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孝文化園

中國百孝文化園

中國百孝文化園坐落於安徽省蕭縣城區西南5公里的鞭打蘆花車牛返村,村名是全國最長的,後簡稱車牛返村。村名來源於閔子蘆衣順母鞭打蘆花的典故,是具有2700多年歷史文化的古村。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傳統美德,為後人樹立孝文化的典範,促進構建設和諧社會和經濟社會發展,籌備在中國安徽蕭縣建立“中國百孝文化園”,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自然資源的人資源,擴大“鞭打蘆花”的建設規模,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百名以上孝子孝女的典型,使其擴大建成為全國孝文化教育基地和旅遊基地。

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山森、山坡的荒廢山地200餘畝。其中以現有的“鞭打蘆花處”石碑為中心,向周邊擴展,恢復“四賢堂”、“鞭打蘆花”碑坊,聖旨碑等古建築物用山地40畝,新建“中國百孝碑廊”占地120畝,新建中國百孝展覽館占地10畝,新建敬老院占地20畝,門面及停車場發仿古建築物為主題,體現中華民族古代建築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百孝文化園
  • 地理位置:安徽省蕭縣車牛返村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00餘畝
  • 景點級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牌坊、古牛車道、聖旨碑、四賢祠、中國百孝碑廊、百孝展覽館
歷史文化,歷史名人,著名景點,相關電影,景區建設,規劃,榮譽,蕭縣文化,

歷史文化

春秋時期魯國人閔子騫遭繼母姚氏虐待,寒冬時節,姚氏倆親子穿的都是棉衣,而閔子騫只能穿蘆花做的衣服。一次父子四人坐牛車外出,閔子騫負責趕車,蘆花衣不耐寒,凍得他顫抖不已,牛鞭從他手上掉落,閔父以為閔子騫懶惰,便揮鞭朝他身上打去,這一打,打出了他衣服內的蘆花,閔父納悶,去檢查另外兩個兒子的衣服,這才察覺出後妻的無德。閔父氣憤不已,於是打道回府去休妻。閔子騫懂事,跪勸父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閔父於是作罷。後姚氏悔改,待閔子騫如同己出。
閔子騫以德報怨讓人欽佩,但更讓人感動的是他的識大體,為整個家著想。“鞭打蘆花車牛返”的故事其實就是《二十四孝》里的《蘆衣順母》。從古至今,“孝”都是華夏兒女須大力弘揚的美德,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行孝”其實是促進人類健康繁衍的潤滑劑。而這個擁有著長村名的村莊,無疑承載著國人自古以來對孝道的恪守,它的存在其實是對世人拳拳孝心的呼喚。
蘆衣順母蘆衣順母
後人為了紀念閔子的孝行,將鞭打蘆花這個山坡上的“杜村”改名叫“鞭打蘆花車牛返村”,更名,源於孔子高徒閔子騫的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今人為圖方便,簡稱“車牛返村”。後來,人們將其故事納入二十四孝,至今當地還流傳著一首民謠:鞭打蘆花車牛返,仁義道德最為先;夫休後妻兒救母,子騫美名代代傳。並編成戲劇廣為演唱,遂使閔子之孝名揚天下。元大德年間,鄉人又在該村增建“四賢祠”,分別祭祀閔損、顓孫子張、顏子柳和孟子以作尊賢崇儒,彰顯孝道,自此,該村又成為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的良好基地。蕭縣的“鞭打蘆花處”是二千多年前,人們為了紀念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其中的閔子騫忍受痛苦和屈辱孝敬後母而立的石碑,是歷代宣傳孝道的重典型,是孝文化的基地,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歷史名人

閔子
(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末期魯國(現魚台縣大閔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閔子騫排在第三,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賢人物。閔子想拜孔子為師,可家境貧寒交不起“束修”(十條幹肉,古人用以充當學費),他就為老師奉上一缸用曹溪之水釀成的薄酒。同學中有人嘲笑他:“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修?”孔子聽到這話,就在講學時故意說:“閔子騫千里求學,精神可嘉,雖然是曹溪一滴,卻遠遠勝過束修百條。”這就是宿州安特酒廠生產“曹溪一滴”酒品的由來。閔子名列七十二賢之首,“德行”與顏淵齊名,一生從事教育事業,性情恬淡,不計名利。史書上說他儀表超群,和藹可親,一派中正氣象,平時不輕易發言,如果發言則必有相當的分量。土橋區閔賢村有閔墓、閔祠,三面環山,泉水涌流。墓地周圍植松柏數百棵,鬱鬱蔥蔥,山風乍起,松濤陣陣。“閔墓松風”為古宿州八景之一。 閔祠,在閔墓之南,與閔墓相連,始建於宋,現存殿宇14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祠內閔子塑像儀容慈祥,有歷代碑碣108塊,讚頌閔子之“孝”。祠前有一棵古柏,相傳為閔子手植,故稱“閔柏”。還有一棵銀杏,也為閔子手植,稱“閔公孫”。祠東南有孝泉,祠近旁還有騫山、洗須溝、荷花池、蘆花坡等景觀。說起“孝哉閔子騫鞭打蘆花車牛返村”這個村名的由來,還與閔子有著密切的關係。閔子姓閔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後遷居宋都相邑(今淮北市相山)東(今閔賢集),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閔子秉性敦厚,剛直不阿,以德名於世。
度愚和尚
據《度愚和尚傳》,度愚,蕭縣車牛返村人,俗姓杜。姑母為尼僧,鼓勵度愚自幼鑽研佛經。度愚先後求學於南京寶華山、浙江天台山、鎮江金山寺和揚州高旻寺,“律、教、禪、密、淨,徹底貫通”。順治八年,度愚前往瑞雲寺,艱苦創業,開十方叢林,春冬依律傳戒,凡四十餘年經營,號稱“中興”。度愚方丈,學貫禪教律淨,瑞雲中興,當與此不無關係。

著名景點

中西合璧漢墓
在2007年村民們在車牛返山南巁山地取土時偶然發現一座千年古墓。經初步挖掘、清理,文物專家根據墓葬形式、畫像石圖案、墓志銘等推斷,這是一座漢末的古墓,且墓主身份較高,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
經過5天的搶救性挖掘清理,考古人員發現古墓共有主室1個、側室2個、耳室1個,並配有前廳和中廳。墓室西壁刻有青龍、白虎、翼馬等象徵太平盛世的祥禽瑞獸,而東壁則刻著“百戲圖”。共出土文物28件,其中,漢畫像石10塊,青瓷14件,青銅器2件,鐵器2件。
千佛禪寺
車牛返現存千佛禪寺遺址,已經有五百餘年的歷史,自清朝康熙年間清政府撥地建設,歷近200餘年,在乾隆時期達到鼎盛輝煌,規模宏大,可與當今徐州雲龍山寺廟相媲美。可惜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寺廟遺址內現存石碑眾多,字跡秀麗清晰,民國年間雕刻千佛禪寺石牌坊(刻於民國三十年) ,雖經歷盡滄桑可依然清晰可見。車牛返千佛禪寺遺址自2012年年底起,已經用捐款的方式籌款著手重建,新寺廟布局緊湊,設計精巧,按著原規模儘量復原而成。
乾隆聖旨碑
乾隆御筆聖旨石碑現存千佛禪寺遺址內,此碑刻於大清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十三日,上有記錄關於設立本寺廟的重要詳細信息。
鞭打蘆花處石碑
在村東頭山腳下鞭打蘆花處立了一塊石碑,由李恆章撰文、王兆敏書丹、蔣相帆刻石、杜長耀豎碑。碑文為:“孝哉閔子!人無間言,必在汶上,忠操靡堅。哀之今人,忠孝蕩然。求則得之,效法前賢。”此碑損壞後,後人又在原址上重立一碑,上刻“鞭打蘆花處”(此碑刻於民國乙卯年),至今保存尚好。
賢祠
明嘉靖十三年,為紀念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唐代封蕭伯三人。知縣朱同芳在白茅山建三賢堂,孟子後裔於元大德初由鄒縣遷蕭,為把祀奉孟子後裔於車牛返建四賢詞,以作尊賢而張讀書之風,今祠堂已毀。
古會
古代村民把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閔子騫的生日)定為古會,古會通告在“鞭打蘆花車牛返”處逢會三天,引來方圓幾十里的民眾,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車牛返村延續的2000多年古會,在文化大革命中作為“四舊” 而被廢除。為弘揚中華孝文化,紀念孝聖閔子騫,從(農曆)二零壹三年起恢復正月二十四古會,會期從正月二十二日至正月二十五日。

相關電影

蘆衣順母,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讚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景區建設

規劃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傳統美德,為後人樹立孝文化的典範,促進構建設和諧社會和經濟社會發展,籌備在中國安徽蕭縣建立“中國百孝文化園”,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自然資源的人資源,擴大“鞭打蘆花”的建設規模,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百名以上孝子孝女的典型,使其擴大建成為全國孝文化教育基地和旅遊基地。
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山森、山坡的荒廢山地200餘畝。其中以現有的“鞭打蘆花處”石碑為中心,向周邊擴展,恢復“四賢堂”、“鞭打蘆花”碑坊,聖旨碑等古建築物用山地40畝,新建“中國百孝碑廊”占地120畝,新建中國百孝展覽館占地10畝,新建敬老院占地20畝,門面及停車場發仿古建築物為主題,體現中華民族古代建築風格。

榮譽

2005年9月,鞭打蘆花車牛返遺址被蕭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公布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安徽鄉村旅遊規劃(徵求意見稿)》把鞭打蘆花車牛返石碑遺址、千佛禪寺遺址列入鄉村旅遊規劃。

蕭縣文化

漢文化彰顯悠久輝煌的漢代文化。採取措施,做好漢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示,建設漢畫像石陳列館,拍攝展示我縣漢文化風彩的專題片,印製漢畫像石解讀和宣傳畫冊。在城市建設和規劃中,融入鮮明的漢文化元素。街道、廣場、小區等公共場所設計建設,要體現濃郁的楚風漢韻文化符號。全方位打造我縣的漢文化品牌。
書畫文化弘揚灑脫豪放的書畫文化。進一步打造書畫藝術品牌,培育壯大書畫藝術創作隊伍。建立完善書畫創作基地、藝術人才培養基地、文化產業基地,多出藝術精品。提高我縣書畫藝術的知名度,使我縣的書畫藝術走出蕭縣、走向全國。
孝善文化傳承源遠流長的孝善文化。充分運用孝文化這一蕭縣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加快"百孝園"工程建設,製作孝文化紀念品、鞭打蘆花專題片、百孝名人錄,進一步挖掘孝文化的品牌價值。
飲食文化做強鮮辣濃香的飲食文化。大力推介伏羊肉、磨茹雞、葡萄美酒等蕭縣餐飲美食,進一步挖掘其文化內涵和市場價值,建設美食城,提高加工製作水平,延伸發展產業鏈。不斷提高我縣美食文化的知名度美譽度。
民俗文化挖掘異彩紛呈的民俗文化。做好對傳統民間技藝和傳統曲藝的蒐集整理工作,對一些民俗民藝要搶救保護。弘揚光大優秀的傳統曲藝劇目,提高創作和表演水平。使我縣的民間文化瑰寶重新煥發光彩。
陶瓷文化開發資源豐富的陶瓷文化。對蕭窯文化遺址進一步做好開發和保護工作,提高陶瓷文化知名度,建議陶瓷工業園,做大做強陶瓷工業,努力把我縣打造成中部地區陶瓷生產基地。
園區文化培育生機勃發的園區文化。全面規劃建設食品、化工、陶瓷、合成革、皮革、箱包、循環經濟等工業園區,大力發展鄉村工業園。吸引全國各地的知名企業、知名品牌入駐經濟園區。努力把我縣打造成中部地區合成革生產基地,皮革加工製造基地、箱包生產基地,防腐研發中心,力爭創造一批較有影響力的企業品牌。
旅遊文化壯大獨具魅力的旅遊文化。實施旅遊突破工程。充分利用自然、人文、生態、紅色旅遊四大資源,開發好書畫藝術旅遊、人文歷史游、自然生態游、農業觀光游、紅色歷史游等旅遊線路,打造蕭縣的旅遊亮點,提升旅遊文化品位。服務體系
蕭縣文化藝術中心:選址於政務新區,占地150畝,項目建設包括文化館、圖書館、書畫院、影劇院,建成皖北一流的文化中心。
蕭縣書畫藝術城:選址於龍城鎮,占地15畝,項目建設包括紀念館、名人藝術館、民間藝術館、蕭縣書畫展覽館等,建成全市獨樹一幟的書畫藝術博覽城。
中國百孝文化園:選址於杜樓鎮車牛返村,占地200畝,項目建設包括鞭打蘆花處、古牛車道、四賢祠等,打造全國孝文化教育基地。
蕭縣畫家村:選址於龍城鎮,占地800畝,項目建設包括中國書畫展銷大廈、工藝美術廠、畫家村服務大樓等,為培養高水平的書畫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唐宋窯址:搶救保護工程選址於白土鎮,占地60畝,項目建設包括窯址保護、舊民居維修、作坊修復等,打造全國一流的瓷器研究開發基地。
蔡窪紅色旅遊景區:建設工程選址於丁里鎮,占地60畝,項目建設包括恢復淮海戰役總前委會議舊址、新建廣場和紀念館,打造精品紅色旅遊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陶藝村:建設工程選址於白土鎮,占地300畝,項目建設包括陶藝博物館、陶藝展館、培訓中心等,打造中部瓷都。
黃河故道:水庫綜合開發工程選址於楊樓鎮,占地1400畝,項目建設包括水上遊覽區、水面養殖區、果蔬採摘區等,集種養、休閒、旅遊於一體。
天一角樂園:建設工程選址於莊裡鄉,占地3000畝,項目建設包括地下溶洞開發、珍稀植物園、水上樂園、天然浴場等,建成皖北最大溶洞旅遊休閒中心。
皇藏峪森林公園:旅遊開發和"463國際馬戲樂園"建設工程:選址於官橋鎮,占地2萬畝,項目建設包括建設漢文化民俗風情園、歷史文化區、休閒度假區、自然生態區、旅遊服務區、茶馬古道、遊戲樂園、馬戲藝術表演等,建成AAAAA旅遊景點。
梅村生態園:建設工程項目選址於龍城鎮,占地120畝,項目建設包括山區開發、娛樂休閒、療養野營等,建成全市生態旅遊景點。
聖泉寺:旅遊開發工程選址於聖泉鄉,占地3畝,項目建設包括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建設、旅遊景點修復等,打造寺院旅遊新景觀。
文化事業
蕭縣第五屆書畫藝術節:從舉辦的規模、書畫作品的檔次、參與活動的範圍,比前四屆有更明顯的創新,真正把"龍城畫派"的傳統風格和新時代的創新更密切的結合起來,推出3-5幅在國內有影響的書畫精品力作。
伏羊文化節:通過社會團體聯合各經濟實體,推出蕭縣伏羊飲食品牌,張揚蕭縣飲食文化。
民間藝術節:開展傳統民間文化活動,展示民間藝術成果。
皇藏峪望山節:組織周邊縣市遊客和本縣登山愛好者參與登山活動,進一步擴大蕭縣旅遊 景點知名度和影響力。
活動每年舉辦一次以"唱響蕭縣"為主題的文化月活動,每月舉辦2場大型文化活動;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每個社區配備1名工作人員負責組織開展社會文化,廣泛開展歌詠、書畫、讀書、演講等文化活動,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會文化活動中來;大力培育企業文化,展現企業的精神內涵,凝聚職工的向心力,實現一園一品,展現園區特色;大力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積極開展 "送戲、送電影、送科普圖書"下鄉活動。不斷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的內涵,實施國家農村電影"2131"工程,建立農村電影數位化放映點;建設"農家書屋",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的文化需求。
龍城畫派紮實推進書畫藝術提升。成立"龍城畫派"研究會,力爭2012年出版發行《龍城畫派》一書,擴大"龍城畫派"在全國的影響。努力提高書畫藝術創作水平,在十二五期間,力爭在國家級書畫報刊發表書畫精品25-30幅,在國家級大賽獲獎3-5幅。認真實施文藝精品工程。以"五個一工程"為龍頭,組織實施藝術精品工程,推出一批反映蕭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十二五期間,創作長篇小說5部,在省級以上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詩集、短篇小說集6部,力爭有1-2部作品獲省級以上"五個一工程"獎。積極開展戲劇曲藝創作。
民間戲曲以縣劇團和民間演出團體為依託,每年推出2部大戲,小戲小品5-6個,其中2個劇目在市級以上獲獎,一台大戲在省級以上獲獎。加強對花腔漁鼓和蕭縣墜子的創新研究,培養一批新生代的優秀演員,擴大在省內外的影響。重點繁榮廣播影視事業。加強與省內外影視發行、製作機構的合作,著力打造反映蕭縣歷史文化、地域風情、社會發展的影視作品。力爭"十二五"期間,拍攝5部反映蕭縣發展的影視作品,3部反映漢文化、書畫藝術、陶瓷文化的專題片,1部反映蕭縣孝文化題材的"鞭打蘆花"電視連續劇,全面繁榮我縣的廣播影視業。著力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加強對館藏文物的保護,確保文物安全。
文物保護對蕭縣古代及近現代建築孔廟、瑞雲寺、聖泉寺、天門寺、淮海戰役總前委會議舊址,及時做好修繕保護工作,保持原貌不受損壞。積極做好新石器文化遺址、漢墓群的保護工作。根據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資料,公布蕭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強化地下文物的管理,實現地下文物保護管理程式化和制度化,防止建設工程對文物的破壞。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積極挖掘、整理並繼續申報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普及民間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建立民間非遺產品展示活動機制。
文化產業藝術產業發展書畫藝術產業。以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皇藏峪創作基地為依託,延伸書畫藝術創作經營產業鏈條,形成從原材料經營、藝術創作、裝裱、展覽展銷、包裝、行銷的產業鏈。在做好本地市場的同時,積極在外地設立"蕭縣畫廊",使蕭縣書畫產品融入更加廣泛的藝術市場。
飲食產業做強飲食文化產業。以縣食品工業園為依託,努力打造苗山園藝場萬畝葡萄種植,聖泉、丁里伏羊養殖,官橋、白土、莊裡、龍城土雞養殖等八大種植養殖業基地。大力發展伏羊肉、蘑菇雞、葡萄酒等飲食文化產業,通過產品深加工精包裝,把蕭縣美食推向全國,"十二五"末,飲食產業實現產值超5億元。
文化產業開發民俗文化產業。大力培育剪紙、陶藝、毛窩等民俗產業,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生產、培育中介行銷機構,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我縣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力爭十二五期間,民俗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產值超億元。
旅遊產業做大文化旅遊產業。重點開發皇藏峪森林公園、蔡窪紅色旅遊、梅村生態園、黃河故道濕地開發等景區建設。加強旅遊產品策劃開發,實現旅遊價值最大化。力爭"十二五"末,旅遊產業實現產值突破10億元。
人才培訓實施人才隊伍培訓工程強化管理人才培養。充實城鄉基層宣傳工作力量,加強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培訓。培養適應文化產業建設、懂法律具有現代科技管理業務的人才,採取上掛下派,橫向交流等形式加大交流培訓力度,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管理人才隊伍。注重領軍人才開發。建立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庫。對領軍人才中工作成就突出,引領作用明顯的典型予以重獎,用成果考核的方式為中青年文化人才開闢綠色通道,落實領軍人才開發和梯隊建設措施,培養年輕領軍人才。
加強專業人才建設。實施"獅虎計畫",壯大書畫藝術人才隊伍,力爭到2015年省級書協、美協會員發展到200人左右,國家級書協、美協會員增加到20人。 引進和選拔編劇、導演、舞蹈、表演、文學創作等各類拔尖人才10名,培養各類藝術人才150名,不斷擴大各類文化藝術人才總量。加大對城鄉新型人才的培養,努力扶持一批業績突出,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工作在一線的實用型文化專業人才隊伍。
扶持鄉土人才成長。編制鄉土文化人才保護規劃名錄,動態管理。採取有效措施,做好鄉土文化人才保護和延承工作。建立獎勵扶持政策,為鄉土人才施展才幹,發揮作用創造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