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越劇大典

中國越劇大典

歷時八載,經浙滬兩地專家、藝術家和廣大越劇工作者、愛好者群策群力,廣徵博取,求實存真,中國越劇史上第一部史志結合的圖書《中國越劇大典》於2006年9月,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和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聯合出版,這為中國越劇百年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 整部《大典》圖文並茂,文字170萬,圖片2000幅,其中彩照36頁。部分珍貴史料還是首次披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越劇大典
  • 作者:《中國越劇大典》編委會 編著,錢宏 主編
  • ISBN:9787533923839 
  • 頁數:963
  • 定價:360 
  •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9-1
  • 裝幀:精裝 
簡介,《歷史卷》,《名人卷》,概述,1850年前出生,1850-1909年出生,1910-1919年出生,1920-1929年出生,1930-1939年出生,1940-1949年出生,1950-1959年出生,1960-1969年出生,1970年後出生,《名劇卷》,概述,傳統戲與古代劇,時裝戲與現代劇,《機構卷》,《名曲卷》,

簡介

是迄今為止最為詳盡的越劇文典,由《歷史卷》《名人卷》《名劇卷》《機構卷》《名曲卷》共5卷組成,部分珍貴史料系首次披露,真實記述了越劇自19世紀中葉至21世紀前5年這段時期,歷經成長演變、改革、繁榮,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全貌;收入了越劇史上的演、編、導、曲、音、美等708位具代表性、社會影響廣泛的藝術家的小傳,同時記述了越劇具代表性的優秀劇目375個,並且擇要記述了越劇誕生後各時期較著名的戲班、劇團、科班、戲校、訓練班和社會團體等280餘個,輯錄了越劇691首名曲的唱詞,系統地收集了全國各地250多位著名演員演唱的代表性唱段的唱詞。

《歷史卷》

它以豐富的史料,真實記述了越劇自19世紀中葉至21世紀前5年這段時期,歷經成長演變、曲折成敗到不斷改革、發展、繁榮,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歷史全貌。本卷按年代分階段敘述,如孕育時期、小歌班時期、紹興文戲時期、越劇改良時期、新越劇時期、新中國建立後越劇大發展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新時期等,並對越劇男女合演的改革發展作了專章的記述。

《名人卷》

概述

記述了越劇史上的演、編、導、曲、音、美等約700餘位名人的從藝小傳。本捲入錄者,皆為越劇各個發展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貢獻較大、社會影響較為廣泛的人員。

1850年前出生

1850-1909年出生

1910-1919年出生

1920-1929年出生

馮九經錢妙花於吟浦菊初筱丹桂石玉明邢月芳莊志商芳臣薛岩周寶奎石景山佘惠民陳呆呆陳疏蓮馬樟花南薇林黛英陳金蓮鐘泯朱鏗姚素貞劉厚生蘇石風邢竹琴小白玉梅竺水招李卓雲金月樓魏梅照胡章燦徐玉蘭葉小宛尹樹春吳月森許瑞春筱靈鳳筱湘麟支蘭芳王水花楊理成容藍流,張明,韓義袁雪芬玉牡丹史翠貞金艷芳肖章胡壽華馬田野張桂鳳錢鑫培吳梅珍魏蘭芳裘愛花周大風吳燕麗魏銀鳳貝凡徐慧琴陳鵬羅梅影汪如亞竺菊香項彩蓮傅全香徐進余彩琴魯芳桂金香琴范瑞娟胡汝慧鮑玲貞屠桂飛許金彩吳劍芳朱鳳卿周玲芳吳桐徐春鳳顧錫東徐為焦月娥龐天華魏鳳娟,金風,張駿聲筱少卿幸熙馬良忠潘笑笑盧炳容杜玉琴金笳毛蝴蝶王瑗郁宗鑒徐天紅陳蘭芳俞玉萍高劍琳江上青王玉英李光耀胡桂珍吳小樓劉思維張雲霞高金花鄧翠雲陳少芳章甫秋張小巧王一明金寶花王文娟筱湘卿李子川金月華筱秀玲丁賽君譚偉茅勝奎章飛飛裘綠琴張茵紅楓陸錦花陳捷畢春芳趙舜賀仁忠姚月紅謝小仙金雅樓陳曼王素琴丁一蔣鴻鰲梁燕燕鄭忠梅陳少鵬陳佩君戚雅仙薛鶯屠笑飛言秋士陳哈哈田振芳沈根榮黃湘娟楊琴芳計大為李慧琴葛少華沈祖安張琴娟王艷霞徐逸秋陳靜邢愛芳陳佩卿張玉琴尹瑞芳(象山石浦籍),夏法明毛玉棠段一輝周桂芳鄭采君

1930-1939年出生

顧大良羅志摩鄭一文陳少春金採風明道宣胡小孩尤文貴唐月萍項管森,尹瑞芳(浙江嵊縣籍),江濤,顧振遐樊潤河鄭瑞棠王少辰陳利華方海如魏峨傅駿邢桂芬連波尹小芳王愛勤龐祥生丁苗芬姚桂芳吳玉霞賀孝忠葉文之孟慶德李民雄陳文君楊海泉周鵬奎王媛錢法成陸錦娟幼素娥安素芳阮敏戴忠桂筱月英湯學楚陳雪淵陳獻玉陳琦陳必華應麗芬呂瑞英謝宇王國炎周水荷陸貞芳筱寶奎余樂黃世鈺高鳴何占豪筱水招周柏齡田成效胡夢橋陶瑞娟曹玉珍曾昭弘張雪君許諾筱湘芝鄭嘉琴潘祖德黃苗娟阮東英高愛娟吳昌年董榮富李香琴朱東韻曹蓉芳盧時俊孟莉英尉少秋吳美華王水庚何賢芬李金鳳張明芬紀乃鹹陳正國王金萍夏雯君趙碧雲張金月賀世忠洪金哈王鳳興張光楣張武翰唐惠良謝光寧邵文娟梁永璋孫明昌陳寶發何雅胡越羅守信吳兆芬朱訓正吳伯英王季純高佩胡榕珍朱國柱,張國華,張波張文華包朝贊趙金麟蘇鄂生何仁山童昌元郭福英薛允璜王靈南黃越劉麗華張麗琳謝秀娟喬谷凡陸梅瑛陳書君沈嘉麟周健爾金美芳張蓉樺姚劍英曹銀娣柯靖難王頤玲楊軻姜佩東顧嘉華凌復初金欽夫王鳳鳴

1940-1949年出生

1950-1959年出生

1960-1969年出生

1970年後出生

《名劇卷》

概述

記述了越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劇目380餘個,其中傳統戲與古代劇260餘個,時裝戲與現代劇120餘個。詳盡介紹了創編者、編創年代、劇目來源、劇情介紹、首演單位、藝術人員、表演特色、獲獎情況等。

傳統戲與古代劇

《一鳥九命》,《十件頭》,《十一郎》,《九斤姑娘》,《二堂放子》,《二度梅》,《三門街》,《三官堂》,《三看御妹》,《馬寡婦開店》,《馬蘭花》,《山河戀》,《小忽雷》,《小刀會》,《于謙》,《大義夫人》,《大觀園》,《飛來姻緣》,《女兒紅》,《女皇與公主》,《雙金花》,《雙獅圖》,《雙珠鳳》,《雙鳳冤》,《雙貴圖》,《雙玉蟬》,《仁義緣》,《孔雀東南飛》,《孔乙己》,《五姑娘》,《五女拜壽》,《天雨花》,《天之驕女》,《天方夜譚》,《王老虎搶親》,《王子復仇記》,《毛子佩闖宮》,《文姬歸漢》,《文成公主》,《雲中落繡鞋》,《長相思》,《長樂宮》,《仇家姑娘》,《月亮湖》,《月光謠》,《風月秦淮》,《風雪漁樵》,《玉蜻蜓》,《玉堂春》,《玉鵝戀》,《玉簪記》,《葉香盜印》,《龍鳳花燭》,《龍鳳鎖》,《龍鳳怨》,《白蛇傳》,《白頭吟》,《白兔記》,《打金枝》,《北地王》,《漢宮怨》,《漢文皇后》,《漢武之戀》,《漢武迎姐》,《漢武興邦》,《古墓香魂》,《主奴聯姻》,《石鐘緣》,《聖塘橋》,《出宮回宮》,《討飯國舅》,《東施傳奇》,《西廂記》,《西樓記》,《西園記》,《西施歸越》,《西施斷纜》,《血手印》,《血染深宮》,《血濺清風石》,《灰闌記》,《紅樓夢》,《紅梅記》,《紅絲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則天皇帝》,《則天外傳》,《光緒皇帝》,《竹外桃花》,《貞娘恨》,《問君能有幾多愁》,《回春緣》,《戲》,《安樂王》,《何文秀》,《沉香扇》,《花木蘭》,《花中君子》,《沙漠王子》,《杏花村》,《沈清傳》,《沈園絕唱》,《李翠英》,《李娃傳》(《繡襦記》),《李商隱》,《李清照》,《湯天池》,《狀元打更》,《金山戰鼓》,《金殿讓子》,《金殿拒婚》,《金殿賜鴆》,《阿倍仲麻呂》,《冷月照秦宮》,《張羽煮海》,《秀才過年》,《陸游與唐琬》,《陸文龍》,《吳王悲歌》,《沁公主》,《嚴蘭貞》,《抓鬮養父》,《賣青炭》,《賣婆記》,《賣油郎》,《孟麗君》,《孟姜女》,《妻黨同惡報》,《淚灑相思地》,《雨夜驚夢》,《明月重圓夜》,《屈原》,《周仁獻嫂》,《寶刀歌》,《范進中舉》,《范蠡救子》,《畫眉》,《怡紅院的丫環》,《楊乃武》,《賢母寶璧記》,《賢德女殺狗勸夫記》,《珍珠塔》,《送花樓會》,《恆娘》,《香妃》,《香羅帶》,《是我錯》,《珊瑚引》,《相思樹》,《信陵公子》,《柳毅傳書》,《柳玉娘》,《南冠草》,《南唐遺事》,《春香傳》,《春留人間》,《春草》,《春江月》,《追魚》,《秋瑾》,《秋瑾》,《侯門之女》,《啞女恨》,《蓮花女》,《皇后易嫁》,《臨安夢》,《宮牆柳》,《洞房文武錯》,《將門之子》,《荊釵記》,《洪濤奇情》,《趙孟頫與管仲姬》,《拜月記》,《洗馬橋》,《借紅燈》,《借紗帽》,《狸貓換太子》,《淒涼遼宮月》,《桃花人面》,《桃溪雪》,《桃花夢》,《秦香蓮》,《秦樓月》,《秦淮夢》,《高機與吳三春》,《胭脂》,《胭脂河》,《諾桑王子》,《莫愁女》,《莫問奴歸處》,《鴛鴦鎖》,《鴛鴦曲》,《唐伯虎》,《唐伯虎落第》,《海國公主》,《浮生恨》,《桐江雨》,《真假駙馬》,《胯下將軍》,《傾國佳人》,《盤夫索夫》,《盤妻索妻》,《梁山伯與祝英台》,《梁祝情夢》,《情天恨》,《情探》,《情灑羅山》(《芳草魂》,《情緣難了》,《庵堂認母》,《彩樓記》,《戚軍令》,《第十二夜》,《康王告狀》,《乾嘉巨案》。

時裝戲與現代劇

《一縷麻》,《八女投江》,《十字路口》,《千軍萬馬》,《山花爛熳》,《小保管上任》,《大路朝陽》,《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三月春潮》,《三千三》,《太陽旗下》,《父子爭先》,《風雪擺渡》,《風雨同路人》,《風流姑娘》,《斗詩亭》,《雙蓮記》,《火椰村》,《五月潮》,《孔雀街新潮》,《未婚妻》,《代代紅》,《半籃花生》,《閃光的愛》,《生死情》,《母子奇遇》,《瓜園曲》,《玉山家事》,《巧鳳》,《她上了圈套》,《老八路》,《關不住的姑娘》,《紅花村》,《紅松站》,《爭兒記》,《奪印》,《血淚盪》,《江姐》,《江南兒女情》,《刑場上的婚禮》,《光榮的減產主任》,《技術員來了》,《兩兄弟》,《搶傘》,《楊立貝》(《血榜記》),《李雙雙》,《迎新曲》,《報童之歌》,《還心債》,《男人不在家》,《羅漢錢》,《金鷹》,《金沙江畔》,《金鳳與銀燕》,《雨前曲》,《英雄女兒》,《英雄橋》,《油城曲》,《忠魂曲》,《淚從笑中流》,《終身大事》,《明月何時圓》,《秋海棠》,《柳金妹翻身》,《亮眼哥》,《映山紅》,《戰鬥的青春》,《春到草原》(《紅色醫生》),《春風送暖》,《春梅》,《南海長城》,《南方怒火》,《復婚記》,《相思曲》,《橋頭烽火》,《祥林嫂》,《浪蕩子》,《海上漁歌》,《海菊》,《黨員登記表》,《涼亭會》,《蠶花娘子》,《豹子灣戰鬥》,《高歌太陽萬萬年》,《桃子風波》,《家》,課本劇——根據中學語文課本選篇改編(包括《孔乙己》,《連升三級》,《制台見洋人》,《項鍊》,《祥林嫂》,《第二次考試》,《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雪裡紅梅》,《梳妝打扮上北京》,《彩鳳雙飛》,《探山》,《梁》,《教師日記》,《情系斷橋》,《啼笑因緣》,《蔣老五殉情記》,《黑暗家庭》,《強者之歌》,《魯迅在廣州》,《雷雨》,《雷雨夜》,《舞台姐妹》,《黛諾》。

《機構卷》

擇要記述了越劇誕生後各個時期較為著名的戲班、劇團、科班、戲校、訓練班和社會團體等單位280餘個。全國除三省(山西、雲南、廣東)和三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之外,皆曾有越劇,皆予如實記載。

《名曲卷》

收錄了越劇發展初期至20世紀末的近700首名曲的唱詞,並記有作詞、作曲、演唱者及錄音年代等。此卷全面、系統地收集了全國各地250多位著名演員演唱的代表性唱段的唱詞。全卷共分為以下七部分:越劇男班名伶;越劇三花一娟;越劇十姐妹;越劇流派創始人;越劇名角;越劇著名演員;越劇小百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