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中國的國防力量)

中國軍隊(中國的國防力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軍隊”是中國的國防力量,從先秦至今在中國組建的軍隊,都可以稱之為中國軍隊。還有同名圖書《中國軍隊》系列叢書總共3輯10本分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軍隊
  • 概述:中國軍隊”是中國的國防力量,
  • 基本信息中國軍隊國防部新聞事
基本信息,中國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

基本信息

中國軍隊由國防部新聞事務局與五洲傳媒出版社聯手合作,從全軍範圍內聘請包括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各軍種指揮學院等多家軍事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權威專家參與編寫。
該叢書採用漢、英、法、俄、西、阿等6種聯合國常用工作語言,以圖書、電子書、音像製品多介質方式,試圖沿著中國軍隊的成長脈絡,關注其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通過大量鮮活生動的故事以及彌足珍貴的歷史圖片,多視角展現人民解放軍的整體面貌。整個項目於2011年3月開始啟動,計畫在2014年全部完成。
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由國防部新聞事務局與五洲傳媒出版社聯合推出的大型軍事系列叢書“中國軍隊”第1輯正式發行。這是中國首套面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軍隊各軍兵種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的圖書。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耿雁生出席首發儀式並致辭。
“中國軍隊系列”叢書不但得到了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的權威指導,還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為“十二五”國家出版重點規劃精品、國家出版“走出去”工程重點項目,並得到國家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和資助。

中國工農革命軍

中國軍隊
八一南昌起義常簡稱南昌起義或者八一起義,國民黨稱南昌暴動、南昌兵變。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國江西南昌,由中國共產黨勢力的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反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賀龍在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中國工農紅軍

中國軍隊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簡稱"紅軍"。全國紅軍發展到最多時達到約30萬人。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戰略指導,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被迫於1934年10月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長征中,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於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後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和甘肅南部地區會師。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定,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鬥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中國軍隊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為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紅軍,即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而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指揮。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鬥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並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布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但此後仍習慣稱為“八路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解放戰爭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而進行的戰爭,也是二十世紀中葉在中國境內發生的中國共產黨軍隊與中國國民黨軍隊之間的一場長期戰爭,也是近現代世界歷史中規模最大的內戰之一。此次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推翻了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國家最高領導人——毛澤東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北京)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台灣。
中國軍隊(中國的國防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