9月10日,雲南中醫學院呈貢校區一期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首批1750餘名師生正式入駐新校區。
2009年3月1日,學院院本部全日制本專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3000餘人及教職員工近600餘人正式入駐呈貢新校區。
2016年7月,雲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昆明簽署共建雲南中醫學院協定。
2017年7月,國家漢辦批准學校為“孔子學院總部國際(西學)中醫文化推廣研究基地”。8月2日,宜良縣政府與雲南中醫學院、昆明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雲南中醫康養特色小鎮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定》,三方共同合作建設雲南中醫學院宜良校區項目。
  • 雲南中醫藥大學
2018年12月11日,雲南中醫學院發文確認,該校正式更名為“雲南中醫藥大學”。
雲南中醫藥大學雲南中醫藥大學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有11個二級學院、1個公共課教學部,26個本科專業,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4所。
專業設定
學院專業學制
基礎醫學院
醫學檢驗技術
四年
臨床醫學院
中醫學
五年
中西醫臨床醫學
五年
中醫兒科學
五年
護理學院
護理學
五年
針灸推拿康復學院
針灸推拿學
五年
中醫康復學
五年
康復治療學
四年
中醫養生學
五年
人文與管理學院
物流管理
四年
市場行銷
四年
公共事業管理
四年
套用心理學
四年
中藥學院
中藥學
四年
中藥資源與開發
四年
藥物製劑
四年
製藥工程
四年
藥學
四年
中草藥栽培與鑑定
四年
食品科學與工程
四年
食品質量與安全
四年
民族醫藥學院
傣醫學
五年
信息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年
醫學信息工程
四年
附屬醫院
類別醫院名稱
直屬附屬醫院
雲南省中醫醫院(第一附屬醫院)
第二附屬醫院(籌)
非直屬附屬醫院
昆明市中醫醫院(第三附屬醫院)
玉溪市中醫醫院 (第四附屬醫院)
楚雄州中醫醫院(第五附屬醫院)
西雙版納州傣醫醫院(第六附屬醫院)
曲靖市中醫醫院(附屬曲靖醫院 )
附屬昭通市中醫醫院(昭通市中醫醫院)
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附屬曲靖綜合醫院)
文山州中醫醫院(附屬文山中醫醫院)
宣威市中醫醫院(附屬宣威市中醫醫院)
開遠市人民醫院(附屬開遠市人民醫院)
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附屬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校本部有教職工687人,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首屆全國名中醫1人,國家衛計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1人;雲嶺名醫3人,雲嶺學者、雲嶺名師、雲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各1人;雲南省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7人、教學名師9人;雲南省國醫名師4人、名中醫36人、榮譽名中醫33人;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0人、後備人才2人;技術創新人才2人;首批雲南省中醫藥領軍人才3人、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及培養對象2人。聘請國醫大師張震、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等420餘名中國國內外知名教授和專家擔任碩士生導師、名譽校長、客座教授、名譽教授。
全國名中醫:孟如
全國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秦竹
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秦竹、苗曉玲、王志紅、楊恩品、陳林興、楊梅、劉紅英等
雲南省級教學團隊
序號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所屬機構年份
1
藥理學基礎與實驗教學團隊
林青
中藥學院
2011
2
中藥資源學教學團隊
錢子剛
中藥學院
2012
3
中醫臨床教學團隊
秦國政
臨床醫學院
2009
4
中西醫基礎醫學教學團隊
袁嘉麗
基礎醫學院
2010
5
中醫經典教學團隊
陳文慧
基礎醫學院
2013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雲南省級重點、特色專業各5個,雲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八大重點產業引領品牌建設專業2個,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2個,精品課程17門,精品資源共享平台課程10門,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東南亞南亞語種精品課程2門;省級實驗實訓及創新人才培養中心9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1個,實驗實習實訓基地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1個,卓越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1個,實踐教學能力提升工程中心2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有實踐教學基地140個,藥學類合作基地49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中藥學、中醫學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中醫學
雲南省級特色專業:中醫學、中藥學、製藥工程、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
雲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
雲南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醫臨床技能綜合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雲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一專多能”新型臨床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雲南省級精品課程:《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醫診斷學》、《溫病學》、《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針灸學》、《腧穴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傷科學》、《中西醫結合婦科學》、《急診學》
雲南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方劑學》、《中醫婦科學》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有1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雲南省“一流學科”A類高原學科3個,雲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學科2個,雲南省重點學科7個;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4個一級學科(涵蓋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
  • 重點學科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老年病學、中醫兒科學、推拿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預防醫學、中醫痹病學、中醫腎病學、彝藥學、中醫男科學、中醫人類學、傣醫學、臨床中藥學、中醫管理學——中醫藥對外合作管理學、中醫文化學、中醫心理學、中西醫結合基礎、傣藥學
雲南省“一流學科”A類高原學科:中藥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
雲南省“十二五”優勢特色學科:中西醫結合、藥學
雲南省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民族醫學、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臨床中藥學、實用中藥學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基礎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漢語國際教育、公共管理
專業碩士學位類別:中醫(10個領域)、護理、藥學、中藥學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醫藥臨床評價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公共科技服務平台各1個,省級創新團隊2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9個,院士工作站站點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8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5個。
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雲南民族醫藥保護與產業發展研究基地
雲南省科技創新團隊:中醫藥調節人體微生態省創新團隊、中醫治未病理論套用研究省創新團隊
雲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天然藥物活性成分與功能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醫防治風濕病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醫藥調節機體微環境套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醫男科學科技創新團隊、雲南省高校中藥學科技創新團隊
科研平台
類別實驗室名稱
省重點實驗室(雲南省科技廳)
雲南省傣醫藥與彝醫藥重點實驗室
中醫科研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藥藥理實驗室
中藥藥理(免疫)實驗室
省重點實驗室(雲南省科技廳)
雲南省傣醫藥與彝醫藥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雲南省教育廳)
雲南省高校芳香中藥研究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民族藥質量標準研究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中醫藥臨床科研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天然藥物活性成分與功能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民族藥現代研究重點實驗室
省高校中醫藥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昆明市重點實驗室(昆明市科技局)
昆明市代謝性疾病中醫藥防治重點實驗室
昆明市民族醫藥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
昆明市中藥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省公共科技服務平台(雲南省科技廳)
雲南省中藥民族藥飲片開發與質量檢測公共科技服務平台
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雲南省科技廳)
雲南省道地瀕危中藥材繁育與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工程實驗室(雲南省發改委)
雲南省民族特色養生理論與健康產品工程實驗室
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雲南省教育廳)
省高校民族藥保護與鑑定工程研究中心
省高校中藥材優良種苗繁育工程研究中心
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昆明市科技局)
昆明市中藥材繁育與鑑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院士專家工作站(雲南省科技廳)
劉昌孝院士工作站
梁繁榮專家工作站
石學敏院士工作站
王階院士工作站
劉建勛專家工作站
朱勉生專家工作站
孫光榮專家工作站
郜發寶專家工作站
張烜專家工作站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雲南省教育廳)
雲南中醫藥特色健康產品研發協同創新中心(培育)
南藥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成果

  • 項目承擔
截至2018年7月,學校近5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0餘項,其中,國家級近100項,省部級300餘項。2012年至2017年,學校獲得自然科學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59項,其中國家級84項,省部級252項。學校獲得社會科學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1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部級34項。
  • 科研獲獎
截至2018年7月,學校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30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1項。
科研獎勵情況
成果名稱獎項名稱等級時間
低緯高原地區天然藥物資源野外調查與研究開發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2013年
溫陽通絡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研究及臨床套用
雲南省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2014年
植物化學防禦物質與新農藥先導物的研究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2014年
少數民族醫藥古籍文獻分類體系構建研究
雲南省第二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一等獎
2016年
雲南名老中醫治療皮膚病學術思想及套用示範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2017年
三七標準化與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2017年
舒血寧注射液脫酸純化關鍵技術開發及套用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
一等獎
2017年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雲南中醫學院學報》是綜合性中醫藥學術類期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等數10種國家權威檢索系統和資料庫收錄。設有中醫基礎理論、實驗研究、方藥研究、臨床研究、針灸推拿、民族醫藥、藥用植物資源等20餘個欄目。先後獲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中國高等醫藥院校優秀學報、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優秀學報等獎項。
《雲南中醫學院學報》《雲南中醫學院學報》
  •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雲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藏紙本藏書93.93萬冊。紙質期刊384種,館藏線裝古籍圖書1.8萬冊,電子資源總量61.78TB,擁有中、外文資料庫52個,電子圖書145萬冊(鏡像42萬冊,遠程使用103萬冊)。是雲南高校圖書館聯盟成員,非本館文獻可通過傳遞手段與本地高校圖書館共建共享。

交流合作

校地合作

截至2018年7月,學校與省藥監局共建雲南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研究院、與省科技廳共同設立“中醫藥聯合專項基金”,是雲南省中醫藥政策研究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數據中心雲南分中心、雲南省中醫藥數據中心。與雲南能源投資集團實施全面戰略合作,與宜良縣人民政府合作開發建設雲南中醫康養特色小鎮,與雲南呦陽生物科技公司共建“雲南道地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和昭通、普洱、麗江等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國際合作

截至2018年7月,學校在1990年代表中國與西班牙合作辦學,建立了“加泰羅尼亞-雲南中醫學院”,2007年發起並主辦八屆“大湄公河次區域傳統醫藥交流會”,2015年在寮國開設“中醫教育培訓中心”,2016年成立“瀾滄江—湄公河傳統醫藥學院”,2016年舉辦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傳統醫藥學術交流暨首屆國際佤醫藥發展交流會。2018年建立“中國-緬甸中醫藥中心”,2018年承辦首屆國際哈尼醫藥發展交流會,連續舉辦五屆中醫西學國際論壇。先後與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加拿大瑞士韓國泰國越南、印尼及港台等30多個國家或地區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
釋義:1.校徽取“Y”(雲南)、“中”和“Y”(醫)為設計基本元素,詮釋“雲南中醫藥大學”。
校徽校徽
2.圖形中展開的書本及由書本延伸的浪花造型,象徵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又體現學院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神聖使命和優良傳統。
3.校徽圖形似一隻奮飛的孔雀造型,代表“雲南”特色,展現學院勇於探索、銳意進取、積極開創美好未來的氣勢,也象徵著學子放飛理想的翅膀、探索真知、立志成才、奉獻社會的進取精神。
4.圓形背景描繪成地球形態,寓意學院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致力於弘揚中華中醫文化,造福人類。
5.校徽以藍色、綠色為主色調,象徵中醫藥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旺盛的生命力,也預示著學院充滿希望的美好前景。
6.“1960”代表雲南中醫學院成立於1960年。

精神文化

  • 校訓
“崇德和合,博學敦行。”
釋義:“崇德和合,博學敦行”,全句意思是推崇高尚品格,追求團結和諧;具有廣博知識,勤勉加以踐行。
八字校訓既各自獨立成意,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繫,渾然一體,涵蓋了學院教育思想、辦學特色、治學精神、品格修養等各個方面的要求。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王翠崗
黨委副書記、校長
熊磊
黨委副書記
荀傳美
黨委副書記
郭平
副校長
孟慶紅
副校長
錢子剛
黨委委員、副校長
祁苑紅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李媛芬
黨委委員、副校長
李世輝
黨委委員、附一院黨委書記
陳燕溪
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
張雲富
黨委委員、教務處處長
陳祖琨

歷任領導

書記在任時間院長在任時間
王奇
1960.12-1968.11
1960.05-1971.04
軍、工宣隊
1968.12-1974.05
王奇
1974.06-1975.07
王奇
1974.06-1975.07
秦統興
1975.07-1978.06
秦統興
1975.07-1978.06
唐惠先
1978.06-1982.01
唐惠先
1978.06-1982.04
歐陽平關
1982.01-1983.11
1982.04-1987.02
畢婉
1983.12-1987.11
王良
1987.02-1988.05
宣明盛
1987.03-1991.03
肖瑞崇
1988.06-1991.08
王子蔭
1991.09-1993.03
肖瑞崇
1991.09-1995.05
高廣
1993.03-1996.05
陳恩科
1996.05-2000.10
空缺
1995.06-2000.10
郭玉鑒
2000.10-2010.04
李慶生
2000.10-2010.04
楊建軍
2010.04-2016.10
2010.04-2016.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