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60年佳作

中國新聞社60年佳作

“中新精神”的內涵十分豐富,遠非一篇文章可以概述。何況,它隨著中新社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還在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中國新聞社60年佳作(套裝共4冊)》是為了記錄“中新精神”的發展歷程而特別編輯的,分為“訊息篇”、“通訊篇”、“評論篇”和“特稿篇”,薈萃中新社成立以來的報導佳作,既是為過去60年來“中新精神”留下歷史存照,也希望為瞻望未來提供有益借鑑。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新聞社60年佳作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頁數:1146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作者:中國新聞社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570540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新聞社60年佳作(套裝共4冊)》擁有全球視角,民間觀察;中國立場,華人聲音;歷史記憶,中新風格。

圖書目錄

《中國新聞社六十年佳作Ⅰ訊息篇》目錄:
序 我們的“中新精神”/劉北憲
01 訊息篇
001 首都紀念國慶節舉行隆重閱兵式/中新社記者
003 何香凝設宴歡送各地華僑回國觀光團/中新社記者
004 上海婦女燙髮人數多式樣多/唐樹備
005 溥儀和鹿鐘麟等在北京會見/徐日琮
007 徐廷澤在家鄉和親人團聚歡度中秋節/中新社記者
009 李宗仁在北京機場/中新社記者
010 光華輪接運第一批印尼難僑起航返國/何耕新
012 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藺安穩
013 街談巷議中美建交/周繼勝
014 天津正在發還被凍結的巨額存款/中新社記者
015 上海演出愛情題材的話劇《約會》/中新社記者
016 永別了,趙丹!/殷金娣
017 北京市長焦若愚在開會時吸菸受批評後立即改正/藺安穩
018 袁美雲在上海文史館參觀展覽/谷葦
019 廖承志說中國最遲九七年收回香港/諸有鈞
020 北京市春夏服裝展銷會開幕/凌宏俊
021 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京開幕/王謹希
022 廣州市民食有魚/鐘征祥
023 北京婦女爭購高級化妝品/張亮
024 鋼琴進入中國農民家庭/劉北憲
025 北京藝術院校招聘模特兒兩天應徵二百多人/劉北憲
027 中國緩建糧食碼頭/田惠明
028 上海重新發行股票/劉末莉
029 深圳特區形成新的金融體系/伍一洵
030 中國的生育政策不是“一胎化”政策/劉桂林徐泓
031 彭真說,中國非開放不可/謝建緒
032 華羅庚的最後一天/戴亞平
033 福建關於“女人不要太威了”的論爭方興未艾/陳佐洱
034 北京人爭賞香山紅葉/徐泓
035 中國有一批大學和高中開設軍事課/曾利明
036 廣州個體戶經營活動出現新趨勢/邱吉靈
037 錢塘江觀潮最佳點東移/孫永良
038 廣州市民的“超級煩惱”/沈宏菲
039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王多多
040 廈門律師“供不應求”/陶光雄
041 晉江農村開始重視“公關”/李建成
042 歌王的告別演出/林華
043 中國職工工作更重視人的價值/王曉暉
044 中國將吸收外資開發國家森林公園/景笑林
045 大陸犯罪分子紛紛投案自首/彭偉祥
046 珠江三角洲遊樂園“樂極生悲”/張許趙路濱
047 廣州缺電領導機關停電辦公/謝建緒
048 上海青年“吉他熱”/王健
049 快訊:金浦機場今天下午發生爆炸/謝一寧
050 租賃使北京的服務業充滿生氣/楊植峰
051 基辛格游廣州/王強沈宏菲
052 私營企業進入春天/楊植峰
054 港督尤德在京不幸逝世/田葆林
055 今年外資在港投資創新高峰/蔡禮雯
057 中國體育進軍新領域/章新新
059 浙江省農村經濟逐漸向外向型發展/吳衛中
060 北京大學生上街宣傳改革/秦朗
061 鄧小平會見李遠哲和李政道教授/李偉
063 北京人漏夜排隊買國家建設債券/徐泓
064 蘇步青教授悼亡妻/肖瑞
065 拉薩祈禱大法會最後一天出現騷亂/耿軍
066 台灣所傳“閩江口集結三千漁船演習”真相大白/周景洛
067 “國大代表”吳哲朗在穗呼籲開放大陸台胞赴台探親/朱卉異
068 政協常委會今經過熱烈爭論通過增補副主席人選等決議/趙健
069 台灣女作家三毛在滬與“爸爸”歡聚/谷葦
070 胡耀邦最後一張照片拍攝經過/中新社記者
071 雷宇抱怨某些外商不夠朋友/陳佳
072 動亂後的日本對華經貿關係/李林林
073 陳光毅發起懲治腐敗的凌厲攻勢/李捷
074 高豐文: “把眼淚咽進肚子裡”/章新新
075 中國土地有償使用制發展迅速/劉小青
076 滿腔憤慨海峽悲風/陳國明
077 廣東經濟特區外向型經濟格局基本確立/陳耀桂
078 重慶湧現擦鞋大軍/劉小青
079 深圳市舉行首家破產國營企業動產拍賣/薛東和
080 桂林空難原因眾說紛紜/邵平
081 北京大學推倒部分院牆建商廈/劉洪濤
082 馮驥才說,如果曹雪芹去開餐館……/耿軍
083 經濟學家走紅中國/田惠明
084 陝西作家下鄉不下海/張珂
086 大陸學者正面肯定蔣經國“政治革新” /張雷
087 讓農民再愛糧食一次/劉兆義趙海燕
088 一台商業話劇火爆京城/劉洪濤
……
《中國新聞社六十年佳作Ⅱ通訊篇》目錄:
02通訊篇
001 周璇近況/周建之
003 “契約華工”回到了祖國/王瑾希
007 隨陳嘉庚先生靈柩專車南下記/唐樹備何耕新
009 “夫妻船”上的婚禮/林群英
010 訪梅貽琦夫人韓詠華女士/宋秉鈞
012 深情的囑咐/郭健
014 在人民大會堂休息廳里/中新社記者
016 河口見聞/方樹勛郭招金楊健能
018 遲來的春信——北行瑣記/王德海
020 “中日友好之船”訪日散記/張帆
023 踏訪高棉難民營/胡本英
025 宋慶齡與孫中山紀念館/方遠生
028 新歲訪巴金/谷葦
031 “和台灣聽友談心”/曾憲成
033 楊志煥先生的悲劇/王毅人
035 266號客機失事現場記/夏中亮李延柱
038 大陸“探險”雜記/葛學林
041 訪駕機歸來的李大維/周景洛蔡紀曾廖福鈞
044 陳香梅來到廖公家/郭招金
046 愛新覺羅·傅傑談中國烹飪/劉雨生
048 何艾齡尋根/陳彬
050 訪中共一大代表劉仁靜/藺安穩
052 訪九十初度的藝術大師劉海粟/朱峰
054 一當是花中第一流/郭健
056 李寧笑答外國記者/謝一寧
058 黃宗英近況/劉北憲
060 聯合聲明草簽之日的香港/王世敏
062 王贛駿游故宮/陳立宇劉華瑞
064 胡風逝世前後/劉北憲
068 北京“四十里圈”開放前後/魏玲
069 來自“寡婦村”的溫煦信息/趙勝玉田葆林
071 聶紺弩的人生境界/王佳斌
073 核彈元勛的“三子”/李春王進昌
075 丁玲千古情/林華
077 訪台灣前“國大代表”張春男/田葆林
079 馬曉春險勝小林覺紀實/章新新
081 英女王喜看秦兵馬俑/劉榮慶
082 征服虎跳峽的勇士/肖龍聯
084 北京的“卡拉奧凱”/孫永良
085 薛平西主教的早晨/陳佐洱
086 永記平生共穴盟——溥傑與愛妻訣別紀事/郭招金
088 周光召的使命感/秦朗
090 漠河災後見聞/彭偉祥
092 在火災的廢墟上重建家園/景笑林
093 告別沈從文/王佳斌
095 2510號客機被劫記/孔妙然
097 鄧林畫室訪鄧林/王珊紅
099 瞻仰胡耀邦臥室/耿軍
101 夏末上海街頭掠影/陳大維
102 曹禺病中吟/閏曉紅
104 人大會堂的紅椅子/王曉暉
109 友誼關恢復昔日風光/余顯倫
110 中國喜刮“鄧旋風”——訪陳香梅女士/章敦華
112 秦牧的最後時刻/胡耀華
114 陳忠實和《白鹿原》/張珂
116 王蒙其人/劉洪濤
118 千日迎回歸/張明新周景洛甘哲斌
120 “老三屆”懷舊風瀰漫京城/田惠明
122 穴居十三年往事重回首/王永志
124 冰心的心事/耿軍
126 一定要做到人心回歸——蕭乾病中談“回歸”/王辛
128 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現場紀實/游夏茵
131 黨代會破慣例英雄模範成主角/彭偉祥王曉暉
133 給海南咖啡加點“糖”/莫成雄徐德金
135 災區歡迎三種人/章敦華顧立軍陳建
137 別樣蕭秧/肖龍聯劉小青
139 何厚鏵: “遊子思歸情真切”/鄧卓明
141 北京:憤怒之夜/張雷
144 反華痼疾台灣情結——為考克斯畫像/蘇祥新
146 相聚在空襲下的蘇博蒂察城/張明新顧立軍賴海隆
149 江澤民作客農家/譚宏偉
150 石廣生開懷大笑簽協定/余東暉
152 葡國旗在澳門降下/朱大強賈全欣王曉暉
153 新千年第一縷曙光出海記/朱小央
154 米盧的機智/王祖敏
156 江澤民五分鐘答台灣問題/譚宏偉
157 朱鎔基老了嗎/王曉暉
158 再見,柯林頓/徐德金
……
《中國新聞社六十年佳作Ⅲ評論篇》
《中國新聞社六十年佳作Ⅳ特稿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