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魯迅《朝花夕拾》中作品)

二十四孝圖(魯迅《朝花夕拾》中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二十四孝圖》是現代著名作家魯迅所寫,出自魯迅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圖》,乃陳少梅先生41歲時盛年之傑作,其題材不多見,筆墨工雅,設色清麗,非同尋常,故堪稱國之重寶。

另有,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他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他本人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二十四孝圖
  • 外文名稱:24 filial piety figure
  • 創作年代:1926年
  • 作品出處朝花夕拾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
作品內容,注釋,作品鑑賞,

作品內容

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罪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自從所謂“文學革命”以來,供給孩子的書籍,和歐、美、日本的一比較,雖然很可憐,但總算有圖可說,只要能讀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般別有心腸的人們,便竭力來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一絲樂趣。北京人常用“馬虎子”這一句話來恐嚇孩子們。或者說,那就是《開河記》上所載的,給隋煬帝開河,蒸死小兒的麻叔謀;正確地寫起來,須是“麻鬍子”。那么,這麻叔謀乃是胡人了。但無論他是什麼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還有限,不過盡他的一生。妨害白話者的流毒卻甚於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裡。
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這些話,紳士們自然難免要掩住耳朵的,因為就是所謂“跳到半天空,罵得體無完膚,——還不肯罷休。”而且文士們一定也要罵,以為大悖於“文格”,亦即大損於“人格”。豈不是“言者心聲也”么?“文”和“人”當然是相關的,雖然人間世本來千奇百怪,教授們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說他的小說好”的特別種族。但這些我都不管,因為我幸而還沒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無須怎樣小心。倘若無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來罷。然而在跌下來的中途,當還未到地之前,還要說一遍:
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拙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弔唁。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於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頁,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裡還閃出甦醒和歡喜的光輝來。
在書塾以外,禁令可比較的寬了,但這是說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樣。我能在大眾面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和《玉曆鈔傳》,都畫著冥冥之中賞善罰惡的故事,雷公電母站在雲中,牛頭馬面布滿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觸犯天條的,即使半語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當的報應。這所報的也並非“睚眥之怨”,因為那地方是鬼神為君,“公理”作宰,請酒下跪,全都無功,簡直是無法可想。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陽間更好的處所:無所謂“紳士”,也沒有“流言”。
陰間,倘要穩妥,是頌揚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筆墨的人,當前的中國,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談“言行一致”的時候。前車可鑑,聽說阿爾志跋綏夫曾答一個少女的質問說,“惟有在人生的事實這本身中尋出歡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裡什麼也不見,他們其實倒不如死。”於是乎有一個叫作密哈羅夫的,寄信嘲罵他道,“……所以我完全誠實地勸你自殺來禍福你自己的生命,因為這第一是合於邏輯,第二是你的言語和行為不至於背馳。”
其實這論法就是謀殺,他就這樣地在他的人生中尋出歡喜來。阿爾志跋綏夫只發了一大通牢騷,沒有自殺。密哈羅夫先生後來不知道怎樣,這一個歡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尋到了“什麼”了罷。誠然,“這些時候,勇敢,是安穩的;情熱,是毫無危險的。”
然而,對於陰間,我終於已經頌揚過了,無法追改;雖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確沒有受過閻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貼,則差可以自解。總而言之,還是仍然寫下去罷:
我所看的那些陰間的圖畫,都是家藏的老書,並非我所專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畫圖本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這雖然不過薄薄的一本書,但是下圖上說,鬼少人多,又為我一人所獨有,使我高興極了。那裡面的故事,似乎是誰都知道的;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地講出這一段的事跡。但是,我於高興之餘,接著就是掃興,因為我請人講完了二十四個故事之後,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畫,完全絕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這並非要以加研究的問題。但我還依稀記得,我幼小時候實未嘗蓄意忤逆,對於父母,倒是極願意孝順的。不過年幼無知,只用了私見來解釋“孝順”的做法,以為無非是“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之後,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自從得了<<孝子>>這一本教科書以後,才知道並不然,而且還要難到幾十幾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之類的。“陸績懷桔”也並不難,只要有闊人請我吃飯。“魯迅先生作賓客而懷橘乎?”我便跪答雲,“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闊人十分佩服,於是孝子就做穩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筍”就可疑,怕我的精誠未必會這樣感動天地。但是哭不出筍來,還不過拋臉而已,到“臥冰求鯉”,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鄉的天氣是溫和的,嚴冬中,水面也只結一層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樣小,躺上去,也一定嘩喇一聲,冰破落水,鯉魚還不及游過來。自然,必須不顧性命,這才孝感神明,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蹟,但那時我還小,實在不明白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於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我至今還記得,一個躺在父母跟前的老頭子,一個抱在母親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樣地使我發生不同的感想呵。他們一手都拿著“搖咕咚”。這玩意兒確是可愛的,北京稱為小鼓,蓋即也,朱熹曰:“鞀,小鼓,兩旁有耳;持其柄而搖之,則旁耳還自擊,”咕咚咕咚地響起來。然而這東西是不該拿在老萊子手裡的,他應該扶一枝拐杖。裝佯,侮辱了孩子。我沒有再看第二回,一到這一頁,便急速地翻過去了。
那時的《二十四孝圖》,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仙所畫的本子,敘老萊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常取水上堂,詐跌仆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大約舊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詐跌”。無論忤逆,無論孝順,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是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心兒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較古的書上一查,卻還不至於如此虛偽。師覺授《孝子傳》雲,“老萊子……常衣斑斕之衣,為親取飲,上堂腳跌,恐傷父母之心,僵仆為嬰兒啼。”(《太平御覽》四百十三引)較之今說,似稍近於人情。不知怎地,後之君子卻一定要改得他“詐”起來,心裡才能舒服。鄧伯道棄子救侄,想來也不過“棄”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須說他將兒子捆在樹上,使他追不上來才肯歇手。正如將“肉麻當作有趣”一般,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老萊子即是一例,道學先生以為他白璧無瑕時,他卻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於玩著“搖咕咚”的郭巨的兒子,卻實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親的臂膊上,高高興興地笑著;他的父親卻正在掘窟窿,要將他埋掉了。說明雲,“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劉向《孝子傳》所說,卻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給了兩弟;孩子是才生的,並沒有到三歲。結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黃金一釜,上云: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我最初實在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鬆。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壞下去,常聽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么,該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出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回想起來,實在很覺得傻氣。這是因為人們已經知道了這些老玩意,本來誰也不實行。整飭倫紀的文電是常有的,卻很少見紳士赤條條地躺在冰上面,將軍跳下汽車去負米。何況我早長大了,看過幾部古書,買過幾本新書,什麼《太平御覽》咧,《古孝子傳》咧,《人口問題》咧,《節制生育》咧,《二十世紀是兒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過彼一時,此一時,彼時我委實有點害怕:掘好深坑,不見黃金,連“搖咕咚”一同埋下去,蓋上土,踏得實實的,又有什麼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雖然未必實現,但我從此總怕聽到我的父母愁窮,怕看見我的白髮的祖母,總覺得她是和我不兩立,至少,也是一個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礙的人。後來這印象日見其淡了,但總有一些留遺,一直到她去世——這大概是送給《二十四孝圖》的儒者所萬料不到的罷。

注釋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期。
2、“文學革命”:“五四”時期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運動。
3、《開河記》:傳奇小說,宋代人作。
4、胡人:中國古代漢人稱除了漢人以外部族的稱呼,通常是指中國北方以及西方的遊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鮮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國、契丹、女真等部落,帶有藐視的意義,指其為不文明、未開化的化外之民。
5、“跳到半天空”等語,是陳西瀅在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報副刊》發表的《致志摩》中攻擊魯迅的話。
6、“言者心聲也”:意思是說,語言和文章是人的思想的表現。
7、不能“不說他的小說好”:陳西瀅在《現代評論》的《閒話》中說:“我不能因為我不尊敬魯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說他的小說好,我也不能因為佩服他的小說,就稱讚他其餘的文章。”
8、“象牙之塔”:後用以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藝術家的小天地。
9、《兒童世界》:一種供高小程度兒童閱讀的周刊,內容分詩歌、童話、故事、謎語、笑話和兒童創作等。
10、“人之初性本善”:舊時學塾通用的初級讀物《三字經》的首二句。
11、魁星:奎星的俗稱,原是我國古代天文學中二十八宿之一。
12、《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是宣傳因果報應的畫集。陰騭即陰德。
13、《玉曆鈔傳》:全稱《玉曆至寶鈔傳》,是一部宣傳迷信的書。
14、“睚眥之怨”:意即小小的仇恨。
15、大談“言行一致”:陳西瀅曾說:“言行不相顧本沒有多大稀罕,世界上多的是這樣的人。講革命的做官僚,講言論自由的燒報館。”
16、阿爾志跋綏夫(1878—1927年):俄國小說家。
17、《二十四孝圖》:是舊時宣揚封建孝道的通俗讀物。
18、“子路負米”:子路,姓仲名由,春秋時魯國卞(在今山東泗水)人。孔丘的學生。
19、“黃香扇枕”:黃香,東漢安陸(今屬湖北)人。九歲喪母,《東觀漢記》中說他對父親“盡心供養……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20、“陸績懷橘”:陸績,三國時吳郡吳縣(今蘇州)人。
21、“哭竹生筍”:三國時吳國孟宗的故事。
22、“臥冰求鯉”:晉代王祥的故事。
23、“老萊娛親”:老萊,傳說是春秋時楚國人。《藝文類聚·人部》記有他七十歲時穿五色彩衣詐跌“娛親”的故事。
24、“郭巨埋兒”:郭巨,晉代隴慮(今河南林縣)人。
25、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
26、小田海仙(1785—1862年):日本江戶幕府末期的文人畫家。
27、師覺授:南朝宋涅陽(今河南鎮平南)人。
28、《太平御覽》:類書名。宋太平興國二年(977)李昉等奉敕撰。
29、鄧伯道棄子救侄:鄧伯道,名攸,晉代平陽襄陵(今屬山西)人。據《晉書·鄧攸傳》載,石勒攻晉的戰亂中,他全家出外逃難,途中曾棄子救侄。
30、倫紀:即倫常、綱紀,指封建道德規定的人與人之間應該遵守的相互關係準則。
31、道學先生:道學先生,即指信奉和宣揚這種學說的人。
32、劉向(公元前77—前6年):字子政,西漢沛(今江蘇沛縣)人。
33、《古孝子傳》:清代茅泮林編,是從“類書”中輯錄劉向、蕭廣濟、王歆、王韶之、周景式、師覺授、宋躬、虞盤佑、鄭輯等已散佚的《孝子傳》成書,收筆記《梅瑞軒十種古逸書》中。

作品鑑賞

此文章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其實,《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塗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塗抹成了讓人反感的矯情。魯迅是想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道是可恨的。對於當下的國人,孝道該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討的問題。那些煞費苦心“修飾”出來的完美的、讓人們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動人心的。真正能讓我們這些普通人感動的,永遠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過懦弱、有過自私、有過猶豫,然而最後選擇了勇敢、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堅定的人。
其實對於中國古代的24孝,我們應該去其糟粕而取其精華,辯證的借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