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成立於1958年3月15日,位於北京西山腳下,是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下的軍事科學研究機關,是全軍軍事科學研究中心,是計畫協調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機構。軍事科學院的軍事科學研究工作是國家與軍隊軍事思想與理論重要的“智囊團”“思想庫”和“信息源”。

軍事科學院長期以來一直進行著軍事基礎理論和國防建設、軍隊建設重大問題的研究;編修軍隊的條令、條例和其他有關的軍事法規;為中央軍委和總部機關提供戰略性建議和諮詢,提供軍事學術研究的相關信息;組織協調全軍的軍事學術研究工作,進行全軍的軍事科研管理工作。

截至2017年7月,軍事科學院設有軍事戰略、作戰理論與條令、軍隊建設、軍事歷史與百科、外國軍事以及軍隊政治工作等領域的研究部門,負責中國軍事科學學會的日常工作。截至2016年10月,軍事科學院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 外文名: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PLA China
  • 簡稱:軍事科學院
  • 創辦時間:1958年3月15日
  • 主管部門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 創校領導:首任院長兼政委葉劍英 
  • 現任領導:院長楊學軍,政委方向 
  • 地址北京海淀廂紅旗東門外甲1號
  • 屬性:軍事科學研究機關
  • 單位代碼:90101
  • 級別副大軍區級 
  • 博士點:5個(一級學科)
  • 碩士點:5個(一級學科)
歷史沿革,創建背景,成立初期,改革開放,調整組建,科研條件,研究部門,交流合作,科研成就,研究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獎項設定,文化傳統,形象標識,領導題詞,精神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創建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系統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軍事理論和毛澤東軍事思想,總結古今中外的戰爭經驗,尤其是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和作戰經驗,以及編寫合成軍隊的條令條例,探索現代化條件下武裝力量建設和人民戰爭的規律,以適應國防現代化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的需要,產生了組建專門軍事科學研究機構的需求。
自1955年起,中央軍委領導多次召開會議,討論成立軍事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
軍事科學院大門軍事科學院大門
1956年9月,葉劍英元帥向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提出建立軍事科學院的建議。
1956年12月3日,中央軍委正式發布關於軍事科學院籌備委員會的決定,由葉劍英負責籌建工作。
1957年4月22日,中央軍委決定以訓練總監部軍事科學條令部為基礎組建軍事科學院。7月,中央軍委確定軍事科學研究機關的編制,設軍事史、軍事學術、軍事技術3個學部和學術秘書處、辦公室、行政事務管理處、政治處、幹部處、翻譯處等部門,共316人。10月24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正式命名軍事科學院全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科學條令部從訓練總監部分出,成為軍事科學院的組建基礎。

成立初期

1958年1月25日,國防部批准軍事科學院的組織規程,規定軍事科學院直接隸屬中央軍委和國防部領導。3月15日,軍事科學院正式成立,編制為大軍區級,直屬中央軍委領導,由葉劍英元帥擔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為了加強軍事科學院的建設,黨中央、中央軍委選調了一批功勳卓著的高級將領擔任院領導,其中包括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的粟裕王樹聲兩位大將,宋時輪王新亭楊至成彭紹輝鐘期光蕭華鄧華劉震等8位上將。
院領導合影院領導合影
1959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決定,由軍事科學院在北京主持召開全軍第一次科學研究工作會議,國防部長彭德懷、總參謀長黃克誠到會並作重要講話。此後分別於1961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召開了第二至第七次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會議。
至1966年上半年,設有院辦公室、政治部、院務部和戰爭理論、戰術、戰史、外國軍事等4個研究部,以及軍事技術直觀教研館,共有研究人員500餘人。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軍事科學院的建設遭到嚴重破壞,科研工作一度處於停頓狀態。
1969年11月,全院人員被裁減3/4,軍事技術直觀教研館被撤銷。
1972年10月,重新調整編制,設辦公室、政治部、戰理部、戰術部、戰史部、外軍部。

改革開放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軍事科學院逐步恢復和發展,全院工作人員達1000餘人,組織編制又作過多次調整,設有計畫指導部(後改稱計畫組織部)、政治部、院務部和戰略、戰役戰術、軍制、軍事歷史、外國軍事、軍事百科等研究部和毛澤東軍事思想、軍隊政治工作、軍事運籌分析等研究所,以及軍事學術雜誌社、軍事科學出版社、軍事圖書館等單位。
院內建築院內建築
1986年、1999年,中央軍委以檔案形式對軍事科學院的職能任務明確為:“軍事科學院是中央軍委直接領導下的軍事科學研究機關,是全軍軍事科學研究中心,是計畫協調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機構,是軍委、總部從軍事理論高度指導國防建設、軍隊建設的助手。”
1988年,開始招收軍事學碩士研究生
1994年,開始招收軍事學博士研究生
2003年,中央軍委明確軍事科學院的職能任務為:“軍事科學院是中央軍委領導下的軍事科學研究機關,是全軍軍事科學研究中心,是計畫和協調全軍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機構”。
2011年,軍委明確賦予軍事科學院培養軍事學高級專門人才的職能,並正式將軍事科學院研究生教育納入軍隊院校教育體系。
2012年後,軍事科學院編制設有科研指導部、政治部、院務部、軍事戰略研究部、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軍隊建設研究部、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外國軍事研究部、軍隊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等單位。
2012年,軍事科學院被確定為對外開放單位。

調整組建

2017年7月19日,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軍事科學院授軍旗、致訓詞,出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授旗儀式授旗儀式
重新調整組建後,軍事科學院將由八大研究院、一個研究生院、兩個中心共同組成。

科研條件

研究部門

截至2017年7月,軍事科學院設有軍事戰略、作戰理論與條令、軍隊建設、軍事歷史與百科、外國軍事以及軍隊政治工作等領域的研究部門,負責中國軍事科學學會的日常工作;重新調整組建後,下設八大研究院、兩個中心。
八大研究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防工程研究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系統工程研究院、戰爭研究院、防化研究院、軍事法制研究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
兩個中心:評估論證中心、軍事科學信息中心

交流合作

2006年開始,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主辦的“國際安全合作與亞太地區安全”論壇,即“香山論壇”每兩年在軍事科學院舉辦一次,成為中外防務專家學者交流的一個重要論壇,逐步升級為一個具有品牌效應的高端安全和防務論壇。
截至2008年3月,軍事科學院同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層軍事科研機構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學術聯繫;邀請和接待了100多個外國學術團體來院進行雙向學術交流。
軍事科學院大門軍事科學院大門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截至2017年7月,軍事科學院在軍事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領域,軍事科學院先後編著了《戰略學》《戰役學綱要》《國家軍制學》等600多部學科基礎理論著作。
截至2017年7月,軍事科學院在軍事著作領域,軍事科學院出版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選》《周恩來軍事文選》等一大批國家、軍隊領導人和高級將領的軍事著作,系統總結了解放軍寶貴的戰爭經驗。同時,軍事科學院還編譯了《戰爭論》《軍隊大腦》等350多部外國軍事理論著作。
臂章臂章
截至2017年7月,軍事科學院在軍事歷史研究領域,軍事科學院組織編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國抗日戰爭史》《戰後世界局部戰爭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世界軍事革命史》等300多部軍事歷史著作,不但系統總結梳理了中國自己的軍事歷史,更以中國視角梳理了世界軍事歷史。
截至2017年7月,軍事科學院在軍事工具書領域,軍事科學院編纂了《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軍事百科全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軍用主題詞表》等130多部重要的軍事辭書和工具書。特別是軍事科學院相關研究機構每年編纂發布的各類報告、年鑑成為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必備參考,如由世界軍事研究部編纂發布的《世界軍事年鑑》、由非戰爭軍事行動研究中心編纂發布的《世界非戰爭軍事行動年鑑》、由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編纂發布的《戰略評估》。
海灣戰爭以後,軍事科學院提出了“高技術戰爭”的新概念,對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特點規律與戰略戰役指導進行了研究,提出研究報告。
截至2008年3月,軍事科學院開展了馬恩列斯經典軍事理論、黨的三代領導核心軍事思想和胡錦濤關於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研究,先後完成了《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選》《列寧史達林軍事文選》《毛澤東軍事文集》《鄧小平軍事文集》《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國防和軍隊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提要》等一系列具有權威性、系統性的研究成果。
2013年11月,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國家全面深化改革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後,軍事科學院承擔了“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等多項基礎課題研究。

學術期刊

  • 《中國軍事科學》
中國軍事科學》是軍事科學刊物,曾被評為社科雙高期刊,主管單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中國軍事科學雜誌編委會,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主辦。主要有主題論壇、戰略、國防和軍隊建設、作戰與訓練、軍事歷史、外國軍事、學術爭鳴等欄目。
  • 《國防》
《國防》(月刊)創刊於1984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主辦。主要欄目有:本刊特稿、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國防動員建設、國防動員研究、人民武裝建設、徵兵工作、學生軍訓、外軍瞭望、國防科普等。是擁有紙質期刊出版許可的正式刊物;《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以下簡稱電子雜誌社)為擁有網際網路出版許可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許可的出版單位。
  • 《外國軍事學術》
外國軍事學術》是由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國際軍事分會、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主辦的期刊,主要欄目有特稿戰略、國防和軍隊建設、聯合作戰、戰役戰術、特種部隊、武器裝備、戰爭法、教育訓練、後勤等。
院內風景院內風景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10月,軍事科學院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軍事思想與軍事歷史、戰略學軍隊指揮學軍事管理學、軍隊政治工作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聯合戰役學、契約戰術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戰役學、戰術學、軍事訓練學、軍事後勤學、軍事裝備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08年3月,軍事科學院培養碩士研究生16批次、博士研究生10批次,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等14所院校簽署了聯合辦學協定,與陸軍某集團軍建立了全軍第一個研究生軍事訓練基地。

獎項設定

軍事科學院於2006年設立以第一任院長兼政治委員葉劍英元帥姓名命名的“葉劍英軍事科研獎”,以及面向青年科研人員的“軍事科研優秀青年人才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據悉,這兩個獎項設立以來,已有12位資深研究員榮獲“葉劍英軍事科研獎”,22位青年研究員榮獲“軍事科研優秀青年人才獎”,有力推動了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和軍事科學繁榮發展。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建院周年紀念徽章。

領導題詞

1978年3月15日,在軍事科學院建院20周年之際,鄧小平同志親臨視察,並題詞:“繼承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發展我國軍事科學。”
1990年5月22日,江澤民同志為軍事科學院題詞“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發展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為國防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服務。”
1991年1月,江澤民同志為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成立題詞“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科學而奮鬥。”

精神文化

  • 軍科精神
堅定信念,心繫軍科,求實創新,安貧樂道,團結和諧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
副院長
賀福初
政治委員

歷任領導

歷任院長歷任政治委員
葉劍英(1957.11-1972.10)
葉劍英(兼,1957.11-1972.10)
宋時輪(1972.11-1985.11)
粟裕(第一,1972.11-1983.01)
鄭文翰(1985.11-1990.04)
王樹聲(第二,1972.11-1974.01)
蔣順學(1990.04-1992.10)
王新亭(1972.11-1975.08)
趙南起(1992.10-1995.07)
廖漢生(1973.12-1975.02)
徐惠滋(1995.07-1997.11)
劉志堅(第二,1975.03-08)
劉精鬆(1997.11-1998.12)
肖華(第二,1975.08-1977.04)
王祖訓(1998.12-2001.07)
袁昇平(第二,1978.12-1980.01)
葛振峰(2001.07-2002.10)
梁必業(1982.12-1985.11)
張定發(2002.10-2003.06)
王誠漢(1985.11-1990.04)
鄭申俠(2003.07-2007.09)
楊永斌(1990.04-1992.10)
劉成軍(2007.09-2014.11)
張序三(1992.10-1993.12)
高津(2014.12-2016.01)
張工(1993.12-2000.06)
蔡英挺(2016.02-2017.01)
溫宗仁(2000.06-2005.12)
鄭和(2017.01-2017.06)
劉源(2005.12-2010.12)
楊學軍(2017.7-)
孫思敬(2010.12-2014.12)
--------------------
許耀元(2014.12-2017.7)
--------------------
方向(201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