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兵

伊兵

伊兵(1916-1968)浙江嵊縣(今嵊州)人。原名周紀綱,別名周丹紅(一作原名),筆名伊兵(署見1944《民眾》,題《蘇魯民主聯軍參觀記》)、大輝、李文。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文藝處劇藝室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戲曲改進處副處長兼《戲曲報》主編,華東戲曲研究院秘書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秘書長、黨組成員,《戲劇報》主編,中國劇協書記處書記,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等職。作為“戲改”幹部,對越劇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兵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1968年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從小聰穎好學,後就讀於嵊縣中學、杭州安定中學。肄業於杭州安定中學,自幼愛好文學。
1935年,曾組織嵊縣、新昌縣知識界人士,成立青年文化團體南鹿學社,任理事;後創辦《焰影》周刊,任主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家鄉組織縣鄉村救亡協進會,任開元抗日自衛委員會政訓組主任,從事救亡活動,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去浙南紅軍游擊隊幹部訓練班受訓,後任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服務團副團長。
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不久去閩浙邊抗日救亡隊幹部學校學習。又進入浙江省三區(紹興)專員公署戰旗政工隊,任中共支部書記。後任皖南新四軍江北游擊隊服務團副團長、浙東遊擊隊後方醫院主任、《戰鬥報》總編輯。在此期間,曾發動嵊縣越劇藝人參加抗日宣傳演出,其中有其自編自導反映浙東革命鬥爭生活的現代越劇《血鐘記》、《橋頭烽火》、《龍溪風雲》、《義薄雲天》(即《浙東劉胡蘭》)。1940年隨部隊北撤,在皖南新四軍工作。
皖南事變脫險後,進入四明山根據地。
1943年,任浙東行政公署社教隊指導員,吸收越劇藝人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嘗試越劇男女合演,創作了《血鐘記》、《橋頭烽火》、《龍溪風雲》、《義薄雲天》等現代劇。抗戰勝利後,隨部隊北撤至山東。
1946年後,任山東《大眾日報》記者,《安東日報》編輯部主任。
1949年5月,任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劇藝室主任時開展“戲改”工作,舉辦了上海市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員以越劇從業人員為主),任班主任。
1950年,調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戲改處任副處長兼《戲曲報》主編,籌劃創建了國營華東越劇實驗劇團併兼任團委會主任。
1953年調任華東戲曲研究院秘書長後,組織專家調查華東地區劇種和劇目,出版了《華東戲曲劇種介紹》、《華東地方戲曲叢刊》等30餘集。又竭力推動越劇進一步改革,進行越劇男女合演的實驗,抓了越劇青年演員的培養,開辦了崑曲、越劇演員訓練班。領導了對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西廂記》、《盤夫索夫》、《打金枝》、《春香傳》等劇目的創作、加工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使越劇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獲得很多獎項,為越劇在50年代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1955年4月,調往中國戲劇家協會工作,擔任書記處書記、《戲劇報》主編、《戲劇論叢》編委。
1963年,調任江蘇省文聯副主席。
在文革中被迫害去世。
1978年平反,恢復名譽。

主要作品

著有戲劇論文集《華東戲曲劇種介紹》、《在戲劇戰線上》、《現實與理想》及越劇劇本《游擊隊的母親》、《秋瑾》等,長詩《太陽頌》等。曾領導越劇傳統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西廂記》的整理改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